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解“中国少年”,选择最准确的一项:( )
A.“中国少年”是指中国的少年儿童。
B.“中国少年”是指富有创新精神和爱国志向的一代民族新人。
C.“中国少年”是指年轻的中国。
2、下列对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2)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3)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A.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B.列数字 打比方 作比较
C.列数字 下定义 打比方
D.列数字 打比方 举例子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京京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
B.失败,让我学会反省;挫折,让我经历磨炼;困难,让我学会坚强。
C.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成为内心的永恒。
D.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感受到人生的使命是那样庄重而迫切
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蓝天 (________)地等待 惊喜得(________)
(________)的叹息 (________)地演奏 我的心绷得(________)
5、感受汉字趣味,并按要求完成任务。
(1)根据图一,我知道了“烽”是形声字,( )表声,( )表意,“烽”的篆书形体把“火”放在了下面,因此我知道了图二中第( )个是“烽”的篆书。
(2)结合图一关于“烽”的字源学习,我能猜出图三表示的字是( )。
(3)根据图一,“观三国烽烟”中的“烽”是______________的意思。
6、用带有“然”字的词语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真没想到,他小小年纪( )这么有志气。
(2)不出诸葛亮所料,第三天( )有大雾。
(3)他是省队的运动员,参加县运动会( )是小菜一碟。
7、按意思写词语。
①人或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常被比喻为气节、骨气。________
②骨头空腔中柔软橡胶一样的物质。________
③真诚热切地询问。________
④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________
8、积累填空。
1.陶校长,名为________,是我国伟大的________。他向“我们”作了著名的“________”的演讲,希望“我们”从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和________四个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以此________和鞭策“我们”不断进步。
2.《寻隐者不遇》描写了诗人与________的问答,其中“________”这句诗是对第一句“问”的答复。诗人找不到隐者的原因是“________”(填诗句)。
3.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________,又敏捷地________,再用前脚________,________就出来了。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诗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变色龙》是按照“发现变色龙→________→放回变色龙”的顺序叙述的,主要介绍了变色龙的外形特点、________特点和________特点。
9、阅读
枯萎的蒲公英
①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还是有着沁骨的凉。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②那是一棵怎样的蒲公英!叶子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子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霜一次又一次地从天而降,蒲公英慢慢垂下头来,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它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③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④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亲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 )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饱满而今皮肉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
⑤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
⑥后来,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老小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
⑦渐次地,她的儿女撑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土地。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 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
⑧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相对。我俯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疼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
⑨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
【1】单选题。
(1)以下选择第④自然段括号中的词最准确的是( )
A.慢慢腾腾 B.神情专注 C.不由自主
(2)对文中画“______”的句子理解正确的项是( )
A.“我”劝不住母亲,因为“我”不能与长辈争吵。
B.母亲热爱大自然,尤其爱东奔西跑,执意下楼去看蒲公英。
C.母亲年纪大了,却执意为“我”寻挖蒲公英,一心想着子女。
(3)对句子“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饱满而今皮肉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年迈的母亲仍喜欢挖蒲公英。
B.年迈的母亲怕蒲公英飞走了。
C.年迈的母亲为孩子寻挖蒲公英付出了无尽的辛劳。
【2】读画“___”的句子,想想“我”为什么心疼?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
【3】读了以上选文,你从中体会到了“我”对母亲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就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米。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跳水》节选)
【1】这两个自然段写出了孩子越来越生气,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情景。
【2】想象一下,孩子爬上桅杆追猴子时,心里会怎么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请在文段中“﹏﹏﹏”画出相关的语句。
【4】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孩子处境的危险: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儿子这些天显得特别开心,他告诉我,他有新朋友了。
他的新朋友,是小区门口的一名保安。
儿子的性格内向,很少和陌生人说话,他怎么会和小区的保安混熟的?
