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在表现手法上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
A.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B.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
C.海真是个多变的怪物。昨天,满眼好似黄滔滔的浊浪,今天却成了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的草原。
D.童真就像美味糖果的味道,让我恋恋不舍;童趣就像心爱的玩具,让我爱不释手。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刺破
B.甚聪惠:很、极
C.务要等伴结伙而过:务必
D.不可同世而立:站立
3、对四大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最能体现孙悟空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B.《三国演义》“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指刘备、关羽、张飞。
C.《水浒传》表现林冲性格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转变成奋起反抗、疾恶如仇的情节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D.《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大观园题诗,最凄惨的情节是探春远嫁。
4、读拼音,写字词。
爷爷在yīng( )桃园里gē( )草shī( )肥,我用水piáo( )给树苗浇水。
5、看拼音,写词语。
1.家乡的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每年xùn qī__________shān hóng bào fā______________,溪水猛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2.水坑中的石头放 píng wěn______________了,我们才能过去。走的时候,身体要保持 píng héng______________。
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破格——( ) 慰问——( ) 眷恋——( )
反义词:危险——( ) 悲痛——( ) 暂时——( )
7、知识大擂台
1.什么是春?朱熹在春日下赞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我们展示了一副鸟语花香、色彩艳丽的江南春天。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湖美景闻名天下,下阵雨时的西湖更是别有一番景色。北宋诗人苏轼就曾写下诗句________,______。
8、按原文填空。
(1)诗中有泪,陆游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北方人民的同情;诗中有趣,范成大“__________,____”写出了儿童喜爱劳动的质朴天性;诗中有别离,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能体现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中有情,孟郊的“_________,________”寄托着母亲对游子的深情。
(2)为设果,________________。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_________。”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有耻,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
儿子的鱼
①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地钓鱼。儿子14岁左右,穿着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突然,男孩的鱼竿猛地一沉,差一点儿把他整个人拖倒了,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
②看到那鱼跳出水面时,我吃惊得合不拢嘴。“他钓到了一只王鲑,个头不小。”伙伴保罗悄声对我说,“相当罕见的品种。”
③男孩冷静地和鱼进行着拉锯战,但是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的挣扎,男孩渐渐被拉到布满旋涡的下游深水区的边缘。我知道,一旦鲑鱼到达深水区就可以轻而易举逃脱了。(A)男孩的父亲虽早把自己的钓竿插在一旁,但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④一次、两次、三次,男孩试着收线,但每次鱼线都在最后关头猛地向下游蹿去,鲑鱼显然在拼尽全力向深水区靠拢。15分钟过去了,男孩开始支撑不住了,即使站在远处,我也可以看到他发抖的双臂正使出最后的力气奋力抓紧鱼竿。冰冷的河水马上就要漫过他的高筒防水靴了,王鲑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鱼竿不停地左右扭动。突然,男孩不见了!
⑤一秒钟后,男孩从河里冒出头来,冻得发紫的双手仍然紧紧抓住鱼竿不放。他用力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保罗抓住渔网向男孩走去。(B)“不要!”男孩的父亲对保罗说,“不要帮他。如果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保罗点点头,站在河岸上,手里拿着渔网。
⑥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树丛的一半淹没在水中。这时候鲑鱼突然改变方向,径直蹿入那片灌木丛里。我们都预备着听到鱼线崩断时刺耳的响声。然而,说时迟那时快,男孩往前一扑,紧跟着鲑鱼钻进了稠密的灌木丛。我们三个大人都呆住了。男孩的父亲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但声音被淹没在河水的怒吼中。保罗涉水到达对岸,示意我们鲑鱼被逮住了。他把枯树枝拨向一边,男孩抱着来之不易的鲑鱼从树丛里倒着退出来,努力保持着平衡。
⑦他瘦小的身体由于寒冷和兴奋而战栗不已,双臂和前胸之间紧紧地夹着一只大约14千克重的王鲑。他走几步停一下,掌握平衡后再往回走几步。就这样走走停停,他终于缓慢但安全地回到岸边。
⑧(C)男孩的父亲递给儿子一截绳子,等他把鱼绑结实后,弯腰把儿子抱上岸。男孩躺在泥地上大口喘着气,但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自己的战利品。保罗随身带着便携秤,出于好奇,他问男孩的父亲是否可以让他称称鲑鱼到底有多重。男孩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请问我儿子吧,这是他的鱼!”
