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弃甲曳兵而走 曳:拖着
B.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陈述
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夺:抢夺
D.斯天下之民至焉 斯:那么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当今职场竞争激烈,身无长物者难逃被淘汰的命运,你要在职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熟练掌握一项技能。
②以前,“中国制造”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质量低劣,但现在“中国制造”与过去已不可同日而语,很多产业已变得高度专业化。
③《红楼梦》中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因姻亲关系形成了一个休戚相关的利益共同体,荣损相连。
④韩愈的《祭房君文》是唐代祭文的代表作,虽然篇幅短小,但饱含深情,一字一泪,令人不忍卒读。
⑤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⑥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积极向上,刻苦学习,奋发有为,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A. ①②⑤ B. ①⑤⑥ C. ①④⑥ D. ③④⑤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汉绣注重构图,讲究纹饰,花鸟虫鱼、龙虎凤凰、飞禽走兽,皆可绣以为纹,写实与抽象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B.为增强全体员员工的文明服务意识,进步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我省某商业银行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在本系统内广泛推行文明服务用语。
C.王夫人丧子后好不容易再次得子,无论从母性本能还是从自身权益出发,王夫人对宝玉都弥足珍贵。
D.根据俄罗斯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来看,自上月以来,整个俄罗斯已有至少37个以上的地区爆发了甲型HIN流感。
4、下列加横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A.渚清沙白鸟飞回(回旋) B.画图省识春风面(知道)
C.一去紫台连朔漠(离开) D.艰难苦恨繁霜鬓(极)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移其粟于河内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为天下笑者 圣人之所以为圣
D.其皆出于此乎 余嘉其能行古道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的天才梦
张爱玲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世人原谅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们不会原谅我。
加上一点美国式的宣传,也许我会被誉为神童。我三岁时能背诵唐诗。我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眼看着他的泪珠滚下来。七岁时我写了第一部小说,一个家庭悲剧。遇到笔划复杂的字,我常常跑去问厨子怎样写。第二部小说是关于一个失恋自杀的女郎。我母亲批评说:如果她要自杀,她决不会从上海乘火车到西湖去自溺。可是我因为西湖诗意的背景,终于固执地保存了这一点。
我仅有的课外读物是《西游记》与少量的童话,但我的思想并不为它们所束缚。八岁那年,我尝试过一篇类似乌托邦的小说,题名快乐村。快乐村人是一个好战的高原民族,因克服苗人有功,蒙中国皇帝特许,免征赋税,并予自治权。所以快乐村是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大家庭,自耕自织,保存着部落时代的活泼文化。
我特地将半打练习簿缝在一起,预期一本洋洋大作,然而不久我就对这伟大的题材失去了兴趣。现在我仍旧保存着我所绘的插画多帧,介绍这种理想社会的服务、建筑、室内装修,包括图书馆、“演武厅”、巧克力店、屋顶花园。公共餐室是荷花池里一座凉亭。我不记得那里有没有电影院与社会主义——虽然缺少这两样文明产物,他们似乎也过得很好。
九岁时,我踌躇着不知道应当选择音乐或美术作我终身的事业。看了一张描写穷困的画家的影片后,我哭了一场,决定做一个钢琴家,在富丽堂皇的音乐厅里演奏。
对于色彩、音符、字眼,我极为敏感。当我弹奏钢琴时,我想象那八个音符有不同的个性,穿戴了鲜艳的衣帽携手舞蹈。我学写文章,爱用色彩浓厚、音韵铿锵的字眼,如“珠灰”、“黄昏”、“婉妙”、“splendour”(光彩壮丽、显赫、杰出)、“melancholy”(忧郁),因此常犯了堆砌的毛病。直到现在,我仍然爱看《聊斋志异》与俗气的巴黎时装报告,便是为了这种有吸引力的字眼。
在学校里我得到自由发展。我的自信心日益坚强,直到我十六岁时,我母亲从法国回来,将她睽违多年的女儿研究了一下。
“我懊悔从前小心看护你的伤寒症,”她告诉我,“我宁愿看你死,不愿看你活着使你自己处处受痛苦。”
我发现我不会削苹果,经过艰苦的努力我才学会补袜子。
我怕上理发店,怕见客,怕给裁缝试衣裳。许多人尝试过教我织绒线,可是没有一个成功。在一间房里住了两年,问我电铃在哪儿我还茫然。我天天乘黄包车上医院去打针,接连三个月,仍然不认识那条路。总而言之,在现实的社会里,我等于一个废物。
我母亲给我两年的时间学习适应环境。她教我煮饭;用肥皂粉洗衣;练习行路的姿势;看人的眼色;点灯后记得拉上窗帘;照镜子研究面部神态;如果没有幽默天才,千万别说笑话。
在待人接物的常识方面,我显露惊人的愚笨。我的两年计划是一个失败的试验。除了使我的思想失去均衡外,我母亲的沉痛警告没有给我任何的影响。
