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宿州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词语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开国何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B.扪参历井仰胁息(屏住呼吸)

    C.朱颜(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

    D.以手抚膺长叹(坐下)

  • 2、选出下列各句句式不同的一项

    A.树之以桑

    B.申之以孝悌之义

    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D.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3、下列句子中,加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B.璧有瑕,请指示

    C.皆为陛下所成就

    D.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 4、从句式看将以下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甚矣,汝之不惠②请其矢,盛以锦囊

    ③一夫作难而七庙毁④梁,吾仇也

    ⑤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⑥其势弱于秦

    ⑦痛哉斯言⑧其两股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⑨何以谓之文也

    A.①⑦/②⑥/③⑤/④/⑧/⑨

    B.①④⑦/②③/⑤⑥/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⑧/⑥/⑦/⑨

    D.①/②③④/⑥/⑦/⑧/⑨

  •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昆虫们最善于使用这种“香水”。

    ②动物们都有自己的特定气味,有些气味人类闻得到,有些则闻不到。

    ③接收这一信号后,往往会有许多“宅男”不辞辛劳地前来,释放外激素与雌性呼应。

    ④这些气味可以标记领地,留下关于个体的特征信息,当然这些信息中,也包括是否单身。

    ⑤每到繁殖季节,雌性昆虫便会分泌出外激素,向异性释放明确的信号:此地有“女神”一名,先到先得。

    ⑥我们可以将这些或浓烈或隐形的气味,统称为化学信号,这就是单身动物们的特制“香水”。

    A.①④③⑤⑥② B.①⑤③④⑥②

    C.②④⑥①⑤③ D.②④①⑤⑥③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7年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86岁的屠呦呦站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上,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捧回红彤彤的奖励证书。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实行重大改革以来,27人先后问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们中有吴文俊、袁隆平、王选……

    屠呦呦有三大特别之处:27人中第一位女科学家,第一位非院士,第一位诺奖获得者。

    1930年12月出生的屠呦呦,履历简单:1955年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她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

    这位中国浙江宁波的女子,成就不凡:她从中医古籍中获得灵感和启迪,改变青蒿传统提取工艺,创建低温提取青蒿素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成为发现青蒿素的关键性突破;率先提取到对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青蒿抗疟有效部位“醚中干”。

    “三千年医药兴,佑生救疾民族昌盛……昂首看,更领健康潮,众呦常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在《呦呦三鸣》中写道。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以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ACT)作为治疗疟疾的首选方案,过去20余年间在全球疟疾流行地区广泛使用。近年来,ACT年采购量达3亿人份以上。《2015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15年,由于采取包括ACT在内的有效防治措施,挽救了约590万儿童的生命。

    (摘编自新华网《折桂国家科技最高奖,屠呦呦独创三“第一”》)

    材料二:

    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家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学科门类。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过不朽的贡献,在现代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在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近几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催生下,中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看世代相传的中医药,作为社会实践的知识、技能,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无疑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和办公室,组织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申报工作。我国在2008年10月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中,“中医”是我国上报的35个项目中的首选项,而且这是决策层认定的“最重要、无需讨论与评审”的“名列榜首”的选项。

    (摘编自张宗明《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与发展》)

    材料三:

    中医药学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萌生、成长的。中医药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当时的哲学、文学、数学、历史、地理、天文、军事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营养,同时又融进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而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中医药学在这种传统文化氛围中能够自然地得以普及。古代上自帝王将相、下至走卒贩隶,各个阶层或多或少都能知医识药,由儒从医者、由官业医者更是不胜枚举。“秀才学医,笼中抓鸡”之说,流传甚广。

    近百年来,中医的发展出现了危机,一个时期甚至面临被取缔、被消灭的境地。从历史环境中看,伴随着新文化运动,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了猛烈的抨击,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的中医药学也不可避免地遭到前所未有的批判。在这样的语境中,中医成了“失语的中医”,丧失了自己的本体地位。