【1】本文共800余字,我的阅读时间约___分钟。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我采用的方式是__________。
【2】细读全文,在下面的方框里把“儿子”捕鱼的过程补充完整。
―→
―→
―→
―→
【3】在“儿子”与鲑鱼搏斗的过程中,文章对父亲进行了多次精彩描写,请从文章A、B、C三处中任选一处,谈谈你的理解。
我选择的是______处,我的理解是:__________。
【4】短文的题目“儿子的鱼”包含了深意,请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__________
【5】你喜欢文中的父亲吗?结合文章内容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爱惜时间的鲁迅
2021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鲁迅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他为我们写作和翻译了600多万字。大家都说鲁迅是天才,可是鲁迅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迅爱惜时间,总想在一定时间内多做一些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省时间,就等于延长了一个人的生命。”
鲁迅工作起来是不知道疲倦的。他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到了老年的时候,他对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在他逝世前不久,他生着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40千克,仍然拼命地写作和翻译文章。他逝世前三天,还替别人翻译的一本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逝世的前一天还写了日记。鲁迅一直工作到他离开我们的那一天,从来就没有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爱惜别人的时间。他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着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性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爱惜时间的精神,要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也要爱惜别人的时间,不让宝贵的时间浪费掉一分钟。
【1】抓住关键语句,能够帮助我们提高阅读速度。我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知道其他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把文中加点成语“夜以继日”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自然段写了“鲁迅一直工作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的事,有3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更能体现这一点,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从几个方面写鲁迅先生爱惜时间的?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小蜘蛛,你吃饱了吗?”老屋问。
“没有,没有!”小蜘蛛一边忙着补网,一边回答,“老屋老屋,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老屋想,这倒很有意思。于是它就开始听小蜘蛛讲故事。
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因此,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
【1】 “这倒很有意思”中的“倒”读作 ,它的正确解释是 。
A. 副词,反而,却,相反
B. 上下或前后颠倒
C. 向后,往回退
【2】老屋最后倒下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老屋因为大家的到来一直站在那里,面对如此善良的老屋,你想对它说什么?想一想,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呼兰河传(节选)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旱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
趁着那个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个孩子的帽子给取下来,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面,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子啦。”
孩子们都知道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 )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 )着他的袖管,( )着他的衣襟,一直到( )出帽子来为止。
祖父常常这样做,也总是把帽子放在袖口或衣襟下。
那些搜索他的孩子没有一次不是在他袖口或衣襟下把帽子拿出来的,好像他和孩子们约定了似的:“我就放在这块,你来找吧。”
这样的事不知做了多少次,就像老太太永久讲着“上山打老虎”这一个故事给孩子们听似的,哪怕是已经讲过了五百遍,也还是在那里回回拍手,回回叫好。
每当祖父这样做一次的时候,祖父和孩子们都一齐笑得不得了,好像这些是第一次演似的。
