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泸州2025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近期,我校举办了演讲比赛。在比赛中,各位选手感情饱满,巧舌如簧,给师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用户对于WiFi的需求与日俱增,甚至超过了对电视等的需求,已经高居第二位。

    ③杭州G20峰会的成功举办,让世界再次想起了八年前在国际金融危机紧要关头,二十国集团临危授命 ,同舟共济,把世界经济拉回到稳定发展的轨道上。

    ④现在,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所以很多人想要逃离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到乡下去过瓜田李下的慢生活。

    ⑤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瞻前顾后、畏葸不前 ,不仅不能前进,而且还可能前功尽弃。

    ⑥一位老农看似无心的回答,让我对困忧自己多年的问题,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看来我对生活的理解还是肤浅的。

    A. ①②⑤

    B. ③⑤⑥

    C. ②④⑥

    D. ①③④

  •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全省经济发展座谈会上,李教授的讲话直击时弊,同时又颇具前瞻性,对于当前经济工作而言,可谓空谷足音

    B. 他对市场发展趋势洞若观火,在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这与他曾在国企和外企工作、后来又自己创业的经历有关。

    C. 张先生在这所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三十余年,学问炉火纯青,性格外圆内方,所以既受尊重,又有很多朋友。

    D. 这位书法家书写作品,不管十几个字还是几十个字,都倚马可待,一气呵成,并且字里行间显示出令人振奋的豪情。

  • 3、下面四组句子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报告文学则是从微观出发,从宏观落笔, ②让读者从人物心底的荧火屏上去认识人生,认识客观世界。 ③小说,是从宏观出发,从微观落笔, ④从一群人中,概括、提炼、熔铸出有鲜明修改的典型形象。 ⑤即从真实的个别人物出发,表现出有广度的心灵世界。

    A.①③②④⑤ B.③④①⑤② C.③⑤①④② D.①④③②⑤

  •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承蒙各位长辈抬爱,让我家公子列席本次股东大会,他受宠若惊。

    B. 林老,您好!看了你对拙作的修改,非常感激,特别是你补充的故事结尾,完全是狗尾续貂,活色生香。

    C. 热切盼望您老屈尊枉驾,莅临研讨会现场,希望您能够不吝赐教。

    D. 各位朋友,令嫒今年高考高中状元,特邀您和您的夫人于本月 30日晚 6点拨冗到家宴天下 5号包房小聚。

  • 5、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老一辈虽然离开了岗位,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他们依然关心着年轻一代关注着自己奉献毕生的事业。

    B.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一名重点大学的学生,用一个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劝勉正在读高三的堂弟。

    C.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一位游子望着暮霭中连绵起伏的群山和南飞的大雁,轻声吟唱着。

    D.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其女之美,宛在眼前,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女子的绵绵情思。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老夫老妻

    冯骥才

    ①他俩又吵架了。

    ②可是今天的架打得空前厉害,起因却很平常,不过是老婆儿把晚饭烧好了,老头儿还趴在桌上通烟嘴,弄得纸块呀,碎布条呀,粘着烟油子的纸捻子呀,满桌子都是。老婆儿催他收拾桌子,老头儿偏偏不肯动。老婆儿便像一般老太太们那样叨叨起来。老婆儿们的唠唠叨叨是通向老头儿们肝脏里的导火线,不会儿就把老头儿的肝火引着了。两人互相顶嘴,翻起对方多年来一系列过失的老账,话愈说愈狠。老婆儿气得上来一把夺去烟嘴塞在自己的衣兜里,惹得老头儿一怒之下,把烟盒扔在地上,还嫌不解气,手一撩,又将烟灰缸子打落地上。还抓起桌上沏满热茶的大瓷壶,用力“叭”地摔在地上,老婆儿吓得一声尖叫,看着满地碎瓷片和溅在四处的水渍,老婆子直气得冲着老头大叫:

    “离婚!马上离婚!”

    ③同样的怒火也在老头儿的心里燃烧着。只见他嘴里一边像火车喷气那样不断发出声音,一边冲到门口,猛拉开门跑出去,还使劲带上门。好似从此一去就再不回来。

    ④老婆儿火气未消,站在原处,面对空空的屋子,一种伤心和委屈爬上心头。她想,要不是自己年轻时候得了那场病,有了孩子,她可以同孩子住去,何必跟这愈老愈执拗、愈急躁、愈混账的老东西生气?