    从现实的情况看,离开了中国传统人文文化教育和传播,中医药执业人员单纯学习中医诊断、方剂、药性,终究难成为一代中医名家(即使一时出名,也后劲不足)。中药也难以保持和发展地道药材与传统炮制方法。与中医药相关的产品,包括中医药文化产品也难以形成良好持久的市场氛围。离开文、史、哲等文化的滋养,中医理论也难以得到健康持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医文化研究既担负着推动医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任,也担任着复兴传统文化的重要角色。

    本来,作为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阵地——中医药高等院校,应该是最有资格也是最应该弘扬传统文化的地方。但是,现代中医院校完全按照西方科学模式进行构建,用所谓的现代科技来研究中医药。中医院校一版又一版的教材也变得越来越“现代化”,语言表达也越来越“标准化”、“客观化”,而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主干课程——医古文,也越来越被边缘化,在中医师职称考试中也已被取消,而换成能与西方科学接轨的现代语言工具——英语。其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更只是作为中医院校可有可无的选修课。

    用现代科学手段、西医标准来研究中医药,作为一种研究途径,应该承认其研究价值。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和文化研究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但是目前却是文化研究越来越萎缩,甚至很多人主张中医学的文化因素恰恰是落后的、迷信的、应该抛弃的东西,于是现代科技手段成为研究中医药的主要甚至惟一手段。而实际上,中医具有较其他医学更为浓厚的文化属性。医学的对象是人的生命,换句话说,生命是医学的本体,所以生命文化就是医学的元文化。中医在认识生命的本质、规律问题上,有着不同于西方的鲜明的个性色彩。如中医将“气”看成是生命的本源和动力,将阴阳五行看成是生命的过程序列和存在方式;中医将自然人与社会人作动态比附,建构了一个由心神调控的心与身同构、同序的小生命系统和人与宇宙同构、同序的大生命系统。中医比现代医学更能反映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其将中医看成是一门生命科学,倒不如将中医看成是一种生命文化。因此,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研究是迫切,也是必要的。

    (摘编自张其成《加强中医药文化研究,提升文化软实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屠呦呦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独创三个“第一”,说明屠呦呦的成就和贡献远比先前其他获奖的科学家要大得多。

    B.屠呦呦成就不凡,创新青蒿传统提取工艺,提取的“醚中干”能够有效抑制疟原虫,挽救全球无数儿童的生命有赖于此。

    C.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的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负责组织开展。

    D.“秀才学医,笼中抓鸡”之说,形象地交代了具有传统文化背景的人学习中医相对容易,说明中医与传统文化关系密切。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现代医学发展迅速,但中医药在治疗疾病、维护人类健康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是我国最具国家影响力的学科门类。

    B.“中医”是我国在2008年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代表作”项目中的首选项,可见国家对中医药非常重视。

    C.中医药学源远流长,融合了文、史、哲等多学科知识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注定与传统文化血脉相连。

    D.中医较其他医学文化属性更为浓厚,因有些人对中医文化存在误解,现代科技手段就成为研究中医药的主要手段。

    【3】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中医药能调节人体免疫力,激发机体防御能力,在抗击非典和新冠病毒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B.中医文化研究既担负着推动医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任,也担任着复兴传统文化的重要角色。

    C.中医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历史悠久且从未中断,具有传承与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

    D.多年来,人们对中医药存在着疗效缓慢、只能养生不能治病等偏见,很多中医药方逐渐失传。

    【4】材料一是一则新闻报道,最后一自然段对这则新闻报道起到哪些作用?请结合新闻体裁特征简要说明。

    【5】面对当前中医药发展的现状,请你结合材料就如何更好地促进我国中医药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名篇名句默写

    (1)《赤壁赋》中描写曹军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盛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氓》中表现女子始终如一,而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兰亭集序》中王羲之认为人们的生死之情是客观存在的,那种均齐生死寿夭的观念,完全是不近人情的虚诞意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公安县怀古①

    杜甫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②。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深秋。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邠州,京城震动。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②此二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君臣的关系及吕蒙的战绩。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八句四联,对仗工整,颇显诗人的诗律功底。

    B.首联构思精巧,用笔着力表现出“山野”之“旷”,“江水”之“深”。

    C.颔联中,“催”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情状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D.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叙古迹形胜,次写眼前之景,后抒怀古情思。

