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拟人
B.比喻
C.设问
2、下列词语分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肥沃 璀璨 车水马龙
B.云技术 多媒体 文件夹
C.纸老虎 哈巴狗 铁公鸡
D.静谧 炊烟袅袅 鸡犬相闻
3、应当( )
A.应该
B.应用
C.当然
D.当心
4、关于童话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童话充满着奇妙的想象,情节很吸引人。
B.我们可以从童话故事中感受到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C.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编写故事,反映生活,说明某种道理。
D.阅读童话时不可以有自己的幻想与想象。
5、下列搭配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洁白的流苏 白雪皑皑的屋顶
B.银色的太阳 姗姗来迟的树林
C.晶亮的沙滩 自由自在地闲游
D.漫灭的回忆 从容不迫地吃饭
6、“(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 )想学习射箭的纪昌,就去向飞卫请教。”括号中可以填入的关联词是( )
A.如果……就……
B.虽然……但是……
C.不仅……而且……
D.因为……所以……
7、给带点字选择恰当读音。(2分)
兴奋(xīng xìng) 立即(jí jì)
情不自禁(jīn jìn) 因为(wéi wèi)
8、看拼音写词语。
zhuānɡ jià yán jiū jià shǐ xuè yè
_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_
bēi cǎn pú tao shū shì xuǎn zé
_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_
9、古诗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后两句诗句,我明白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
【4】在《暮江吟》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拓展阅读。
一分钟
著名教育家班杰明曾经接到一个青年人的求教电话,并与那个向往成功、渴望指点的青年人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但那个青年人如约而至时,班杰明的房门敞开着,眼前的景象却令青年人颇感意外——班杰明的房间里乱七八糟、狼藉一片。
没等青年人开口,班杰明就招呼道∶“你看我这房间,太不整洁了,请你在门外等一分钟,我收拾一下,你再进来吧。”一边说着,班杰明就轻轻地关上了房门。一分钟后,班杰明又打开了房门,并热情地把青年人请进客厅。这时,青年人的眼前展现出另一番景象——房间内的一切已变得井然有序,而且有两杯刚刚倒好的红酒。
可是没等青年人把满腹的有关人生和事业的疑难问题向班杰明讲出来,班杰明就非常客气地说道∶“干杯,你可以走了。”
青年人手持酒杯,一下子愣住了,既尴尬又非常遗憾地说∶“可是,我……我还没向您请教呢……”
“这些……难道还不够吗?”班杰明一边微笑着一边扫视自己的房间,轻言细语地说。“你进来又有一分钟了。”
“一分钟一分钟……”青年人若有所思地说,“我懂了,您让我明白了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可以改变许多事情的道理。”
班杰明舒心地笑了。青年人把杯子里的红酒一饮而尽,向班杰明连连道谢,开心地走了。
其实,只要把握好生命里的每一分钟,也就把握了理想的人生。
【1】从文中找出井然有序的两个反义词 __________ 、__________ 。
【2】用“﹏﹏﹏”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3】为什么没等青年人开口,班杰明就非常客气地请青年人走?
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 ”的句子中,“一边扫视自己的房间”可以去掉吗?下列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可以去掉。这个动作没有什么意义,还显得班杰明不专心。
B.不能去掉。因为青年人一开始并没有领悟班杰明的真实意图,而“一边扫视自己的房间”可以起到进一步提醒青年人的作用。
C.不能去掉。因为“一边扫视自己的房间”形象地写出了班杰明当时的动作,读起来更加真实。
【5】文章以“一分钟”为题目有什么作用?请你想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写一句关于时间的诗句或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童心
早晨,阳光下,一个孩子蹲在一棵小草前,凝视着草叶上的一颗露珠。
母亲走过来,看孩子在干什么。
“妈妈,这草叶上的露珠怎么会越来越小呢?”
“被阳光蒸发了。”
“最后,整个露珠都会蒸发掉吗?”
“孩子,会的。”
“多美的露珠啊!就这样消失了,多可惜啊。”
只见孩子伸出手掌,小心地盖在露珠的上方。
“孩子,你在做什么呢?”
