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爸爸在客厅里正襟危坐,要求我把考试成绩单拿去,看来又要接受教育了。
B.候车大厅里,孩子的哭闹声、小贩的叫卖声不绝如缕。
C.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寄希望于风华正茂的年青一代。
D.未经历刻骨铭心的离别,哪能体会朝朝暮暮的深情。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所谓领军人物,不仅需要有“逆水行舟”的冒险精神,也要有挥斥方遒的王者霸气,更应是一个团队的战略家和指挥者。
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情澎湃。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徐志摩的诗可谓独树一帜,他的诗赋予想象,意境清新,风格柔美飘逸。
21世纪的中国,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良好,但是一些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却看不到中国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仍然书生意气,到国外谋取就业。
每次回忆起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这位解放战争时期扛过枪、打过仗的老战士总会显得非常激动。
A.
B.
C.
D.
3、苏轼“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中用到的“孙郎”的典故,指的是以下哪位历史人物?( )
A.周瑜
B.孙坚
C.孙策
D.孙权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何在地震中逃生,老师在课堂上已经做了具体而微的讲解,而今天的演练更让我有了切身的体验。
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③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性格懦弱、谨小慎微,做起事来总是故步自封,从来不敢越雷池一步。
④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⑤作为一个清贫的读书人,我的蜗居别无长物,只有满架的书立在那里。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④⑤
5、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B. 廉颇宣言曰
C. 衡下车
D. 兄弟并为郎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各地涌现出一批“网红”县长,他们在各类新媒体平台直播售卖本地土特产,帮助农户和企业解决销售难题,受到众多网民好评。当前,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重塑,深刻地改变着政府、市场和社会关系。
受疫情影响,目前一些地区农产品供应相对充足,但消费持续低迷,供需不平衡现象突出。由于生产销售衔接链条不畅,农副产品普遍面临滞销难题,影响了群众生活必需品供应。邀请县市负责人直播帮助农民卖货,畅通农副产品销售渠道,确保农产品运得走、供得上,不啻为一种政务服务创新之举,这种做法可以打造“政府+电商+社交平台”新模式,以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消费扶贫是近年来有效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一种扶贫形式,为贫困地区稳定脱贫和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长效机制。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已超4.3亿人,网络直播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产品,也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县长直播带货不仅能够直接促进本地产品销售,还具有带头复工复产,提振市场信心的意义,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心剂”。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主持人:我和王坚博士认识有10年了,请王坚博士开一个场,就今天的数字化经济时代谈一下见解。
王坚:数字经济,我理解不应该是数字经济,应该是经济数字。本体是最重要的,本质上数字经济是经济数字,如果一定要讲的话,以数据为中心的云计算为今天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搭了一个桥,开了一条更远的路。
主持人:谢谢,大家都在说数字经济到来了,个体能感受到的变化有哪些?尤其是新鲜的易感知的。
张建锋:我们知道在消费领域肯定发生了非常多的变化,数字化不是影响了一个环节,而是影响了所有环节。数字技术对于制造业的影响就更不用说了,制造业、零售业从生产到出售完全是数字化,很多人感觉不到数字化,但确实在享受数字化带来的好处。
主持人:这个阶段便捷和效率是我们感受最深刻的,孙权(胡晓明在阿里巴巴的花名),你从金融角度分享的更多,试着从这个角度告诉我们正在发生的变化。
胡晓明:数字技术,让支付宝的客户端和所有金融机构产生了连接,由于数据的产生,我们可以快捷地给路边摊贷款,原来他们不能获得贷款,我在西安去吃一碗羊肉泡馍,这家店主在我们网商银行贷了8万块钱,他知道我是支付宝的,坚决不收那碗羊肉泡馍的26块钱。
主持人:的确,技术能打破技术壁垒、行政壁垒、地区壁垒,重建一个完整的信用体系。你最后付了26块钱了吗?
胡晓明:付了!
主持人:特别温暖,支付宝是我们生意的支撑、信义的支撑。追加一个小问题:我们在历次大会上都能感觉到阿里是技术的引领者,作为未来的展望者和畅想者,你对此怎么看?
王坚:我觉得阿里是中国支付的开创者,开创一个东西和大家都觉得这个东西应该做,是完全不一样的事情,我想,技术同样也有这样的问题,无论阿里也好,中国也好,是到了不只把技术做好,还要去做开创的时候,不然这个世界不会进步了,阿里有这样的历史责任!
主持人:开创者的角色,应该向开创者致敬!最后一个问题,博士,我记得城市大脑概念是在这个舞台上提出的,现在我们看到杭州在一步步进步,它推广得到底怎么样?
