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各项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②共其乏困
③失其所与,不知
④今日往而不反者
⑤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⑥图穷而匕首见
⑦因人之力而敝之
⑧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⑨张良出,要项伯
⑩卒惶急无以击轲
⑪令将军与臣有郤
⑫因击沛公于坐
⑬焉用亡郑以陪邻
⑭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⑮旦日不可蚤自来谢项王
A. ①③⑤⑦⑨
B. ②④⑥⑧⑩
C. ⑤⑨⑪⑬⑮
D. ⑥⑧⑩⑫⑭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编年体史书,由司马光等人花了19年时间编成,编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
B.《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C.汉字的形体演变可分为古汉字阶段和隶书楷书阶段。前一阶段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和小篆;后一阶段有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其中行书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字体。
D.中国上古时代,姓和氏是有分别的。进入阶级社会后,称氏是为了区别贵贱,称姓是为了区别婚姻。后来,姓和氏成一回事,一般老百姓,原先只有名,是不配有氏的,有的甚至连正式名也没有。
3、选出“以”字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组:
例: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①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③王好战,请以战喻 ④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⑤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⑥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⑦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⑧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A. ①②⑤ B. ②③⑥ C. ②⑤⑦ D. ④⑥⑧
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 谨庠序之教 D.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它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品。鲁迅先生曾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新闻体裁有消息、通讯、特写、专访、评论等。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强调真实,又可以充分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如夏衍的《包身工》。
C. 徐志摩,笔名云中鹤、南湖等,诗人、散文家。新月社的主要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之一。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他作诗讲求“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
D. 巴金,原名李尧棠,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巨匠。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雾》《雨》《电》)、“爱情三部曲”(《家》《春》《秋》)。
6、阅读名著,完成各题。
刘姥姥初进荣国府
曹雪芹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很似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秤砣般的一物,却不住地乱晃。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得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说着,都迎出去了。
刘姥姥屏声侧耳默候。忽见周瑞家的笑嘻嘻走过来,招手儿叫他。
只见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地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一面说,一面抬身要茶时,只见周瑞家的已带了两个人在地下站着呢。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地问好,又嗔着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刘姥姥在地下已是拜了数拜,问姑奶奶安。凤姐忙说:“周姐姐,快搀起来,别拜罢,请坐。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周瑞家的忙回道:“这就是我才回的那姥姥了。”凤姐点头。刘姥姥已在炕沿上坐了。板儿便躲在背后,百般地哄他出来作揖,他死也不肯。
这里凤姐叫人抓些果子与板儿吃,刚问些闲话时,周瑞家的向凤姐回话道:“太太说了,今日不得闲,二奶奶陪着便是一样。多谢费心想着。白来逛逛呢便罢,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都是一样。”刘姥姥道:“也没甚说的,不过是来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也是亲戚们的情分。”周瑞家的道:“没甚说的便罢,若有话,只管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样的。”一面说,一面递眼色与刘姥姥。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忍耻说道:“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老这里来,也少不的说了……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说着又推板儿道:“你那爹在家怎么教你来?打发咱们作煞事来?只顾吃果子咧。”凤姐早已明白了,听他不会说话,因笑止道:“不必说了,我知道了。”忙命快传饭来。一时周瑞家的传了一桌客饭来……
