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林林看到了一幅画,你觉得下面哪句诗最适合题在画上?( )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C.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2、下列描写水日景色的诗句是( )
A.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B.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C.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下列词语中含有一对近义词和一对反义词的一项是( )
A.闪躲 隐藏 嘲笑 嗤笑
B.自信 自豪 懊恼 懊悔
C.恍惚 恍然 溃败 得胜
D.期待 期望 紧张 放松
4、下列字音字形中,错误最少的一项是( )
A.石钟乳(lǔ) 解剖(pāo) 失魂落魄 推 侧
B.颐(yì)和园 蹿(cuàn)进 突兀森郁 折 除
C.一刹(shà)那 纸屑(xuè) 临危不惧 凶 狠
D.鸡冠(guān)花 扒(pā)开 心急如焚 呼 啸
5、下面句子所用说明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
B.鲸的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C.狗的嗅觉十分灵敏,有研究表明普通犬类的嗅觉大约是人类的40倍以上。
D.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
6、《暮江吟》中白居易在江边看风景,他不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A.夕阳西沉的景象
B.晚霞映江的景象
C.圆月初升的景象
D.露珠晶莹的景象
7、社区正在开展垃圾分类宣传语征集活动。小明写下一条宣传语:“垃圾分类,举手之劳,变fèi为宝,美化家园”。但他不能确定用哪个“fèi”字,查《现代汉语词典》后,根据意思,小明应选的一项是( )
A.吠:(狗)叫
B.废:没有用的或失去了原来的作用的
C.费:花费,耗费
D.肺:人和高等动物的呼吸器官
8、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快乐( ) 周到( ) 悲痛( ) 美满( )
反义词:高大( ) 英俊( ) 悲伤( ) 严厉( )
9、阅读理解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①万仞:一仞为七尺或八尺,约等于213厘米或264厘米。②羌笛:西汉羌人所制的一种管乐器,有二孔。③玉门关: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1】根据字典释义(见上图),诗句中“度”字的意思是______(填序号)。“度”字让我想起了王昌龄的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
【2】结合注释,读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这句诗,我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
【3】关于这首诗的理解,你认为有误的一项是( )。
A.古诗前两句中“万仞”就是一万米的意思,用来形容山极其高。
B.古诗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
C.这首诗犹如一幅画卷,如果说“孤城”是这幅画的主体,首句就是它的背景。
D.全诗写了戍边战士不得还乡的怨情,但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10、阅读理解。
那一瞬的感动
①回老家的路上,我们一路开着车,我卧在座椅上,听着音乐,望着窗外的景色。就在临入高速公路的路口,我突然听见前面的几辆车都“嘟——嘟——”地按起喇叭,并绕开了什么飞速驶去。
②起初我并没有在意,可后来,我们的车突然急转[zhuǎn zhuàn]弯,我惊惶地坐起来,好奇心使我不禁向外望去——车窗下,一个环卫工人蹲在地上,拿着小扫把,一点一点将地面上的一-堆玻璃渣扫入小筐中。细看,她约四十来岁,脸上冻得通红,布满干裂口子的双手颤抖着,一丝不苟地做着自己的工作。
③仍有许多车辆向她按响不满的喇叭,看到司机们对她不满的眼神时,顿时我心中百感交集——是感动,是敬佩,是酸楚,是担忧……全都交织在一起,我心头不觉一热,似乎涌上了一股热血,灼烧着我的思想与灵魂。
④仅仅一个身影,一个在高速路口的身影,一个不顾任何危险的身影;仅仅一双手,一双在打扫卫生的手,一双冻得发颤还不停的手;仅仅一个思想,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仅仅一个灵魂,一个高尚的灵魂……却对我的触动如此之大,以至于让我无法用语言准确地描述
⑤看着远去的身影渐渐缩小,这单[dān chán]单是一个身影吗?不!她是千千万万环卫工人的缩影。他们的工作如此平凡,他们的工资如此菲薄[báo bó],他们的生活如此简单,而他们却用一颗最真诚的心谱写着一支最动人的歌,用最朴实的双手营造着最美丽的世界。
⑥车渐渐走远,可那个身影却在我心中越来越清晰!
【1】用“√”选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文中画线句子是对这个环卫工人的_______和_______描写,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她_______。
【3】“顿时我心中百感交集——是感动,是敬佩,是酸楚,是担忧……”作者“感动”的是_______;“敬佩”的是________;“酸楚”的是_________;“担忧”的是______。(填序号)
A.她这样会不会有危险 B.她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C.她的工作不被很多人理解 D.她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4】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______之情。
【5】作者为什么说“那个身影却在我心中越来越清晰”?
