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渲染(xuàn) 粗犷(ɡuǎnɡ) 拘束( shù ) 侮辱( wǔ )
B. 召集(zhào) 炽热( chì ) 澄澈(chénɡ) 颠簸( bǒ )
C. 胆怯(què ) 脊梁( jǐ ) 咀嚼( jué ) 允诺(rǔn )
2、选择题
【1】《狮子与老鼠》中狮子捉住老鼠后,把老鼠( )?
A.吃了 B.放了 C.杀死
【2】《龟兔赛跑》中( )?
A.龟赢了 B.兔赢了 C.双方打了个平手
【3】《开玩笑的牧羊人》中牧羊人( )次喊救命?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4】《驴子与蝉》中蝉让驴子吃( )?
A.露水 B.草 C.蜜
【5】《口渴的乌鸦》中乌鸦用( )喝到水?
A.石头 B.橡皮 C.泥土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召集 汛期 完壁归赵
B.漂浮 销毁 举世闻名
C.噪声 说谎 应接不瑕
D.教悔 宏伟 心旷神怡
4、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文章分别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的美,体现出作者的_____________之情。
5、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①麻雀虽小——________________ ②黄牛吃草——________________
③赶鸭子上架——________________ ④老鼠钻烟筒——________________
⑤猪鼻子插葱——________________ ⑥黄鼠狼给鸡拜年——________________
6、根据地道的式样和特点填空
1.地道的式样有________种。
2.抓住关键词了解地道的特点,选一选。
A.隐蔽性强 B.功能齐全 C.较为舒适
(1)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______
(2)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作厕所。______
(3)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______
7、中国民间故事。
端午节那天,白娘子喝了一口雄黄酒,为救被自己吓死的许仙,到__________ 采灵芝草;“东坡肉”是__________的第一道名菜;梁山伯和祝英台最终化作一对__________在阳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八仙过海》时,龙王把拍板和__________一起劫进了龙宫。
8、看拼音写词语,并根据要求作答。
①bàn yè sān gěng ②bàn xìn bàn yí ③yī zhēn jiàn xiě
( ) ( ) ( )
④yī shēng bù kēng ⑤yáo yáo huàng huàng ⑥mó quán cā zhǎng
( ) ( ) ( )
(1)③④词语中的第一个字读时声调需要变为( )声,由此你可以猜想这个字的变调有一种规律可能是( )
(2)词语归类,把⑤⑥两个词归在一起的理由是( )
9、课外阅读。
草原即景(节选)
也许是因为这地方海拔接近1000米,天低得好像可以用手摸到,因而,人们对云彩的变幻也特别留意。在辽阔无边的蓝天上,云彩有时候团团飞卷着,像簇狂舞着的雄狮,可是顷刻间又会化成黑乌乌的一片煤层。这时候,汽车声嘶力竭地跟云彩赛起跑来了,忽然,煤层上吧哒吧哒地掉下雨点。可是把脑袋从帆布里钻出来,朝四下里一望,乌云罩不到的地方却仍然是黄澄澄的一片阳光。骤雨还没住,太阳又嬉戏着,从云隙里投下一道亮光,就像悬在半空的一匹薄纱。
这时候,一个奇丽的景色在我们面前呈现了:一道完整的虹,衬着天空和草原,从地面拱了起来。
【1】这段话主要写了草原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2】这段话中,“煤层”是指________;感觉天很低,作者认为也许是因为________。
【3】读读画“ ”的词语,结合短文,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云彩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 ”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修辞手法?有什么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各题。
幸福铃声
①第一次强烈地想和老爸通电话,是在十年前,他生日的那天。
②那时候,我还在南方读书,交了学费,家里已无力支付我的生活费,日常开支基本上依赖学校的特困生补助和一些微薄的奖学金。我穿的衣服,是姐姐们的衣服改制而成的;鞋子,是母亲在灯光下一针针做出来的;盖的被子,棉花是父亲借了亲戚家的,一天一夜时间亲手弹的……
③学校离家实在是太远了,为了省下路费,大学四年我没回过一次家。每个周末我都坐在校园的紫荆树下给父亲写信,告诉他,我又考了全年级第一名,拿到了一等奖学金;我在那件从高中时就穿的旧衣服上贴了一朵精致小花,穿在身上仍然漂亮。还告诉他,我们学校有一种紫色的花,常常在我写信的时候落下一两片,非常美丽温柔,但是在梦里我见到的却是家乡那片白绿交杂的生动的白桦林。
④并不是每封信都会寄出去,毕竟八分钱的邮资对我来说可能就意味着早上要吃不饱去上课。何况父母亲并不识字,每次要走到几里外的二姨家才能“听”到我信中的内容。
⑤没有信的日子,父亲是那么盼望能够知道女儿一切安好。于是,我的能解决一切困难的聪明父亲想出一个绝妙办法:他让二姨在回信里告诉我,镇上的一个小商店有电话,他和老板很熟,已经说好了,以后每个星期六晚上七点我把电话“打”过去,他会准时候在那里。
