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合肥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下面有关我国著名诗人的对联,与括号内人名不对应的一副是

    A. 上联:浩气贯日月,空余英雄心一颗 下联:文光射斗牛,剩有悲壮词千篇(辛弃疾)

    B. 上联:缅想忠贞,补阙拾遗犹昨事 下联:何来环佩,清辉香雾替诗魂。(杜甫)

    C. 上联:把酒问青天,放眼已无高力士 下联:登舟望秋月,旷怀犹忆谢将军(苏轼)

    D. 上联:千般无奈思故国 下联:万缕愁绪名悔心(李煜)

  •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某同学在学习方法交流会上说:“我殷切期望同学们调整心态,改进方法,取得佳绩。”

    B. 王主编说:“李先生,奉上新近刚出的一本拙著,请批评,请惠存!”

    C. 刘永波深情地说:“在这里,首先对令尊前些日子的过世表示深切的哀悼。”

    D. 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侯。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铁骑突出刀枪鸣   B. 门前冷落鞍马稀

    C. 整顿衣裳起敛容   D. 凄凄不似向前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墨西哥是我们的友好国家,墨西哥的电影对我国观众并不陌生。

    B.班长提出利用寒假组织尊师活动,大家纷纷附和。

    C.虽然他们在寻找革命真理和探索革命道路中经历了许多痛苦、挫折,但始终信心百倍,老而弥坚。

    D.中学生写作文,要留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胡编乱造。

  • 5、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借助

    B.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焉:代词,之

    C.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成功,功效

    D. 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横渡,横穿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匆匆过客

    路遥

    天阴了,灰暗的云层在头顶静静地凝聚着,空气里满含着潮湿。看来另一场大雪就要降临了——快到汽车站的时候,觉得脸上似乎已经落了一颗冰凉的雪粒。我的心情沉重了。明天就是春节呀!要是再下一场雪,班车一停,回家过节就根本不可能了。候车室里已经人头攒动,乱得像一个集市。

    突然传来一个微弱而苍老的声音:“哪位同志行行好,给我买一张去桃县的票吧……”这声音是绝望的,似乎不是对着某一个确定的人,而是对所有在场的人发出的一种求援的呼唤。

    只见旁边的一张椅子上蜷曲着一位老人——正是他在反复喃喃地念叨着。他蓬头垢面的,看来身体有病,面容十分苍老。不像是乞丐,因为我看见他手里捏着买车票的钱。这是一个盲人!我顿时感到一种愤愤不平了。当然我首先气这个汽车站——竟然不能解决这样一些完全应该解决的问题。但我更气这个候车室里的人,竟然没有一个肯为这不幸的老人帮忙的!我想我应当帮助这个老人。

    我瞅了一眼去桃县的售票口:正好!803次和802次的售票口紧挨着,并且车次牌上写着“增加两辆车”的字样。先排哪个队呢?如果现在去给那个瞎眼老头排队买票,我自己的票十有八九买不上了。我将不得不垂头丧气的滚回单位。但如果我要是先给自己买票,那老头的票也把握不大了。

    我来不及多想,很快站到了802次的队伍后面。我终于把一张802次的车票拿到手了!我带着这个充实的收获,站在803次的队伍后面,我很愉快:我自己得到了满足并且开始加紧做一件崇高的事。前面站着一个高大的青年,头发乱蓬蓬的,穿一条带条格的裤子,一双皮鞋的后跟闪着亮光,右脚在地板上有节奏地敲着锣鼓点。时髦青年!不看他的正面,光那后背就叫我反感。奇怪他竟然能正经八百地站在这个队伍后面排队。要是售票员喊一声“票快完了,后面的人不要排队了”,他准会如狼似虎地扑过去。

    我又发现这队伍的旁边还站着一位青年妇女。当售票员宣布只剩一张票的时候,那青年妇女猛地把手抢先伸进了售票口。那个男青年两只拳头紧捏着,用很难听的话斥责她。

    “叔叔,求求你,不要打妈妈!”

    他有点吃惊地盯着那个妇女旁边站着的胖胖的小姑娘,皱了一下眉头,随后,用一种极温柔的语调不连贯地说:“你……别怕!”小伙子的腮帮子急速地抽动了几下,泪花子在眼里直转。他突然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了一张车票,递到青年妇女的面前。

    “您不要奇怪,”他说,“我是买到了一张803次的车票,但这不是给自己买的。我第二次排队才准备给自己买一张。您带着孩子,待下去太不方便。我不走了,但请您替我在路上照料照料那个人。”他向后面的角落里努了努嘴,“那个瞎眼老头。”我一下子被震惊得目瞪口呆!那青年妇女尖叫了一声,惊喜地喊叫着说:“呀,我这张票也是给他买的呀!”