生活的艺术,有一部分我不是不能领略。我懂得怎么看《七月巧云》,听苏格兰兵吹bagpipe(苏格兰风笛),享受微风中的藤椅,吃盐水花生,欣赏雨夜的霓虹灯,从双层公共汽车上伸出手摘树巅的绿叶。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小被视为天才的人,可能会被更多人关注,也会让很多人不理解。天才在某些方面的能力是超常的,而在其他方面则可能表现出能力欠缺,张爱玲即是如此。
B.“我”的课外读物只有《西游记》和少量童话,但“我”却知道苗族、赋税、自治权、部落时代等概念,这看似不合理的叙述,恰见“我”天赋之高。
C.“我”最终选择做钢琴家而非画家,流露出“我”世俗的一面,这也是“我”喜欢看俗气的巴黎时装报告的原因。
D.本文虽然基本上按时间顺序叙述,从“我”三岁写起,到十八岁为止,却没有机械板滞的弊病,这得益于作者精心创设的大量传神的细节描写。
【2】“母亲”在文章中出现了三次,分别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这句话的理解。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以登高而招等为喻说明“________”,只是善于利用外物;而论述学习和自省能助人做到“________”。
(2)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蛟龙起舞,妇人哭泣来侧面衬托出洞箫声的魅力和吹奏的效果。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落花
(唐)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这首诗做于846年李商隐闲居之时,当时因陷于党争,李商隐境况很不如意。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客散园寂,人去楼空,落花也似因孤独“乱飞”。
B.颔联两句从空间和时间着笔写落花“乱飞”的具体情状。
C.颈联“眼穿”句写诗人望眼欲穿盼来的春天,也挽留不住,依然又匆匆归去。
D.尾联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怜花惜花、春归伤情的一片“芳心”。
【2】尾联“芳心”语意双关,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9、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选自苏洵《六国论》)
(乙)
①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②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选自苏辙《六国论》)
【1】分别用课文中的两句话概括(甲)文这两段的段落大意。
【2】为(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A.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B.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C.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D.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最正确的一项是( )。
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
A.拿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能够应付无穷无尽的变化了。
B.把韩、魏两国交给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偷偷援助他们的急需,像这样就可以应付贪得无厌的秦国了。
C.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里面休生养息,来偷偷援助他们的急需,像这样就可以应付贪得无厌的秦国了。
D.把韩、魏两国交给秦国,其余四国在里面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应付无穷无尽的变化了。
【4】对所选两个语段的内容和写法作比较分析,完成下列表格。
| 苏洵《六国论》 | 苏辙《六国论》 |
立论角度 | 都从六国的灭亡角度,来总结教训。
| |
分析原因 | (1) | (2) |
论证方法 | (3) | |
(4) |
| |
现实意义 | 在宋朝面临北方和西夏威胁的形势下发表议论,要求积极抗敌。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据某日报统计,近三年该省高考报考专业排行榜如下:理科前五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金融学、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文科前五位:会计学、法学、金融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这些专业备受广大考生与家长青睐。
材料二:获得“共和国勋章”的袁隆平院士在接受采访时寄语年轻人:“要向前看,不要专门向钱看。”他表示,“最担忧”的是“年轻人不搞农业”。有人不以为然,认为搞农业又苦又累,没有前途。
材料三:小韩是某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得知父亲的工作单位前往武汉支援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项目建设时,小韩当即提出:“我是大学生,我也要去帮忙,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这是一件光荣的事儿。”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如何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面向全体同学做“在国旗下的演讲”。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场合;自标题,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