祖父不怎样会理财,一切家务都由祖母管理。祖父只是自由自在地一天天闲着,我想:幸好我长大了,我三岁了,不然祖父该多寂寞。我会走了,我会跑了。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一天到晚,门里门外,寸步不离,而祖父多半是在后园里,于是我也在后园里。
祖父一天到晚是闲着的,祖母什么工作也不分配给他。只有一件事,就是祖母地榇(chèn)【注】上的摆设,有一套锡器,却总是祖父擦的。这可不知道是祖母派给他的,还是他自动愿意工作。每当祖父一擦的时候我就不高兴,一方面是祖父不能领着我到后园里去玩了,另一方面是祖父因此常常挨骂,祖母骂他懒,骂他擦得不干净。
祖母一骂祖父,我就拉着祖父的手往外一边走,一边说:“我们到后园里去吧。”
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是另一个世界了。
【注】:地榇;棺材。
【1】本文主要写了祖父的哪两件事?表现了祖父怎样的特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摸、找、抱、撕”四个动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顺序
是:__________________,运用这些动词描写孩子们举动,突出表现了孩子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句中的“这一手”指的是( )
A.祖父喜欢骗小孩子,偷他们的帽子。
B.祖父喜欢和孩子们开玩笑,趁他们不注意,藏起他们的帽子。
C.祖父常常趁孩子们不注意占他们的便宜。
【4】下列对文章内容或写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短文运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将祖父的形象刻画得十分生动。
B.祖父和孩子们玩摘帽子、藏帽子的游戏时,总是把帽子藏在袖口或衣襟下,缺乏新意,孩子们都厌烦了,他却自得其乐,浑然不觉。
C.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祖父都爱和他们开玩笑。
D.短文采用第二人称叙事,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由衷感到“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人性美的向往。
【5】“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是另一个世界了”。联系课文《祖父的园子》,说说在作者心中,“另一个世界”是什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文章,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3、课外类文阅读。
中国迎着风浪前行(文题选用时有改动)
大地还在痉挛,灾难还在延续,每时每刻,都可能有同胞牺牲。生命在危机中,祖国在危机中。
但是,我们已经走出恐惧,因为我们已经看到希望。救人高于一切,救灾高于一切,已经成为整个国家的最强音。必须以举国之力拯救一切可以拯救的生命,已经成为全民族的共识。于是,十万救灾大军雷霆出击;于是,国家领导人冒着余震不断的风险,相继奔赴救灾第一线;于是,公共娱乐暂停,奥运火炬暂停,一切为救灾让路,一切为救人让路。
这其实是对生命的礼遇。这种对生命的礼遇,在国家哀悼日达到了最高峰。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所有的人都同时向逝者的亡灵默哀,所有的人都同时向生命的尊严低头。那一声声警报,是呜咽,是抽泣,但更是呼唤,呼唤我们重新体认人的尊严,呼唤我们重新体认生命的价值。
固然,从技术着眼,此次救灾亦非尽善尽美,但即便不乏瑕疵,亦无损此次全民族抗战的历史地位。它是以人为本这一现代执政理念发展的顶点,也是中国迈向现代国家的一个崭新起点。
北京奥运会的召开是多好的转型契机。中国现代化这锅百年老汤,是到煮开的时候了。一个民族的百年悲情,是到升华的时候了。人们原本以为,以北京奥运会为标志,中国正在抵达历史三峡的出口;谁知,大自然提前给中国出一一道难题,正如境外媒体评论的,中国人以高分通过了考试。汶川大地震与北京奥运会,一悲一喜,悲喜交集,中国能不能闯过去,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能不能凤凰涅槃,否极泰来,关键就取决于我们当下的选择。在这点上,此次抗震救灾无疑是成功的操练,应该可以坚定我们的信心和决心。
【1】汶川发生地震的时间是__________,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举行的时间是__________。
【2】在汶川地震中我们为什么走出了恐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抗震救灾中我国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抗震救灾中你是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次抗震救灾中你的感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国经历了“汶川”这样的大灾难,为什么奥运会还能成功召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九寨沟原始森林
穿过一行行白桦树底下的小径,我踏着
白雪,踏着青苔,踏着飘落的树叶,踏着锋利的岩石,走进了密密的森林。我站在高高的云杉树底下,抚摸着被熊猫啃光了叶子的箭竹,想透过蓊郁的树丛,寻觅天空里的阳光和云彩,却无法找见它们完整的影子。当我低下头,想寻觅同来的旅伴时,却也找不见他们的踪影,不知道究竟躲在哪儿了。
在这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里,只听到呼啸的风声,簌簌的树叶声,却听不到人声,瞧不见人影,也找不到很想瞧见的熊猫,只剩下我独自一人,悄悄地漫步。我在城市里生活了几十年,不管走到什么地方,总是瞧见人挤着人,中国的人实实在在膨胀得太厉害了。像九寨沟这样安静的地方,真是很不容易找见的。我多么想在这儿长久地坐着,多闻一下峡谷里野草和树木的芬芳,多吸几口清香和纯洁的空气,好把尘世的纷扰和混杂的噪音,一股脑儿都暂时忘却。
