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截至2014 年底,云南省已经建成42 万个“爱心水窖”,解决和改善了82.8万山区半山区农村人口的用水困难和63.6万亩耕地补充灌溉问题。
B.恢复国庆节长假的受益面几乎是中国全社会,它能给民众带来一份“惊喜”,而这样的“惊喜”对中国今日恰逢其时。
C.据了解,本届国际音乐节将以展现瓦格纳、威尔第等五位不同时期的作曲大师艺术成就当作主题,给广大音乐爱好者奉上一场精彩的演出。
D.此前镇往往只能改为“街道”,但“街道”只是一个派出机构,很多经济强镇有几百平方公里,人口也非常多,“街道”显然管理不过来。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滤镜下零瑕疵的皮肤,轮廓不清的五官和没有纹理的衣服,日渐成为影响影视剧审美的“紧箍(gū)咒”,一些热门剧也因滥用滤镜导致口碑崩塌(tā)。
B.从“九省通衢”看神州大地,街道逐渐变得喧闹,嘈(cáo)杂市井升腾起熟悉的烟火气,工厂机器再度轰鸣,校园里又响起了琅(lǎng)琅的读书声。
C.在抗疫的结骨眼里,要保持如履薄(bó)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推进事业发展,要始终拥有踏石留印的劲(jìn)头,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D.掷(chí)蜀秋野,秋风瑟瑟,使人不免生出岁月荒芜、人生寂寞清冷的感慨:偶瞥洁白的荻花,心头温热,似看到心之所系(xì)、遥远又亲密的故园。
3、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犹有所待者也(等待,期待) B.汉亦留之以相当(抵押)
C.悟已往之不谏(劝止,挽回) D.臣以供养无主(主持、做)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责无旁贷 满腹经纶 真知卓见 不径而走
B.合盘托出 长篇累牍 翻了一番 部署
C.编篡 必竟 渎于职守 势不可当
D.轻歌曼舞 匪夷所思 歪风邪气 讴歌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 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C.然赵氏真孤乃反在 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
D.其人居远未来,而为治行 虽有管晏,不能为之谋也
6、材料二
相信未来,并且开始研究未来,这股热潮正愈演愈烈。人类科技的发展一直处于加速之中,技术精英们愿意相信人类正处在技术爆发的节点上,各种如梦幻般的想象正徐徐成为现实。而站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来看,人类文明的出现和繁荣可能只是地球周期性物种大灭绝之间的一朵浪花。对于一个物种来说,美好的未来或许在于更适应环境的进化,而对于地球生物的总体而言,最美好的未来可能在于躲过几百万年一次的生物大灭绝。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其说是奔向理想中的人间天堂,不如说是在重重危险之中的弦歌不辍,为自身寻找一丝生机。
人类面向未来、探索宇宙,就需要适应前所未有的生存环境,通过游戏进行练习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游戏精神”已经开始成为一种时代精神:把生活中的困难或是遇到的不同阻碍,看作是游戏中的“打怪”,把克服困难看作是“过关”。现代人的这种“游戏精神“之中带有一种乐观和顽强,同时也含有最终必将“通关”的信心。坚信未来必定会更好,一个美好的结尾正在游戏终点等待着我们。虽然游戏是虚拟的,但是虚拟世界对于现实世界的作用比想象中更加强烈,比如社交网络上的交流方式已经开始改变人们现实中的相处方式,网络上的“点赞之交”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交规范。网络化、电子化的社交,是否可能在亿万年之后,当人类文明遍布星际之时,成为人类最基本的社交方式?
爱因斯坦说过:“我从不担心未来,它到来得足够快。”关心未来、意识到未来的存在,是高等智能生命所独有的能力。我们逐渐认识到,未来是由无数的现在拼接而成的。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人类目前的处境,学会在奔向未来的过程中面对种种机会和危险。
(取材于《科学》杂志和美国航空航天局相关报道)
【1】根据材料二,对下列对加点词语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热潮:指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并研究未来。
B. 浪花:比喻人类文明将会避开地球周期性生物大灭绝。
C. 人间天堂:比喻人类追求的美好幸福生活。
D. 弦歌不辍:指人类文明勇于冒险,不断进步。
【2】根据材料二,下列最能准确表达“游戏精神”的一项是
A.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B. 知其不可而为之
C. 不患寡而患不均 D.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3】如果用诗句说明材料二最后一段的寓意,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A.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C.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D.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___。(《诗经·卫风·氓》)
(2)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3)________________,官盛则近谀。(韩愈《师说》)
(4)________________,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
(5)夜深忽梦少年事,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6)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7)钉头磷磷,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8)________________,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
(2)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此进行了直接描述。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蜀道难》一诗中,李白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屈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如在《离骚》中诗人用“______ ”写了自己因为采摘香草而被加上罪名;用“____________”比喻小人嫉妒自己拥有美好的品德。