⑥而他,其实并不接那电话,只笑呵呵地张开嘴,贪婪地听着那美妙的来电铃声,直至它最后消失。他一直觉得那欢快的铃声就是他女儿的笑声,只要女儿的电话铃声准时响起,他就明白女儿在他乡一切都好。
⑦我家所在的村庄离镇子有十里路,中途有一片宽广的白桦林。每个星期六的黄昏,我的父亲——一个东北汉子,会雄赳赳气昂昂地两次穿过那片白桦林。母亲说村子里的人这一天都能听到他欢快的歌声和笑声。
⑧我还记得那个大雪纷飞的周末,那天是父亲的生日,我多么希望他能接我的电话,我有多少话要亲口对他说呀。我的论文在一家核心刊物上发表了,稿费我拿来买了马海毛,准备亲自给您织条围巾!有一个师兄一直和我每月去做义工,他说他也要给您“打电话”。我们寝室昨晚评比,老爸您获得“最有创意老爸”称号。还有我要对您大声说,老爸,生日快乐!
⑨可是我笑呵呵的父亲等到铃声消失后即刻站了起来,昂首走出了商店。等我手忙脚乱再插好卡拨电话过去时,商店老板告诉我:“闺女,外面都是白色的呢,你老爸现在应该走进那片白桦林了吧,我这里是看不到他的影子了,你老爸棒着呢!走起路来,谁都赶不上他。”
⑩那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的父亲穿着红披风站在那片白桦林里,四周都是电话机,他拨电话给我……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父亲想出的既不花钱又可以知道女儿一切安好的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⑨自然段中的“即刻”“昂首”你能体会到父亲当时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下列能表现“我”尽量为家庭节省开支的做法(多项选择)(____)
A.日常开销靠特困生补助和奖学金。 B.所用物品是家里带去的,没花钱买。
C.用稿费买马海毛为父亲织围巾。 D.大学四年没有回家一次。
E.用最节约的方式与家里通讯。
【4】文章结尾处,“我”做了一个梦,梦中的父亲会对我说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象,把父亲想说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
11、阅读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①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梓里的念头。
②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对象。
③家人怪他的多此一举,既是捐助,何必我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
④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⑤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相觑: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钞。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xxx。落款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邮箱。
⑥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忤逆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⑦光阴荏苒,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⑧家人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的。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得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资助的孩子。”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⑨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的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⑩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
【1】第⑤中的“黄金屋”指的是什么( )
A.指的是纸钞或者值钱的东西。
B.指的是用黄金做成的屋子。
C.指的是老人的亲笔书信。
D.指的是老人苦口婆心的教育。
【2】为什么说老人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 )
A.老人想要资助孩子是假的,所以才给孩子寄书。
B.因为老人闲来无事,只是想找点事情打发时间。
C.寄出去的书成了检验孩子们是否有感激之心的测试物,“试金”是测试孩子是否有感激之心,“石”是老人寄出去的书。
D.因为老人并不是真正的想给孩子寄书,只是想鼓励孩子而已。
【3】选文第④段中老人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在老人眼里,哪些孩子才配得到他的资助( )
A.家庭贫困的学生。
B.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
C.有某项专长的特长生。
D.懂得心存感激的学生。
【4】最符合第⑦段中画线句人物心理的是哪项( )
A.老人会想:为什么那么多孩子收到书都无动于衷?难道他们对于别人的给予都不懂得感激?难道这群孩子情感这么缺乏?如果是这样,那我们的后代就令人担忧了。
B.老人想:是不是孩子都没有收到我的书呢?为什么过了这么长时间,一点动静都没有呢?
