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入下面句子括号里的词语依次是( )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 )着鱼肚色的天空,( )上微微的红晕,( )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A.泛 染 飘
B.染 泛 飘
C.飘 泛 染
D.飘 染 泛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季之美》细腻地写出了四季的独特韵味,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B.《冀中的地道战》介绍了冀中地道战出现的原因、作用、地道的式样及特点。
C.《古人谈读书》中朱熹认为读书有“三到”,其中“眼到”最重要。
D.《将相和》根据汉代司马迁的《史记》相关内容改写。
3、书法名家欧阳询的楷书用笔方整,笔力刚劲,点画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字形竖长,各部分之间穿插巧妙,结构十分严谨。整体上显得既平正端庄,又险劲生动。根据上述特点,请你判断下列三幅作品中,欧阳询的楷书代表作是( )
A.
B.
C.
4、补充词语
大( )身( ) 牵( )挂( )
千篇一( ) 心( )理( )
如( )如( ) ( )想联( )
如( )似( ) ( )然神(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古诗中的童年真美,有“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的种瓜儿童:有“敲成玉磬穿林响,__________”的弄冰儿童:有“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的吹笛儿童。他们天真伶俐、淳朴可爱,是古诗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2)读古诗,赏美景。古诗中有如画的美景。“___________,时鸣春涧中”描绘了山林夜晚的静谧:“__________,五千仞岳上摩天”勾勒出北方河山的壮丽:“_________,一片孤城万仞山”则展现了西北边地的壮阔景象。
(3)读课文,识人物。从课文中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人物,有《祖父的园子》中____________的祖父,有《梅花魂》中________的外祖父,有《景阳冈》中________的武松,还有《军神》中_________的刘伯承。
(4)我国的通用语言和文字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6、把词语补充完整。
( )负( )名 ( )天( )地 ( )头( )节
守( )相( ) 香( )十( ) 日( )而( )
7、知识回顾。
1. 这学期,我积累了不少古诗。如,写月夜山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鸣春涧中”;写友人送别的“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__”;写边关将士壮志情怀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2. 在《自相矛盾》中,商人吹噓自己的盾说:“吾盾之坚,__________________。”又夸耀自己的矛说:“吾矛之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面对旁人“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的话时,自己就哑口无言了。
3. 姐姐今年十三岁了,正值______________年华,活泼可爱。
4. 我是个有同情心的孩子因为我深深记得《孟子》中的话:“_________________,仁之端也。”
5. 荷兰,是水之国,________________,也是牧场之国。
8、辨字组词。
晰________ 钓________ 允________ 闭________
析________ 钩________ 充________ 闲________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鸵鸟
①鸵鸟分布于非洲和阿拉伯半岛,主要生活在沙漠地区,是现代鸟类中体形最大的乌。
②鸵鸟的双翅已经退化,不会飞翔,但在顺风及拐弯奔跑时,双翅展开,起着像帆一样的作用,能保持平衡,又能借助强劲风力,加快奔跑速度。鸵鸟善于奔跑,一步可以跨出7米远,时速可达60千米。当然它们不能一天到晚都跑得这么快,但是a________在它们跑得疲倦时,________能胜过一匹快马。
③过去人们认为,鸵鸟遇到危险的时候,b________来不及逃跑,________会把自己的头和颈平贴地面,钻进沙堆,认为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就会平安无事。其实,这是人们误解了鸵鸟。经过研究人员多次观察,从来没见过鸵鸟把头藏进沙里。实际上,鸵鸟不会这样愚蠢,因为把头埋进沙里,很快就会窒息死亡。有时鸵鸟把头贴近地面,是为了听远处的声音,或者是为了放松一下颈部的肌肉。年幼体弱的小鸵鸟,遇到敌害逼近时,常把身体紧贴地面。由于它们身上羽毛的颜色和黄草、黄沙相似,很容易瞒过敌害,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小鸵鸟的头颈也不钻进沙堆,而是两眼紧紧盯住敌害,做好随时逃离的准备。
【1】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无论……都…… 即使……也…… 只有……才…… 如果……就……
①但是a________在它们跑得疲倦时,________能胜过一匹快马。
②过去人们认为,鸵鸟遇到危险的时候,b________来不及逃跑,________会把自己的头和颈平贴地面,钻进沙堆,认为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就会平安无事。其实,这是人们误解了鸵鸟。
【2】文章介绍了鸵鸟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中“主要”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本文中的句子说明作者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描写鸵鸟善于奔跑。
①说明方法________;例句:________。
②说明方法________;例句:________。
10、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练习。
军神(片段)
A.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B.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你过奖了。”