儿子说,有一天,他一个人从外面回家,经过小区门口时,站岗的保安突然说了声“你好”。儿子吓了一跳,回头看看,也没别人啊。原来保安是问候他。这让儿子非常意外,因为激动,儿子的小脸憋得通红,他也仓促地向他问候,“你也好!”保安笑了。
儿子说,他几乎是逃开的,从来没有大人那么礼貌地问候过他,他很开心,也很害羞。他记住了那个保安的笑容,他的脸晒得很黑,牙齿好白。
此后,每次经过小区大门口时,儿子都会留意是不是那名保安值班,如果是他,他一定会向儿子问好,而儿子也早就在心里准备好了问候,离大门远远的,儿子的脸上,就隐约露出期待的笑容。
就这么简单,儿子和小区门口的那名保安,成了朋友。而他们的友谊,仅仅是儿子从大门口进出时,两人互致的问候。
只有他和我打招呼,我喜欢他。儿子骄傲地说。
我摸摸儿子的头。
其实,每次从小区大门口进出时,值班的保安都会向我致以问候,这是他们的职业性问候。我会礼节性地笑笑,或者点点头。但也有很多时候,心中正在想着事情,或者赶时间,就匆匆走过去了。这时,保安的问候就像一丝风一样,轻轻飘过。
从来没有留意过,那种职业性的问候。
去饭店吃饭,迎宾小姐会列队欢迎,“先生,中午好!”“先生,晚上好!”声音甜润。进去的食客,一个个昂着头,腆着肚皮,目不斜视,对迎宾小姐的问候,也是充耳不闻,仿佛你推开门,门轴就会发出声音一样。迎宾小姐们似乎也早习惯了这一切,即使你视而不见,她们的脸上还是会堆着职业化的笑容,嘴里发出职业化的问候。问候的和被问候的,都了无趣味。
很多公共场合,你能听到这样职业化的标准问候,而被问候的人,常常无动于衷,好像什么也没听见。
依稀觉得,小区门口的保安,好像现在也不问候了,当有人从大门口进出时,他们只是笔直地站立,目不斜视,冷若冰霜。这不能怪他们,谁能忍受自己的问候,像哈出的一口气一样,无声无息啊。
有一次,和儿子一起经过小区门口,那名值班的保安,就是儿子的朋友。他问候儿子和我:“你们好!”儿子看看我,又看看他,自豪地问候他:“你好!”
儿子一脸灿烂,我注意到那个保安的脸上,也红光满面。
我想,我的儿子和他的保安朋友,都是因为受到了尊重,而无比快乐吧。
【1】请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自豪——( ) 尊重—— ( ) 留意——( )
【3】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①形容人的脸色红润,有光泽。 ( )
②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 )
③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非常冷漠。 ( )
【4】当作为成年人的保安主动问候儿子时,性格内向的儿子心理产生了哪些变化?请仔细阅读短文,然后从短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空。
意外→( )→( )→( )→( )→自豪
【5】你觉得短文中的保安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短文对你有怎样的启示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白颊长臂猿
①白颊长臂猿体形纤小,体长为45~62厘米,站立起来身高不足1米,体重5~7千克。它的前肢特别长,具有小的胼胝,两臂伸开时可达1.5米左右,站立起来,两手下垂几乎可以触到地面,真是名不虚传。
②白颊长臂猿几乎常年都在树上生活,无论觅食、玩耍、休息、求偶、生殖、哺育幼仔等全部在树上进行。行动的时候,它们能用单臂把自己的身子悬挂在树枝上,像荡秋千一样荡越前进。它们的动作灵活、自然、轻松、优美,如同飞鸟一般。有时它们在半空中还能作出“鹞子翻身”、“苏秦背剑”、“蜻蜓点水”等高难动作,使人感到惊心动魄,称之为高空“杂技演员”。我国武术中的“通臂拳”的拳法,可能就是从被神化了的长臂猿那儿模仿而来的。
③白颊长臂猿的喉部长有喉囊,又叫音囊,喊叫的时候,喉囊可以胀得很大,使喊声变得清晰而高亢,几公里之外都能听到。它们每天至少鸣唱1~2次,有时多达3~4次。所以,也堪称哺乳动物中的歌唱家。它们的这种习性,既是群体内互相联系,表达情感的信号,也是对外显示存在,防止入侵的手段。遗憾的是,它们高昂悦耳的歌声也给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因为偷猎者正是根据歌声寻找到它们的。
④长臂猿科动物是我国仅有的现生类人猿,与猩猩、大猩猩、黑猩猩一起被称为四大类人猿,是仅次于人类的高级灵长类动物。它们在身体构造上有许多方面和人类极为相似。例如牙齿都是32颗;胸部只有一对乳头;大脑和神经系统都很发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只比人类少一对。它们的妊娠周期、月经周期和胚胎发育过程都与人类极其相似。因此,长臂猿科动物是动物学、心理学、医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⑤但是,随着近代人类经济活动领域的扩大。原始森林不断被开发,加上无端的乱捕滥杀,使我国长臂猿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小,数量显著下降,面临着灭绝的危险。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不采取有力的措施,它们很快就会在我国的土地上消失!
