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西林壁(书写)
B.可怜九月初三夜(可爱)
C.竞走取之(跑)
D.女娃游于东海(游泳),溺而不返(淹没)
2、诗句“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写的内容有( )
A.四种花,两种颜色。
B.两种树木两种果。
C.两种果两种花两种颜色。
3、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B.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C.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D.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少年周恩来说的,表现了他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B.《梅兰芳蓄须》一文的题目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C.《繁星》描绘了作者巴金三年前在南京后院菜园里看繁星与如今在海上看繁星的画面,时间地点不同,感受却相同。
D.西门豹说“这个姑娘不漂亮”,实际上是为了救下姑娘,并用计惩治巫婆。
5、下列动物的家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狗窝、猪圈、虎穴
B.鸟窝、牛圈、鼠巢
C.马圈、牛厮、鸟洞
D.鱼塘、马厩、蛇巢
6、找出每组适当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书对书架正如课本对( )
A. 钢笔 B. 文具盒
C. 书包 D. 学生
【2】树枝对树正如手对( )
A. 身体 B. 脚 C. 头 D. 腿
7、[量词搭配]下列量词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座高山 一头小鱼 B.一面白线 一粒豌豆
C.一道后门 一根细丝 D.一棵高楼 一种工程
8、模仿秀。(照样子,写词语)
大街小巷:(______)(______)(______)
弯弯曲曲:(_____)(________)(______)
胖乎乎:(_____)(______)(______)
写来写去:(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浪淘沙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1】根据意思写出诗中的词语
(1)指极短的时间。__________
(2)江海汇合之处。__________
【2】“八月涛声吼地来”是从________(视觉 听觉)方面来描写的,写了_________(涨潮 退潮)时的景象;“头高数丈触山回” 是从________(视觉 听觉)方面来描写的,写了_________(涨潮 退潮)时的景象。
10、人体的“夜班工人”
朋友,你是否想过,当你进入梦乡时,在你自己的机体内还有大量的器官在“值夜班”呢?
“心脏在值‘夜班’。”你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回答。的确,心脏恐怕一分钟也不能停止跳动。不过,这位“夜班工人”也会忙里偷闲。心脏每分钟跳动75次,每次由一收一张两个动作完成。心脏收缩时是在工作,它舒张时是在休息。在一收一张中,心脏维系着你的生命。
“肺脏也在值‘夜班’。”此话不假。人在夜间睡眠时,生命之火还在燃烧,肺脏就像一台鼓风机,不停地把富含氧气的空气吸入体内“助燃”,把含二氧化碳的废气排出。科学家们认为这台鼓风机停止工作5分钟,人就会“断气”。
据试验,玉米在胃内消化停留3.48小时,在小肠内吸收停留5小时,在结肠内停留16.24小时,经过21.2小时开始由“环卫部门”直肠排出, 36.4小时后才排完。照此算来,人在夜间睡眠时,消化系统的“夜班工人 ”还在对昨天早餐到今天晚餐的食物作一系列处理。
在夜晚值班的还有用于思维的大脑。如果人们睡觉时,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那就是它在上“夜班”的证明。感谢这些夜班工人,它们使我们的生命能平稳地延续下去。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短语的特殊含义。
(1)心脏在值“夜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命之火还在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忙里偷闲”中“闲”指的是( )。
A.心脏一分钟也不能停止跳动。
B.心脏每次跳动由一收一张两个动作完成。
C.心脏在舒张时休息。
D.心脏每分钟跳动75次。
【3】“鼓风机”指的是( )。
A.生命之火 B.肝脏 C.肺脏 .胃
【4】联系上下文,文中横线处应该填入( )。
A.“值夜班”的除了肺脏,还有消化系统。
B.“值夜班”的除了肺脏,还有呼吸系统。
C.“值夜班”的除了肺脏,还有神经系统。
D.“值夜班”的除了心脏,还有神经系统。
【5】第4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
【6】文中介绍了人体内的哪些“夜班工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为什么应该感谢这些“夜班工人”?请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水珠和大浪
从山崖上滴下来的小水珠,正好滴在一块坚硬的石头上。它决心把石头滴穿。这件事让河中的大浪知道了,大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嘿,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真是笑话!”小水珠说:“不信,我俩比比看。你把河边的石头打个洞,我滴穿这块石头。九百九十天以后,看看是怎样的结果!”“容易,容易!”大浪哈哈大笑,觉得小水珠小得可怜,九百九十天肯定不会滴穿石头,而自己的力气大着哩,别说能给石头打个洞,就是把石头摧毁也容易!大浪立即答应和小水珠赛一赛。
从此以后,小水珠对准石头的一个点,嘀呀嘀呀,不管刮风下雨,也不管白天黑夜,坚持不懈,辛勤地工作着。而大浪却不同,高兴时“哗”地冲一下,不高兴时就懒洋洋……
九百九十天过去了,小水珠便来找大浪:“你快来看吧,我已经把这块石头滴穿了,银色的圆洞还透光呢!”
