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清楚,明白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从师求学的风尚
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羞:感到羞耻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疑惑
2、下面各项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韩愈被明人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与同时代的另一散文家白居易一起倡导了著名的古文运动,反对浮夸不实的文风,主张“惟陈言之务去”,倡导先秦古文言之有物的文风。
B. 苏轼被后人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石钟山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是主要代表作品。
C. 诗经六义是风、雅、颂、赋、比、兴,儒家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儒家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其中《诗经》与《楚辞》并称“风骚”。
D. 古时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电视剧《琅琊榜》中提到“江左梅郎”,梅长苏统辖的江左盟是在长江以东一带活动。
3、下列各项中,对《红楼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可卿死后,她的丫鬟名瑞珠者,见秦氏死了,也触柱而亡。贾珍以孙女之礼殓殡。
B.王熙风是《红楼梦》中塑造的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她贪婪、凶狠、狡诈。“毒设相思局”中她设计害死试图调戏她的贾瑞。
C.贾政长女元春被册封为妃,皇帝恩准探亲。荣国府为了迎接这一大典,修建极尽奢华的大观园,又采办女伶、女尼、女道士,出身世家、因病入空门的妙玉也进了荣府。
D.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大展风采,贾政很是欢喜,破天荒地夸了宝玉几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众人虽见黛玉年貌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B.我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C.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一面想,反而渐渐地舒畅起来。
D.老人桑地亚哥正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话的写照。
5、对于“童话”表述错误的是( )
A.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常通过想象、夸张来塑造人物形象。
B.童话一般分为拟人化童话、超人化童话、现实化童话、知识童话等。
C.童话的魅力来自于它的想象、幻想、夸张的艺术手法,描写常用拟人化手法。
D.童话一般是用神奇曲折的故事情节,内容表现形式浅显生动,反映生活的文体。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网络授课通常采用“视频会议”和“发起直播”两种方式,但是有时教师不能做出正确选择。“视频会议”能同时选择301个会议成员,也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在视频会议过程中,可以通过“共享窗口”共享桌面、钉钉或是打开的文件等。在进入视频会议时,可能有些学生没有设置静音,导致会议声音嘈杂,教师可以点击“全员静音”,这样学生可以静悄悄地只听教师的讲解,当需要学生回答问题时,学生可以自己点击“静音”或者教师点击该生的“静音”,教师和其他学生就可以听到该生回答的问题了。其优点是教师可以随时检测学生的听课情况,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点评学生的优缺点,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听课的在线人数也可以随时监控。其缺点是由于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慢或提出疑问,以及学生连麦不稳或是设备不好,课堂进度相对较慢。
“发起直播”在输入直播主题后一般选用屏幕分享模式,开启直播保存回访,创建直播后开始直播,直播1分钟后可以自动录像保存到群文件中,方便错过直播或想再次听讲的学生查看。直播可以是教师提前录制好发送到群里,学生上课学习;或是课堂上直接对学生直播。其优点是课前录制的教师可以在课前多次录制达到较好的录制效果,学生在观看时可以针对自己学习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倍速,或是多次播放听课,教师也可以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群直播可以统计学生观看人数、观看时长等数据,让学生学习的数据清晰可见。但是其弊端是学生是在听课,还是在玩游戏、刷抖音、聊天,教师无法监测。
两者的共同点是无须烦琐设置,在群聊中可一键开播,手机端和电脑端同时支持,超清画质,不需要太高的网络要求。课堂教学中以直播为主,视频会议为辅,两者相互补充,可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摘编自郭丽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网络授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年3月)
材料二:
(摘编自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疫情期间大学生线上学习调查报告》,2020年4月)
材料三:
网络教学即学校利用计算机网络为主要手段教学,是远程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利用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技术对学生实行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更能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加工、分析、创新、利用、交流的能力。网络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网络教学主要实现手段有:视频广播、WEB教材、视频会议、多媒体课件、BBS论坛、聊天室、e-mail等。网络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网络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而将成为21世纪主流的教学方式。