【1】请你写出第2自然段的主要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段中的“这种习性”在文中指的是什么,请在文中画出来。
【3】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方法。
【4】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画“_______”处缺少了以下3个句子,它们正确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
①从70年代起就已经逐渐绝迹,目前仅剩70只左右,即使在森林中,也很难听到白颊长臂猿的叫声了。
②其中白颊长臂猿的处境最危险,它的分布范围极为狭窄,仅限于云南南部的勐腊、江城、绿春和建水等几个县境内。
③60年代初期,白颊长臂猿尚有一定数量,甚至在县城中每天清晨都能听到它们的叫声,总数约有500~600只。
13、课外阅读。
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jié)据,吃饺子当然只能挨到年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
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馅儿(xianr),一种素菜馅儿的。这时候,圆圆的盖帘儿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儿的饺子,像是两军对阵,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着,妈妈把包好的饺子沿着边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儿,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煞(shà)是好看。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儿地吞进肚里,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她自己和爸爸却吃着那些素馅儿的饺子。
③那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但是,这些记忆,都是长到自己做了父亲的时候,才开始清晰起来,仿佛它一直沉睡着,必须我们用经历的代价才可以把它唤醒。
④自从我能写几本书之后,家里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我想至少不能让妈妈在吃的方面再受委屈了。我曾拉妈妈到外面的餐馆开开洋荤(hūn),她连连摇头:“妈老了,腿脚不利索了,懒得下楼啦!”我曾在菜市场买来新鲜的鱼肉或时令蔬菜,回到家里自己做,但妈妈并不那么爱吃,只是尝几口便放下筷子。我便笑妈妈:“您呀,真是享不了福!”
⑤后来,我明白了,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妈妈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历久常新的最佳食谱。我知道,让妈妈吃得开心的唯一方法是常包饺子。
⑥有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这一天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儿一圈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
⑦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着妈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⑧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第二个饺子妈妈就咬着了糖馅,惊喜地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⑨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1】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是梳理记事类文章信息的好方法。本文主要人物是: 和 ;主要事件有两件:一件事是 ;一件事是 。(每件事不超过12字)
【2】结合上下文,第③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时,品味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指定内容,联系前后文,你体会到了什么?
