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适宜(适合) 清澄(水清) 文豪(具有杰出才能的人)
B.恩惠(好处) 悠然(闲适) 绝顶(没有出路的)
C.伏案(趴) 境界(环境) 信赖(依赖,倚靠)
2、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弟弟说,天上的云有时像一团团棉花,有时像肥肥的小绵羊,有时像一座座雪山。
B.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C.一阵微风拂来,田野里的小草伸着懒腰,左右摇摆;田野里的野花,绽开了笑脸。
D.阳光下,湖面变成了金色的镜子。
3、《贪心的木匠》故事中当矮人要离开这里时,木匠送给矮人的礼物是( )。
A.金币
B.烤肉
C.糖果
D.长袍
4、根据意思,写《论语》中的句子。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为了完成爸爸bù zhì_________的劳动任务,我拿起 shuǐ piáo _________,带上 chú tou____________,到楼下的花园里除草。
(2)看到同学取得了好的成绩,我chéng rèn_________心里有点儿小小的dù jì__________。不过,我把这当作前进的动力。
6、拼一拼,写一写。
tāi shēng bào jǐng jí zhōng jīn shǔ
( ) ( ) ( ) ( )
guī dìng bǎo chí jí cù tú zhǐ
( ) ( ) ( ) ( )
7、 区别字组词。
锐( ) 搅( ) 绪( ) 辈( )
兑( ) 觉( ) 者( ) 悲( )
8、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无价之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直气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璧归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理解,
我国古代图书馆
刘绍义
早在周代,我国就有图书馆出现了,不过,那时不叫图书馆,叫“盟府”,主要保存盟约、图籍、档案等与皇室有关的资料。严格地说,这只是图书馆的雏(chú)形。老子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图书馆馆长。据《史记》记载,老子“姓李氏,名耳,字聃(dān),周守藏室之史也”。这个“守藏室”,就是藏书之所,“史”,就是专门管理图书的官职。
到了西汉,皇室就开始大量收藏图书了,开国之相萧何还在宫内设置了专门用来藏书的石集阁、天录阁,这也是后来人们常常把皇家图书馆称为“石渠”“天录”的原因。
兰台、石室、麒麟阁,都是汉代收藏图书的地方。从“石室”的名称上,我们就可以知道,当时人们为了防火防潮,已经开始把藏书之所修建成石头的了。汉代收藏图书的书柜,多为铜色包边,所以有人把图书馆称为“金匱(guì)”。
东汉桓帝时设置的秘书监一职,就是专门管理图书秘籍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唐代的魏征就曾经担任过秘书监一职,他为唐代的书籍整理,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到了明代,秘书监一职被废止了,图书馆馆长的职务也并入了翰林院。清代除了文渊阁、文津阁、文澜阁这些图书馆,还在翰林院、国子监、内府等机构也收藏过图书,这些机构的长官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负责管理这些图书,算得上是兼职的图书馆馆长。
需要说明的是,唐代以前,图书主要是由官府掌握,民间是不允许大量藏书的。唐代民间私人图书馆的出现,开了我国历史上私人藏书的先河。
唐代的私人藏书,是随着印刷业的发展而兴旺起来的。有了先进的印刷技术,官府藏书大量增加,私人藏书也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韩愈就曾经在自己的诗歌里,这样描写过老朋友邺(yè)侯的藏书:“插轴三万卷”,由此可知唐代私人藏书之丰之盛。唐代末年,眉州的“孙家书楼”藏书量在四川首屈一指。明朝范钦的天一阁,也是享誉古今、天下闻名的“图书馆”。
无论是私人藏书还是皇家藏书,真正使用“图书馆”一词,还是从“江南图书馆”开始的。修建于清代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的江南图书馆,不但最先使用“图书馆”三个字,也是第一次把藏书推到了公众面前的圈书馆。所以说,“江南图书馆”是开创了我国“图书馆”新篇章的图书馆,是一所真正的大众图书馆。
【1】文章按照________顺序,介绍了我国图书馆的发展演变过程。我国的图书馆,最早出现于______,先后沿用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称,直到________(时间)江南图书馆的出现,我国才有了真正的大众图书馆。
【2】我国民间私人图书馆最早出现于( )
A.周代 B.汉代 C.唐代 D.清代
【3】短文中引用韩愈诗句“插轴三万卷”,目的是说明( )
A.韩愈读书多 B.邺侯藏书多
