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细菌最愿意去的食道是( )
A.毒蝎的肠腔
B.北极白熊的食道
C.人的食道
D.印度蝙蝠的食道
2、“青苔把它裹起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青苔把它裹起来,密不透风,很快它就会被憋死。
B.青苔把它裹起来,正好保护了它,不让它被鸟儿发现,成为鸟儿的食物。
C.青苔是潮湿的,把它裹起来,正好可以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料供它生长。
D.它被青苔裹起来,成了一名囚犯,但它并没有放弃希望,而是茁壮地成长为一个小花园。
3、下列句子在形式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B.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C.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D.它们的家会不会是在桥下面呢?这也未可知,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这里从没见过有蝴蝶落到石头上的呀!
4、观赏( )
A.阅读
B.欣赏
C.赏赐
D.赏识
5、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侍从(shì) 徜徉(xiáng) 呼啸而来 振耳欲聋
B.酣睡(hān) 供养(gòng) 惊慌失错 悬梁刺股
C.秩序(zhì) 叫嚣(xiāo) 从容不迫 无忧无虑
D.响(shǎng)午 欺侮(wǔ) 手不释卷 井然有序
6、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扎(zhā)针 纪(jǐ)昌学射 露(lòu)面 笨拙(zhuō)
B.薄 (bó)雾##dot## 吁(xū)哩哩哩 家雀(qiǎo)儿 荧(yínɡ)屏
C.花蕊 (rǔi) 唉(āi)声叹气 衣襟(jīn) 殷切(yǐn)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中国国际机器人展览会上,各个领域的机器人纷纷亮相,各显神通。
B.遇到紧急情况,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C.因为蜻蜓有复眼,所以它在空中捕捉小虫时能得心应手。
D.2021年1月20日0时25分,天通一号03星发射升空,声音悄无声息,震人心魄。
8、看拼音,写词语。
(1)一只母鸡shuài lǐng( )一群小鸡,在竹林里mì shí( ),显得格外有趣、hé xié( )。
(2)fù jìn( )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pí qi( )。
(3)巨人在花园的四周qì( )了一道高墙,挂出一块“jìn zhǐ( )入内”的bù ɡào pái( )。
9、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大诗人________。
2.诗中提到的五处地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______的美景,抒发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10、课外阅读
生命桥
有一个狩(shǒu shòu)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了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几分钟以后,羚羊群分成了两类:老羚羊为一类,年轻羚羊为一类。一只老羚羊走出羊群,朝年轻羚羊叫了一声,一只年轻羚羊应(yīng yìng)声跟老羚羊走到了悬崖边。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突然奔跑着向悬崖对面跳过去,随即老羚羊紧跟后面也飞跃出去,只是老羚羊跃起的高度要低一些。
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zhuì duì)的身体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了对面的悬崖边,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羚羊( ),没有拥挤,没有争夺,( ),快速飞跃。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 )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那情景是何等神圣。猎人们个个惊得( ),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
【1】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阅读第三段,将正确词语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中。
A. 眼花缭乱 B. 秩序井然 C.目瞪口呆 D.凌空腾起
【3】阅读第一自然段,用两个成语形容羚羊面临绝境的情景,如进退维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跳成功!”年轻羚羊_____________;而老羚羊却_____________,这个成功是以_____________为代价的。
【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本文以“生命桥”为题,是因为老羚羊用自己的身体作桥墩,在悬崖之间架起一座桥,使年轻羚羊获得了新生。 (_______)
(2)最后猎人们放下了猎枪,是因为他们看得目瞪口呆,忘了狩猎了。 (_______)
(3)“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从这四个词语中能体会到羚羊之间沉着冷静,配合默契,团结协作。 (_______)
11、课内阅读。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hè hé )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shà chà)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选文第二自然段是按 顺序描写了日出的过程,用“ ”画出能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
【3】画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不转眼”可以换成____________,第二自然段中的 _________ 和 _________两个词写出了太阳势不可挡的强大力量。
【5】请写出三个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2、快乐阅读。
天山的湖(节选)
在天山峰峦的高处,常常出现巨大的天然湖,就像美女梳晨妆时开启的明净的镜面。
湖面平静,水清见底,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雪峰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把湖山天影融为晶莹的一体。在这幽静的湖中,唯一活动的东西就是天鹅。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
人们说山色多变,而事实上湖色也是多变的。如果你站在高处俯视湖面,眼前是一片赏心悦目的碧水茫茫。①如果你再留意一看,映入你眼帘的是闪闪粼光,像千万条银鱼在游动,而远处水平如镜,没有一点纤尘或者一根游丝的侵扰。湖色越远越深,由近到远,是银白、淡蓝、深青、墨绿,界线非常分明。传说有这么一个湖,是古代一个不幸的哈萨克少女滴下的眼泪,湖色的多变正象征着那个古代少女的万种哀愁。
就在这个湖边,传说中的少女的后代子孙们正在放牧着羊群。湖水滋润着湖边的青草,青草喂胖了羊群,羊奶哺育着少女的后代子孙。当然,这象征着哈萨克族不幸的湖,今天已经变为实际的幸福湖。
山高爽朗,湖边清净,白天披满阳光,夜里缀满星辰,牧民们的蒙古包随着羊群环绕在湖的周围。瞧!他们正弹琴歌唱着自己的幸福生活哩。
【1】 “在天山峰峦的高处,常常出现巨大的天然湖,就像美女梳晨妆时开启的明净的镜面。”这是一个比喻句,将________比作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①的句子是按由________及________的顺序写的。
【3】湖色越远越深,分别有哪些颜色呢?用“横线②”在文中画出来。
【4】在天山的湖的传说中,湖色的多变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清洁工
入冬以来,我每天早晨都要去湖滨跑步,途中总要经过一幢新建的居民楼。每到这里,我便会看到一位清洁女工在认真地清扫道路。
这是一位老人,脚穿一双褪色的黑布鞋,身穿一件不太合身的工作服,头上围着一块黑色方巾。从她那露出的白发和前额上的皱纹来看,和奶奶差不多,准有六十多岁了。记得一个大风的早晨,她无法用扫把,只好弯着腰,把碎纸、烂叶一一捡起,放进手提的小箱子里。有一个雪后的早晨,当我跑到马路尽头时,突然发现老人蹲在那里用双手抠下水道口的污泥和杂物。她用汗水洗刷积聚的污垢,给人们送来了清新和幸福。我敬佩她,同时也可怜她:这么大年纪了,还没退休,想必家中十分困难吧。或许是位无依无靠的孤独老人,不得不靠自己劳动来养活自己吧?