王坚:这也是一个难以回答好的问题。确实,这个东西触到了我们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城市大脑的本质如果撇开所有的功能而言,就是要解决一个城市数据的流动性问题。今天如果城市数据不流动,就不会看到这个城市当下所有问题被解决的希望。到了什么状态呢?杭州至少已经在真正意义上,从一个城市规模层面上做这件事情,也是第一次让我看到希望,我们是在讲城市的大脑,而不是在讲一个城市某一个功能,我想在更多的场合,大家听到人工智能技术,实际上都还是在讲一个技术在某一个功能上怎么实现,它远远谈不上从一个城市整体的角度来考虑它们之间的事情,杭州是非常积极的,在一个城市的水平上想这个事情。
(摘编自“猎云网”)
材料三:
虽然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在全球居于前列,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产业短板也非常突出,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处于全球第一梯队,但在新型计算平台、分布式计算架构及大数据处理、分析和呈现等方面与领先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开源技术和相关生态系统影响力较弱。
数字经济是高知识密集型产业,人才储备规模和水平对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至关重要。2000年以后,我国加强了高等教育中数字经济相关学科建设,成为培养计算机、自动化、信息管理等专业大学生最多的国家。从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人才优势集中体现在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开发和颠覆性技术研发两个领域。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企业拥有最优秀的场景设计技术团队及市场营销和数据分析团队,华为、阿里巴巴达摩院在人工智能、5G技术等频覆性技术研发领域的人才储备量在全球领先。从人才结构看,传统IT、计算机领域人才较多,而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领域人才缺口较大,复合型人才紧缺问题尤为严重,特别是顶尖人才基本依靠输入。
我国数字经济场景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了人口和产业规模红利,场景的原始创新较少。我国数字经济应用场景领域不够广泛、应用程度不深。互联网、金融和电信约占国内数字应用市场的70%,交通、医疗、教育领域近年来数据应用有所发展,但比重仍然很低。
金融危机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达国家在刺激本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更加保守的贸易和技术政策,这对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分工格局产生不利影响,而对我国这种影响更加巨大。
(摘编自《经济纵横》)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县长直播“带货”,是顺应形势运用互联网思维创造性推动工作的具体表现。
B.路边摊贷款成功,是支付宝基于数字技术把金融机构与商户进行连接的结果。
C.阿里是数字经济的开创者,它的发展壮大跟我国的数字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D.较之核心技术、复合人才,国际大环境是影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互联网+消费扶贫”的创新模式,构建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有效机制,助力脱贫攻坚。
B.杭州在构建城市大脑上的探索,有可能改变我国数字经济应用场景领域不广、应用程度不深的现状。
C.材料二中主持人充分了解采访对象,精心设计采访提纲。采访伊始,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数字经济的话题。
D.我国在应用场景开发和颠覆性技术研发领域的人才储备量全球领先,与高等教育加强了相关学科的建设密不可分。
【3】目前,我国的数字经济有何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在以礼治国上,冉有用“_____________”来表明自己能力不够,而公西华也谨慎地说在国家礼仪活动中,自己只是“___________”。
(2)杜甫《登岳阳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刻画了一位倚窗眺望、身在洞庭、心在长安、自己处境孤苦却依然心忧国家时局的爱国诗人形象。
(3)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两句分别用一语双关和比喻来暗示作者尽管被免职,但却是光明磊落、心地纯洁、肝胆相照之人。
(4)古诗词中,诗人往往将人事的消亡亦或古代繁华的短暂,与自然景物永恒不变作对比,从而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周瑜气定神闲,不费吹灰之力即取得大战胜利的大将风范。
(2)曹操在《短歌行》中借《诗经》中的句子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描述了屋前屋后绿树成荫、桃李芬芳的美好景色。
(4) _____________,弃脂水也。(《阿房宫赋》杜牧)
(5) 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 (《阿房宫赋》 杜牧)
(6)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____________,或未易量。(《六国论》苏淘)
(7)_________,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苏洵)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中通过太子和众宾客的穿戴来表现送行气氛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作者对“沉默”做出预言,召唤人民起来反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2)她静默地走近走近,________________,她飘过像梦一般的,___________________。(《雨巷》)
(3)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别康桥》)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中国古代诗歌,有许多篇幅是交给思乡之情的”,比如《涉江采芙蓉》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达了思乡而不得归的情感。
(2)《赤壁赋》中,苏轼借“客”之口,以“__________,__________”来感叹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
(3)“月”在白居易《琵琶行》中是重要的意象。诗人江头送客,醉酒惨别,黯然神伤,不禁吟咏“__________”;琵琶女颜色老去,委身商贾,独守空船,不由感叹“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①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释)①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曰“超然台”。故国,这里指四川眉山。②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阕首句即点明了当时的季节特征,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柳枝随风轻拂、婀娜动人的姿态。
B. “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表现了密州城的满城春色,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色彩对比,明暗相衬。
C. “试上”二字直接点明作者登台望远的场景,其中“试”字含蓄地透露作者暂得清闲的愉悦心境,引起下阕的抒情。
D. 全词意境清丽,上阕重在写景,下阕重在抒情,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语言质朴无华,但见其婉约之风。
【2】作者酒醒后为何咨嗟?全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是寡人之过也 ②臣请入,与之同命
B.①以乱易整,不武 ②而乃以手共搏之
C.①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②子亦有不利焉
D.①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②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杀人如不能举 ②愿举国为内臣
B.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②轲自知事不就
C.①因人之力而敝之 ②因击沛公于坐
D.①秦王必说见臣 ②秦伯说,与郑人盟
【3】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活用和例句相同的是( )
例句:群臣怪之
A.晋军函陵 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今太子迟之 D.吾得兄事之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B.愿足下更虑之 更:更加
C.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刻毒
D.秋毫不敢有所近 近:接触、沾染
【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且贰于楚(从属二主) 越国以鄙远(把……当作边邑)
B.而右手揕其胸(刺) 秦之遇将军(对待)
C.沛公起如厕(往) 杀人如不能举(尽)
D.比诸侯之列(比较)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古今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恐惧不敢自陈
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D.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7】下面各句的句式和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大王来何操 B.夫晋,何厌之有
C.客何为者 D.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8】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1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小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都在家里拉个不停。家人不堪这种“锯床腿”的干扰,每次都向小女孩求饶。小女孩一气之下跑到一处幽静的树林,独自演奏了一曲。突然,她听到一个老妇人的赞许声:“拉得真不错!”老人继而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是感觉你拉得不错!”于是,小女孩每天清晨都来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会连声赞许:“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有一天,小女孩的家人发现,小女孩的琴拉得早已不是“锯床腿”了,便惊奇地问她有什么名师指点。这时,小女孩才知道,树林中的那位老妇人竟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而她的耳朵也从未聋过。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