沃克医生的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挥手让护士出去,然后关上手术室的门,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刘伯承。”
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川中名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刘伯承友好地把手伸了过去。
A句运用 描写和 描写,表现出沃克医生 。
B句运用 描写。刘伯承忍受剧痛却 ,这和他 、 、 等表现形成对比。联系下文对话,此时刘伯承可能会想:
【1】阅读文段,完成批注。
【2】手术中,医生一反常态的___________与刘伯承的___________形成了医患间的罕见反差。回忆全文,谈一谈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不少于2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伯承的一生,经历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全部过程。他计划战斗周密,善于出奇制胜。从伟人对刘伯承的评价,可以看出刘伯承作为军事家的地位。
认真书写,注意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漂亮。段落要分明。
毛泽东:“刘伯承是一条龙,能够带红军过乌江。”
朱德元帅赞誉他“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古名将风,为国家不可多得的将才。”
|
|
|
|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老军人
初春的一天,我在火车站几乎是被人流拥上了公共汽车。一上车,我的目光便被一位靠窗坐的老军人吸引住了。他年近七十,军帽下露出如雪的鬓发,在鲜艳夺目的领章帽徽的衬托下,显示出一种军人的威严。在他那微合的眼皮下藏着一星炭火似的光点,默默地燃烧着。
车到了五一广场站,我终于轮到了一个座位,站得僵直的双腿得到了解脱。这时,上来一位抱孩子的妇女,车厢里立刻响起售票员尖锐的声音:“哪位同志给抱孩子的让个座!”我是年轻人,本想站起来,可又感到那站立的滋味实在难受。迟疑之间,那稳重、沉默的老军人突然第一个开了口:“请到这里坐吧!”他扶着椅背吃力地站起来,拉过妇女坐到他的座位上。那军人头顶上的红五星仿佛是一朵鲜红的云霞,在车厢里闪闪发光。
此刻,我身下的椅子像长出无数钢针,使我疼痛难忍。我第一次体会到坐着的滋味比站着的难受得多,于是我悄悄地离开了座位,让更需要的人去歇歇吧!谁知,车子猛一停,强大的惯性使我失去了平衡。我身子不由自主地向前栽去,一脚踩在老军人的脚背上,可是他竟一点儿知觉也没有。
终点站到了,人们蜂拥而下,老军人最后一个走出车门。此时,我看到他的左腿直挺挺地朝前挪动,发出“咯吱”的响声,啊,原来那是假腿!我心头突然涌上来一种热辣辣的感觉,不由得站定了脚步,望着他那一玻一玻的身影消失在茫茫的人海里……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犹豫,拿不定主意。( )
②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
【2】用“——”画出描写老军人外貌的句子。
【3】当售票员喊“哪位同志给抱孩子的让个座”时,“我”迟疑是因为________。
【4】你怎样理解“那军人头顶上的红五星仿佛是一朵鲜红的云霞,在车厢里闪闪发光。”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心头突然涌上来一种热辣辣的感觉。”是因为__________。
12、阅读。
别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
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一个旅店。早上出门时,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拿。
晚上归来,拿伞的旅行者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满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于是,另外两个旅行者很纳闷,问第三个旅行者:“你怎会没有事呢?“
第三个旅行者没有回答,而是问拿伞的旅行者:“你为什么会淋湿而不会摔伤呢?”
拿伞的旅行者说:“当大雨来到的时候,我因为有了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却不知怎么淋湿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专拣平坦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摔伤。”
然后他又问拿拐杖的旅行者:“你为什么没有淋湿而摔伤了呢?”
拿拐杖的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没有带雨伞,便拣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淋湿;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便用拐杖拄着走,却不知为什么常常摔跤。”
第三个旅行者听后笑笑说:“这就是为什么你们拿伞的淋湿了,拿拐杖的跌伤了,而我却安然无恙的原因。当大雨来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时我小心地走,所以我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你们的失误就在于你们有凭借的优势,认为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
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因为缺陷常常给我们 ,而优势却常常使我们 。
【1】请谈谈自己对划横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文章的结尾补充完整。
13、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希望是一只美丽的风车
古保祥
①有位哲人说过:生命原本是一个不断受伤又复原的过程。因此,每想起往事,我的心中总会充满莫名的感慨,许多回忆像微笑一样,带着一份阳光般的温暖和感伤,让人难以忘怀。
②18岁那年,我没能冲上那座梦想了几千个日日夜夜的独木桥,望着桥上那些意气风发的同窗好友,我的心剧烈地疼痛着。
③有一个星期,我始终活在高考失利的阴影下,索性关了门,谢绝所有的人,包括我的父母亲,一个人躲在自己的小屋里暗自垂泪。那时候,我觉得上天对我太不公平了,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冲过了最后的防线,而比他们优秀的我却跌倒在战场上?一向自信的我,从来没有受过如此沉重的打击,难道命运是如此捉弄人,注定我终究走不出这生我养我却囿人视线的村落?
