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红打算为客人介绍大佛寺的景观。她的做法欠妥的一项是:( )
A.她运用了以下方法搜集资料:到图书馆查找大佛寺的历史资料、通过在网络上搜索关键词“大佛寺”收集资料、还询问了身边了解大佛寺的长者。
B.她按照游览的顺序,列出了讲解的提纲。
C.为了让客人听得更明白,她将整理的资料变成了自己的话。
D.游览的过程中,尽管客人对“海潮音”这个景点不太感兴趣,她还是按照准备的资料进行了详细讲解。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冀中人民想出各种巧妙的办法来对付足智多谋的日本鬼子。
B.陆游处心积虑地想收复失地。
C.兵不厌诈,战场上一定要前怕狼后怕虎。
D.我们要同心协力,这样才能渡过难关。
3、对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神态描写)
B.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的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心理描写)
C.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心理描写)
D.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场景描写)
4、照样子写词语
日精月华 日( )月( ) 日( )月( )
天造地设 天( )地( ) 天( )地( )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心协________ 人影_______________
难以________________ 无________之_______
理_______气________ ________无不________
6、根据意思写词语。
(1) 按罪恶或错误的性质,理应得到这样的惩罚。 (________)
(2) 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者堕落。 (________)
7、读拼音,工整美观地书写汉字。
zhū(_____)鹭 shā(_____)衣 fēn fù(_____) lǎn duò(_____)
qīn lüè(_____) huī huáng(_____) líng lóng(_____) qǐ dí(_____)
8、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真好(hǎo) B. 垂蔓(wàn) C. 似的(shì) D. 扒开(bā)
9、课内语段阅读。
莫高窟( )有精妙绝伦的彩塑,( )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 )的,有描绘( )的,有反映( )的,还有描摹( )的。其中最( )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 ),采摘鲜花;有的( ),轻拨银弦;有的( ),自天而降;有的( ),漫天遨游;有的( ),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1】按原文填空。
【2】第一句话是什么句?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请模仿句式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朗读这段话应读出____________(A.高兴 B.自豪 C.自豪与赞美)的语气。
10、日出日落,云卷云舒……大自然总有许多的奇妙和美好等着我们去发现。请你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春天
——凌应俭
①寒冷的冬天过去了。和熙的东风吹遍了原野上的每一个角落,和暖的阳光照耀在大地上,唤醒了大地的万物,给大地带来无穷的希望。
②堤上的杨柳,岭上的树木,已是新枝嫩叶,无限生机。原野上的花儿也已盛开,万紫千红。蜂蝶在花间飞舞,鸟儿在树上歌唱,首首都是迎春曲,赞美着春天的明媚,歌唱着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希望。啊,春天给大地换上了新的衣裳。
③田间的农人们,随着春天的来临,为春耕忙碌起来了。他们一边耕种,一边高声地歌唱,整个田野都洋溢着欢乐的歌声和气氛。啊,春光是这样的美好,我们一定不让它虚度,一定好好地珍惜这明媚而又短暂的春光。
【1】文中第②自然段画“——”处属于 _______描写,为我们展现春来树木发芽、花儿绽放的画面;画“﹏﹏”处属于 _______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春来 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机。
【2】文中第③自然段融理于景,通过写春耕忙碌的场景,说明了要 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3】诗词中也有动静之美。请你发挥想象,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句诗中所描写的动静之美用自己的语言具体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12分)
八女投江
天大亮了,八位女战士的弹药全部用光了。前面是冲过来的敌人,后面是奔腾的乌斯浑河。她们只有两条路:一是被敌人活捉,二是冒死渡河。冷云坚定地说:“同志们!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冷云、安顺福和杨桂珍猛然向前冲出,用力把最后三颗手榴弹甩进了敌群,乘着敌人的慌乱,8位女战士手挽着手踏进了乌斯浑河。她们挺起胸膛,一步一步向河的深处走去。河越来越深,水流越来越急,女战士们几乎站不住了,但是她们没有回头,面向着河对岸,不肯停下脚步……
八女投江的悲烈壮举,令敌人震撼,日军指挥官连声哀叹:“连女人都不怕死,中国灭亡不了!”