C.老人会想:这,这日子实在是太无趣了,我好不容易找了一点事情做,现在居然没有一点回音。
D.老人想:这世道真的是人情冷淡啊!好人做不得啊!哎……
【5】第⑤段中的画线句有什么作用( )
A.点明了本文的中心,让孩子们懂得感激老人。
B.为下文老人等待学生来信和收到贺卡埋下伏笔。
C.突出了老人斤斤计较,给孩子寄书,要求孩子给予回报。
D.这一句话突出了老人的别有用心。
【6】联系本文,写出你对第⑨段中“纵使给了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这句话的理解。(不少于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人认为第⑩段是多余的,你认为呢?请写出你的观点和理由,理由不少于两个。
_________________
12、读下面短文,答题。
①蛙不仅善于捕食害虫,有益农事,它们还是田园音乐家。
②夏夜的乡村,便是蛙的世界。
③【A】太阳刚刚落下山坡,黄昏的薄霭像轻纱一样笼罩着田野,蛙声便(逐 遂)渐热闹起来了。这时候,劳作的人们要是从田埂上经过,就只听见路两旁扑通扑通的声音——蛙儿们纷纷呱呱跳入稻田去了,蛙声也暂时停息;但是人刚一走过,它们又扯开嗓子,放肆地叫起来了:呱呱,呱呱,呱呱……
④【B】一到夜里,又高又蓝的天空稀疏地缀着宝石一样的星辰,空气里(迷 弥)漫着泥土、雾露和稻子的清新气息。夏夜特有的像梦幻一样的寂静,使得一切生物似乎都朦胧入睡了。
⑤而这时候,蛙们却叫得格外起劲了。【C】无边的田野,一片蛙声,如沸如腾,如鼓角齐鸣,如风潮迸涌。千万只蛙各自歌唱,却组成一部和谐、动人的乐曲。这乐曲深沉、宏大、雄浑,殷殷洪洪,掩盖一切……
⑥古人称蛙鸣为“蛙鼓”,我想,只有富于战斗性的鼓声,才能组成这样壮丽的乐曲。它给人感情上的影响是健康、饱满、乐观,是和平与劳动的欢愉,是秋后丰收的喜悦。
【1】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选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汉字,划上横线。
【3】短文中画线的句子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仿照对例句【A】的赏析,请你从【B】或【C】处选择其中一句说说表达效果。
例如:【A】作者把黄昏的薄霭比作轻纱,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山野在黄昏的薄霭笼罩下若隐若现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散文以什么为线索?请选出回答正确的一项。( )
A.蛙
B.蛙声
C.乐曲
D.音乐家
【5】对文中标点符号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只听见路两旁扑通扑通的声音——蛙儿们纷纷呱呱跳入稻田去了。(破折号表示声音延长)
B.这乐曲深沉、宏大、雄浑,殷殷洪洪,掩盖一切……(省略号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C.古人称蛙鸣为“蛙鼓”。(引号表示否定和讽刺)
D.它给人感情上的影响是健康、饱满、乐观。(顿号表示词语和意思并列)
【6】对短文的理解,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三自然段加点字“放肆”是贬义褒用,意思是“毫无顾忌,随意为所欲为”。
B.文章第四自然段写夏夜田野的美丽和安谧,与下段蛙声殷殷洪洪对比,更衬托出蛙鸣曲的壮丽。
C.蛙虽善于捕食害虫,但是呱呱声不绝于耳,在夏夜略显聒噪。
D.文章结尾点明中心,借赞美蛙鼓,来表达人们秋后丰收的喜悦。
1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练习。
材料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材料二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消费者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达八百万吨和三百万吨,每年浪费的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五百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量的十分之一。即使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同时,饥饿却仍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全球平均每年有一千万人因饥饿丧生,每六秒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
【1】材料一要表达的主题是:( )
A.崇敬劳动者。
B.赞扬劳动者。
C.珍惜土地。
D.劳动的艰辛,粮食来之不易。
【2】下列名句与材料一表达的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B.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C.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D.辛勤的蜜蜂永远没有时间悲哀。