刘姥姥吃毕了饭,拉了板儿过来,舔舌咂嘴地道谢。凤姐笑道:“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但如今家内杂事太烦,太太渐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况是我近来接着管些事,都不知道这些亲戚们。二则外头看着虽是烈烈轰轰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见我张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若不嫌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难,只当是没有,心里便突突的,后来听见给他二十两,喜得眉开眼笑道:“嗳,我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周瑞家的见他说的粗鄙,只管使眼色止他。凤姐看见,笑而不睬,只命平儿把昨儿那包银子拿来,再拿一吊钱来,都送到刘姥姥的跟前。凤姐乃道:“这是二十两银子,暂且给这孩子做件冬衣罢。若不拿着,就真是怪我了。这钱雇车坐罢。”……刘姥姥只管千恩万谢的,拿了银子钱,随了周瑞家的来至外面,仍从后门去了。
(选自《红楼梦》第六回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周瑞家的传达王夫人的意思,要刘姥姥“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并再次暗示和催促她,但刘姥姥却迟疑再三,言非所想,这是她的谨慎性格所致。
B.作者安排刘姥姥进贾府,就是以一个外人的眼光来描写贾府的奢华,自鸣钟、凤姐珠光宝气的打扮、传来的一桌子饭,都写出了荣国府的豪富奢华。
C.刘姥姥家因为生活困窘、衣食不济,前去贾府寻求经济帮助,作者设置刘姥姥这个角色进贾府,重点在形象地说明了“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的道理。
D.刘姥姥说到为难之处,推出板儿说话,作者刻意安排板儿这个角色使他成为乞讨的幌子,缓解了刘姥姥的窘态,让人不觉得她的话语那么突兀。
【2】小说第一段写刘姥姥刚到贾府就见到一个“匣子”的细节,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通过凤姐接待刘姥姥这门穷亲戚时的神态、动作和语言,请结合全文,分析她的人物形象。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下阕中,诗人故地重游,引发了对青年时代回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中,“易水送别”一节,借自然环境表现诀别时慷慨悲壮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雨中哀怨,____________________ 。(《雨巷》)
(4)《再别康桥》中作者在康桥“寻梦”后,情感达到高潮,想象自己在星空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真的猛士,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念刘和珍君》)
8、名句填空
(1)《沁园春 长沙》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复顾。《荆轲刺秦王》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做好准备,如果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是“____________”的结局。
(2)《劝学》中,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列举了孔子从师之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作者说这句话是为了证明“____________”的观点。
(4)《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警醒当朝者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六国论》中,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作者在文中列举齐、燕、赵三国破灭的史实并对此加以分析。作者认为,燕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六国论》中表现诸侯国先人艰苦开辟疆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丘峦崩摧。(《_________》)
(3)人生如梦,_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
(4)《琵琶行》一诗中,诗人以“_________,_________”的独特感受来描绘余音袅袅、余韵无穷的艺术境界。
(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词人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典影射现实:北方的人民已安于异族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此情此景,令人痛心疾首。
(6)在《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一词中,“声声慢”是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试望阴山①
(清)纳兰性德
试望阴山,黯然销魂,无言徘徊。见青峰几簇,去天才尺;黄沙一片,匝地②无埃。碎叶城荒,拂云堆远,雕外寒烟惨不开。踟蹰久,忽纆崖转石,万壑惊雷。
穷边自足秋怀。又何必、平生多恨哉。只凄凉绝塞,峨眉遗冢③;梢沉腐草,骏骨空台。北转河流,南横斗柄④,略点微霜鬓早衰。君不信,向西风回首,百事堪哀。
(注)①此篇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秋,纳兰奉命出使梭龙时而作。②匝(zā)地:满地,遍地。③蛾眉遗冢((zhǒng):谓古代和亲女子之墓。④斗柄:即构成北斗星斗柄的三颗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写景,取用赋法,景观宏大。先远后近,由地及天,兼顾时间上的纵深,平添无尽苍茫之感。
B.下片抒情,借典铺陈,叹尽兴亡。抒情沉郁幽伤,婉曲层深,表达了“百事堪哀”的凄苦和感慨。
C.“穷边自足秋怀”,既承上片点明边塞荒凉艰苦之“愁”,又为后文抒“恨”蓄势,语气似抑实扬。
D.全词情感丰富,既有词人长期羁旅漂泊的思乡之情,又有兴亡交替、盛年霜鬓、人生苦短的愁情。
【2】论者谓此词“苍凉沉郁,颇有苏辛之风”,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1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3)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14、根据下面的题目和要求,完成作文。
题目:那一片落叶
要求:(1)把握题旨,明确立意,选好角度。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中心明确,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3)内容充实具体,感情自然真挚,观点显示个性,想象合理新颖。
(4)根据文体特点和主题需要,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5)标点规范,书写端正,卷面整洁,8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