(1)短文第二自然段中加点词表现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尾写日本军官的哀叹,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身后的敌人和前面的悬崖绝壁,狼牙山五壮士的选择是:____________________;面对前面冲来的敌人和后面奔腾的乌斯浑河,八位女战士的选择是:_________________。他们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4)假如让你为这八位女战士写碑文,你会写些什么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一张桌布带来的奇迹
①1948年10月,一位年轻的牧师被委派到一个老教堂工作。教堂所在的小城原本很富庶,教堂也曾经富丽堂皇,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和战后的经济困难,教堂年久失修,已经有些破败了。尽管如此,年轻的牧师和他的妻子都为能来到这所教堂工作而自豪。他们决心很快将它修复,还它以昔日的辉煌。
②一到任,夫妇俩就动手干起来,他们粉刷四壁、修理桌椅、装饰顶棚,好让教堂能在圣诞节前恢复昔日的模( )样。然而不巧的是,圣诞节前两天,一场暴风雨侵袭了这一地区,从教堂顶棚靠近祭坛的地方裂开的缝隙中渗进的雨水浸透了墙上的石灰,使它们像海绵那样脱落下来,在刚粉刷一新的墙上留下一片难看的水斑。牧师和妻子一个多月的劳动成果被大雨给破坏了。望着难看的墙皮,他们难免一阵沮( )丧。显然,圣诞节前是再也来不及重新整修教堂了。
③下午,牧师和妻子参加了教会为年轻的成员举行的慈善竞拍。一件竞拍品吸引了牧师的目光,那是一块近15英尺长的金黄与乳白相间的绣花桌布。他欣喜若狂,以6.5美元的最高竞价把它买了下来。他想把它挂在祭坛后面,遮挡被雨水浸坏的墙面。
④圣诞节的前一天,雪花夹着呼啸的北风吹了整整一天。当牧师去关闭教堂的大门时,他看到一位老妇人站在附近的公共汽车站等车。他知道,公共汽车至少要过半小时以上才能到,便邀请老人到教堂里暂避风雪。老妇人告诉牧师,她是战争难民,家并不住在附近,她到这里是来应聘给当地一个富裕人家的孩子当家庭教师的。但因英语不好,她未能得到这份工作。
⑤老人低头祈祷一阵后,慢慢抬起头来,紧盯着牧师正在张挂的桌布,她突然冲向祭坛,尖叫着说:“这是我的,这是我家请客用的桌布!”然后,老人兴奋地给牧师讲了这块桌布的历史,还把她特意绣在桌布一角的她名字的第一个字母指给牧师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她和丈夫居住在奥地利的维也纳,他们曾参与反对纳粹的斗争。纳粹侵占奥地利后,他们决定逃到瑞士去,为了增加逃生的机会,他们决定分头行动:她先走,独自一人离开维也纳。后来她听说,丈夫惨死在纳粹的集中营里。
⑥牧师被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了,他坚持让老妇人带走这块桌布,但老人沉吟片刻后谢绝了。她说她已不再需要这块桌布,而且让它挂在祭坛后面也非常合适……
⑦一位老绅士犹(yù)着不肯离去,欣赏着这块桌布。终于,他迟疑地对牧师说:“真是不可思议,许多年以前,我妻子也有一块这样的桌布,她只在非常特殊的时刻才用到它,但那时我们住在维也纳。”听到这话,牧师抑制着激动的心情,尽量用平静的语气给老人讲述了前一天晚上来教堂歇脚的那位老妇人的故事。
⑧“这难道是真的吗?”老人禁不住泪流满面,“她真的还活着?怎么才能找到她呢?” 牧师记起了老妇人去应聘的那个富裕家庭,老人(chàn)抖着站在旁边听他给那家人打电话询问老妇人的名字和住址。牧师开上他的旧汽车,拉着老人到城市的另一端去寻找老妇人。他见证了这对患难老夫妻久别重逢、涕泪交流的动人场面……
⑨圣诞节的夜晚,纷纷扬扬的雪花仍在下着,空气里飘来醉人的馨香。
【1】给下面的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
模(________)样 沮(________)丧 犹_______(yù)(chàn)_________抖
【2】解释下面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富丽堂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欣喜若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1)那是一块近15英尺长的金黄与乳白相间的绣花桌布。(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知道,公共汽车至少要过半小时以上才能到。(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难道是真的吗?”老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全文,说说文中“那张桌布”带来了怎样的“奇迹”?(6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1-2段着力描写教堂的破败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④⑨段都写了“雪花”,请分别简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获得一点同情与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伤心、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道 别生气 大部分老爸都这样 其实他很爱你 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 不信你看 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 他一定会回头看你 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背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光。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屈”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