【3】材料二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
A.我国餐饮浪费严重。
B.我国每年浪费的食物总量接近全国粮食总量的十分之一。
C.全球每年有不少人因饥饿丧生。
D.通过列举餐饮浪费的数据与因饥饿丧生的人数,号召人们珍惜粮食。
【4】请写出下面两个句子分别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1)全球平均每年有一千万人因饥饿丧生,每六秒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此同时,饥饿却仍是人类的头号杀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星期天,小沛的爸爸对他说:”儿子,今天中午我打算宴请一位外地来的好朋友,点菜时要多点些,餐桌上的菜剩得越多我越有面子。你说呢?”如果你是小沛,你会怎么劝说爸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烧扑克牌
在育才学校,学生们的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有一段时间,有的学生厌烦了这样紧张的生活,在自习时间偷偷地打扑克。老师发现了,上前劝阻,他们还说这是“有劳有逸”。
一天晚上,陶行知走过男生宿舍,顺便进去看看,正赶上有七八个男生在打扑克,玩得很带劲。陶行知没作声,站在旁边看着。一个同学突然发现了陶校长,急忙推旁边的同学,几个人慌忙放下扑克,羞愧地站起来,低着头等着挨批评。陶校长一句话也没说,沉默了一会儿就转身走了。
第二天,陶校长在全校会上讲述了抗日战争形势后问:“抗日( )人才,你们难道可以浪费自己的时间吗?你们有多少本领要学啊!我要你们自觉地把扑克牌交出来,像烧鸦片烟一样地把它烧掉!要知道,时光是最可宝贵的。”孩子们低着头,把一副副扑克牌放在台上,堆成一垛。陶校长用火柴点燃了牌,又温和地对孩子们说:“有人说‘有劳有逸’,‘逸’就只能玩扑克?你们可以练琴、写诗、作画,也可以打球、下棋……只有多学一点本领,将来才能建设国家。时光可贵,一去不回啊!”从此,学生们都( )时间,勤奋学习了。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括号里。
要求 需要 珍惜 爱惜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3.当玩扑克牌的同学发现陶校长之后,他们“ 地站起来”“ 等着挨批评”。从这些(动作 神态 语言)描写的词句中,我体会到了 。
4.读了“时光是最可宝贵的”这句话,我想到了“ ”这句名言。
5.陶校长为什么要在全校会上烧扑克牌,而不是当即没收那几个学生的扑克牌烧掉?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
①我永远也忘不了陈老师的那双眼睛。尽管这双眼睛并不大,也不是“双眼皮”,不相识的人也许会以为这不过是一双挺普通的眼睛罢了。可在我和同学们的心目中,这是世界上最美、最美的眼睛。
②许多人说,影星的眼睛很美。可我却总觉得她们的眼睛里缺少点什么。而陈老师眼里有的,正是这个。//
③有一次,我病了,很重,在家躺了一星期。当我重新坐在课堂上时,那双眼睛总不时地看我几眼。我觉得她仿佛在问我:“身体怎么样,能行吗?”还有一次,我摔坏了腿,陈老师知道了,到家里来看我。见我为功课苦恼,就柔声劝慰我别担心功课,安心养好伤,落下的功课给我补上……着这亲切的话,望着正在帮我削苹果的老师,我睁大模糊的泪眼,望着那双眼睛。我觉得陈老师的目光里,有一种软乎乎、甜酥酥的东西包住了我的全身。后来,我终于明白了这就是爱呀神圣的爱是师长对学生炽诚爱母亲不也正是这样爱着孩子们吗我第一次将母亲——老师这两个词联系起来觉得那么自然贴切
④陈老师的眼睛也不总是如此。有时竟会那么严厉!有一次测验,她告诉我们最后一道题很难,一定要抓紧时间做前面的。做着做着,我忽然发现有两道应用题在作业上做过。不知怎的,我那不争气的手怎么竟会放到了作业本上!可还没等翻开,心就跳得很快,手指也颤得厉害。同时感到有一双异常严厉的眼睛盯着我,紧紧地盯着我。我一抬头,正与那目光相遇。那目光里充满了责备,使我的背上像遭了芒刺一般;又像一个正在偷东西的小偷当场被人抓住一样惶恐、窘迫、难堪。我的手无力地从作业本上滑落,胆怯地垂下了眼睑。我不知自己是怎么交的卷,只觉得脸上红得厉害,发高烧也从未这样难受过。下了课,陈老师问我刚才想什么,我无言辩解,也无法辩解。我偷偷看了陈老师一眼,突然从那目光中看出了一种期待,急切的期待。我不敢正视那目光,慌乱地低下头。在那充满期待的目光的注视下,羞愧地,但又勇敢地承认了错误。陈老师托起我的头,又帮我整好衣领,愉快地说:“这才是好孩子呢!去吧,好好复习功课,希望下次考好!”我又望了望那双眼睛,那里流露出欣慰与抚爱的笑意,泪水迅速盈满了我的眼眶。含着悔恨与(激动 感激 感动)交织的泪水,不知为什么竟会对老师笑了笑,真想对老师说:“谢谢您!可不知为什么,又没说出来。//
⑤每当我想起这件不光彩的事,就脸上发烧;每当我想起陈老师那双美丽的眼睛,就会浑身充满(力气 力量 劲头)。
⑥哦,陈老师的眼睛,所有老师的眼睛,是人类最深邃的,最富有洞察力的眼睛!//