“我在为露珠遮挡蒸发它的阳光。”
“这样做是没用的,最后露珠都会消失的。”
孩子说了一句话,令母亲回味了许久:“妈妈,至少这样可以为露珠遮住一些阳光,让露珠多美丽一会儿。”
冬天,母亲和孩子堆雪人,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都有了。
孩子似乎还不满意,绕着雪人转起了圈儿。
母亲问:“还差点儿什么呢?”
孩子突然解开棉衣的纽扣。
母亲赶忙劝阻,说解开纽扣会冻着的。
孩子说:“这么冷的天气,雪人一点儿衣服也没穿,更会冻着。给雪人披上棉衣,它会暖和一些。”
说完,孩子把从身上脱下的棉衣,披在了雪人身上。
【1】露珠变小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孩子“伸出手掌,小心地盖在露珠的上方”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绕着雪人转起了圈儿”说明孩子在_______________,后来他发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描写人物时主要运用了________描写和_______描写。
A.语言B.心理C.动作D.神态
【4】通过孩子的语言,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
A.这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孩子。
B.这是一个很幼稚的孩子
C.这是一个傻得可爱的孩子 。
D.这是一个无聊至极的孩子
12、课外阅读。
童年
曹文轩
我的童年有着特别美好而温暖的记忆。
我有一位慈祥的老祖母,她有一头漂亮的银发,常拄着拐棍,倚在门口向人们极善良地微笑着。她称呼我为“大孙子”。后来我远行上大学了,她便日夜将我思念。她一辈子未走出方圆三里的地方,所以根本不知道三里外还有一个宽广无垠的大世界。她认为,这个世界除了她看见的那块地方外,大概还有一处,而凡出门的人都一律是到那一处去的。因此,她守在大路口,等待从那个地方归来的人。一日,她终于等到一位军人,于是便向人家打听:“你见到我大孙子了吗?”
母亲对我的爱是本能的,绝对的。她似乎没有任何食欲,我从来也没有见过她对哪一种食品有特别的欲望,她总是默默地先紧着孩子们享用,剩下的,她随便吃一点。父亲的文化纯粹是自学的,谈不上系统,但他又几乎是一个哲人。一次,我跑到八里外的一个地方看电影,深夜归来,已饿得不成样子了,但又懒得生火烧饭去。父亲便坐起身,披件衣服对我说:“如果想吃,就生火去做,哪怕柴草在三里外堆着,也应去抱回来。”就在那天晚上,他奠定了我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还有那片独一无二的土地,也给了我无限的情趣和恩泽。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水乡。我是在“吱吱呀呀”的摇橹声中,在渔人“噼噼啪啪”的躁板(催促鱼鹰入水)声中,在老式水车的“泼刺泼刺”的水声中长大的。我的灵魂永远不会干燥,因为当我睁开眼睛时,一眼瞧见的就是一片大水。在我的脑海里所记存着的故事,其中大半与水相关。
苦难给了我透彻的人生经验,并给我的性格注进了坚韧。祖母、母亲和父亲给我仁爱之心,使我从不知道何谓仇恨。那片土地给了我灵气、题材、主题和故事。开门可见的水,湿润了我的笔,使我能永远亲昵一种清新的风格。
【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记忆 (______)的银发 (______)的世界 (______)的风格
【2】用“____”在短文中画出描写老祖母外貌及神态的句子。
【3】在“我”的童年里,下列人物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分别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出来。
老祖母:_________ 母亲:_________ 父亲:_________
【4】短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情感。
【5】“苦难给了我透彻的人生经验,并给我的性格注进了坚韧。”你对苦难有着怎样的看法?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练习。
神奇的沙湖
①沙湖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深藏在一片沙漠中。
②走进沙湖公园,登上了望塔向东望去,湖水无边无际,水天一色。向北望去,是沙子的世界,一座座沙山耸立湖边,好像湖水忠实的守卫者。里一面是水,一面是沙,让游人感到奇特、新颖、不可思议。我们坐船从南岸到北岸,只见湖水碧绿,深不可测,一排排大浪冲撞湖岸发出轰响。湖中成片的芦苇随风摇曳,犹如水中森林。小船飞驰驶进芦苇荡,在芦苇丛中穿梭,惊起成千上万只水鸟,它们尖叫着飞起来,在空中盘旋,遮天蔽日。当船速减慢,你会看见水中的鱼儿成群结队,互相追逐嬉戏,好似一幅原始古朴的图画。这儿远离城市的高楼,远离汽车和喧闹,只有湖水、沙子、小乌和鱼儿,就像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③到了北岸,是座沙山和茫茫沙海,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闪。我向沙山爬去,一落脚,沙子就没过脚脖子,走一步退半步,让人感到在沙子中行走的艰难。气喘吁吁的我终于爬上了山顶。从沙山上往下滑,只听见沙子嗦嗦地响,细细的沙子覆盖在腿上,暖暖的,随我从高处落下。