“屈”在字典的解释有:①弯曲,使弯曲;②屈服,使屈服;③理亏;④冤枉。“委屈”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
【2】联系上下文选择笃定的意思( )
A. 从容不迫,安心 B. 一定 C. 确定
【3】给第3自然段未加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正确的是( )。
A. , : , , , 。 , , 。
B. , :“ , , , 。 , , 。”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伤心---近义词(________) 简单——反义词(________)
【5】在文中,"我"对爸爸的感情是通过弟弟的心情变化而逐渐升华的。试找出表现弟弟心情变化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弟弟碰见爸爸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爸爸自己走了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四自然段划线的句子的描写方式是(____________)
【7】文中最后一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
A. 意思的转折 B. 解释说明 C. 声音延长
【8】爸爸的爱和其他人的爱有何不同?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话用横线画出。
【9】父亲在拐弯处回头,这一动作让你体会到什么?联系实际谈谈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外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和母亲的最后约定(节选)
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一生操劳的母亲,从没有走出过塔河这个偏远的村庄,在行至人生的终点时,她渐渐燃起一个愿望,那就是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儿子王一民展开的地图上,母亲用瘦弱的手指画了一条斜线,从塔河到拉萨。王一民不明白母亲为何选择这样遥远的地方,但母亲迫切而强烈的心愿、充满渴望的目光,激励着王一民出发了。
③从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74岁的儿子用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载着99岁的老母亲,吱呀上路,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走到了中国南端的海南岛。考虑到母亲身体不支,王一民打算返回家乡,以使母亲“落叶归根”。
④两年多里,寒冬酷暑,冰雪暴雨,还有母亲“老小孩儿”似的抱怨和挑剔,种种路况和心绪,王一民都挺了过来,而且他为自己能和母亲在一起走这么多路感到无比荣幸。
⑤一路上,王一民的行动也引来记者的访问、电视台的镜头、陌生人的好奇,面对这些始料不及的关注,王一民也会觉得慌张、惊恐。但他收获更多的,是无数好心人的及时收留和援助。“世上的人把母亲和我的旅行称为‘世界上最美好的同行’,也有人称之为‘夕阳中的微笑’。”当王一民带着母亲返回家乡时,受到了家乡人的高度赞扬。
⑥回家后,母亲以102岁的高龄离开人世,遗言是:希望骨灰能撒到西藏去。为了实现母亲的遗愿,心情平复后的王一民,以83岁的年龄,又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将母亲的骨灰撒在了西藏的土地上。有人说,如果把这些往返路程都加在一起,大约有10万里。
⑦王一民说,我之所以能忍受所有的痛苦,是因为我必须遵守与母亲的约定,这是我能献给母亲的最后的爱心。
⑧他的事迹越过国境,传到了韩国。韩国作家俞贤民先生在中国考察期间,经过百般周折,最后见到了王一民,二人相谈甚欢,于是有了一本真实的书;《我要陪你去西藏——和母亲的最后约定》。
【1】请提炼出最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两个核心关键词:_____和_____。
【2】文章中,“和母亲的最后约定”指( )
A.带母亲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B.陪母亲去中国南端的海南岛
C.让母亲“落叶归根”
D.把母亲的骨灰撒到西藏去
【3】下列对第③段画“ ”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吱呀上路”说明儿子年纪大,体力衰弱,动作缓慢
B.“74岁的儿子”、“99岁的老母亲”从年龄角度写出了这是一对不寻常的母子
C.“破旧的三轮车”说明工具简陋,母子俩旅途的辛劳可想而知
D.从“中国最北端”到“中国最南端”写出了路途之遥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强调了内容的真实性,也暗示了故事具有非同寻常的情节
B.是与母亲的“约定”和对母亲的爱支撑着王一民克服千辛万苦创造出孝与爱的奇迹
C.母亲99岁了还吵着去看世界,“老小孩儿”似的抱怨和挑剔,实在不可理喻
D.文中画“ ”的句子说明王一民的孝心超越了国界