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片段)
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
我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头罩,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呜直叫。只听见台下一阵哄( hōnɡ hǒnɡ )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我已经明白,我笨拙( zhuō zhuó)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
我总算一直演到了躺下来死掉。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只记得耳边的笑声一阵阵接连不断。等到幕布拉下,我站起来脱下头罩,满头满脸都是汗珠。
【1】用“/”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读音。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镇定——(________) 灵巧——(________)
【3】选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的句子写得好在哪里?请作一个批注,写在文中最后。
12、流不进大海,就流进杯子
①我曾是一个顽劣的孩子:用文具盒夹住前排女生的头发,在老师粉笔盒里放一只青蛙,让课桌抽屉里雏鸟的叫声响彻整个教室。
②父亲吊起我的双手,用粗粗的皮带抽打我。但重重的体罚只会加重我的叛逆。最后一次,我打碎了全教室的玻璃。
③我被叫到老师办公室。走在去办公室的路上,我满不在乎,做好了种种应付老师的心理准备。我想,老师这次一定不会轻易饶我的。
④老师安详地坐着,手中的茶杯冒着热气。意外地,老师叫我坐下,和颜悦色的。这让我猝不及防,有些惶恐,也有些不明就里。老师说话了:“你说这杯子里的水像什么?”我感到意外,想了想,说:“像杯子”。
⑤老师点点头说:“对!你再看看面盆里的水像什么?”我说:“像面盆!”“再看看塑料桶里。”我迷茫了:“像塑料桶呀!”我弄不明白,到底水像什么呢?
⑥跟着老师,我走到了离学校不远的一个烂泥塘边,烂泥塘水面上漂浮着各种垃圾,散发出熏人的恶臭。老师指着塘里的水说:“这里也是水,你愿意做这里的水吗?人有不同的状态,进入了不同的状态,就如同水进了杯子、面盆、塑料桶和烂泥塘。”
⑦那个冬日,走在回来的路上,我的心里第一次产生了自责。老师亲切地抚摸着我的头,指着远方跟我说:“一路同学,你很聪明,我希望你将来能流进大海!”
⑧流进大海,人生的形状就像大海,获得了大海的丰富和博大。几年过去了,我没有流进浩瀚无垠的大海。可是,想起老师的话,我常常从梦中惊醒:不能流进烂泥塘而万劫不复!如果人生像水一样注定要流进某个容器,我愿意像杯子、像面盆,哪怕是塑料桶。即便没有大海的宽阔和深沉,即便平庸,但是,活得简单、干净、透明、实用。
【1】根据表格梳理事件和“我”的心情变化。
事件 | 去办公室路上 | 老师和颜悦色让我坐下 | 老师问水像什么 | ____ |
心情 | ____ | ____ | ____ | 自责 |
这些心情变化让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感受人物品质。
(1)父亲吊起我的双手,用粗粗的皮带抽打我。
(2)老师指着塘里的水说:“这里也是水,你愿意做这里的水吗?人有不同的状态,进入了不同的状态,就如同水进了杯子、面盆、塑料桶和烂泥塘。”
第一个句子是对父亲的_______描写,我感受到父亲是个________的人。第二个句子是对老师的__________描写,我从中感受到老师是个__________的人。你更喜欢__________的教育,因为___________。
【4】根据文中画线的句子选择一个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问题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我们看到鹅,那就完全两样了:总是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圈(quān juàn)子才敢走过去。
有一次,我们放学回家,走过池塘边,看见有四只大白鹅在靠近岸边的水里游。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这时,有一个(顽皮 顽强)的孩子故意要引它们来,就吁哩哩哩地叫了一声。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嘎嘎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在它们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sì shì)的。
【1】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2】用“ ”在文中找出描写鹅的动作的字词,从这些动作中,这四只鹅给你的印象是 。
【3】“我们”放学回家时见到的鹅是什么样子的?请用“ ”画出来,从鹅的动作中,猜想“我们”心里会想些什么,写下来。
14、竹子
竹子是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竹子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以编织竹器;竹沥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竹子是伟大的,它具有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类誉为“岁寒三友”,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塑(sù shù)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róng yóng)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萌(méng míng)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酷暑它不怕,秋风吹不落。秋去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náo yáo)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给文中带点字选择正确注音,在正确注音下打“√”。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平常(________) 自强不息(________)
【3】“历四时而常茂”,“四时”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部分把竹笋比作_______,目的是为了突出竹笋___________
【5】“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这种精神’指的是__________,作者写竹子的目的是为了借歌颂竹子的品格,歌颂________________。
15、今天早上,你的好朋友康康给你发了一条微信(如下图),请你把康康的话转述给赵老师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早晨,我到学校举行联欢会。走在路上,我呼吸着青新的空气。到学校后不久,联欢会就开始了。表演完精彩的节目,对我四年级的合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7、修改病句。
(1)昨天傍晚下了一夜的雪。
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
(3)《西游记》非常好看,我爱不释手,不肯放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夏天的北京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
(5)数学测验时,被一道题难住了。我想来想去反复思考,也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果然,我想到了老师教的画图法,就用它解决了难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的妹妹已经上四年级了。她天真活泼,聪明可爱。由于她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方法正确,因为,她取得了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那个小林子里有座漂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河边的大树下,我们发明了几只小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淘淘第一个首先站起来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道题全班都做对了,只有小华做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北京的秋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写作
题目:读书趣事
提示:你一定是个爱读书的孩子,在读书的时候发生过有趣的事情吗?快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要求:
(1)选择一件读书过程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讲清楚,写出读书的乐趣。
(2)内容具体,感情要真实。
(3)书写工整,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