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 宝:宝贝
B.遂散六国之从 从:“纵”,特指合纵
C.此非所以跨海内、致诸侯之术也 所以:表凭借,用来……的办法
D.却宾客以业诸侯 业:使……成就霸业
2、作者多次描写祝福景象,并把小说取名为“祝福”,这是有深刻含义的,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镇是旧中国的缩影,祝福的环境具有典型性。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必然会产生祥林嫂的悲剧。
B. 从祝福写起,到祝福结束,中间反复写祝福,小说以祝福为情节线索结构全篇。
C. 祥林嫂死于祝福声中,使凶人的愚顽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不幸形成鲜明对比。
D. 小说中的“我”是在“祝福”时来到鲁镇的,所以要写祝福,使文章的真实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
3、下列文言句式分组正确的一项是( )
①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②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③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④大王来何操
⑤死生,昼夜事也 ⑥激昂大义
⑦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⑧夫晋,何厌之有
⑨吾属今为之虏矣
A. ①⑦⑨/②⑥/③⑤/④/⑧ B. ①⑥⑦⑨/②/③⑤/④⑧
C. ①⑦⑨/②/③⑤/④⑧/⑥ D. ①⑥⑦⑨/②④/③/⑤⑧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似诉平生不得志
B.古之学者必有师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都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①舍相如广成传②卒廷见相如③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④大王必欲急臣
⑤度道里会遇之礼毕⑥秦御史前书曰⑦左右欲刃相如⑧秦王恐其破璧⑨且庸人尚羞之
A. ①④③⑦
B. ②⑤⑥⑧
C. ①②⑥⑨
D. ④⑤⑦⑧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雨夜
乔土
夜里十一点钟,老谢的三人小组准时到达了老槐树街。意外的是,老槐树下的那所房子里,张灯结彩,人声鼎沸。
小李往窗外看了一会儿,说:“像是举行婚礼。”
小李说:“不会是那小子吧?我下去看看。”
老谢说:“不用看了,老槐树街5号,错不了。”
小李精神抖擞,正了正大盖帽说:“哈,谢组,咱们行动吧。”
老谢却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不动,他点上一支烟,吐了一口烟雾,烟雾在车里打了个转,缈缈飞出窗外,他说:“再等会儿,等人散了吧。”
最后一批客人出来了,新郎新娘也跟着送了出来,房门终于关上了,喧哗也归于平静,三人一下子感到了夜的寂静。
“都走了,”小李和小赵都有些兴奋,“我们动手吧,再不动手天就亮了。”
老谢沉思了一会儿,说:“等天亮吧。”
夜深了,显得异常寂静,小赵把手伸出窗外,忽然说:“哎,这天气,好好的怎么下起雨来了。”他刚说完,雨就突然“哗”地大了起来,雨点连续敲击着车窗,发出“砰砰”的声响,车内也一下子挤进来许多的寒气。
小赵使劲搓了几下脸说:“倒霉的冷雨!我们也不能下车转转,只能呆在车里,怪没意思的。头儿,讲个故事吧。讲讲你和嫂子的故事吧。”
老谢笑了笑,说:“我和她也就那么回事,起初她不同意,因为她老爸,后来她老爸去世了,她就嫁给了我。”
小李忿忿地说:“老人都是死脑筋。”
老谢说:“我说的是她爸同意,她不同意,她爸不在了,她才嫁给了我。”
老谢说:“我刚参加工作时,跟的是黄所长,黄所长有个女儿,人长得漂亮,黄所长一直想让我们俩谈朋友,可他女儿却死活不同意,说当警察的顾不了家,她爸就是个例子。后来,有一次我和黄所长去执行任务,我们按计划分头蹲点守候在街道两头。半夜时分,一个男人搀着一个孕妇着急地出现在我的车前,那个孕妇快要生了,表情痛苦地哭天叫地,而街上一辆车子也没有。男人看见我的车,就像看见了救命稻草,扑过来趴在我的车前哀求我送他们去医院。我不答应,他就跪在我的车前拼命地磕头,磕得砰砰响,而他的女人则在一边撕心裂肺地叫唤,让人心里实在不忍。我下车看看远处的街道,没有一个人,我就把女人扶进车里,男人也从地上爬起来钻进车内,我加大油门,以最快的速度把他们送到了医院。当我返回现场的时候,一切都晚了,嫌犯抓住了,黄所长却身中两刀被送进了医院。在第一人民医院的急救室外,我又看到了那对夫妇,他们的怀里已经多了一个胖宝宝,他们向我致谢,可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些什么。”