【5】用一句话概括第⑤段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文中这对“夕阳红”年龄的母子的旅行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同行”还是“夕阳中的微笑”?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蝮蛇的利器
在孤岛上,蛇的仅有的食物是从天上飞来的小鸟。尽管有的无毒蛇偶尔也能吃到小鸟,但是小鸟善飞,没有特殊的办法和利器,捉鸟是不容易的。因此,无毒蛇最终的命运只能是挨饿和被淘汰。
至于毒蛇却是另一番情景。生活在岛上的毒蛇是蝮蛇,这种蛇是蛇类中较先进的一类,它除了具有卵胎生繁殖的特点外,还有两种先进的捕食工具:毒牙和颊窝。毒牙是一种中空的小刺,类似特细的注射针头。毒牙基部有导管与头后的毒腺相通,毒腺外面有肌肉,当蛇张口咬食物时,肌肉随着收缩,就把毒液注到捕获物中去。毒蛇中含有能破坏红血球、血管、心脏和神经的毒素,能很快杀死鸟、鼠等。颊窝是长在鼻孔两侧的两个凹陷。这对颊窝对温度敏感,对周围差别仅千分之几度的物体都能分辨出来,而且能感知这种物体的方位,所以又叫测位器。蝮蛇捕鸟反应灵敏迅速,百发百中,靠的不是眼睛、耳朵,而是这种测位器。这些蝮蛇具有较先进的器官,能在生存斗争中处于优越的地位,所以才能在这孤岛上生存并逐渐繁盛起来。
【1】短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测位器是指 _______________
【3】“对周围差别仅千分之几度的物体都能分辨出来”,说明蝮蛇颊窝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一自然段“仅有”一词,是不能删去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全文看,作者采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
16、读下面片段,回答问题。
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她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歧途:________________。 谨慎:_______________。
【2】“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在文中代表父母对“我”的不同态度,这两种态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源泉”,其中,“这种爱的力量”指的是_______。
【4】说说你对“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她不被哪一股风刮倒”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
【5】父母亲对“我”的同一首诗的评价截然不同,其原因是( )
A.母亲比父亲更爱自己的孩子。
B.父亲欣赏诗的水平比母亲高。
C.母亲想鼓励孩子,父亲要鞭策孩子。
17、阅读。
孔明南征,双方首战,诸葛亮擒住南蛮首领孟获。孟获不服,诸葛亮放了他。
孟获回去后,决定夜里去劫营,却中了诸葛亮的埋伏,孟获又被擒住,但孟获不服。诸葛亮又把他放了。
孟获令他弟去向孔明献宝,里应外合杀了孔明。孟获来后,孔明在酒内下药,让孟获等蛮人烂醉如泥。当夜,孟获带三万兵来,中计,大败,被马岱截获。孟获仍不服,诸葛亮又放了他。
孟获借了十万牌刀獠丁军来战。诸葛亮下令关闭寨门不战,等到蛮兵威势已减时,出奇兵夹击,孟获大败,孟获被擒。孟获仍不服,孔明放他回去。
孟获向秃龙洞求援,银冶洞洞主杨锋感激日前诸葛亮不杀之恩,捉了孟获,送给诸葛亮。孟获还是不服,诸葛亮又放了他。
孟获的妻弟将孟获押来诈降,被诸葛亮识破,全部被擒。孟获不服,诸葛亮放了他。
孟获又请来乌戈国的藤甲军,与孔明决战。孔明用油车火药烧死了无数蛮兵,孟获第七次被擒,才真心投降。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里应外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获被捉了放,放了又捉,前前后后共计________________次,最后终于心服诸葛亮,誓不再反。这就是有名的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选自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三国”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可以成语(或一句俗语、歇后语、诗句)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诸葛亮,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针对文段从不同角度提出两个问题,并试着做出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语段阅读。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______________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__________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__________——那就是______。在爱的鼓舞下,我________地向前驶去。
(1)把短文补充完整。
(2)我知道下面两个词语的反义词。
精彩—— 鼓舞——
(3)如何理解这段话的意思?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小雪花的泪》,完成文后习题。
①尽管昨晚雪下得很大很大,但却轻得没有声音,好像 一祥。小雪花们期待着能给还在屋里睡觉的人一个惊喜,听人们一早推开窗就喊“啊,下雪啦!”那是一种多么热烈的欢呼声啊!
