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富绕 葡萄 锣鼓宣天
B.既使 僵硬 提心掉胆
C.搏斗 驾使 容光唤发
D.霎时 灌溉 摇头晃脑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中国治安非常好,就算深夜回家也不用提心吊胆。
B.她的胆子非常小,每次看见蜘蛛都吓得面如土色。
C.小表妹的脸上总是带着笑,看起来慈眉善目的。
D.戈壁滩上人烟稀少,几百里都看不到几个人。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个项目是由有经验的人来挑大梁。
B.找了这么多地方,他还是四处碰钉子,一无所获。
C.放过一次违章操作,等于为十次事故打头阵。
4、下列词语中有错字的一项是( )
A.碗豆 安照 舒适 黑压压
B.恐怕 耐心 玻璃 水淋淋
C.探头 愉快 蚊子 湿漉漉
D.盘绕 曾经 飞蛾 障碍物
5、下列哪个想象与诗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不符?( )
A.仿佛看到了戍边将士们绝望地醉倒在桌边,军营里弥漫着一种悲凉。
B.仿佛听到了将士们的心声,有置生死于度外的豪情,有无法再见亲人的悲伤。
C.仿佛着到了将士们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琵琶声在催他们出发上战场。
D.仿佛听到了军营中琵琶乐起,酒杯碰撞,马儿嘶鸣,将士们即将奔赴战场。
6、对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的一段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香。
B.雪花不及梅花清香,梅花更美。
C.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
7、选出下面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庞大 大慨 掩护 茂盛
B.合拢 疲劳 痕迹 轻微
C.增长 违抗 立既 横坚
D.冰凉 描叙 嫩红 竟赛
8、补充下列词语。
刀枪不(______) 愤愤不(______)(______)急败坏 精疲(_____)竭
随遇而(______) 归(_____)结底 低声(_____)语 风(____)浪吼
9、阅读并答题。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
【2】解释下面词语。
题:_________ 缘: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5】这首诗的前两句_____________,后两句_______________。全诗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记崂山太平宫——狮子峰之游
早晨,我跟爸爸乘上了去崂山的公共汽车。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了偎山临海的仰口海湾停车场。
我们下车后,沿着蜿蜒曲折的石级小路向上走。山路上游人熙来攘往。我们随着游人往上走,过了几座别致的小桥和亭子,来到了坐落在群峰之中的太平宫门前。我看见砖石围成的院落,高高的石级上面有很高大的门楼,门楼的红漆门上铜钉闪闪发光,院墙顶上露出灰瓦的殿顶。
我走进正殿。殿内当门有一个高约五米的神像。他身穿盔甲,瞪着一双大眼睛,手执一对竹节钢鞭,威风凛凛。在它的两侧,各有一尊略小的塑像,也都身穿盔甲,手执兵刃,威风凛凛。室内烟雾缭绕,香上的轻烟袅袅上升。着蓝衣的道士在拈香祷告。
我到了院东,一眼认出了“绵羊石”。它的形状酷似一只大绵羊。“绵羊石”上还刻着臧克家的诗。“绵羊石”后面有个石头钟亭,内悬一口很大的仿古钟。钟粗大到要两个大人拉手才能抱过来,有一人多高。据说这钟声能传到十几里外的地方。此系崂山一大景观,名叫“上宛晓钟”。
走出太平宫东门,猛抬头,狮子峰矗立眼前。它那么高,棱角分明,巍然耸立,像一头威武的狮子,昂头怒吼,在薄雾的笼罩下,更显得雄伟壮丽。峰顶,“狮子峰”三个鲜艳的红漆大字闪闪发光。
我听说“狮峰观日”是崂山的又一大景观,就振作精神,沿着陡峭的小路,扶着两侧的铁链往上攀,一口气攀到了狮子峰顶。可惜我来得晚了,太阳已经升起了老高。但我并不为此感到遗憾,因为我看到了另一幅壮丽的景色:仰口海湾,碧波荡漾,闪闪烁烁,像一幅巨大的闪光缎;远处隐隐可以看到状似太阳帽的小岛和点点渔帆;在视线尽头,海天相接,成了米黄颜色。
转视南西两面,层峦叠嶂,峻峭雄奇;北面群山跌宕起伏,云雾缭绕,气象万千。我为家乡的壮丽山河感到骄傲,不禁立下誓言,努力学习,长大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1】照样子,写词语。
威风凛凛 青烟袅袅 ________ ________
【2】依次写出小作者到达的地点。
【3】小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在狮子峰顶上看到的景物的?