这高山上的原始森林,真是个变化无穷的地方,我刚才还从树叶的缝隙里,看到掉落的一缕缕阳光,一会儿却又乌云密布,浓雾滚滚,像是夜幕降临了,树叶里幽暗得真有点儿令人害怕,能在这儿露宿过夜吗?正在惊惧中间,四周却渐渐明亮了起来,原来是飘着一片片的雪花,还夹着霰粒,飒飒的,啪啪的,打在红桦树上,打在我脸颊上。我正想躲避时,太阳光亮晶晶的,像多少璀璨的珍珠和玛瑙,在闪闪地发亮。
(1)从文中找到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 )的岩石 ( )的树丛
( )的风声 ( )的珍珠
( )地漫步 ( )地坐
(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句中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九寨沟原始森林的奇异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再不回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声不倒一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描写严监生临死前动作和神态的句子。
【3】根据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和神态,说说他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严监生是我国古典小说《_________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代的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片段中通过描写主要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形象。
16、未来:美好前途
天戴其苍,________________。纵有千古,________________。前途似海,________________。
【1】按原文填空。
【2】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这里展示了“少年中国”屹立地球之上,雄视整个世界的形象。______
(2)表达了作者为“少年中国”悠久的历史以及地大物博而自豪的情感。______
(3)作者对“少年中国”的前途充满了信心,坚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实现复兴的梦想。______
17、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听了感到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尽(jǐn jìn)管海力布焦急地催(cuī chuī)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shì sì),我说的话千真万确(què quē)。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总得说清楚哇。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1】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用十个左右的字概括选文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表现海力布着急的句子。
【4】海力布为什么急得掉下了眼泪?下列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因为乡亲们不相信他的话
B.因为大山马上要崩塌了,灾难即将来临,乡亲们却不相信他的话
C.因为时间紧迫,灾难即将来临,海力布心系乡亲们的安危,但如果不说清楚,别人就不会相信,如果说清原委,自己就会变成石头,所以急得掉下了眼泪
【5】如果你是海力布,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跟乡亲们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
硅藻泥说明书
小明家刚买了新房,准备装修,妈妈去买油漆时,销售员向她推荐用硅藻泥代替油漆。请你帮她看看说明吧!
【产品成分】硅藻泥的主要成分是硅藻土,而硅藻土则是由硅藻演变而来的。硅藻是一种生活在海洋、湖泊中的单细胞的水生植物(藻类)。硅藻生命周期结束后,沉积到水底,经过亿万年变化形成了硅藻矿物。其主要成分为蛋白石,质地轻软、纳米级多孔。“泥”是硅藻泥的外观特征,加水搅拌后为泥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同时,硅藻泥还具有泥巴的天然属性。
【 】作为室内装修材料,硅藻泥具有( )环保、( )降噪、( )甲醛、( )阻燃等特性。
【 】①施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强风直吹及阳光直晒,一般以自然干燥为宜。
②本品属水溶性饰面材料,不能用于直接受水浸淋的地方。
③本品为天然原材料,颜色存在一定差别是正常现象,不影响产品质量。
④硅藻泥不宜在5℃以下的环境施工。硅藻泥切勿食用,避免进入眼睛。
【1】根据短文内容,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 )里。
吸音 天然 防火 净化
【2】短文从三方面介绍了硅藻泥。请将介绍另外两方面的关键词写在文中【 】里。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北戴河正值冬季,小明妈妈应该立即买来硅藻泥施工,因为天冷,干燥。( )
②硅藻泥的主要成分是硅藻土,加水搅拌成泥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 )