④我们坐在湖边休息,听爸爸讲沙湖动人的传说。距今八九百年前,西夏国李元昊打了败仗,带着几千名败兵逃进海港,一连几天都找不到水喝。正当面临绝境的时候,眼前奇迹般出现了沙湖。西夏人认为这是“长生天”在保佑他们,从此把沙湖尊奉为“圣湖”。 然而,多少年来,这儿一直是一片荒凉。直到改革开放,当地人民和政府才把沙湖开发成国家级风景旅游区,让“圣湖”真正能为人民造福。
⑤在夕阳暗红色光环的笼罩下,我们就要告别沙湖了。夕阳之下的碧湖、黄沙、驼队。构成一幅壮丽的风景画,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也深藏在我的心中。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深藏__________ 摇曳__________
嬉戏__________ 遮天蔽日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湖水无边无际,水天一色。_____________
(2)你会看见水中的鱼儿成群结队,互相追逐嬉戏,好似一幅原始古朴的图画。_____________
(3)这儿远离城市的高楼,远离汽车和喧闹。_____________
【3】短文第②自然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4】文中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5】下列是短文的主要内容,但打乱了顺序,请你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一下。
①到了北岸 ②坐着湖边 ③走进沙湖 ④告别沙湖 ⑤爬沙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人说,第④自然段写有关沙湖的传说可以删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全文看,沙湖有哪些神奇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童年傻事
那是我四五岁的时候,爷爷有段时间对笛子特别着迷,不仅天天吹笛子,还经常看电视里的笛子节目。
一天,爷爷去买菜了。我在家里看电视,不一会儿,爷爷最喜欢的笛子节目开始了。我多么想把这个节目留给爷爷呀!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有了!于是我马上拿起桌布蒙在电视机上,阻止这个节目从电视机里“溜”走;我又找来废报纸把电视机的缝隙都塞满了,这样,笛子声就不会从电视机里“跑”掉了;最后,我又拿起胶布,粘了六层。哈哈!终于完成了,爷爷回来就可以看到精彩的笛子节目了。
爷爷终于回来了,我迫不及待地对他说:“爷爷,让我给你一个惊喜吧!”爷爷好奇地问我是什么惊喜,我便把爷爷 到电视机旁, 掉胶布, 开桌布, 出报纸。可没想到的是,电视屏幕上竟然是足球比赛。爷爷看看球赛,又莫名其妙地看看我。我受到打击,“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后来,经过我的一番解释,爷爷终于明白了我的用意,他哈哈大笑着安慰我说:“你不知道哇,爷爷今天就想看这场球赛,谢谢你,宝贝!”
【1】请把下面词语的序号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①取 ②撕 ③掀 ④领
【2】在这篇短文中,“我”的情感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照样子写句子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里弹琴。(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魏格纳在静谧的病房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用“即使……也……”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列文字加横线的地方都有语病,请修改。
“管住自己”是①极为十分重要的。②有了它,你绝对会成功;没有它,你也许不会成功。连自己都管不住的人,③将会有所作为。“管住自己”④不仅是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更是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让我们“管住自己”,做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吧!
1.①句应该删去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2.②句应把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把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3.③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句前后两个分句内容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和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试着修改下面的句子。
(1)比赛结束了,观众们连续从体育馆里走出来。
______
(2)我喜欢吃的水果有:葡萄、苹果、金桔、冬瓜、樱桃等等。
______
19、小练笔。
学习了课文《观潮》,你一定会被潮来时的情景所震撼吧!你见过暴雨来时的情景吗?试着学《观潮》中潮来时的写法,写一写暴雨来时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