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语巧搭配。
_____的凉棚 _____的岩石 _____的小岛
_____的枝叶 _____的空气 _____的云海
2、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xīn kǔ bàng wǎn zhú lín shān dǐng píng jiǎng hǎi yá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3、看拼音,写词语。
chàng gē hún shēn jī dòng hēi yān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pū miè jiù huǒ páng biān shuǐ qì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的风光 (_____)的太阳
(_____)的湖水 (_____)的月亮
(_____)的小岛 (_____)的游客
5、词语接龙。
年轻→( 轻松 )→( 松树 )→(______)→(______)→(______)
大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chūn tiān tián yě táo huā dà shū
yóu jú lǐ wù zhí shù bǐ zhí
7、对的画“√”,错的画“×”。
1.日月潭、黄山、庐山都是台湾的风景区。( )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
3.香港的日月潭很美。( )
4.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 )
8、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植物妈妈给孩子们准备了各种旅行的办法,蒲公英妈妈送了降落伞给自己的娃娃。(_____)
2.蝌蚪先长出两条前腿,再长出两条后腿。(_____)
3.松树和柏树到了秋天,叶子就变黄了。(_____)
4.雁群在飞行时会写字。(_____)
9、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错误的画“✕”。
1.“专”共有四画,第三画是竖折撇。 (______)
2.“连”“床”“弯”都是半包围结构。 (______)
3.兰兰的爷爷是桥梁工程师。 (______)
4.马习惯站着睡觉,狒狒喜欢背靠树,坐着睡觉。(______)
10、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上“√”,错的打上“×”。
(1)说话的时候,使用恰当的语气,能让听的人感到舒服。_____
(2)“神、礼、福、被”这几个字都是礻字旁,与祭祀有关。_____
(3)《舟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_____
(4)过端午,赛龙舟,粽香艾香满堂飘。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1】文段出自《_________》这则寓言故事。
【2】文段中画横线的语句要读出( )的语气。
A.欣喜 B.无奈 C.伤心
【3】你认为文段中农夫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成语典故我知道,不懂的地方问问爸爸妈妈。
孟母三迁
从前,在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
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母亲看到了,就皱起 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母亲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母亲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
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堂附近。每月夏历初一,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之后都学习记住。孟子的母亲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1】按照孟母搬家的顺序,选择正确的选项。( )
①市 ②学堂 ③墓地
A. ②①③ B. ③①② C. ①③②
【2】为什么孟母要“三次搬家”?( )
A. 孟母不喜欢墓地、市集。
B. 孟母想让孟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C. 孟母喜欢搬家。
13、课内阅读。
为了使井水更洁净,人们又在井底垫上木炭,铺上沙石。清清的泉水从井底汩汩地冒出来,人们欢呼雀跃,争先恐后地捧起井水喝。甘甜的井水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
后来,乡亲们在井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现在,很多来参观的人,都要亲口尝一尝这井中的水,并在石碑前摄影留念。
1.用“____”画出第一自然段首句中描写动作的词语。
2.用“ ”画出人们见到井水时的情景。
3.我会用选文中带点的词写句子。
争先恐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摘抄出石碑上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课文说说“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题。
我国有一个中外闻名的青海湖鸟岛,在青海湖的西部。
每年五月,一批又一批的候鸟从南方飞来,小岛上挤满了各种各样的鸟。每到清晨,林子里响起( )的鸟叫声。
鸟窝密密麻麻的,一个挨一个。
窝里窝外,到处都是鸟蛋,有白色的,也有青绿色的。
【1】这段文字共有(____)个自然段。
【2】仔细读一读短文,找一找:
写鸟多的词有_______________;
写鸟窝多的词有___________;
写鸟蛋多的词有______________;
写鸟蛋颜色的词有______________。
【3】给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只填序号)
A.叮当 B.哗啦哗啦 C.叽叽喳喳
15、我会阅读。
祖先的摇篮(节选)
我想—— 那时候,
我们的祖先, 孩子们也在这里
可曾在这些大树上 逗小松鼠,
( )野果, 采野蔷薇吗?
( )鹊蛋? 也在这里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 )红蜻蜓,
和野兔赛跑, ( )绿蝈蝈吗?
看蘑菇打伞?
1.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入文中的括号内。
捉 掏 看 逮 摘
2.“我”想象“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可能会做的事情有 、 、 、 。
3.想一想,“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里还会做哪些事情呢?(至少2种)
16、说话 小燕子 悄悄地 正在 小白兔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会照样子写词句。
(1)照样子组词。
例:观 观看 美观 观众 坐井观天
风:( ) ( ) ( ) ( )
(2)照样子,把句子写得更具体。
例:蓝天上飘着白云。 (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 )的葫芦藤上开出了( )的小花。
例:我怎么能要你的椅子呢? 我不能要你的椅子。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口语交际。
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需要跟别人商量事情。你想找小明商量多看几天书的事,该怎样跟他商量呢?
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船行驶。(把句子写具体)
船_______________行驶。
2.风娃娃吹跑了人们晒的衣服。(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
3.船工们一边收起纤绳,一边向风娃娃表示感谢。(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仔细观察下面的四幅图,想一想,图中是谁?他在做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样?请你根据这些编个小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