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默而识之 知识
B.敏而好学 聪敏
C.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D.心到最急 心急火燎
2、陈淼淼妈妈的影子是什么颜色?( )
A.红 B.白 C.蓝 D.黄
3、 下列书名、作者和故事及人物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
A.《三国演义》——罗贯中——三顾茅庐 ——刘备
B.《水浒传》——施耐庵——三打祝家庄——鲁智深
C.《西游记》——吴承恩——三打白骨精——孙悟空
D.《红楼梦》——曹雪芹——三进大观园——刘姥姥
4、补全词语。
( )急( )坏 畏( )畏( ) 孤掌( )
直( )不( ) 诡计( ) 呕( )沥( )
兴高( ) 臭名( )
5、 在括号里填上与加线词意思相反的词语。
(1)我们希望生活永远充满光明、温暖、快乐,没有( )、( )、( )。
(2)乡村是古老宁静的,而都市是( )( )的。
(3)我今天的日子要结束了,但我的新生也快( )了!
6、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yè mù jiàng lín zhú gān guī lǜ róng shù cuò wù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iú lián qì fēn huāng táng xīn suān piān zhāng kān w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7、课内外阅读积累填空。
1.盖士人读书,第一__________,第二__________,第三__________。
2.即使是________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________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3.勤俭节约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是在安乐的时候要考虑到危难,消除奢侈,提倡节俭。
4.太阳里面有一个小女孩,她的名字叫——______;大海里面有一个小男孩,他的名字叫——______;森林里面有一个小女孩和小男孩,他们的名字叫——______(填序号)
A.生命B.执着C.热情
5.快乐读书吧·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中《田螺姑娘》精选的故事均是__________(填序号)
A.欧洲民间故事B.中国民间故事C.非洲民间故事
8、看拼音写词语。
元旦即将到来,又可以放假了,同学们十分开心。大家在zǒu láng(___)上排着队,jiāo jí(____)地等待着班主任来了后放学。老师来了,他shì yì (___)大家安静,然后一再dīng zhǔ(___)大家:假期生活要有guī lǜ (_____),不要wàng què (___)作业,不要chéng tiān chéng yè (____)玩手机,要多读shū kān(____),有时间也可以去bó wù guǎn(____)参观参观。
9、阅读
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都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
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会儿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动了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唯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几绺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用左手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您。”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来的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您的。”他向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了他20元钱。
此后又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非凡。跟电视上的那些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里人,过好日子。
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了房子。”
母亲笑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吧!”
【1】“让人看了很难受”的原因是______。
【2】“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刁难”指的是______。
【3】“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母亲。”乞丐“怔住了”的原因是______。
【4】用“____”画出一个神态描写的句子,用“ ”画出一个外貌描写的句子。
【5】“独臂董事长”为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买好房子,是为了要感谢母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6】母亲的高贵品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______;二是______;三是______。
10、阅读理解
①这是一个发生在西藏的故事。过去,藏北有一个老猎人,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随身携带的一顶小帐篷就是他的家。他以打猎为主,猎获的那些皮张自然会卖来一笔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地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
②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突然看见对面不远处的草地上站立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赶紧转身拿来猎枪,瞄准了那只藏羚羊。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好像知道自己逃不掉了,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向前走了几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泪水从它的眼里流了出来。
③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扳着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他明白:藏羚羊下跪是在向他乞求饶命。但是,以打猎为生的他的心早已变得冷冰冰的。他双眼一闭,扣动了扳机。随着枪声,那只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下去的时候,仍然保持着跪拜的姿势,两行泪痕也清晰可见。
④那天,老猎人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当即把猎物开膛、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那只藏羚羊临死的样子——它那跪拜的姿势,乞求的眼神,欲言又止……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印象最深的瞬间!夜里,他久久难以入睡,双手也好像一直在颤抖……
⑤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突然,他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刀子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已经成形的小藏羚羊!原来,藏羚羊跪拜是为了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老猎人的心颤抖了,他埋掉了自己的猎枪。后来,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1】如果给本文加上一个题目,你觉得最合适的是( )。