C.唐代私人藏书多 D.唐代盛行私人藏书,而且藏书量极大
【4】短文介绍我国古代私人藏书情况,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 )
A.举例子 B.列数字 C.作比较 D.打比方
【5】“江南图书馆”在我国图书馆发展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第1自然段引用《史记》中关于老子的记载,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
八仙过海
①相传古时候,渤海之滨有座蓬莱仙山。蓬莱山风景如画,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韩湘子和曹国舅八位仙人就住在这里。
②一年阳春三月,蓬莱仙山繁花盛开、花团锦簇。八仙约定在何仙姑府中饮酒赏花。可是到时间了,八仙只到了七仙,单单缺了张果老。
③何仙姑急了:“人们都说办酒容易请客难,果老难道忘记了今天的宴会?”她的话音刚落,蓝采和指着洞外的小桥说:“瞧,那倒骑在毛驴背上的,不正是张果老嘛?”
④“让你们久等啦!”张果老边说边从驴背上跳下来,“听说西王母今天要在瑶池大摆筵席,天下十洲三岛的神仙都去祝寿,到时候喝琼浆玉液,吃千年蟠桃,快活极了!”
⑤铁拐李、吕洞宾是八仙当中最喜欢喝酒的,听罢,二话不说,拖着大家要去赴宴。于是,八仙一起离开了蓬莱仙山,直奔瑶池而去。行了半日,众人被无边无际的海水挡住了去路。八仙一看,原来走到东海了。
⑥这会儿,东海恰逢涨潮,波涛汹涌,白浪滔天。铁拐李担心曹国舅等人道行不深,腾云难渡沧海,于是摇摇头说:“这么危险,还是回去吧!”吕洞宾听了,上前说道:“依我看,腾云渡海也看不出各位的本领。大家都有随身宝物,何不亮出,来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方能显出我们是神仙里的好汉!”
⑦“好一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铁拐李被吕洞宾这话-激,哪能耐得住,于是把自己的铁拐往大海一抛,只听“扑通”一声,一条金色大鲤鱼跃出水面。铁拐李跨上鱼背,穿浪而行。汉钟离随手把自己的芭蕉扇扔下,叫声“疾!”扇子便一点点变大,浮在水面,仿佛一只小船。汉钟离舒舒服服地躺了上去。
⑧汉钟离的芭蕉船还没离岸,吕洞宾已把腰间的宝剑投入水中,宝剑瞬间化作一条青龙。他向大伙拱了拱手,飞身骑上了龙背。接下来轮到张果老了。他愁眉苦脸地说:“我的驴儿下不得水,看来只能用我的竹筒了。”说罢,他把竹筒扔了下去。说时迟那时快,海面上浮起了一条巨鲸,带着张果老飞速游去。
⑨何仙姑把随身宝物荷花抛向水面,荷花立即绽放,何仙姑踩着荷花,飘然而去。韩湘子把铁笛扔下海,水面立刻浮出一只画舫,里面乐声悠扬,韩湘子满意极了,飞身坐在上面。最后只剩下曹国舅了,只见他解下腰带扔到海中,海水竟然从中分开了。原来这条腰带上镶着避水犀角,遇浪自分。曹国舅漂洋过海,如履平地。
⑩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鲤鱼、芭蕉扇、青龙、巨鲸、锦舟、荷花、画舫、犀带,五彩缤纷,交相辉映,东海的鱼虾鳖蟹看得目瞪口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如履平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瞪口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歇后语用线连起来。
八仙过海 走着瞧
狗咬吕洞宾 自有法度(渡)
张果老骑驴看唱本 各显神通
八仙过海不用船 不识好人心
【3】短文⑤~⑩自然段是本文重点,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
【4】“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现也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中介绍了七位仙人过海的过程,请你展开想象,用一段话写一写蓝采和渡东海的情景。(提示:蓝采和的宝物是花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4分)
_______________
为了将美国休斯公司为澳大利亚研制的通讯卫星送入茫茫的宇宙,科学家和工作人员已经忙碌了很多天了。今天是卫星升空的日子,发射中心的工程技术人员紧张而又有秩序地工作着。
巨大的乳白色的火箭耸立在灯火通明的发射场上。远远望去,好像是一座铁塔。庄严的时刻到了,指挥员传出了口令:“……预备!……点火!……起飞!”口令刚落,火箭底部便喷射出一团熊熊烈火,巨大的火箭在烈焰中开始腾飞,速度越来越快,仿佛一条火龙直冲云天!发动机的轰鸣声像滚滚春雷,震耳欲聋。转眼间,火箭成了一颗“流星”,疾速地向远处飞去,渐渐地消失在遥远的天空。“成功了!成功了!”整个发射场一片欢腾。
望着遥远的星空,工程技术人员从心底里发出了“祖国,我为你自豪”的呼声。
(1)请给短文想个恰当的标题,写在前面的横线上。(3分)