(1)读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这个细节让你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第⑦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这个“场景”让你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神态描写,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1)第②段里,我和弟弟“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此时,看见这一幕的妈妈心里会这样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⑧段里,“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此时,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我”会这样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美文欣赏。
伯牙和子期
伯牙把子期请到船上,两人互通了姓名,伯牙说:“我为你弹一首曲子听好吗?”子期立即表示洗耳恭听。伯牙即兴弹了一曲《高山》,子期赞叹道:“多么巍峨的高山啊!”伯牙又弹了一曲《流水》,子期称赞道:“多么浩荡的江水啊!”伯牙又佩服又激动,对子期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心声,你真是我的知音啊!”于是两个人结拜为生死之交。
伯牙与子期约定,待周游完毕要前往他家去拜访他。一日,伯牙如约前来子期家拜访他,但是子期已经不幸因病去世了。伯牙听闻悲痛欲绝,奔到子期墓前为他弹奏了一首充满怀念和悲伤的曲子,然后站立起来,将自己珍贵的琴砸碎于子期的墓前。从此,伯牙与琴绝缘,再也没有弹过琴。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生死之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悲痛欲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中 是 的知音,文中是怎么体现的,用“ ”画出来。
【3】人们常用伯牙摔琴的故事来感叹( )
A.曲高和寡
B.高山流水
C.知音难觅
【4】伯牙为什么与琴绝缘,再也没有弹过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重点段落品析。
看!前面(呼啸 咆哮)而过的东西是什么?跟它的速度一比,火箭就好像是(停止 静止)的一样。那是流星体!流星体是太空中一种较小的天体。有的流星体运动的瞬时速度能达到二十五万千米每小时,是火箭运动速度的六倍多。
【1】划去括号内错误的词语。
【2】选文介绍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
【3】选文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
A. 作比较 列数字 B. 打比方 列数字 C. 作比较 比喻
16、课外阅读
父亲的皮带
①那年,我考取了省城一所大学。临行时,父亲将我送到火车站。当时正值客运高峰,站台内人头攒动,汽笛轰鸣。父亲弯着腰背着一个大旅行包在前面开道,我拎着手提袋在后面紧紧跟着。九月的天气依然闷热,不一会儿父亲的衬衣就被汗水浸透,我不禁暗暗埋怨:天这么热,还带着东西,真是!父亲虽然背着重重的行李,可步履丝毫不见缓慢,我在后面一路小跑,还是落下了一段距离。
②从候车室到车厢门口,不足100米,我们却足足走了20分钟。终于,我看见父亲在一节车厢前停下脚步,从怀里摸出车票,核对了一下,随即向我招手说:“你快上去,我把包从窗户给你递进去。”见我随人流向车门拥去,他又大喊:“记住,是5号窗口!5号……”
③我随着人流挤上了火车,从5号窗口里伸出头来,只见父亲搓了搓手掌,猛地把那个大包举了起来,就在我接过包的一刹那,只听“啪”的一声,包带应声而断,旅行包从窗口垂直落下,巨大的惯性将拉链扯开,里面滚出一大堆苹果、鸭梨、月饼、花生……父亲慌了,手忙脚乱地将散落在地上的食物一一捡进包里,甚至蜷缩着身子,一只脚探下去,去捡落在铁轨边的两个鸭梨,我吓得大叫:“爸,快上来,不要了,不要了!”“这梨是刚摘的,带在路上吃。”父亲从铁轨下站了出来,把拉链拉上,可包带断了没法提,父亲急得团团转,突然他的手停在了腰上:“有了。”只听“嗖”的一声,他竟然将皮带解了下来,往旅行包两头一扣,正好是一副包带。这时,汽笛声响了,如释重负的父亲把手插进兜里,把裤子提得老高,模样十分滑稽,旁边有几个年轻人笑了起来,父亲也笑了,可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火车启动了,父亲依旧提着裤子,站在那里,直至变成一个小黑点,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地流了出来……