A. 可恶的老猎人
B. 美丽的藏羚羊
C. 藏羚羊的跪拜
D. 一件可怕的事
【2】第②节画线的句子主要表达藏羚羊跪下乞求猎人饶命的情形,文中有一句话明确说明它这么做的原因,这句话是( )。
A. 他明白,藏羚羊下跪是在向他乞求饶命。
B. 它那跪拜的姿势,乞求的眼神,欲言又止。
C. 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已经成型的小藏羚羊!
D. 原来,藏羚羊跪拜是为了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啊!
【3】读第⑤节画线句:猎人埋掉自己的猎枪是因为( )。
A. 猎人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想打猎了。
B. 猎人常常想到藏羚羊向自己跪拜的情景,觉得难以置信。
C. 那只死去的藏羚羊的样子常常浮现在猎人眼前,让他觉得非常害怕。
D. 猎人非常后悔、自责杀了那只怀孕的藏羚羊,他不想再杀生了。
【4】“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那只藏羚羊临死的样子——它那跪拜的姿势,乞求的眼神,欲言又止……"这里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声音延长
B. 表示意思的转换
C. 表示补充说明
D. 表示加强重点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告诉我们在捕杀藏羚羊时要辨别其是否怀孕,没怀孕的可酌情捕。
B. 文章想表达我们人类与动物间是平等的,动物也有感情,不能随意滥杀。
C. 文章警示我们不要滥杀动物,要保护动物,与它们和谐相处。
D. 文章告诉我们不要滥杀藏羚羊,因为它们是国家保护动物。
11、课内阅读。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如果把选文内容排成一幕课本剧,请为这幕剧拟一个标题:___________。(不超过8个字)
【2】从选文第1自然段中加点的“本来”和“立刻”中能看出船长( )的特点。
A.动作敏捷、神机妙算
B.临危不乱、舍已为人
C.关爱孩子、耐心教导
D.镇定自若、反应迅速
【3】文中船长为什么用枪瞄准儿子时说“一!二!”“三”?用“ ”在文中画出来。从中可以看出船长这样说是为了
【4】读第2自然段画线句子,完成练习。
(1)“四十秒钟”的时间很短,大家却觉得“时间太长了”,下面解释最恰当的项是(______)
A.大家很害怕,担心无法把孩子救上来。
B.大家很焦急,十分担心孩子的安危。
C.大家对孩子跳进海里感到很意外。
D.大家很慌张,不知道怎么帮孩子脱离险境。
(2)仿照文中关于时间的描写,写一个自己类似的体验。
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同时还有刺耳的吱吱声,我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正在啄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我明白了,这场战斗发生在树上,发生在一大早蝉还在休息的时候。不幸的蝉被活活咬伤,猛地一跳,进攻者和被进攻者一道从树上掉了下来。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它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而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蝈蝈有着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不能把它的俘虏开膛破肚的情况极少出现,因为蝉没有武器,只能哀鸣踢蹬。
我笼里的囚犯的食物找到了,我用蝉来喂养它们。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以至于两三个星期间,这个笼子里到处都是蝉肉被吃光后剩下的头骨和胸骨,扯下来的羽翼和断肢残腿。肚子全被吃掉了,这是好部位,虽然肉不多,但似乎味道特别鲜美。因为在这个部位,在嗉囊里,堆积着蝉用喙从嫩树枝里吮取的糖浆甜汁。是不是由于这种甜食,蝉的肚子比其他部位更受欢迎呢?很可能正是如此。
为了变换食物的花样,我还给蝈蝈吃很甜的水果: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这些它们都很喜欢吃。就像英国人酷爱吃用果酱作作料的带血的牛排一样,绿色蝈蝈酷爱甜食。也许这就是它抓到蝉后首先吃肚子的原因,因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
【1】《绿色蝈蝈》的作者法布尔是国著名 学家。
【2】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哪个方面的习性?是什么样的习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绿色蝈蝈为什么偏爱蝉的肚子?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李逵背着母亲过沂岭,途中让母亲坐在石头上休息,自己去找水来给母亲喝。)