【4】结尾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11、酸雨
什么是酸雨?酸雨就是酸性的雨。
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知道,在生产、生活中,我们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硫,这些物质在燃烧时和氧结合,便生成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排向天空后,在空中的金属粉末和水蒸气的作用下,就成了硫酸。这种酸随着雨水降落下来,就是酸雨了。
酸雨是会污染环境的。它的危害,首先表现在能使水体酸化,影响鱼类及其他生物的生长。现在全球有许多湖泊、河流,由于落入大量酸雨,水中酸的含量急剧增加,既杀死了鱼类,又危及四周的植物。每年全球有近百万公顷的树木死亡,有大批茂盛的热带雨林枯萎。其次,它会腐蚀建筑物。希腊的雅典女神庙、意大利的斗兽场、北京故宫的石狮子,这些数千年来保存完好的古代文化遗址,在数十年间就被酸雨腐蚀了。第三,它飘浮在空中形成的酸雾对人体的危害相当大,能刺激人的呼吸道和眼黏膜,使人患病甚至死亡。据统计,现在每年酸雨中的硫化物可造成约5万人死亡。
现在,人们已经认清了酸雨对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科学家称它为“空中杀手”呢。当然,目前对付这一杀手还没有什么其他高招,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全球共同努力,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逐渐消除大气污染。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降落——______ 增加——______ 巨大——______
枯萎——______ 死亡——______ 消除——______
【2】用“________”画出短文中说明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句子。
【3】短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能仿照着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从不同的角度,针对短文第4自然段的内容提出两个问题,并进行解答。
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科学家把酸雨称为“________”,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请你针对酸雨拟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乡村的傍晚
①六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山村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我独自沿着乡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堂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岗。我美美地呼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我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②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在天边的群山,依山而建的一座座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炊烟……奶奶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在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声响喧闹,却充满神秘。
③近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一阵晚风吹来,稻穗一起一伏,我仿佛置身于一片金黄的海洋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色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歌唱,一边采蜜。丝瓜架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躺在瓜蔓的怀抱里。
④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只水牛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抬起头来,面对这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夜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来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和感受,那低沉的余音在宽阔的田野回旋,使人愜意。
⑤乡村的傍晚多么美啊!如果我有架照相机,我一定要把那起伏的山峰,金黄的稻田,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那引吭高歌的大水牛一一拍摄下来,让它们永远留存在我的影集里。我多么喜欢乡村这迷人的傍晚,我多么喜欢乡村这恬静的生活!
【1】短文第②至④自然段,作者是按照( )的顺序来观察山村晚景的。
A.由外到内
B.由远到近
C.由整体到局部
【2】第①自然段中的加点词语“一尘不染”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子把_______比作了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了___________。
【4】请你也仿照第③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写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抓住乡村的多种景物进行描写,突出了山村傍晚_______、_______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家乡_______的思想感情。
13、课内阅读。
三月桃花水(节选)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片片花瓣;它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炊烟……
1.这两段话与课文第 1自然段的一个问句相对应,将这个问句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选文中第一段话与第二段话是 关系。
3.第二段话中“……垂柳披上了长发”运用的是 的修辞手法,“披上了长发”指垂柳 。
4. “它看见……它看见……它看见……它看见……”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你能仿写一句话吗?试一试。
14、阅读理解
两碗面
①早上,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在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有蛋的那一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爸吃那一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7岁让梨。你10岁了,该让蛋吧?” 孔融是孔融 我是我 不让 儿子态度坚决地说。“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给咬了一半。“不后悔?”“不后悔!”儿子又一口,把蛋吞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但是,他的碗底竟然有两个荷包蛋!“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两个荷包蛋告诫儿子。儿子一脸羞愧。
②一个星期天的上午,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在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问儿子:“吃哪碗?”“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无蛋的那碗。“不后悔?”“不后悔!”儿子说得坚决。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父亲的碗里,上卧一个,下藏一个,儿子看得分明。“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
③第三次,父亲又做两碗荷包蛋面条,还是一碗蛋卧在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做绅士状。“那就不客气啦!”父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一碗,儿子发现自己碗里面也藏着荷包蛋。“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你吃亏!”父亲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
【1】请给短文第①自然段中缺少标点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
【2】请你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告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重心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你吃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借用“孔融让梨”这一典故的用意是( )
A.教育儿子像孔融一样学会让“面”。
B.教育儿子学习孔融的谦让精神,不要贪便宜。
C.教育儿子要有宽广的胸怀,不要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一点小利。
【5】“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你吃亏!”爸爸这句话说得多好啊!你对“占便宜”“吃亏”又是怎么理解的呢?请结合生活中的事情来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写三个含有人体器官名的四字词语: 、 、 。
16、下面这段话共有四处错误,请修改。
看电视和广播可以增长知识,跟着《走进大自然》这个节目,我看到了草原上五颜六色的鲜花开满了,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飞翔。这样的美景,怎能不令人不向往呢?
_________
17、修改下列语段中的四处错误。(标点1处,错别字1处,病句2处)
一个早晨的冬天,我背着书包去上学。刚走出家门,一股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刮着,直往我脖子里铅。不由得打了个寒颤,自言自语道,“腊七腊八,冻掉下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修改病句。
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
(2).缩句。
重庆是一座美丽的山城。
19、习作范围:从以下两个文题中任选一个完成一篇习作。
1.小小“动物园”
小明说:“我的爸爸胖胖的,憨憨的,像一只熊。”小红说:“我的姐姐游泳特别好,在水里像一条自由自在的鱼。”小兰说:“我的爷爷很威严,就像一只大老虎。”如果你把自己的家想象成一个“动物园”,是不是很有趣呢?请你给家里的每个人都写上一段,用具体事例讲述他们的特点。
2.我和_________过一天
我们看过很多神话和童话,里面的人物有的本领高强、爱憎分明,如哪吒、葫芦娃;有的机智聪明、惩恶扬善,如神笔马良;有的美丽纯洁、温柔善良,如白雪公主。你了解他们吗?喜欢他们吗?你还喜欢哪些人物呢?如果有机会和他们中的某一位过上一天,你会选择谁?你们会一起去哪里?会做些什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提示: 注意段落清晰、字迹工整。适当用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