(3)古人常借助于猿啼表达悲伤的情感,如杜甫、白居易。请写出杜甫或白居易的两句相关诗句“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到江州之后,无论是在江花盛开的春天还是在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独自一人喝酒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虽然芬芳香草和污浊汗衣混杂,可纯洁的品质并没有受到侵袭,作者以此来表现自己的洁身自好。
(3)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沙漠奇寒、彤云密布的景象,同时由“咏雪”过渡到“送别”。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善于用形象的比喻来描摹事物,《逍遥游》中描写大鹏翅膀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__”,描写大鹏上升状态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__”。
(2)屈原《离骚》中写以荷叶莲花为衣裳,运用了象征手法,表现自己对高洁品质的追求,有不被世俗所污的情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韩愈运用对比、议论等手法,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自己对早春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借“水”“月”向客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_”,从“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_”,所以发出“___________”的感叹。
(2)陶渊明《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田间小路纵横、鸡鸣狗叫之声到处可以听到的情景。
1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苦思行
曹植
绿萝缘玉树,
光曜①粲相晖。
下有两真人,
举翅翻高飞。
我心何踊跃,
思欲攀云追。
(1)郁郁西岳巅,
石室青葱与天连。
中有耆年一隐士,
须发皆皓然。
(2)策杖从吾游,
教我要忘言。
【注】①光曜,光彩。
【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得道的“真人”振翅高飞,体现了诗人想象力之丰富。
B.西岳之巅特殊环境的刻画有利于耆年隐士形象的塑造。
C.“郁郁”写出了诗人欲追仙却不得而产生的郁闷之情。
D.“耆年”既有年龄大的指向,又有对人品德行的肯定。
【2】下列诗句运用的表现手法与“绿萝缘玉树,光曜粲相晖”不同的一项是( )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氓》)
B.“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3】曹植对后世诗人有很大影响,本诗中(1)和(2)两处画线诗句分别影响到了后世哪位诗人的哪处诗句创作?选择其中一处,对比该处诗句与本诗句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崔楷,字季则。美风望,性刚梗,有当世干具。释褐奉朝请、广平王元怀文学。正始中,以王国官非其人,多被刑戮,惟楷与杨昱以数谏获免。后为尚书左主客郎中、左中郎将。楷性严烈,能摧挫豪强,故时人称之。于时冀、定教州,频遭水害。楷上疏日:顷东北数州,频年淫雨,长河激浪,泛滥为灾。户无担石之储,家有蒙藿之色。臣既乡居水际,目睹荒残,夙宵不寐,言念皇家,愚诚开款,实希效力。使数州士女,无废耕桑之业;圣世洪恩,有赈饥荒之士。臣之至诚,申于今日。”诏曰:“频年水旱为患黎民阻饥静言念之昃不遑食鉴此事条深协在虑但计画功广非朝夕可合宜付外量闻。”事遂施行。楷用功未就,诏还追罢。久之,京兆王继为大将军西讨,引楷为司马。后葛荣转盛,诸将拒击,并皆失利。孝昌初,加楷持节、散骑常侍,寻转军司。未几,分定相二州四郡置殷州,以楷为刺史,加后将军。葛荣自破章武、广阳二王之后,锋不可当。初,楷将之州,人咸劝留家口,单身述职。楷日:“如一身独往,将士又谁肯为人固志也?”遂合家赴州。三年春,贼势已逼,或劝减小弱以避之。楷曰:“ 国家岂不知城小力弱也,置吾死地,今吾死耳!一朝送免儿女,将谓吾心不固。亏忠全爱,臧获耻之,况吾荷国重寄也!”州既新立,了无御备之具。及贼来攻,楷率力抗拒,强弱势悬,每勒兵士抚厉之,莫不争奋,咸称:“崔公尚不惜百口,吾等何爱一身!”速战半旬,死者相枕。力竭城陷,楷执节不屈,贼遂害之,时年五十一。长子士元举茂才,假征虏将军、防域都督,随楷之州,州陷,亦战殁。楷兄弟父子,并死王事,朝野伤叹焉。永熙中,又特赠侍中、仪同三司、冀州刺史。
(选自《魏书.崔楷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频年水旱/为患黎民/阻饥静言/念之昃不遑食/鉴此事条/深协在虑/但计画功广/非朝夕可合/宜付外量闻
B.频年水旱/为患黎民/阻饥静言念之/昃不遑食/鉴此事条/深协在虑/但计画功广/非朝夕可合/宜付外量闻
C.频年水旱为患/黎民阻饥/静言念之昃/不遑食鉴/此事条深/协在虑但/计画功广/非朝夕可合/宜付外量闻
D.频年水旱为患/黎民阻饥/静言念之/昃不遑食/鉴此事条/深协在虑/但计画功广/非朝夕可合/宜付外量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释褐: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如《周书·李基传》:”释褐员外散骑常侍。”
B.刺史:古代官名,始设于西汉。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后沿为地方官职名称。
C.茂才:即秀才。汉时开始与孝廉并为举士的科名,西汉时避汉武帝讳改称"茂才”。
D.仪同三司:汉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仪同三司”谓非三司而仪制同于三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楷性情耿直,严肃刚烈。任广平王元怀文学期间,王国官员大都因不称职而受惩处,只有他与杨昱因多次进谏而获免。后来又因打击豪强而受到人们称赞。
B.崔楷关心民生,为国分忧。冀定数州频繁遭受水害,他上疏表达对百姓贫困生活的担忧,并表示愿意竭尽忠诚为朝廷效力。可惜事情未完成就被朝廷召回。
C.崔楷勇于担当,不谋私利。当初任殷州刺史时,人们劝他留下家人单身赴任,他认为这会动摇军心,带领全家赴州:后有人劝他放弃小弱城池,他不为所动。
D.崔楷英勇无畏,以身殉国。敌人来攻,他竭力抵抗,士兵在他的激励下也奋力作战,但因实力悬殊,经过五天激战后州城陷落。崔楷被俘,英勇不屈,遭到杀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1)亏忠全爱,臧获耻之,况吾荷国重寄也!
(2)楷兄弟父子,并死王事,朝野伤叹焉。
1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浮来一棵树》一文中,浮来山上的银杏树是一棵“长满故事”的树。在我们的生活中,个人的经历中,也会遇到像这样“长满故事”的物件。
请以“长满故事的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一物,把题目补充完整。可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②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地超越自我。这个过程,就是打磨人生精度、追求人生价值的过程。
请以“打磨人生的精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