到得松树里边,石头上不见了娘,只见朴刀插在那里。李逵叫娘吃水,杳无踪迹,叫了几声不应。李逵定住眼,四下里看时,寻不见娘。走不得三十余步,只见草地上一段血迹。李逵见了,心里越疑惑。趁着那血迹寻将去,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舐一条人腿。李逵心里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特为老娘来取他。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却把来与你吃了!那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赤黄须竖立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来搠那两个小虎。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内,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业畜吃了我娘。”放下朴刀,胯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却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岩下去了。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那大虫不曾再展再扑,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那大虫退不够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
那李逵一时间杀了子母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已无有踪迹。李逵也困乏了,走向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明。
次日早晨,李逵却来收拾亲娘的两腿及剩的骨殖,把布衫包裹了,直到泗州大圣庵后掘土坑葬了。
(有删改)
【1】给文章加一个标题,写在文章前的横线上。
【2】文章跟《景阳冈》一样,都选自我国古典名著《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李逵的绰号是________________。
【3】请按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将下列故事情节排序: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怒杀小虎 B.掘土葬母 C.不见母亲 D.再除两虎
【4】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武松和李逵同为打虎英雄,你更喜欢谁?请结合课文和本文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练习
零下十度
宋伯虎
①下午,我正坐在电脑前,忽然被出来的天气提示吓坏了,明天零下十度!怪不得刚坐一小会ル,就觉得寒冷像一条小蛇,顺着脚跟往上爬。原来是“山雨欲来”啊!
②我赶紧收拾东西往家赶,父亲好久没洗澡了。洗洗泡泡好防冻,我得带他洗澡去!刚到家,妻子就迎上我:“明天零下十度知道不?快带咱爸洗澡去!我刚才从超市给他捎来身保暖内衣,洗完换上。”父亲不在家,我打他手机。“我这就回去,听说明天降温,我到这边割点肉,明天加白菜粉丝炖着吃,补充营养不怕冷啊!”父亲在电话里对我说。
③父亲年纪大了,好举。我知道他喜欢泡澡,就让他蹲在池子边上,俩胳膊搭在阶儿上,边泡边聊天。渴了,就把带来的开水给他。泡够了,我就给他援背。我尽量把手掌平铺在他身上均匀用カ。父亲很享受我的“援功”,躺在那儿任凭我的摆布。他依然宽间的肩膀上还留有当年强壮的影子,肿松他的”将军肚”却在描述岁月的沧桑。等到照顾父亲洗过头打过肥皂穿好衣服,我才又返回澡堂。
④我喜欢和父亲泡澡,听他评书般地讲历史,讲国的历史,讲家的历史,也讲自己的历史。看他和我在一起时的满足感,体会我能帮父亲做点儿事的成就感,这些能使我感受到浓浓的天伦之乐。
⑤回到家吃过饭已经很晚了,我来到楼上看见母亲正在沙发上忙针线。“俺孙子的棉袄子短了点儿,怕冻着他的手,我给接长点儿。”母亲说。我赶紧给地倒杯热水,叮嘱她早点休息。
⑥被窝暖的,有阳光的味道。卖子得意洋洋地说是地的被子。我问:“爸妈的呢?”妻子嗔道:“还用你说!”
⑦可能是睡得太舒服了,第二天平展我起得晚一点。下楼来到院子,发现水盆里的冰厚厚的,水龙头也冻上了。昨天从澡堂里带来的湿毛中现在硬邦邦的。“用水都是从外面压水井里打上来的,自来水没法用了。”妻子说。我来到厨房,看见母亲平已把炉子生好,火苗儿正开心地往上。母亲、要子和我一会儿就把平饭做好了,等到儿子女儿和父亲晨练回米,我们一家人国着炉子享受母亲的拿手菜“猪内粉丝”。看得出来,都吃得倍爽!