大浪一听,着急了,赶快使出全身的力气,向河边的石头冲去,“哗——哗——哗——”连续几声,可是河边的石头仍然一动也不动。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容易( ) 坚硬( ) 高兴( ) 白天( )
【2】用“——”画出描写大浪内心活动的句子。
【3】短文的写作顺序是 ( )
A. 按叙述的内容写的。
B. 按事情发展(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写的。
C. 按空间位置变换的顺序写的。
【4】读了这篇短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船过三峡
从重庆乘船到武汉,我游览了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
三峡的山好奇啊。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dǒu qiào( ),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缭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真是一个山峰一个模样!
三峡的水好急啊。长江像野马奔腾,嘶鸣吼叫。江水在山丛中七弯八拐,东闯西撞。它撕咬崖缝,拍打岩石,涛声哗哗响。
三峡的船好险啊。江水翻卷,漩涡连漩涡,波浪推波浪,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漂。有时像要碰着壁;有时山岩又好像要掉下来……
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
我更喜欢三峡中的神女峰。那是一块细长的直立在山巅的岩石,它像个仙女,头上插簪子,身上拖绿色长裙,美极了!这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从前,有个渔民在江中捕鱼。一天,天昏地暗,风雨交加,渔民迷失了方向,不幸被波涛卷入江中。一个好心的姑娘站在山顶上,日日夜夜盼他回家。一天天过去了,渔民没有回来,姑娘却化作了一块岩石。从此,她从早到晚,不怕雨淋日晒,为过往船只当航标。
多美的神女峰,多shàn liáng( )的姑娘!我们的大轮船顺江而下,平安无事,原来是她在为我们指引航向哩!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词语。
【2】“山巅”的“巅”是______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部,除部首外有_____画。
【3】这篇文章第_____、_____、_____自然段的结构是相同的,采用了______结构方式,写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____,二是____,三是___(用两个字概括),全文通过对三峡的描绘,反映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它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是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比喻把_______比作_____。
13、课内阅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ー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晴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1】文中的“他”是指_________。“周生”指_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描写魏校长听了周恩来的回答感到意外的词。
【3】判断。(对的画“√”,错的画“x”)
(1)文段中画线的句子中的“之”的意思是一样的。(______)
(2)加点词“如此”是“因此”的意思。 (______)
(3)周恩来从小就认识到了振兴中华的重要。 (______)
【4】请你谈一谈你为什么而读书。
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天柱山观日出
朱亚夫
观日亭中已聚集了不少观众,那方形石岩上人们或坐,或站,都翘首东望。
前方除了几座低矮的峰峦外,是一处一望无际的开阔地。导游说这是皖水、潜水的汇合处,天边那略呈弧形的是长江。①此时,东方欲晓,曙光渐现,微晖稍露,天际恰似一片白蒙蒙的鱼肚色。低处几座峰峦,影影绰绰,扑朔迷离,犹如一个技艺超群的剪纸大师信手剪出的张张剪影。导游指着远处的山峦说:“你看,那是前不久游客发现的卧佛,报纸上发过消息的!”
正说着,只听得远处有人欢呼,回头望去,原来身后高山上,还有观日出的游客,他们居高临下,先看到日出胜景了。②待我掉首前望,果然东方泛出朝霞,刹那间,天宇变成了一个色彩缤纷的瑰丽世界,花絮似的云霞闪烁着金红的光彩,恍如一条硕大无比、满身金鳞的大鲤鱼横卧在天际。③紧接着,金光喷射,人群齐声欢呼,但见一轮火球冉冉升起,一时间,万道金光,驱云散雾,漫天彩霞漫天虹,漫江春水漫江红,那憩息的卧佛也仿佛苏醒了,只见他容光焕发,红光满面。④掉首望去,身后高耸的天柱峰染上了片片玫瑰色,重重叠叠的峰峦间镶起了道道银边,闪烁得如同金蛇狂舞……
新的一天开始了。
【1】结合文章内容,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翘首东望:_____
居高临下:_____
【2】从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并画上“~~~”。
【3】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四个句子,说说作者通过所见或所想分别描绘了什么画面,请连一连。
第①句 金蛇狂舞图
第②句 东方欲晓图
第③句 金鲤横卧图
第④句 火球升起图
【4】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日出的?( )(填序号)
A.低处→远处→高处
B.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
C.听到→看到→想到
15、按要求写句子。
1.“不会。”我只好照实说。(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戴上老虎皮和老虎头罩。(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这个配角配不上他。老师没撤换我。(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这段话(一处错字,三处语病)
去年夏天,参加了草原探险活动。那天,我陵晨出发,几公里路刚走了就病倒了,只能返回大本营。在回来的路上,我忍不住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马路两边,种着美丽的花园。
__________________
(2)战士们冒着蒙蒙细雨和泥泞的道路前进。
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的一段话,把错误的地方用“___”画出来,然后改正。
这学期,我们班同学经常阅读的杂志有《小学生语文学习》《少年文艺》和《中国少年报》。大量的课外阅读,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和写作水平。我们班还被评为课外阅读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百花园。
选一件你印象深刻的事情写下来,可以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或是看到的、听到的。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题目:一件_____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