    一刹那间,他们谁也不说话了。他们静静地互相看着对方,两张纯洁的年轻的脸,像大理石雕塑一般美丽。

    此刻,站在他们身边的我,像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傻瓜;又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小学生,羞愧地站在班主任的面前。那青年妇女说:“同志,我根本不是去桃县的!我本来是要买802次车票的。但看见那个老头太可怜了,我觉得有责任帮助他,我又怕给老头买不上票,就厚着脸皮插到您前面了。快要进站了,您赶快和那老头上车去吧!”只见那个男青年神色庄严地从她手里接过车票,掏出车票钱放到了青年妇女的手里;然后弯了腰,小心翼翼地在那个小女孩的脸蛋上亲了一下,便转身走了。我猛地迈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步伐,走到了那位青年妇女面前,掏出车票,对她说:“你要802次的票吗?我有事不能走了,退票。”她惊喜地一边掏钱,一边说:“真运气!太谢谢您啦!”我接过钱,把帽檐往下拉了拉,默默地走过拥挤的人群,出了候车室。

    外面已经变成一片银白的世界。飞舞着的雪花打着旋儿,纷纷扬扬地飘落着。街道上一片寂静。我踏上洁白的路面,匆匆向机关走去。

    (有删节)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灰暗的云层在头顶静静地凝聚着”“看来另一场大雪就要降临了”,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营造了凄冷、沉重的氛围,暗示了人物心情和故事结局。

    B.在先给自己买票还是先给老人买票的两难选择中,作者细腻描写了“我”、男青年、青年妇女的不同心理,深刻剖析并批评了“我”的自私。

    C.男青年因为最后一张票和青年妇女发生了争执,又被小女孩误解,腮帮子抽动,泪花子在眼里直转,都表现出他既懊恼又委屈的心理。

    D.小说以“我”的视角叙述了旅客暗中争相为盲老人买车票的故事,表现了素不相识的人之间存有大爱的主题,引发读者思考。

    2小说以买票场景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男青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塑造这一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3)一去紫台连朔漠,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咏怀古迹》)

    (4)_________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5)_____________________,血色罗裙翻酒污。(《琵琶行》)

    (6)请写出李商隐《锦瑟》的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生未卜此生休。(李商隐《马嵬(其二)》)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9)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复挺者,_____________________。(《劝学》)

    (10)_____________________,杀豪杰……铸以为金人十二,_____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11)然_____________________,氓隶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13)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14)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15)子曰:“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述而》)

    (16)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守死善道。危邦不入,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仍誓死不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绿树成荫的清幽环境,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3)在《出师表》中最能代表诸葛亮有赏有罚的执政理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不宜异同。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2)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故_______________,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5)在贾谊看来,秦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作者引用《诗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直抒胸臆,表现诗人高洁傲岸、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的《登高》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抒发自己的多重愁苦,被宋代学者罗大经认为“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仲由不加考虑就回答问题,是因为他想通过军事强国来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目的。

    (2)中国古典文学专家袁行霈认为,《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可以与杜甫诗“心迹喜双清”集成一副对联,而且给人提供了一个为人处世的准则,此言良是。

    (3)“舟”是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古诗文中有许多带“舟”的句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贯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鸂鶒:xīchì水鸟名。

    1下列选项中与诗歌内容不符的两项是

    A. “东邻西舍无相侵”一句,写出了农家生活祥和宁静,没有恃强凌弱、尔虞我诈、互相争夺等社会现象,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和情趣。

    B. “蚕娘洗茧前溪渌”一句,通过描写“蚕娘”在绿溪边漂洗蚕茧的场景,既写出了农家劳动的艰辛,也表现出“蚕娘”的辛勤和丰收的喜悦。

    C. 尾联写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是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其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并侧面烘托出“我”流连忘返的心情。

    D. 本诗末尾用一“熟”字状“西坡瓜豆”,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回应上文满塘黑压压的蒲与到处都是的桑柘,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E. 此诗给人清新健美之感,在晚唐绮丽纤弱的诗风中,可谓独树一帜。

    2本诗八句诗中,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人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君子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亡何也?”曰:“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明镜所以照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

    (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犹不能其意之所欲至矣        致:达到

    B. 不肖而不能去也             贱:地位低下

    C. 是故江海者托于船             绝:横渡

    D. 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雠:同“仇”,仇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登高望,太息而叹            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B. 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亡何也?      吾还也

    C. 遂出见之,授以为相           请以剑舞,击沛公于坐

    D. 水广鱼大,君明则臣忠          故木受绳直,金就砺则利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君子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B. 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君子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C. 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君子/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D. 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君子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人君树立功名、成就霸业抑或破家亡国、身败名裂,根本的原因在于能否尊贤而下士。

    B. 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弦章告诉他,要多有几个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

    C. 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而赵简主用鞭辟入里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

    D. 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而导致灭亡。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2)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四十四》

    材料二:

    只能通过劳动,思想才能变得健全;只有通过思想,劳动才能变得愉快,两者是不能分割的。

    ——罗斯金

    材料三:

    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

    ——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综合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