⑧我去上班,女儿上学,我俩一路。“爸,不是说今天零下十度吗?不像担心的那么冷!”我的感觉也是这样,零下十度,不冷。
【1】当气温下降的消息传来时,一家人分别做了哪些事情?
我:______________ 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____________ 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结尾说父女俩在上班、上学的路上不感到 “零下十度”那么冷,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味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怪不得刚坐了一小会儿,就觉得寒冷像一条小蛇,顺着脚跟往上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本文结构层次的划分,最合理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5】其乐融融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如果你是文中的孩子,你要感谢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个比喻,我觉得特别亲切。
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在记忆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1】“长生果”的原意指_______,在选文中指___________。
【2】文段的主要内容是( )
A.讲“我”少年时代的读书感受。
B.讲读书的好处。
C.讲“我”读书的收获。
【3】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文段运用了比喻、排比、夸张的修辞手法。 ____
(2)第二自然段是景物描写,写出了作者郊游时所见到的美丽景色。____
【4】仿句。
书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书是________。
书是_________。
16、阅读
鸟的天堂
①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那是个有山有塔的地方。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
②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③A.起初周围是静寂的。B.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C.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D.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E.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F.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④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⑤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
【2】联系语境解释下面的词语。
应接不暇:___
【3】第③自然段中写鸟数量多而热闹的语句是___。(填句子字母序号)
【4】根据理解选择合适的答案。
A.动态描写 B.静态描写
(1)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______
(2)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______
【5】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一句中第一个“鸟的天堂”是指___,第二个鸟的天堂是指___。
17、课外阅读练习。
年轻的国旗
①小镇只有一所大学,不大,但哪个国家的学生都有。中国来的一共五名,巧了,全是女生,名副其实五朵金花。珍妮是她们的头儿。五朵金花同吃住同进出,像一家子出来的。其实就是一家子。
②学校每年春天搞一次隆重的国际街坊节。在小镇主要街道、广场上,让各国来的师生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当街展示自己国家的食品和工艺品。到那天,各界名流与方圆多少里的男女老幼都会来凑热闹,在此欢歌笑语,尽情玩乐。
③五朵金花耐不住好奇,头天就跑上街看街坊节的准备情况。几个姑娘这儿走走,那儿看看,嘻嘻哈哈,踌躇满志。突然一个姑娘说:“奇怪,我好像没看到中国国旗。”广场上空飘满各色国旗,她们一面面数过,就没中国的,怎么回事?
④姑娘们一下子惊呆了,她们此刻感到国旗对自己竟如此重要。珍妮的脸涨得通红,跟国旗那么红。现在只有一个办法,找校长当面问清楚。
⑤白发苍苍的校长先生面对为何别国的国旗都有,却偏偏没有中国国旗的提问时,很显窘迫:“是吗?让我了解一下,保证尽快答复你们。”“好,”珍妮说,“我们就在这儿等。”
⑥春日黄昏那么短暂,像脸盆里的水,洒洒就没了。校长对姑娘们说:“校董们大多同意悬挂中国国旗,并为这个疏忽像中国学生道歉。明天一早,你们会在广场上看到中国国旗的。”“真的吗?”“真的。”
⑦晚上,珍妮她们突然接到校长秘书的电话。秘书说:“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一面中国国旗——我只是说,我找不到中国国旗。”“如果我借你一面你会挂吗?”珍妮问。“当然,当然挂。”“好,一言为定,明天一早广场上等我。”