    2本诗与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在思想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洙,字巨源,广陵人。羁丱①能文,未冠擢进士。包拯、欧阳修、吴奎举应制科,进策五十篇,指陈政体,明白剀切。韩琦读之,太息曰:“恸哭流涕,极论天下事,今之贾谊也。”再迁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治平中求言,以洙应诏疏时弊要务十七事后多施行,兼史馆检讨、同知谏院,乞增谏员以广言路。凡有章奏,辄焚其稿,虽亲子弟不得闻。王安石主新法,多逐谏官御史,洙知不可,而郁郁不能有所言,但力求补外,得知海州。免役法行,常平使者欲加敛缗钱,以取赢为功,洙力争之。方春旱,发运使调民浚漕渠以通盐舸,洙持之不下,三上奏乞止其役。旱蝗为害,致祷于朐山,撤奠,大雨,蝗赴海死。寻干当三班院②。三班员过万数,功罪籍不明,前后抵牾,吏左右出入,公为欺奸。洙革其甚者八事,定为令。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先是,百官迁叙,用一定之词,洙建言:“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诏自今封赠荫补,每大礼一易,他皆随等撰定。元丰初,兼直学士院。澶州河平,作灵津庙,诏洙为之碑,神宗奖其文。擢翰林学士,才逾月,得疾。时参知政事阙,帝将用之,数遣中使、尚医劳问。入朝期日,洙小愈,在家习肄拜跽,偾不能兴,于是竟卒,年四十九。帝临朝嗟惜,常赙外赐钱五十万。洙博闻强识,明练典故,道古今事甚有条理。出语皆成章,虽对亲狎者,未尝发一鄙语。文词典丽,有西汉之风。士大夫共以丞辅期之,不幸早世,一时悯伤焉。

    (节选自《宋史·孙洙传》)

    注①丱(guàn):儿童束发成两角的样子。②三班院:北宋前期的人事管理机构,负责统计、考核、差遣三班使臣。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

    B.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

    C.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

    D.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冠”,古代指未成年人,古时女子和男子20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童子,少年,均指不到20岁的人。

    B.太常礼院:官署名。唐朝始置,属太常寺。掌教礼仪,事许专达。五代沿置,掌郊庙之制,检讨礼仪故事。和古代“庠序”的职责一样,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

    C.“元丰”是宋神宗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位皇帝可有一个或多个年号。“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位皇帝也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庙号。如《过秦论》里的“七庙隳”就是指秦始皇有多个庙号。

    D.四书五经: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的是《中庸》《大学》《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洙年少登第,深受时人器重。他未冠考中进士,后被包拯等人举荐参加制科考试,进献五十篇策论,陈述政事切中事理,被韩琦誉为“今之贾谊”。

    B.孙洙直言进谏,为官革除弊端。担任同知谏院时,他应诏上疏列举时弊和要务,并请求增加谏官数量;主管三班院时,明察官吏欺奸的弊端,革除其甚者。

    C.孙洙请求外任,为民阻止苛政。他不满王安石驱逐谏官御史,主动请求补任地方官职;在海州知州任上,常平使者欲多征缗钱以求政绩,他极力争辩。

    D.孙洙学博言雅,文风典雅华丽。他熟悉典章旧制,谈论古今之事很有条理,且出口成章,对人不说粗鄙之语;他的文章典雅华丽,有西汉之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发运使调民浚漕渠以通盐舸,洙持之不下,三上奏乞止其役。

    (2)时参知政事阙,帝将用之,数遣中使、尚医劳问。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刻板效应,指我们一旦对某个群体的形象产生了一种固定认知,那么对属于这个群体的个体也同样会给予一致的看法与评价。如人们可能会认为犹太人小气、黑人狂野等。

    材料二:能从不同的观察点看到多少种世界,就能生活在多少种世界里。

    材料三:目前中国已经向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医疗援助,派遣了多支专业医疗团队。对此,国际舆论有赞美,有质疑,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站在全球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展现了一个担当负責的大国应有的形象。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从个人到国家都无可避免地与外界发生联系。那么如何更好地认知他人或者被他人认知?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演讲稿,在“沟通你我”的主题班会上发言。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得套作,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