    ⑤不知为什么,他们每次打架过后两小时,心情就非常准时地发生变化,像刚才那么点儿小事还值得吵闹么?——她每次吵过架冷静下来时都要想到这句话。可是……老头儿总该回来了;他们以前吵架,他也跑出去过,但总是一个小时左右就悄悄回来了。但现在已经两个小时仍没回来。外边正下大雪,老头儿没戴帽子、没围围巾就跑了,外边地又滑,瞧他临出门时气冲冲的样子,别不留神滑倒摔坏吧?想到这儿,她竟在屋里呆不住了,起身穿上外衣,走出房子去了。

    ⑥雪下得正紧,雪是夜的对比色,好像有人用一支大笔蘸足了白颜色把所有树枝都复勾一遍,使婆娑的树影在夜幕上白绒绒、远远近近、重重叠叠地显现出来。于是这普普通通、早已看惯了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活鲜鲜的生气了。

    ⑦她一看这雪景,突然想到她和老头儿的一件遥远的往事。五十年前,他们在一个学生剧团。她的舞跳得十分出众。每次排戏回家晚些,他都顺路送她回家。她记得那天也是下着大雪,两人踩着雪走,也是晚上八点来钟,在沿着河边的那段宁静的路上,他突然仿佛抑制不住地把她拉到怀里去。她猛地推开他,气得大把大把抓起地上的雪朝他扔去。直打得他浑身上下像一个雪人。他们的恋爱就这样开始了。——从一场奇特的战斗开始的。

    ⑧多少年来,这桩事就像一张画儿那样,分外清楚而又分外美丽地收存在她心底。每逢下雪天,她就不免想起这桩醉心的往事。年轻时,她几乎一见到雪就想到这事;中年之后,她只是偶然想到,并对他提起,他听了都要会意地一笑,随即两人都沉默片刻,好像都在重温旧梦。自从他们步入风烛残年,即使下雪天气也很少再想起这桩事。但为什么今天它却一下子又跑到眼前,分外新鲜而又有力地来撞她的心?

    ⑨可现在她多么希望身边有一只手,夕阳老头儿在她身边!

    ⑩真幸运呢!她这么老,还有个老伴。四十多年如同形影,紧紧相随。尽管老头儿爱急躁,又固执,不大讲卫生,心也不细等等,却不失为一个正派人,一辈子没做过一件亏心的事。一副直肠子,不懂得与人记仇记恨……她愈想,老头儿似乎就愈可爱了。

    ⑾她在雪地里走了一个多小时,老头儿仍不见,雪却稀稀落落下小了。只有先回去了,看看老头儿是否已经回家了。当将要推开屋门时,心里默默地念叨着:“愿我的老头儿就在屋里!”

    ⑿屋门推开了,啊!老头儿正坐在桌前抽烟。地上的瓷片都扫净了。炉火显然给老头儿捅过,呼呼烧得正旺。顿时有股甜美而温暖的气息,把她冻得发僵的身子一下子紧紧地攫住。她还看见,桌上放着两杯茶,一杯放在老头儿跟前,一杯放在桌子另一边,自然是斟给她的……老头儿见她进来,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

    ⒀她站着,好像忽然想到什么,伸手从衣兜里摸出刚才夺走的烟嘴,走过去,放在老头儿跟前。什么话也没说,赶紧去给空着肚子的老头儿热菜热饭,还煎上两个鸡蛋……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选择老夫老妻为对象,选择“吵架”这一生活小事为冲突点,正是要歌颂真挚感情的伟大,可贵。

    B. 小说中,妻子在家强势,每次都把老头儿气得离家出走,结尾写老头儿“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正说明了这一点。

    C. 小说以时间顺序展开,但又使用插叙来丰富情节,如插入“恋爱时”的场景,来说明他们是有很好的感情基础的,从而为和好作伏笔。

    D. 老婆子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女形象,她生性好强,性情急躁,但又重情重义,还善于反省。

    2老夫妻吵架过后,老婆子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叙述。

    3结合文中第⑥段对“雪”的描写,简要分析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一日克己复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由人乎哉? (《论语》)

    (2)银瓶乍破水浆迸,_____________。 曲终收拨当心画,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今有谁堪摘? (李清照《声声慢》)

    (4)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山村社日迎神祭祀的热闹风俗,洋溢着浓厚的、古朴的乡村生活气息。

    (2)《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女主人公对氓彻底失去信心后愤然决绝之情。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封狼居胥”,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曾感叹:“举世不师,故道益离。”韩愈在《师说》一文中也接连感叹:“__________________”质疑这种不愿从师学习想要人没有疑惑太难的社会风气。