④那根皮带我一直珍藏着,每当回忆起父亲抽出皮带的一刹那,我都觉得那是世界上最酷的动作。
【1】认真阅读文章,简要概括父亲去火车站送“我”上大学时的三个主要场景,以及不同场景下作者对父亲的情感。
场景一 | 父亲弯着腰背着旅行包,步履匆匆,在拥挤的人群中为“我”开道。 | 情感 | 埋怨 |
场景二 | ___ | 情感 | __ |
场景三 | ___ | 情感 | __ |
【2】文中有很多细节描写。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填空。
①“他又大喊:“记住,是5号窗口,5号……”父亲说了两个“5号”,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突出了父亲____。
②“巨大的惯性将拉链扯开,里面滚出一大堆苹果、鸭梨、月饼、花生……”包里滚出来的全是吃的东西,从这个描写中我体会到父亲____。
【3】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判断对错,在正确的理解后面打“√”,在错误的理解后面打“×”。
(1)年轻人的笑是嘲笑,父亲的笑则是不好意思地笑。( )
(2)年轻人的笑是嘲笑,父亲的笑则是因为解决了包带断裂的问题而高兴,是喜悦地笑。( )
(3)“我”觉得父亲抽皮带丢了我的面子,心中气恼,所以笑不出来。( )
(4)“我”为父亲的爱而感动,为父亲被人笑话感到难受,所以笑不出来。( )
17、阅读。
母亲的珠宝
在几百年前的罗马城,两个孩子正在清晨的阳光下快乐地玩耍,他们的母亲康妮黎亚走过来对他们说:“亲爱的孩子,今天有一位富有的朋友要来我们家做客,她还会向我们展示她的珠宝。”
下午,那个富有的朋友来了。金环在她的手臂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手指上的戒指闪闪发光,脖子上挂着金项链,发髻上的珍珠饰品折射出柔和的光。
兄弟俩羡慕地看着客人,又看看自己的母亲。母亲只穿了一件素的外套,身上没有任何珍贵的饰品。但是她和善的笑容却照亮了她的脸庞,远胜于任何宝石的光芒。她金棕色的头发编成了一条长长的辫子,盘绕在头上像一顶皇冠。
□你们想看看我其他的珠宝吗□富有的女人问□
她的仆人拿来一只盒子并放在桌子上。这位女士打开盒子,里头有成堆的像血一样红的红宝石,像天一样蓝的蓝宝石,像海一样碧绿的翡翠,像阳光一样耀眼的钻石。
这对兄弟呆呆的看着这些珠宝:“要是我们的母亲能够拥有这些东西该多好啊!”
客人炫耀完自己的珠宝之后,自满而有怜悯地说:“告诉我,康妮黎亚,你真的这么穷吗?什么珠宝都没有吗?”
康妮黎亚坦然地笑道:“不,我当然有珠宝,我的珠宝比你的更贵重。”‖
客人睁大眼睛□是吗□快拿来让我看看吧□
母亲拉过两个男孩儿,特贝瑞斯和卡尔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母亲当时脸上骄傲的表情以及深深的爱意。数年后,他们成为罗马伟大的政治家,但他们仍然常常忆起当年的这一幕。
【1】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的光芒 (_______)的饰品
(_______)的翡翠 (_______)的钻石
【2】为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3】在下列词语的错别字下面画上横线,再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拆射( ) 辨子( ) 羡暮( )
【4】根据分好段落,写出段落大意。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
【5】用“﹏﹏﹏”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
【6】短文第2、3自然段对人物进行了什么描写?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母亲的珠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假如你是那位客人,听到康尼黎亚的话,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鲁班学艺
传说,有个木匠,姓鲁,手艺高超,他有三个儿子。一天,他要儿子们到终南山找木匠祖师学艺。可是,大儿子和二儿子却在外面混了三年,根本就没到终南山,什么也没有学到。
三儿子鲁班从小就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他翻过了一座又一座高山,跨过了一条又一条大河,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终南山下,见到了木匠祖师。祖师问他:“一门手艺,有人三个月就学好了,有人三年才学好,这是怎么一回事儿?”
鲁班答道:“三个月学到的只是皮毛,三年才能学到真本领。”祖师点点头,拿出一把崩了口的斧头和两支又秃又弯的凿子,让鲁班磨。鲁班什么也没说很快就磨好了。祖师高兴地说:“孩子,你不怕困难,又心灵手巧,我愿意把全部手艺都传给你!”