【4】画线句子中的“尽量”“一般”两个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传统的油漆正逐步被新型的硅藻泥所替代,请给硅藻泥写句广告词。
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理解。
风筝
在我童年的梦里,飞得最高的就是风筝。
地面上,我们扯着线跑着;天空中,风筝迎着风飞着。这些在天空中飞着的,都是我们精心造出来的理想的翅膀啊!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每个人扎出来的风筝也不一样。
你看,那个样子像一顶水兵帽,后面还飘着两根飘带的风筝就是我的,因为我长大了想当海军。此刻,我的眼睛似乎已在那被线牵着的高高的帽檐下,看见了无边的大海和波浪的花纹……那个飞机风筝是强强的,他想当飞行员都快想疯了。可现在的纸飞机却吃不住这个小胖子的体重,他只好把自己最威武的一张照片贴在风筝飞机驾驶舱的位置上。
瞧啊,一只美丽的大蝴蝶,翅膀一扇一扇的,正在空中翩翩起舞,这一定是小薇薇的巧手做的,她想像她爸爸一样,当一个昆虫学家。哟,那边张牙舞爪地飞来了一只大蜈蚣,这一定是调皮蛋小狗子的,这家伙,在地上欺负人不算,到天上还要逞霸道!于是我的水兵帽和强强的歼击机立即出击,唉,威力巨大的歼击机竟和一条蜈蚣同归于尽﹣缠在一起摔了下来。我心爱的水兵帽也牺牲了一根飘带,在空中失去平衡,摇摇摆摆地飞不稳了。
还有,那瓦片风筝是未来的建筑大师大喜的;那双体花瓶风筝是双胞胎兰兰和红红的。所有的风筝中,要数小音乐家根子的最棒了,那是一个大竖琴。说实话,我见了他的风筝后才知道竖琴是什么样子。但那不完全算他的本事,要是没有他那个会拉小提琴的舅舅帮助,这竖琴不掉下来摔碎才怪呢!不过那风筝上挂的两排风铃可真好听:“得嘟哪,得嘟嘟!“把带着鸽哨的鸽子都引来了。
最土的风筝要算芳芳的了。因为她直到现在还没有决定长大干什么,所以只好照她的头的样子做了个风筝,让她到天上去好好想想吧。哈,风筝的后脑勺上还拖了一条尾巴似的长辫子,唉,丑死了!
在地面上,我一边放线一边跑着。啊,每个人的童年也像是一个风筝。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手里的线越放越长,风筝也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可千万别让手中的线断掉啊,风筝,是理想的翅膀!
【1】看拼音写词语。
fēng zhēng |
| mào yán |
|
shù qín |
| wēi wǔ |
|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威力巨大的歼击机竟和一条蜈蚣同归于尽。
同归于尽:_____
(2)这家伙,在地上欺负人不算,到天上还要逞霸道!
霸道:_____
【3】辨字组词。
碎 |
| 驾 |
|
扯 |
| 粹 |
|
架 |
| 址 |
|
【4】给下列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羽
人
争
【5】缩句。
在天空中飞着的风筝是我们精心造出来的理想的翅膀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为我们描写了哪些风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这些风筝中,最棒的要数 ,最土的是 ,最美的是 。
【8】“我“的理想是什么?所以“我“做了一个什么样的风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的理想是什么?读了本文之后你打算做一只什么样的风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
1.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万花筒。(10分)
(1)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写话。
①塞外强悍的风呼啸着,仿佛诉说着长城的经历。
②它呈半球形,像一个竖着的大馒头。
(2)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话合并成一句话。
海洋是如此的富饶。 海洋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3)把下面句子改写成肯定句。
众多游客来西湖赏月、划船,一片欢歌笑语。这不就是人间天堂吗?
(4)说出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并用它的这个作用写一句话。
当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后,他们最古老的生命摇篮——海洋,又为他们奉献丰富的食物和珍贵的宝藏。
破折号的作用是 。
我来写一个:
(5)在海洋每年能奉献的两三亿吨水产品中,人类收获的不过七千万吨而已。
这句话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我也试着写一句:
22、体会例句表达的特点,再选择下面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例: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作真灵巧,就像猴子在树木中攀缘、穿行。
云朵在天空飘荡 鸟儿在林间歌唱 回到乡下奶奶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习作。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你在学习和生活中又有什么发现呢?请仔细回忆,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要求:把发现的过程写具体,事例真实,感情真挚,语句通顺。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参考题目:《我发现幸福就在身边》《我发现了读书的奥秘》《我发现了“新大陆”》《不同寻常的发现》《良心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