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词。
刻_______ 心_______ 住_______ 牢________
克_______ 必_______ 往_______ 件________
围_______ 倒_______ 器_______ 航_______
伟_______ 到_______ 哭_______ 舰_______
2、读《愿望的实现》,完成思维导图。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气(_____)现 (_____)消(_____)散 (_____)清(_____)秀
春(_____)满(_____) 名(_____)古(_____) 如(_____)得(_____)
4、补充成语。
百花(________) (_____)消(_____)散 (_____)不(_____)传
春色(________) (_____)形(_____)状 名(_____)古(_____)
5、我的小常识。(10分)
6、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zhī shi xīn kǔ diàn yǐng zuò jǐng guān tiān
qíng lǎng zāi nàn yāng miáo shén qì huó xiàn
7、《朱德的扁担》一文用具体的事例写出了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品质。( )
8、选择正确的说法,在后面画上“√”。
1.寒号鸟被冻死了,主要是因为天气太冷了。( )
2.1961年的泼水节,周总理参加了,这让傣族人民感到很快乐、难忘和幸福。( )
3.《敕勒歌》描绘的是北方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 )
9、(整体感知)了解《小鹿斑比》,判断对错。
1.《小鹿斑比》记叙了主人公小鹿斑比的成长故事。(____)
2.小鹿斑比的父亲是鹿王。(____)
3.小鹿斑比的母亲生病去世了。(____)
4.小鹿斑比长大后成了强壮、聪慧的鹿王。(____)
10、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
【2】七月初七是乞巧节。( )
【3】早开的野花是春天的音符。( )
【4】带“月”字旁的字多与月亮有关,带“贝”字旁的字多与钱财有关。( )
【5】千人糕是用大米磨成粉加糖做成的。( )
11、阅读欣赏。
小蝌蚪找妈妈(节选)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jiāo jiào)捕食,就迎(yín yíng)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 那)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哪 那)边去找吧!”
【1】请用“○”在片段中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的身子 _____的尾巴 _____脑袋
【3】照样子写一写。
例:游 游哇游 游来游去
飞 ________ ________ 爬 ________ ________
【4】“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呢?请你选一选( )
A.乌龟
B.青蛙
C.河马
12、课外阅读。
狮子和狐狸
狮子老了,已经无力捕捉野兽,于是它想靠狡猾的诡计来混日子:它钻进一个山洞里,躺着装起病来。许多野兽到洞里来探望它,它就把野兽都吃掉。狐狸看透了它这个诡计,就站在洞口说:“狮子,身体怎么样?”
狮子说:“我身体不好,你干吗不进来呀?”
狐狸回答说:“因为我看到许多脚印——进洞的挺多,可是出洞的没有,所以我不进来了。”
词语积累:
①狡猾:坏主意很多,不可信任。
②诡计:狡诈的计策。
③探望:看望。
【1】短文共有__个自然段,标出小节号。
【2】狮子为什么要躺着装起病来?因为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
【3】“狐狸看透了它这个诡计”,“它”是指___________。这个诡计是(________)
(1)狮子钻进山洞里装病。
(2)狮子趁野兽到洞里探望它,吃掉它们。
(3)野兽们探望狮子,能给它带一些好吃的东西。
【4】“进洞的挺多,可是出洞的没有”意思是:(_______)
⑴探望狮子的野兽都对狮子非常好,不肯回家,在那儿照顾狮子。
⑵狮子把进洞的野兽都吃掉了。
【5】狮子身体不好,狐狸为什么不进洞探望呢?因为狐狸知道_____________,狐狸想:如果_____________,所以狐狸不进洞探望。
13、快乐阅读。
晚饭后,我和姐姐正在门口乘凉。忽然飞来一只大蜻蜓,落在一棵小树上,我悄悄地跑去,把它捉住。大蜻蜓真漂亮!两只眼珠像小玻璃球,亮晶晶的。一对红翅膀不住地扇着。我真喜欢它,就拿着玩起来。
姐姐看见了,大声喊:“快把它放了,它是益虫!”我听了姐姐的话,想到益虫的好处,就把它放了。
1.第一自然段共有( ) 句话。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美丽——( ) 喜爱——( )
3.用“ ” 画出描写蜻蜓外形的句子。
14、我会读故事,并回答问题。
①在一片大森林里,大象很有学问,小猴也很聪明。有一天,他们为谁最聪明争论起来,最后决定比一比。
②小鹿姐姐做裁判。小鹿说:“你们谁先跨过大河,到梨树上采20个梨回来,谁就获胜!"
③大象几步跨过大河。来到梨树下,可他怎么也摘不到果子,只好回去了。小猴说:“你把我驮过去,我能摘下果子。”于是,大象把小猴驮过去,小猴爬上树摘下果子,和大象一起回去了。
④小鹿姐姐问:“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⑤“团结协作才能把事情办好!”大象和小猴异口同声地说。
【1】短文讲了______和______比本领,______当裁判的故事。
【2】大象和小猴是怎样摘到果子的?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
【3】读了故事我理解“异口同声”的意思可能是( )。
A.大象小、猴说不同的话。
B.大象、小猴一个说一个不说。
C.大象、小猴一起说同样的话。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A.只有自己付出努力才能把事情做好。
B.大家各有所长,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把事情做好。
C.小猴比大象聪明。
15、阅读与欣赏。
狐狸和乌鸦
狐狸在树林里找吃的。他来到一棵大树下,看见乌鸦正站在树枝上,嘴里叼着一片肉。狐狸馋得直流口水。
他眼珠一转,对乌鸦说:“亲爱的乌鸦,您好吗?”乌鸦没有回答。
狐狸赔着笑脸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
狐狸又摇摇尾巴说:“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非常得意,就唱了起来。“哇……”她刚一开口,肉就掉了下来。
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
【1】乌鸦上当的原因是( )
A. 因为乌鸦喜欢唱歌。
B. 因为乌鸦喜欢听奉承话。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 爱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
B. 要多夸别人的好处,少说别人的坏话。
【3】乌鸦的肉被骗走了,她会怎么想,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想一想,写一写。
1.有一天,王明在马路上发现一个学生在草坪里玩耍,他去劝那个学生,那个学生却说:“踩的人多了,少我一个不少,多我个不多,有什么关系?”王明该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学路上,军军把吃剩的馒头随手丢在路上,看到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对军军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
3.临近期末考试,小华每天只知道玩,上课不够认真,作业也马虎了事,大家都在为他着急,你是他的同学,你会怎样劝说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写一写
捡几片漂亮的树叶做成书签,再写上一、两句话,送给别人或送给自己。把想写的话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用上加点词语各写一句话。
1.老师一边说,一边拿着笔在纸上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你在课外还读过哪些书?请你写出三本书的书名。(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写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小朋友,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你为什么喜欢它?用几句话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