果然,鲁班学艺出师后,手艺更加精湛。
【1】鲁木匠的三个儿子只有鲁班学成手艺的原因是( )
A.三个儿子中,鲁班最心灵手巧。
B.大儿子和二儿子在外面混了三年,根本就没到终南山学艺。
【2】在文中用“ ”画出描写鲁班在路上历尽千辛万苦的语句。
【3】从鲁班和祖师的问答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鲁班学到了精湛的手艺,靠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高贵的生命不卑微
①他是黑人,196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对于未来,他看不到什么希望。
②十三岁的那一年,有一天,父亲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一美元。”他回答。“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傻子才会买!”他赌着气说。父亲的目光真诚又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要是你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的妈妈。”他这才点了点头:“我可以试一试,但是不一定能卖掉。”他很小心地把衣服洗干净,没有熨斗,他就用刷子把衣服刷平,铺在一块平板上阴干。第二天,他带着这件衣服来到一个人流密集的地铁站,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叫卖,他终于卖出了这件衣服。
③过了十多天,父亲突然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想想,这件衣服怎样才能卖到二十美元?”怎么可能?这么一件旧衣服怎么能卖到二十美元,他最多只值两美元。“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父亲启发他,“好好想想,总会有办法的。”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请自己学画画的表哥在衣服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唐老鸭与一只顽皮的米老鼠。他选择在一个贵族子弟学校的门口叫卖。不一会儿,一个开车接少爷放学的管家为他的小少爷买下了这件衣服。那个十来岁的孩子十分喜爱衣服上的图案,一高兴,又给了他五美元的小费。二十五美元,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④回到家后,父亲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能把他卖到两百美元吗?”父亲目光深邃,像一口老井幽幽地闪着光。这一回,他没有犹疑,他沉静地接过了衣服,开始了思索。
⑤两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当红电影《霹雳娇娃》的女主演拉佛西来到了纽约宣传。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举着旧衣服请她签个名。拉佛西先是一愣,但是马上就笑了。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纯真的孩子。拉佛西流畅地签完名。
⑥他笑了,黝黑的面庞,洁白的牙齿:“拉佛西女士,我能把这件衣服卖掉吗?”“当然,这是你的衣服,怎么处理完全是你的自由!”他“哈”的一声欢呼起来:“拉佛西小姐亲笔签名的运动衫,售价两百美元!”经过现场竞价,一名石油商人以一千两百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这件运动衫。
⑦回到家里,他和父亲,还有一大家人陷入了狂欢。父亲感动得泪水横流,不断地亲吻着他的额头:“我原本打算,你要是卖不掉,我就派人买下这件衣服。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你真棒!我的孩子,你真的很棒……”父亲接着说道,“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价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何况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生活丧失信心呢?我们只不过黑一点穷一点,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就在这一刹那间,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连一件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我还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
⑧从此,他开始努力地学习,刻苦地锻炼,时刻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二十年后,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名字叫——迈克尔·乔丹!
(选自《读写月报》20ll.4有删改)
l.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探询: 妄自菲薄:
2.找出文中的任意一个反问句抄写下来,并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与文中第一段画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4.父亲让“我”卖了 次旧衣服。第一次在 以 美元卖掉,第二次在 以 美元卖掉,第三次在 以 美元卖掉。
5.画“﹏﹏”的句子对父亲的哪些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这篇文章的题目为“高贵的生命不卑微”,请谈谈自己的理解。
20、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6分)
(1)这天傍晚,
(2)我不好意思地一笑,
(3)时间过得真快啊,
22、冀中人们创造的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请帖
春天的嫩叶,
一只只毛茸茸的手掌;
秋天的红叶,
一张张金黄的请帖。
春天请你去播种,
秋天请你去收获。
而冬天的雪片呢?
送你一篇圣洁的童话,
赠你一片冬天的山野。
你眼中的大自然是什么样的?快拿起笔,写一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