(2)结合上下文解释“震耳欲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从短文中抄一个比喻句,并说明句中把什么比作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用比较简练的话归纳短文的主要内容。(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5)看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用充满感情的句子表达出来。(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2、高贵的生命不卑微
①他是黑人,196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对于未来,他看不到什么希望。
②十三岁的那一年,有一天,父亲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一美元。”他回答。“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傻子才会买!”他赌着气说。父亲的目光真诚又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要是你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的妈妈。”他这才点了点头:“我可以试一试,但是不一定能卖掉。”他很小心地把衣服洗干净,没有熨斗,他就用刷子把衣服刷平,铺在一块平板上阴干。第二天,他带着这件衣服来到一个人流密集的地铁站,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叫卖,他终于卖出了这件衣服。
③过了十多天,父亲突然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想想,这件衣服怎样才能卖到二十美元?”怎么可能?这么一件旧衣服怎么能卖到二十美元,他最多只值两美元。“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父亲启发他,“好好想想,总会有办法的。”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请自己学画画的表哥在衣服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唐老鸭与一只顽皮的米老鼠。他选择在一个贵族子弟学校的门口叫卖。不一会儿,一个开车接少爷放学的管家为他的小少爷买下了这件衣服。那个十来岁的孩子十分喜爱衣服上的图案,一高兴,又给了他五美元的小费。二十五美元,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④回到家后,父亲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能把他卖到两百美元吗?”父亲目光深邃,像一口老井幽幽地闪着光。这一回,他没有犹疑,他沉静地接过了衣服,开始了思索。
⑤两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当红电影《霹雳娇娃》的女主演拉佛西来到了纽约宣传。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举着旧衣服请她签个名。拉佛西先是一愣,但是马上就笑了。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纯真的孩子。拉佛西流畅地签完名。
⑥他笑了,黝黑的面庞,洁白的牙齿:“拉佛西女士,我能把这件衣服卖掉吗?”“当然,这是你的衣服,怎么处理完全是你的自由!”他“哈”的一声欢呼起来:“拉佛西小姐亲笔签名的运动衫,售价两百美元!”经过现场竞价,一名石油商人以一千两百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这件运动衫。
⑦回到家里,他和父亲,还有一大家人陷入了狂欢。父亲感动得泪水横流,不断地亲吻着他的额头:“我原本打算,你要是卖不掉,我就派人买下这件衣服。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你真棒!我的孩子,你真的很棒……”父亲接着说道,“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价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何况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生活丧失信心呢?我们只不过黑一点穷一点,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就在这一刹那间,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连一件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我还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
⑧从此,他开始努力地学习,刻苦地锻炼,时刻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二十年后,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名字叫——迈克尔·乔丹!