④一天下午,父亲可能怕我闷坏了,要我去外面走走,我很不情愿地答应了。这么多天来,父亲从来没有责备过我,也没有像母亲那样苦口婆心地劝我。他只是一个劲儿地抽烟,一根接一根。
⑤我们走在林边的小路上,父亲不说一句话,刹那间,我注意到父亲似乎苍老了许多。路边,一群小孩子拿着风车,这种纸做的迎风转动的玩意儿是我小时候经常玩的玩具。由于没有风,我看见他们一个个哭丧着脸。父亲走到他们面前,问:“你们为什么不玩风车?”“没有风,风车不会转。”一个小孩稚嫩的声音。“我告诉你们,如果想要风车转动起来,你们不能在这儿等风,风是不会说来就来的,你们必须跑动起来,你跑得越快,风车就转动得越快……”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同时回过头看了我一眼。那几个孩子举着风车跑了起来,而那风车,由于受了外力的影响,越来越快,并伴着孩子的欢声笑语渐行渐远。
⑥我忽然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他用一个极其平常的道理告诉我:我不该这样沉沦下去。整日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下,只会裹足不前。我需要勇敢地跑起来,启动生命的风车,让它转动起来,这样,我才会有成功的可能。
⑦原来,希望本身就是一只美丽的风车,而如果想让风车转动起来,必须依靠风。但风不是时时刻刻都有的,它就像人生的机遇,稍纵即逝。在没有风的情况下,要让风车转动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跑起来,跑得越快,你就越能接近成功的彼岸。
⑧从那天起,我从迷惘中苏醒过来,重新拾起书本,走上了自考的道路。两年后,我拿到了自考的大专毕业证,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⑨现在,我在舒适整洁的办公室里,想起父亲的话仍会感慨万千:要想让风车转起来,你自己必须先跑起来,你跑得越快,风车就会转得越快!
【1】联系上下文理解,“受伤”指的是__________“复原”指的是____________
【2】文中反映从“受伤”到“复原”这一过程的词语有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很不情愿→④_________→⑤__________
【3】请简要赏析,文章标题《希望是一只美丽的风车》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父亲的开导下,我明白了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活原本是一个不断受伤又不断复原的过程。”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天鹅
天鹅的面目优雅、形状妍美,与它那种天性的温和正好相称;俊秀的身段,圆润的形貌,优美的线条,皎洁的白色,婉转的、传神的动作,忽而兴致勃发,忽而悠然忘形的姿态,凡是它所到之处,它都点缀了这地方,使这地方美化;人人喜欢它,人人欢迎它,人人欣赏它。
我们看见它在水上活动得那么轻便、那么自由,就不能不承认:它不但是羽族中的善航者,还是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航行术的最美的模型。可不是吗,【它的颈子高高的,胸脯挺挺的、圆圆的,就仿佛是破浪前进的船头;它的宽广的腹部就像船底;它的身子为了便于疾驶,向前倾着,愈向后就愈挺起,最后翘得高高的就像船舳;尾巴是地道的舵;脚就是宽阔的桨;它的一对大翅膀在风前半张着,微微地鼓起来,这就是帆,它们推着这艘活的船舶,连船带驾驶者一起推着跑。】
天鹅在一切方面都高于家鹅一等,家鹅只以野草和籽粒为生,天鹅却会找到一种比较精美的、不平凡的食料:它不断地用妙计捕捉鱼类;它作出无数的不同姿态以求捕捉成功,并尽量利用它的灵巧与气力,它会避开或抵抗它的敌人:一只老天鹅在水里,连一条最强大的狗它也不怕;它用翅膀一击,连人腿都能打断,其迅疾、猛烈可想而知。
【1】“点缀”在词典中的意思有:①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②装点门面,应景儿,凑数儿。在画“ ”的句子中,“点缀”应取第_____种解释。“这地方”指的是_________。
【2】下面的例句与第二自然段中标“【 】”的原句相比,你更喜欢哪个?为什么?