元旦早晨,爸爸买来一束鲜花和礼品,带我去看望他早就退休的中学老师。我们来到一大楼前,这是幢熟悉的大楼。敲开门,一位中年妇女把我们请进陈设整洁的客厅。□妈妈□有人找您来了□随着中年妇女的话声□一位神采奕奕的老人从里屋走出来□爸爸喊了声□老师□您好□我呆住了:她竟是哪位“老清洁工”!我完全明白了,马上拿过爸爸手中的鲜花,双手捧到她的面前……
【1】在文中□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积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采奕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再仿写一句。
她天天挥动着扫把,一步一步地往前扫着,拂去尘土,小路露出了原先洁净的面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品读文章,下面哪句话的说法最恰当( )
A. 文中的清洁女工是位无依无靠的老人,不得不靠自己劳动来养活自己。
B. 文章赞扬了老人退而不休的奉献精神。
C. 作者通过对老人的外貌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老人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的敬佩之情。
【5】“我完全明白了,马上拿过爸爸手中的鲜花,双手碰到她的面前……”此时,“我”会对这位老清洁工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动物“睡眠”
①动物睡眠是为了休息,但不全为了休息。
②蜗牛这种动物很有意思,它动不动就关起门来睡大觉。冬天的时候,它要“冬眠”;夏天的时候,天不下雨,它要“夏眠”;要是碰上了干旱的年头,20个月不下雨,蜗牛就睡20个月。等到天气暖了,又下着雨,蜗牛才推开大门,缓慢地伸出身子,背着“房子”,痛痛快快地逛一逛,饱饱地吃一顿。这么说来,蜗牛真称得上“瞌睡大王”了。同学们,你们先别夸奖蜗牛,还有比蜗牛更能睡的哩。
③一位外国的石油地质学家,在墨西哥的一个石油矿里,发现一只埋在两米多深矿层里冬眠的青蛙。那只青蛙被挖出以后,活了两天才死掉。科学研究证明:这只青蛙沉沉一睡,就是200多万年。
【1】读文章时遇到写得好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随时可以作批注,默读上面的短文,在右边空白处写下批注。(至少2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波浪线画出第②段的中心句。
【3】蜗牛冬天要(________);夏天不下雨要(________);要是碰上了(________)的年头,20个月不下雨,蜗牛就睡(________),真称得上是(________)。比蜗牛更能睡的是(________),墨西哥深矿层里冬眠的青蛙一睡就是(________)。
【4】文中画“_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蜗牛的________之情。
【5】“这只青蛙沉沉一睡,就是200多万年”中的加点字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仿照例句,从下面词语中选一个,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它。
生气 自豪 快乐 着急 伤心
例:写“害怕”
妈妈一走,我就把屋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然后钻进被窝,蒙上头,大气都不敢喘。
写“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一段话。
在今年的寒假期间,读了一篇童话故事《野天鹅》。这篇童话故事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所写的。故事中的艾丽莎经历了很多磨难,救出了自己的哥哥们。读了这篇故事之后,我的心晴久久不能平表
17、修改病句。
我们学校每年都会召开拔河比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那个小林子里有座漂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河边的大树下,我们发明了几只小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淘淘第一个首先站起来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道题全班都做对了,只有小华做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北京的秋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你根据下面习作题目和“事件起因”,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个完整的故事。
爸爸每天回到家,总是躺在沙发上玩手机,既不帮妈妈做家务,也不陪我聊天、玩耍。为此,我和妈妈都向爸爸提出过抗议,但他总是嘴上答应,却从不付诸行动。这天,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要求:1.写清事件的经过、结果。2.要把重要部分写得详细些,语句要通顺。3.习作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