⑧“你有国旗?”姑娘们把珍妮围起来。珍妮红着脸低下头,憋了好一会儿才说:“对不起,我没有,可我不信就找不到一面国旗!”姑娘们立刻打电话到北京,到纽约,到所有可能有国旗的地方,最后终于联系上位于波士顿郊外的哈佛大学中国同学会。“怎么给你们?”电话里的人问珍妮。“麻烦你把国旗放在你家门前的信箱里,我这就去取。”“珍妮,你疯了?”珍妮笑笑:“开车单程五小时,争取九小时赶回来。你们明儿一早直接在广场上等我。”
⑨不知那一夜姑娘们是如何度过的。可以确定的是,太阳升起时,广场上的中国姑娘还是五名,一个也不少。珍妮把鲜红的中国国旗交到校长手里。就在校长秘书升旗的瞬间,姑娘们一字排开,请校长为她们在国旗下合影。
⑩清晨很美,像一支奏鸣曲,随风飘荡。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名副其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载歌载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⑥自然段的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姑娘们一下惊呆了,她们此刻感到国旗对自己竟如此重要。”此时此刻,姑娘们会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珍妮两次脸红的原因各不相同:第④自然段中“珍妮的脸涨得通红”。原因是________;第⑧自然段中“珍妮红着脸低下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全文看,对标题“年轻的国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年轻的姑娘们让国旗在异国的小镇上第一次升起。
B.年轻的姑娘们的爱国行动表明她们就像那面飘扬的国旗。
C.国旗在小镇的清晨升起,为小镇增添了勃勃生机。
D.国旗是祖国的象征,寓示着伟大祖国的勃勃生机。
18、课内阅读。
我的家离小桥很近,走路五六分钟就到了。沿着溪岸向东行,还有一座长石桥,那是通到茶山去的。我曾经随着采茶女上山摘过茶叶,我喜欢欣赏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菌。至今一看到茶树,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当时的情景来。
【1】“当时的情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表达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9、阅读题。
白洋淀里荷花香
我的家乡——白洋淀,是个风景秀美的好地方。那一望无际的湖水,浩瀚无垠、碧波粼粼。
七月间,正是荷花盛开的时节。满淀的荷叶挨挨挤挤,宛如一块拼成的巨大的碧玉,与天相接。你看那荷花秆多像青竹,笔直细长,上面长满了小
刺儿,从茂密的荷叶中钻出来。那含苞欲放的荷花,形同大青桃。一枝枝,一排排,数也数不清,仿佛她们要“饱蘸(zhàn)白洋万顷水,写满蓝天十里云”。
最引人注目的还要数那娇艳无比的野荷花。人工培育的荷花,花瓣多是白色,而野荷花却是五颜六色,白如玉,红如火,粉如霞,黄如金。有的野荷花把她们那娇美的脸盘紧贴着水面,就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在荷叶间捉迷藏,随着荷叶摇曳,时隐时现。仔细一看,她们那金黄色的花蕊上还有蜜蜂在飞舞,花瓣上有粒粒水珠滚来滚去,在阳光下就像颗颗珍珠在闪耀。有的野荷花,高高地伸出水面,像亭亭玉立的少女身穿粉红色的纱裙在翩翩起舞。
微风吹来,满淀的荷花散发出阵阵清香,令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我爱风景如画的白洋淀,它是冀中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1】照样子,写词语。
亭亭玉立(AABC式)(______) (_____)
【2】从短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____”画出来。在这句话中,作者把______比作_______。
20、读一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再照样子写一段话。
但在五指中,大拇指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
(1)这段话运用了先______后______的结构方式。先总写大拇指___________的特点,再_____________。
(2)仿照上面语段的写法,根据提示写一写。
在班干部中,______的工作最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创作沙龙(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这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缩句)
2.我想起外祖父。(扩句)
3.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改为陈述句)
4.前天早上下了一上午的雨。(修改病句)
22、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题目:我来到了
提示:如果有一天,你进入时光隧道,穿越到了某一部书中,你最想见到谁?可能和书中的人物发生什么新奇的故事?大胆展开想象,有条理地叙述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