在网络教学模式下,教师讲课工作像以往一样准备讲课稿(word、ppt、pdf等文件格式),像以往一样按照约定的时间上课。所不同的是:上课的地点不再是集中的固定的现实地点,比如培训中心的固定班级,而是单位在这个网络系统平台上开设的固定班级,一个网络班级。上课的内容仍然是教师备好的内容,只需要将讲课稿文件“打开”到讲课板上,整个网络班级的学员都能异地看到内容,当然前提是学生在规定的时间登陆到了该班级。
在网场教学模式下,学生完全可以在家里学习开设的课程,免去了路途奔波,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极大地增加了学习的方便性,同时不乏现场教学中的互动和交流。
在网络教学模式下,学校可以集中精力发展教育品牌,招生和授课不再受地点限制,可以拓展到整个地区甚至全国的生源市场。
(摘编自《网络教学的意义》《新课程研究》2011年第6期)
【1】下列关于网络教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授课中,“视频会议”可选择部分成员构成临时视频团队,也可选用“全员静音”,或单击某生“静音”,还可随时点评学生的优缺点
B.“发起直播”可以提前多次录制,择优发到群里,也可直接对学生直播。教师可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C.作为远程教学的重要形式,网络教学依靠的主要手段是计算机网络,具体包括视频广播、视频会议、BBS论坛、聊天室、WEB教材等。
D.传统教学在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加工、分析、创新、利用、交流的能力和信息素养的提升方面,存在很大不足,需要我们尽快改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重点论述了疫情期间网络授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材料三在阐述网络教学的定义之后着重分析了它的优缺点。
B.根据材料二,学生对线上教学的总体满意度,表示“好”和“非常好”的超过50%,从各项评价看,差别不是特别显著。
C.根据材料二,有40%左右的学生对线上教学的总体满意度表示“一般”,由此可见,线上教学质量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D.目前网络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网络教学将成为未来的主流教学方式。
【3】请简要概括网络教学的优势。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2)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4)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5)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的《蜀道难》)
(6)______________________,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
(7)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道之始也。(《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
(8)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8、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片中,“______”交代的是季节特征,“______”是通过描绘日常起居生活来表达内心的哀伤。
【2】全词是如何表现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这份“浓愁”的?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六国论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因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B.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C.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D.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东,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战国时除秦外,齐、楚、燕、赵、韩、魏六国都在崤山以东,故“山东”亦代指六国。
B.商鞅,卫国人,战国时政治家、改革家,他在秦国的改革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
C.乘,在古代指兵车。包括一车四马。“而韩、魏乘之于后”中的“乘”指的就是兵车。
D.盟、约,战国时,为抵抗强秦,齐、楚、燕、赵、韩、魏订立合纵盟约,这一战略主张由苏秦提出并极力促成。
【3】下列对苏洵与苏辙的《六国论》的比较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苏辙明确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他认为六国应该施行的策略是“厚韩亲魏以摈秦”。
B.苏洵提出“弊在赂秦”,主要是说韩、魏、楚三国“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赂秦”,如果各国照苏辙说的“厚韩亲魏”的办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见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场是一致的。
C.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可见父子二人的观点不尽相同。
D.两篇《六国论》均为史论文章,均采用了借古讽今的写法,因此结尾都谈到了现实问题,委婉地告诫当朝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2)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初春,街心公园的树争先恐后地长满了绿芽,有一棵树却迟迟没有动静。一段时间后,别的树的叶子都已张开,这棵树才刚刚冒出嫩芽。一开始就比别人晚了一大步,不免让人担忧。不过这棵树并不着急,还是按着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生长着,不经意间夏天来临,举头望去,这棵树与别的树已无区别,浓浓的绿色在夏日的酷暑里同样可以遮荫纳凉。此时,谁又在意它当初的滞后?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