(选自《读写月报》20ll.4有删改)
l.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探询: 妄自菲薄:
2.找出文中的任意一个反问句抄写下来,并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与文中第一段画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4.父亲让“我”卖了 次旧衣服。第一次在 以 美元卖掉,第二次在 以 美元卖掉,第三次在 以 美元卖掉。
5.画“﹏﹏”的句子对父亲的哪些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这篇文章的题目为“高贵的生命不卑微”,请谈谈自己的理解。
13、阅读《白鹭》,完成下列各题。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 ),减之一分则嫌( ) ,素之一忽则嫌( ) ,黛之一忽则嫌( ) 。
【1】依次填入文中四个空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
A.黑白长短
B.长白短黑
C.长短白黑
D.黑短白长
【2】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本文重点是赞美白鹭,为何要在文中插入对白鹤、朱鹭、苍鹭的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两项是_____和_______。
A.本文通过赞美白鹭,表现了作者爱寻常之美、爱平凡之美的思想感情。
B.作者开头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是从白鹭的外貌、形态特点着眼的。
C.作者在文章最后又说白鹭是“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写出了白鹭易被人忽视的内在的、质朴的美,这样由里及表,使文章更富有哲理。
D.文章第五自然段运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式,主要突出了白鹭匀称的体态和协调的色彩。
E.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说“歌未免太铿锵了”,这是说其他鸟唱的歌太响亮了,作者借此来反衬白鹭宁静悠然的美。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天山美景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抛到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秋天般的凉爽。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入云影,就像雪白的绸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闪耀着银光。在那白皑皑的群峰脚下,是_________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大的巨伞。夕阳西下,阳光透过_________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了_________细碎的日影。小山坡上,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鲜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绚丽夺目。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的鲜花。
虽然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
【1】选择下列3个词语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斑斑点点 连绵不断 重重叠叠
那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闪耀着银光。在那白皑皑的群峰脚下,是________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大的巨伞。夕阳西下,阳光透过________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了________细碎的日影。
【2】照样子,在文中找出描写颜色的双音节以上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雪白、五彩缤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部分是个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________。
【4】短文中作者具体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写出了天山景物的美,表达了作者________。
15、阅读理解。
父亲的考题
儿子事业有成,但其对金钱的追求程度真到了别无所求的地步。一天,父亲给一向(炫耀 夸奖 标榜)自己心算能力很强的儿子出了一道题:“一辆载着457名旅客的列车驶进车站,这时先下来98人,又上去103人。”
儿子紧张的情绪(松弛 松懈 懈怠)了下来。
“在下一站下去73人,又上去132人。”儿子的嘴角挂出了一丝微笑,开始把左腿压到右腿上。
“再下一站下去91人,上来63人。”
“再下一站下去84人,上来65人;再下一站下去114人,上来37人;再下一站下去52人,上来97人。”父亲念得飞快并努力使每个发音都清楚。
儿子有些心疼起老父亲,关怀地问:“完了吗?”
“没有,你听仔细了!”父亲摇晃着那已经没几根头发的脑袋接着说,“列车继续往前开,到了下一站,这是一个小站,只下去10个人,上来8个人;下一站也是一个小站,下去6个上来9个。”父亲的态度很认真,儿子却觉得该结束了。
“再下一站下去101个,上来18个;再下一站是终点……”还没等父亲说完,做儿子的就站起来:“你是想马上就知道车上一共下来多少个人吗?”儿子的口气中透露着一股得意。
“不!”父亲微笑着说,“我只想知道这趟车究竟停靠了多少次站台。”
儿子一下子蒙了。
父亲的语气变得严肃而沉重:“人的一生不要只计算一辈子能攒多少钱,一辈子做金钱的奴隶,钱再多死的时候也带不走。应该留意人生的每一个站台:哪个站台付出的少,哪个站台付出的多;哪儿有欢乐,哪儿有痛苦;认真地体会人生的每个细节,这样你才算拥有实实在在的生活,才不枉活一世。”父亲拉着发呆的儿子的手说:“不要太计较金钱的得失,而忘了做人的真谛!”