②天快亮的时候,所有的雪花都已经落下来,把树变成了雪树,把房子变成了雪房子,把一条条大大小小的路都盖得快看不见了。
③停留在一条小路上的一群小雪花们 地猜测着:“今天第一个发现我们的,准是去买菜的妈妈。”“说不定,也许是一个去上班的叔叔……”
④正说到这儿,只见一栋小屋的门开了,从门里走出一位叔叔。小雪花们立刻闭上嘴巴,竖起耳朵,可它们等了老半天也没听见那叔叔说一句话。更奇怪的是,他很年轻就已经拄了一根拐棍。
⑤小雪花们气愤极了,心想:这个叔叔太冷漠了,太不在乎我们了!于是,它们在叔叔快要走过时,一齐使劲儿翻了个身,把叔叔摔倒在地上。小雪花们得意极了!
⑥可是叔叔摔倒后并没有马上爬起来,他用手慢慢抚摸着雪花,闲一闻,又尝了尝,然后仰起头,向着天空 地喊道:“下雪啦!下雪啦……”知道所有门窗都打开了,人们大声喊道“下雪啦”的时候,他才停下来。
⑦正当小雪花们奇怪时,只见两个女孩儿奔到那位叔叔跟前,把他搀扶起来:“盲人叔叔,谢谢你告诉我们下雪了。这雪真美啊!”
⑧小雪花们听了一惊,什么?这是一位盲人叔叔?可是我们刚才……
⑨盲人叔叔拄着拐棍,一步步走远了,一边走,一边还兴奋地说:“下雪了!下雪了!”
⑩a此刻,细心的人能听见雪花的泪一滴一滴地从树上、屋檐上落下来,落下……b虽然那一句句“下雪啦”的呼声越来越多,但它们听了却想哭。c终于,它们忍不住了,悄悄地落下了眼泪。d望着叔叔渐渐走远的背影,听着那渐渐模糊的声音,小雪花们难过极了。
——摘自《实用文摘》转录《快乐迪尼斯:感动小学生的100篇童话》(九州出版社)
【1】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①第①小节中的横线上填上哪一项内容最合适(______)
A.小猫轻巧地行走 B.小河欢快地流淌
C.小鸟在天空飞翔 D.啄木鸟啄食虫子
②第③小节中的横线上填上哪一项内容最合适(______)
A.叽叽喳喳 B.你一言我一语 C.七嘴八舌 D.大声喧哗
③第⑥小节中的横线上填上哪一个成语不合适(______)
A.欢天喜地 B.兴高采烈 C.声嘶力竭 D.兴奋不已
④文中“小雪花”为什么流泪,下列理解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天亮了,雪停了,太阳出来了。小雪花被一点点融化成了雪水。
B.“下雪啦”的呼声越来越多,可是小雪花不能加入他们的行列。
C.瑞雪兆丰年。小雪花听到了人们的呼唤,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D.小雪花因为误解了盲人叔叔而后悔不迭,心里感到十分的痛苦。
【2】第④小节中小雪花们感到“奇怪”,一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
【3】随着情节的发展,文中的“小雪花”的情绪也在不断变化,请抓住关键词按顺序完成填空。
①___________→②猜测→③奇怪→④__________→⑤得意→⑥奇怪→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
【4】第⑩小节abcd四句话正确的顺序是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0、我能按要求改写句子
我敬仰我的父亲
①改成反问句:
②改为双重否定句:
③改为疑问句:
21、改成陈述句。
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面的“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1)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人把母鸡的蛋拿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
_________________
(4)刺猬把散落的红枣逐个收拢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松鼠把榛子藏在窝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写一写
勤思考,多动笔,祝你成为小作家。(25分)
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
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一位艺术家说:“你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你不能改变天气,但你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你不可以控制环境,但你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
……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挫折和困难?是不是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你是怎样去克服?怎样去处理的呢?请你写一写你的经历,和大家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