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中,
、
分别平分
和
,过点
作
交
于点
,交
于点
,那么下列结论:①
;②
;③
的周长等于
的周长;④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相机成像的原理公式为,其中
表示照相机镜头的焦距,
表示物体到镜头的距离,
表示胶片(像)到镜头的距离.下列用
,
表示
正确的是( )
A.
B.
C.
D.
3、已知,则代数式
的值等于( )
A.3
B.
C.
D.5
4、如图,的对角线
与
相交于点O,
,若
,则
的长为( )
A.5
B.8
C.10
D.11
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无理数是无限小数;②无限小数是无理数;③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④两个无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⑤无理数的平方一定是有理数;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如图,在△DEF中,点C在DF的延长线上,点B在EF上,且AB∥CD,∠EBA=60°,则∠E+∠D的度数为( )
A.60°
B.30°
C.90°
D.80°
7、心理学家发现,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与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
(分)之间有如下关系(其中
介于0~20之间):
提出概念所用时间 | 2 | 5 | 7 | 10 | 12 | 13 | 14 | 17 | 20 |
对概念的接受能力 | 47.8 | 53.5 | 56.3 | 59 | 59.8 | 59.9 | 59.8 | 58.3 | 55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这个变化中,自变量是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因变量是对概念的接受能力
B.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是59.8时,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是12分钟
C.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是13分钟时,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最强
D.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当介于2~13之间时,
值逐渐增大,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
8、如图,分别以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方形,其面积分别用
、
、
表示,已知
,
,则
的值为( )
A.119
B.17
C.13
D.169
9、在下列以线段,
,
的长为三边的三角形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
B.,
,
C.
D.,
,
10、已知AD是△ABC的中线,BE是△ABD的中线,若△ABC的面积为18,则△ABE的面积为( )
A. 5 B. 4.5 C. 4 D. 9
11、如图为杨辉三角表,它可以帮助我们按规律写出(其中
为正整数)展开式的系数,请仔细观察表中规律,将
的展开式补充完整.
_______
12、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分别为2和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周长为______________。
13、若=3,则分式
=______.
14、化简_____.
15、在△ABC中,若∠A:∠B:∠C=1:2:3,则BC:AC:AB=____.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是(3,﹣4),则点P到x轴的距离为______.
17、如图在Rt△ABC中,∠C=90°,CD⊥AB于D,若AC=12,BC=5,则CD=___.
18、如图,在正方形中,已知
,点
分别是边
的中点,点F是边
上的动点,连接
,将正方形
沿
折叠,
的对应点分别为
,则线段
的最小值是_____.
19、命题 “若a=b,则|a|=|b|”的逆命题________(是/不是)真命题.
20、如图,△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若∠BAC=70º,则∠BAD=______º.
21、
(1)【自主学习】填空:
如图1,点是
的平分线
上一点,点A在
上,用圆规在
上截取
,连接
,可得
,其理由根据是 ;
(2)【理解运用】如图2,在中,
,
,
平分
,试判断
和
、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写出证明过程.
(3)【拓展延伸】如图3,在中,
,
,
分别是
,
的平分线,
,
交于点
,若
,
,请直接写出
的长.
22、分解因式:
(1)
(2).
23、(1)计算:;
(2)计算:;
(3)下面是甜甜同学进行实数运算的过程,认真阅读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任务一:以上化简步骤中第一步化简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任务二:第__________步开始出现错误,请写出错误的原因_________,该试运算正确结果是__________.
24、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2x2﹣8x+5.
25、如图所示,在ΔABC中,DE、MN是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其垂足分别为点D、M,分别交BC于点E、N,且DE和MN交于点F.
(1)若∠B=24°,求∠BAE的度数.
(2)若AB=8,AC=11,思考ΔAEN的周长肯定小于多少?
(3)若∠EAN=40°,求∠F的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