例:天鹅颈修长,超过体长或与身躯等长;嘴基部高而前端缓平,眼睑裸露;尾短而圆,尾羽20-24枚;蹼强大,但后趾不具瓣蹼。在水中滑行时神态庄重,飞翔时长颈前伸,徐缓地扇动双翅。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可知,天鹅高于家鹅一等,依次表现在( )
①有妙计 ②有巧力 ③有猛劲 ④有胆识 ⑤有选择
A.⑤①②③④
B.②⑤①④③
C.⑤①②④③
D.⑤②①③④
【4】文中画“ ”的句子将天鹅和家鹅进行 。将这样写的好处批注在文中的对话框里。
【5】短文采用了( )的结构方式。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D.从不同方面描写
【6】短文依次描写了天鹅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表达了作者对天鹅_____的情感。
①生活习性 ②生存能力 ③外形特征 ④敬佩与仰慕 ⑤喜爱与赞美 ⑥怀念与感激
15、短文阅读。
父亲的皮带
文 莫言
那年,我考取了省城的一所大学,临行时,父亲将我送到火车站。
当时正值客运高峰,站台内人头攒动,汽笛轰鸣。父亲弯着腰背着一个大旅行包在前面开道,我拎着手提袋在后面紧紧跟着。9月的天气依然闷热,不一会儿父亲的衫衣就被汗水浸透。我不禁暗暗埋怨:天这么热,还带着东西,真是。父亲虽然背着重重的行李,可步履丝毫不见缓慢,我在后面一路小跑,还是落下了一段距离。
从候车室到车厢门,不足100米,我们却足足走了20分钟。终于,我看见父亲在一节车厢前停下脚步,从怀里摸出车票,核对了一下,随即向我欢快地招手。等我赶到时,父亲正坐在行李上点上一支烟惬意地抽着,“军军,你快上去,我把包递给你,记住,是5号窗口!”。
我随着人流挤上了列车,从5号窗口里伸出头来,只见父亲搓了搓手掌,猛地把那只大包举了起来,就在我接过包的一刹那,只听“啪”的一声,包带应声而断,旅行包从窗口垂直落下,巨大的惯性将拉链崩脱,里面滚出一大堆苹果、鸭梨、月饼、花生……
父亲慌了,手忙脚乱地将散落在地上的食品一一拾进包里,甚至蜷缩着身子,一只脚探下去,将落在铁轨边的两只鸭梨捡了起来。
我吓得大叫:“爸,快上来,不要了,不要了!”
“这梨是刚摘的,带在路上吃。”父亲笑嘻嘻地从铁轨下站了出来,把拉链拉上,可包带断了没法提,父亲急得团团转,突然他的手停在了腰上,“有了”,只听“嗖”的一声,他竟然将皮带解了下来,往旅行包两头一扣,正好是一副包带。这时汽笛声响了。如释重负的父亲把手插进兜里,把裤子提得老高,模样十分滑稽。
旁边有几个年轻人笑了起来,父亲也笑了,看着我憨憨地笑,可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火车启动了,父亲依旧提着裤子,站在那里,直至变成一个小黑点,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地流了出来……
那根皮带我一直珍藏着,以后无论遇到成功或是失败,它总能给我无穷的动力,尤其是每当回忆起父亲抽出皮带的一刹那,我觉得那是世上最酷的动作。
【1】读短文,填表格。
场景 | 作者情感变化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2】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联系短文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
【3】课文结尾说“我觉得那是世上最酷的动作”,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
16、语文与生活。
(材料一)
多彩的少年宫(社团)活动,是校内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课余生活有助于开阔视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合作意识,有利于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材料二)
科学合理地安排课余生活,可以自主选择,也可以参考他人意见。五(2)班同学们针对“合理安排课余生活”的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A.我制定了课余作息时间表,并请妈妈监督我。
B.我写完作业会和伙伴们一起去采集树叶标本。
C.放学后,我先看会儿电视再写作业。
D.双休日,我会安排时间和爸爸踢会儿球。
【3】小青想参加少年宫的机器人项目,但妈妈不同意,认为少年宫活动耽误学习时间,机器人项目就是玩,而且她已经在校外报了一个课外班。你能结合以上材料说服小青的妈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四季之美(节选)
①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②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 )美,漆黑漆黑的暗夜,( )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是蒙蒙细雨的夜晚,( )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③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1】作者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将我们带入了美的氛围中。
(1)读选文第1自然段,我看到了春天黎明时东方的色彩:天空泛着___________,染上___________,飘着___________的彩云。
(2)读选文第3自然段,我想象到了三个情景:动人的___________图,令人感动的___________图,令人心旷神怡的___________交响曲。
【2】根据课文,在第2自然段的“( )”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3】黎明、夜晚、黄昏在作者眼里是最美的,在你的眼里,春天中午最美的是什么?试着写一写,用上静态和动态描写(如:天空、白云、孩童……)。
