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听力。
1.听写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听到的短文内容,按要求完成练习。
(1)根据你听到的短文内容填空。
兔妈妈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________,分给每个孩子一张________,要他们自己动脑筋,利用它做一件有意义的________。
(2)听短文判断下面句子的说法,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①兔妈妈有三个孩子。(______)
②小红利用这张纸画画。(______)
③小黑找来毛笔在纸上写字。(______)
2、比一比,再组词。
蓝(______) 财(______) 药(______) 决(______)
篮(______) 材(______) 约(______) 诀(______)
桃(______) 纺(______) 蛙(______) 忆(______)
逃(______) 防(______) 洼(______) 亿(______)
3、读句子,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_________
2.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_________
3.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_______
4、写出你喜欢的四字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一个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精彩回放,按课文内容填空。
1、《登鹳雀楼》
________, ____________流。 欲穷千里目 , 更______________ 。
2、有山皆(________),(________)文章。
3、己所________,勿施_______。
4、________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
5、夏季里,(__________),来了蚕桑又插秧。
6、读一读,写一写。
sì jì nóng máng chuī fēng guī lái
7、下面哪幅图表现出了小蝌蚪“追上去”的动作?用“√”选出,不是打“×”。
【1】
(______)
【2】
(______)
8、葡萄沟出产葡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
9、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食”的部首是“人”,除去部首还有7画。(______)
【2】“风吹草低见牛羊”中“见”的意思是看见。(______)
【3】《小儿垂钓》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胡令能。(______)
【4】《一只想飞的猫》《小狗的小房子》和《纸船和风筝》都是童话故事。(______)
【5】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______)
10、仔细观察下面表格中的内容,判断下列做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废弃口罩请正确丢弃 | |
(1)无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市民将口罩丢弃到专用垃圾桶内。 | |
(2)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市民将口罩用开水浸(jìn)泡30分钟或用酒精喷雾消毒后密封丢弃到专用垃圾桶内。 |
【1】身体健康的李明将自己用过的口罩丢弃到专用垃圾桶内。 ( )
【2】小刚这几天在咳嗽,他将用过的口罩丢弃到“可回收垃圾”桶内。( )
【3】小雪发烧了,她用冷水将口罩浸泡后丢弃到“有害垃圾”桶内。( )
11、阅读理解。
聪明的梅花鹿
①有一只老虎,遇见一只梅花鹿。老虎很想吃梅花鹿。但是它从来没见过梅花鹿,不知道梅花鹿有什么本事,就问:“你身上的斑点是做什么用的啊?”梅花鹿说:“这是我吃老虎的记号,我每吃一只老虎,身上就长一个斑点。”老虎一听,吓得拔腿就跑。
②半路上,老虎遇见一只狐狸,就把刚才遇到的事告诉了它。狐狸听了大笑起来,说:“你上当了!走,我和你去把它捉来,给你当午餐!”老虎说:“不,梅花鹿很可怕。”狐狸说:“要是你不放心,就用你的尾巴绑住我的尾巴好了。”
③梅花鹿看见老虎和狐狸一块儿走来,就喊:“狐狸啊,谢谢你把老虎捉来,我正在找它呢!”老虎听了,以为上了狐狸的当,扭头就跑。结果狐狸被老虎拖得满身是伤。
【1】谁很想吃梅花鹿?( )(填序号)
①狐狸 ②老虎 ③狮子
【2】你认为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画“√”,错的画“×”。
(1)梅花鹿本事很大,身上的斑点就是吃老虎的记号。( )
(2)狐狸帮助老虎捉到了梅花鹿。( )
(3)老虎上了梅花鹿的当。( )
【3】本文有两处写出了梅花鹿很聪明,请你找出来,画上“ ”。
【4】读了这个故事,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你最想对文中的谁说什么呢?来写几句话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登山人
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下来了,他说:“我是知难而退。”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气喘吁吁(xū),望着上面险要的山势,摇头说:“还是适可而止吧!”也退下来了。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知难而进,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人说:“登上顶峰,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知难而退好,省了许多力气。”
第二个人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
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道:“不过,峰顶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知难而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适可而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过渡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三个登山人碰面后说的话。
【4】短文要说明什么问题?( )
A.说明登山的困难。
B.赞扬不畏艰难,勇于登攀的精神。
C.说明知难而退,能省力气。登山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
D.赞扬适可而止是明智的。
13、课外阅读。
乌鸦喝水
一只乌鸦口渴了,就飞出树林找水喝。它在村口遇到了猴子,猴子告诉它:“村子里有井。”
猴子走后,乌鸦找到了那口井,可是井很深,水很少。它把小石子一颗一颗衔(xián)到井里,可是衔了很久,还不见水升上来。
这时候猴子到井边来打水,看见乌鸦用这种办法喝水,哈哈大笑,说:“你用这种办法喝瓶子里的水是可以的,喝井里的水就不行了。”
说完,猴子很快打了一桶水,请乌鸦喝了个够。
1.辨字组词。
2.猴子“看见乌鸦用这种办法喝水”中的“这种办法”指的是
。
3.乌鸦用原来的办法喝不到水的原因是 。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用衔石子的办法喝井里的水是不行的。
B.猴子乐于助人。
C.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具体的事情具体对待,不能生搬硬套。
1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
就得告别妈妈, 。
牛马有 ,鸟有翅膀。
植物要旅行又用什么 ?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
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有风轻轻吹过,
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 。
【1】按照原文填空。
【2】从这段文字中我们知道牛马靠______旅行;鸟儿靠_______旅行;蒲公英靠_______旅行。
【3】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故事,做练习。
狮子与报恩的老鼠
狮子睡着了,有只老鼠在他的周围爬上爬下,很快吵醒了他。狮子很生气,一把抓住了老鼠。
“饶了我吧,”老鼠请求说,“也许有一天我能帮上你的忙呢。”狮子觉得很好笑,他想:“这只小老鼠怎么能帮上我的忙?”但他还是抬起爪子放老鼠走了。
不久,狮子被陷阱困住了。
猎人们想将活狮子献给国王,就把他捆在一棵大树上,然后去找马车。
这时,老鼠路过这里,看到了绝望中的狮子。
他走过去,很快啃断了绳索,说:“我虽小,可是我也能帮上你的忙。”
选自《伊索寓言》
【1】狮子遇到了什么麻烦?用“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2】老鼠是怎么帮助狮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 不要小看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强者也会有需要弱者的时候。
B. 我们不要害怕强者,我们要和他斗争到底。
16、口语交际。
你做过的最令你满意的手工作品是什么?你是怎么做成的?和同学们分享交流一下,并完成下面的卡片。(不会写的字写拼音)
手工作品:______________ 制作过程:先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就做成了。 |
17、口语交际我可以。
小红向小月借的书还没看完,想再多借几天。请你代替小红和小月商量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综合学习。
爷爷病了,住进了医院。丁丁放学了,他去医院看望爷爷,他会跟爷爷说些什么呢?想一想,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写句子。
(1)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五彩缤纷,美丽极了!
动物园里的动物们出来活动了,_______________,有趣极了!
(2)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
你怎么能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
20、写留言条。
小明去办公室找李老师还书,可是李老师不在。 请你替小明给李老师写张留言条。 请注意留言条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