【1】在文中的括号里用“√”选择恰当的词语。
【2】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在刻画人物形象时采用了____和_____的写作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
【3】在第11自然段中,儿子“一下子懵了”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
【4】父亲用心良苦是想告诫儿子:________。
【5】从父亲的话中,你能看出父亲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吗?
_________
16、阅读《忆读书》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补充词语。
栩栩(____)(____) (____)(____)无味 朦朦(____)(____)
无病(____)(____) (____)(____)多情 心动(____)(____)
【2】根据内容写出作者对下面书籍的评价。
《西游记》__________ 《封神榜》__________
《荡寇志》__________ 《水浒传》__________
【3】选文主要告诉我们看书时要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是_________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试着写几句关于读书的名言。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鸟的天堂(节选)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也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chǔ,chù)都是乌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
【2】从文段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 )——( )
【3】“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是写鸟的___________。
【4】文段是_____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阅读文段,我们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
【5】文段中体现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我们知道作者是按___________顺序来描写景物变化的。
【6】文段中的“到处”一词写出了___________。其中画“ ”的句子依次介绍了鸟儿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8、阅读《景阳冈》片段。
约行了四五里路,来到冈子下,见一大树,刮去了皮,一片白,上写两行字。武松也颇识几字,抬头看时,上面写道:“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武松看了,笑道:“这是酒家诡诈,惊吓那等客人,便去那厮家里宿歇。我却怕甚么!”横拖着梢棒,便上冈子来。
【1】联系上下文,猜测词语的意思。
请勿自误:______
【2】阅读片段中画波浪线部分,用原文内容填空。
树上书写的内容中,提醒人们要满足两个条件才能过往景阳冈,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3】从片段中你体会到武松是个______的人,理由是______。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椅子改变中国文化
①椅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家具之一,它源于东汉末年传入中原的一种名叫“胡床”的折叠板凳。到唐代中期,胡床逐渐演化为我们常见的有靠背、有扶手的椅子。之后,椅子在宋朝广泛流行。它的流行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②首先是对房屋的建筑结构产生影响。在房屋建筑中,以前人们坐姿低矮,窗户的位置也相应较矮,椅子的出现使窗户的位置明显升高。
③椅子的出现还影响了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椅子出现后,人们坐姿明显升高,自然而然出现了一些高足家具,高足的桌子也就应运而生,逐渐成为人们最主要的吃饭、看书的家具。椅子和高足的桌子出现后,人们开始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吃饭,分餐制也随之变成了合餐制。
④椅子的出现更为重要的是强化了人们心中的皇权意识。椅子出现之前,皇帝和群臣议事,大臣向皇帝跪拜时,皇帝其实也基本是跪着的。椅子出现之后,“跪”的意义与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皇帝坐在椅子上居高临下,臣民们则跪拜在地上,更加强化了人们心中“皇权至上”的意识。
⑤总之,从我国历史的发展来看,无论是像椅子这样不起眼的简单发明,还是像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样的大发明,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影响了我们的文化。其实,发明原本就是一种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身边的发明越来越多,它们也在无形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文化,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作者:澹台卓尔(选用时有删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居高临下:_________
【2】联系全文,说说椅子的出现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四自然段主要的写作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温和”有①指气候②指性格,请选择意思②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每天大黑骡子背上都堆得像小山似的。 (仿写句子)
2.面对肆虐的洪水,更显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改为反问句)
3.黄晓文正在奔跑。(扩句)
22、句子练习。
(1)改为反问句:水是九寨沟的灵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病句:美丽的九寨沟越看我们越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缩句: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谷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我写我心
生活中,哪些事情让你感受到了正能量?请选取其中的一两件事,将事情的经过详细地写出来,并表达出自己对所写之事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