“黄所长去世前,我进手术室见他最后一面。老所长静静地躺在床上,他的女儿坐在他的床前。老所长已经说不出什么来了,他只是看着我,连眼睛都没眨,他的女儿走过来,和我站在了一起,他仍然没有一点表情,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在心里恨我。
“后来,我结婚了,妻子就是黄所长的女儿。对黄所长的牺牲,我很是自责,他的死我有直接责任,如果我不离开现场,他就不会被嫌犯刺中,而妻子却说我做得不错,面对那个孕妇,是人就不能置之不理。而这,正是她决定嫁给我的理由。”
车里陷入了沉寂之中,车外的雨声却更大了。
雨不紧不慢地下着,仿佛永不会停止。
老谢却睡意全无,他盯着远处的老槐树街5号,那里黑漆漆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老谢却一直盯着,不敢有半点马虎。
雨似乎停了,雨滴的声音少了许多。老谢轻轻推开车门走下去,却发现雨并没有停,只是下得小了一些。后半夜,风雨更寒凉了。老谢紧了紧衣领,快步走到不远处的一棵树下,在树下,他拿出一根烟点燃了,吸了起来。
东方的天空上露出一丝亮色时,雨也停了。
老谢看看远处,老槐树街5号的窗户上已依稀可见一丝暗红色,他咽了一口唾沫,举起手“砰砰砰”地敲了几下车窗,两个睡梦中的年轻警员挺身坐了起来。
“天亮了?”小赵一下子睡意全无。
“我们行动吧!”小李摩拳擦掌。
老谢在前,小李和小赵紧跟在后,三个警察一起向老槐树街5号走去。
(《光明日报》2018年11月02日14版)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面对犯罪嫌疑人,警察老谢没有立即行动,而是等举行完婚礼,在新婚后的第二天才对其实施抓捕,突显了他既尊重人情又恪守法律。
B. 老谢的成长深受老所长影响,老所长是因为他的不敬业面壮烈牺牲,临终还将女儿托付给他,他对老所长既无比感激,又充满愧疚之情。
C. “做得不错,面对那个孕妇,是人就不能置之不理”一句话,不仅说出了妻子之所以嫁给老谢的理由,也表达了她对老谢的高度评价。
D. 小李和小赵一开始就跃跃欲试,急于对犯罪嫌疑人采取行动,但是被老谢阻止住了,执法理念简单的年轻警察与老谢形成了鲜明对比。
【2】小说用插叙来处理老谢和他妻子的故事,请结合作品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小说中多次写到下雨,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诗人提醒人们因为蜀道地形险要,若被恶人控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要警惕战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夔州峡口秋江景物特点,映衬诗人心绪起伏、波澜跌宕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商隐《锦瑟》中,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劝学》中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九日①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②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③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注]①此诗是大历二年(767年)作者流寓夔州时所作。②竹叶:在这里指竹叶青酒。③殊方:异城他乡,此处指夔州。下句“旧国”指故乡。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苍劲有力,写景叙事和诗人的忧思紧密结合,颇能显示出杜甫流寓夔州时期七律诗的悲壮风格。
B.首联紧承题目“九日”,写诗人客居夔州,重阳到来,一时兴致勃发,抱病登台,想要独酌杯酒,欣赏九月秋色。
C.艰难困苦的生活遭遇,加上因病不能饮酒,诗人索性希望菊花从此不必开放。颔联凸显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情绪:偏爱饮酒远胜赏菊。