春天最美的是中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
海明威替朋友还钱
秦湖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作家海明威作为加拿大多伦多《星报》的记者常驻巴黎。在这里,海明威结识了许多文友,其中就包括作家乔伊斯。当时,海明威知识一个按稿计酬的编外记者,收入有限。尽管日期过得清贫,但只要稿费有节余,他就会约上朋友,去酒吧喝上一杯。海明成是丽兹酒吧的常客,因为这里的美酒香醇,而且老板为人也很厚道,对于经常光顾酒吧的熟客,他总是非常信任地允许他们除账。
有一次,海明威正独自一人在丽兹酒吧喝酒,无意中听到了老板的抱怨:“那家伙都已经到瑞士苏黎世定居了,可还欠着我50法没有给呢。”海明威细心听下去,才知道老板说的那个人,正是自己的好朋友乔伊斯。明威当即就出钱来,准备替朋友还上,但他随后想了想又觉得现在不怎么合适,于是就结完自己的账离开了。
几天后,海明威再次来到丽兹酒吧,他刚进门,就把在手里的50法递给板:“我的朋友乔伊斯走得太急了,没有及时结清账款,他特意从苏黎世寄了钱过来,让我替他还上。”老板接过钱,脸上露出舒心的笑容。
后来,乔伊斯听说了这件事,他在感激海明威的同时,又觉得有些不理解“为什么你要等第二次去酒吧时,才替我还呢?”海明威微笑着回答:“如果我当时就把钱还上,老板不一定会相信。虽然老板知道我是在做好事,但你会在他的心里留下阴影。”乔伊斯听了,感动地和海明威拥抱在一起。
【1】“那家伙都已经到瑞士苏黎世定居了,可还欠着我50法没有给呢。这句话中的“那家伙”指的( )(填序号)
A.海明威
B.狄更斯
C.乔伊斯
D.维克多雨果
【2】对文中画“____”的句子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填序号)
A.海明威收入有限,如果替朋友还上就没有生活费了。
B.海明威觉得现在还钱对朋友的声誉造成坏的影响。
C.海明威认为朋友欠下的债,应当朋友自己还。
D.海明威有紧急任务要完成,着急离开。
【3】海明威把50法递给老板:“我的朋友走得太急了,没有及时结清账款他特意从苏黎世寄了钱过来,让我替他还上”海明威说的话是真的吗?从这句话中你可以读懂海明威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末,乔伊斯听了海明威的话,为什么会动地和海明威拥抱在一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那是我第一次到母亲为我们挣钱的那个地方。
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 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我呆呆地将那些女人扫视一遍,却发现不了我的母亲。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你找谁?”一个老头对我大声嚷。
“找我妈!”
“你妈是谁?”
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那儿!”
老头朝最里边的一个角落一指。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1】这几段话选自作家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的第二自然段主要是( )描写,突出了母亲挣钱十分不容易。
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环境描写
【3】用曲线画出描写母亲外貌的句子,并说说你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对选文最后一自然段(画横线)的理解,判断对错打√×。
(1)这段话连用了三个“我的母亲”, 这一段话中三次提到“我的母亲”,写出了“我”心里的感受,母亲辛苦工作累得疲惫不堪的情景给作者以深深的震撼。( )
(2)这句话说明母亲看到儿子后很不好意思,觉得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挣钱很丢人,所以她很吃惊地望着母亲。( )
(3)从“我”看见母亲的脊背弯曲着到母亲背直起来、转身、吃惊地望着我,这一系列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母亲工作是多么辛苦、劳累。( )
(4)“我的母亲的眼睛”一词置后,表明作者的惊叹、突出母亲的疲惫,作者不敢相信母亲工作环境如此恶劣,突出慈母情深。( )
20、按要求完成句段练习。
(1)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作真灵巧,就像猴子在树林中攀缘、穿行。(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枝头,桃花美极了!它的花瓣呈椭圆形,薄薄的,粉粉嫩嫩的;十来根长短不一的花蕊静静地散发着芬芳。忽然,一阵微风吹来,_________________。(接着对其进行动态描写)
(4)修改病句(1处错别字、1处标点、2处语病)。
得知学校图书馆新买了许多书藉,我高兴极了。从那以后,我经常去看书。读了这些书,我的作文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为此,妈妈奖励我一本“西游记”,还说它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白蛇说:“如果说了,您马上就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两种说明方法把句子写具体。
这座电视塔_______
23、作文
请以“我好想﹣﹣”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有中心,有条理,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