【1】给本文拟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给文中第三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3】将文中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词划掉。
【4】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画横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已用“//”把全文划分成了三段,请写出每一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的陈老师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1】用小标题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________。
【2】画出文中有“看”的意思的两个词,并体会这两个词的含义。
A ________ B________
【3】他们的脸上为什么露出胜利的喜悦?
因为________
【4】从“纵身跳下深谷”和________ 我们看到了五壮士________ 光辉形象。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溪水与石头
一块石头顺着山势又蹦又跳地落到小溪里,挡住了溪水前进的路,那天然生就的尖尖的棱角,像一把锋利的钢刀,保护着高傲的身躯,大有不可侵犯之势。
溪水唱着歌儿,由远而近。
石头( )地说:“伙计,你还是绕道而行吧,不然我会把你劈得落花流水!”
溪水( )地说:“即使粉身碎骨,我也不会改变前进的道路!”说完,挺身向前,后面的伙伴犹如千军万马,前赴后继。
不知过了多久,石头锋利的棱角变秃了,原先的身躯也谦卑地缩小了。
溪水,依然唱着歌儿,欢快地流着……
【1】理解石头和溪水的对话,想象它们当时的神态,在文中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落花流水:___________________
②前赴后继: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4】读了这则寓言,我们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下面的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九寨归来不看水。”水,是九寨沟的灵魂。九寨沟色彩最美的湖泊要数五花海了。因湖底有钙化粉末沉积,加上湖水深浅不同,湖底滋生的藻类和水草不同,在同一水域,呈现出鹅黄、墨绿、深蓝、藏青等色,五彩缤纷,斑驳迷离。透过清澈的水面,可见湖底有泉水上涌,湖面上便泛起一个个圆形彩环,一圈圈从里到外,从小到大,荡漾开去,不断产生,不断消失,令人目不暇接。山风徐来时,湖里各种色彩相互渗透、浸染,整个湖泊更是充满了活力。
【1】用横线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说说“九寨归来不看水”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恰当地运用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第4句话是_________描写,第5、6句话是_________描写。
【4】为什么五花海在同一水域会呈现不同的色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上面这本图书的封面,请选择)
【1】这本书的书名是《_________________》
A.猜猜
B.我有多爱你
C.猜猜我有多爱你
【2】这本书大概是写_____________
A.兔子的故事
B.猜谜语
C.我的故事
20、他那阴沉的脸上闪出一种冷笑的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花园
1.缩句: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变词序,句意不变: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反问句:这些领悟自然是课外读物的馈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做笔记丰富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加了我的理解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说,书籍是______________。
23、作文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因为有爱而美丽,也因为有爱而精彩。世界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写一写你与父母之间发生的小故事或者你想对父母说的话。要求:感情真实,内容具体,4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