D.颈联借景抒情,用他乡和故园所特有的物候做对比,让人体会到,诗人对酒停杯,对花辍赏,并不只是因为抱病,更是因为乡愁撩人。
【2】这首诗饱含了作者哪些丰富的情感?请具体分析。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武帝时,征北海太守诣行在所。有文学卒史王先生者,自请与太守俱,曰“吾有益于君”,君许之。诸府掾曹①白云:“王先生嗜酒,多言少实,恐不可与俱。”太守曰:“先生意欲行,不可逆。”
行至宫下待诏宫府门王先生徒怀钱沽酒与卫卒仆射饮日醉不视其太守。
太守入跪拜。王先生谓户郎曰:“幸为我呼,吾君至门内遥语。”户郎为呼太守。太守来,望见王先生。王先生曰:“天子即问君何以治北海令无盗贼,君对曰何哉?”对曰:“选择贤材,各任之以其能,赏异等,罚不肖。”王先生曰:“对如是,是自誉自伐功,不可也。愿君对言,非臣之力,尽陛下神灵威武所变化也。”太守曰:“诺。”
召入,至于殿下,有诏问之曰:“何以治北海,令盗贼不起?”叩头对言:“非臣之力,尽陛下神灵威武之所变化也。”武帝大笑,曰:“於乎②!安得长者之语而称之!安所受之?”对曰:“受之文学卒史。”帝曰:“今安在?”对曰:“在宫府门外。”有诏召拜王先生为水衡丞,以北海太守为水衡都尉。
传曰:“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君子相送以言,小人相送以财。”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注:①掾曹:官府属官的名称,因分曹治事,故称。 ②於乎:呜呼。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征北海太守诣行在所 诣:往,到
B. 是自誉自伐功 伐:征伐
C. 王先生徒怀钱沽酒 徒:只,仅仅
D. 有诏召拜王先生为水衡丞 拜:任命,授予官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①自请与太守俱 ②夫人之相与
B. ①幸为我呼吾君至门内遥语 ②齐彭殇为妄作
C. ①各任之以其能 ②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D. ①安得长者之语而称之 ②余之力尚足以入
【3】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汉武帝召见北海太守,王先生以“我对你有好处”为由随行,太守答应了他。
B. 王先生到京城后,每天喝得烂醉,甚至都不去看望一下北海太守。
C. 北海太守把自己的治理之功归于汉武帝,汉武帝猜到是别人教他这样说的。
D. 王先生教北海太守说谎话,没想到却弄了个官做,可见汉武帝的做事轻率、随意。
【4】下面句子和“今安在?”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 夫晋,何厌之有? B.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 大王来何操? D. 籍何以至此?
【5】文中画曲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行至宫下 / 待诏宫府门王先生 / 徒怀钱 / 沽酒与卫卒仆射饮日 / 醉 / 不视其太守
B. 行至宫下 / 待诏宫府门 / 王先生徒怀钱沽酒 / 与卫卒仆射饮 / 日醉 / 不视其太守
C. 行至 / 宫下待诏 / 宫府门王先生徒怀钱 / 沽酒与卫卒仆射饮日 / 醉 / 不视其太守
D. 行至 / 宫下待诏宫府门 / 王先生徒怀钱 / 沽酒与卫卒 / 仆射饮日 / 醉不视其太守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做实验时,有一个烧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他很好奇又一时找不到答案,就将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起来。一天,他偶然看见报道说,有两辆客车相撞,司机和乘客都被挡风玻璃碎片划伤了。他立刻联想到那个烧瓶,经过化验,发现烧瓶曾经盛过硝酸纤维素溶液,这种溶液蒸发后留下一层无色透明的薄膜,牢牢地黏附在瓶壁上起到了保护作用。“如果将这种溶液用到汽车玻璃上,车里的人不是更安全吗?“因为这个意外的发现,别涅迪克博士获得20世纪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对此,有人评论说,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着地追求。也有人评论说,创造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