    (2)《出师表》中写诸葛亮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从中我们能感受到诸葛亮沉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今天,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了赤壁古战场的雄奇壮阔,引发词人对山河美景的赞叹和对历史的缅怀。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阐说“学”和“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

    (2)《蜀道难》中,描写行人走在蜀道上可以摸到星辰,并且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江月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① 庄子在《逍遥游》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自己的志向,其中“_______”一句后来演变成了成语“扶摇直上”。而屈原在《国殇》中写到“身既死兮神以灵,_______”为南宋李清照写作名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提供了灵感。

    ② 《鸿门宴》中沛公解释自己派兵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关汉卿的《窦娥冤》里,窦娥认为天地本该分辨清浊,但是她所看到却是是非不分的乱象,表现这层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④白居易《琵琶行》描写琵琶声“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

    ⑤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环境中,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生花妙笔写下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注释)渤澥(xiè):大海。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先声夺人,渲染出江潮磅礴的气势,并且巧妙地用雷声来衬托潮声。

    B.颈联以日光、秋云、天空、大海等为背景,写大潮远远到来的壮丽景象。

    C.整首诗采用夸张、比喻、烘托等手法来层层渲染,表现大潮澎湃的伟力。

    D.这是一首咏钱江潮的名作,一张一弛,张弛有度,句句紧凑,结构谨严。

    2尾联极富表现力,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汤,杜陵人也。父为长安丞,出,汤为儿守舍。还鼠盗肉父怨笞汤汤掘熏得鼠及余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并取鼠与肉,具狱磔堂下。父见之,视文辞如老狱吏,大惊,遂使书狱。

    父死后,汤为长安吏。周阳侯为诸卿时,尝系长安,汤倾身事之。及出为侯,大与汤交,遍见贵人。是时,上方乡文学,汤决大狱,欲傅古义,乃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补廷尉史,平亭疑法。奏谳疑,必奏先为上分别其原,上所是,受而著谳法廷尉挈令,扬主之明。奏事即谴,汤应谢,乡上意所便。

    始,长史朱买臣素怨汤。王朝,齐人,以术至右内史。边通学短长,刚暴人也,官至济南相。故皆居汤右,已而失官,守长史,诎体于汤。汤数行丞相事,知此三长史素贵,常陵折之。故三长史合谋曰:“始汤约与君谢,已而卖君;今欲劾君以宗庙事,此欲代君耳。吾知汤阴事。”使吏捕案汤左田信等,曰汤且欲为请奏,信辄先知之,居物致富,与汤分之。及它奸事。事辞颇闻。上问汤曰:“吾所为,贾人辄知,益居其物,是类有以吾谋告之者。”汤不谢,又阳惊曰:“固宜有。”减宜亦奏谒居事。上以汤怀诈面欺,使使八辈簿责汤。汤具自道无此,不服。于是上使赵禹责汤。禹至,让汤曰:“君何不知分也!君所治,夷灭者几何人矣!今人言君皆有状,天子重致君狱,欲令君自为计,何多以对为?”汤乃为书谢曰:“汤无尺寸之功,起刀笔吏,陛下幸致位三公,无以塞责。然谋陷汤者,三长史也。”遂自杀。

    汤死,家产直不过五百金,皆所得奉赐,无它赢。昆弟诸子欲厚葬汤,汤母曰:“汤为天子大臣,被恶言而死,何厚葬为!”载以牛车,有棺而无椁。上闻之,曰:“非此母不生此子。”乃尽按诛三长史。上惜汤,复稍进其子安世。

    (《汉书·张汤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还鼠盗肉/父怨/笞汤/汤掘熏得鼠/及余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并/取鼠与肉

    B.还鼠盗肉/父怨/笞汤/汤掘熏得鼠及余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并/取鼠与肉

    C.还/鼠盗肉/父怨/笞汤/汤掘熏得鼠及余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并取鼠与肉

    D.还/鼠盗肉/父怨/笞汤/汤掘熏得鼠及余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并取鼠与肉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陵,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也是《琵琶行》中“五陵年少”的“五陵”之一。因旧时富家豪族和外戚大都居住在“五陵”附近,故诗文常以“五陵”为富豪人家聚居长安之地。

    B.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有所提及。

    C.《春秋》即《春秋经》,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据传由孔子修订而成。

    D.三公,为古代官名,其说法各异。古代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秦朝设置,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合称。西汉一度沿袭秦时旧号。

    3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汤有交际智慧。周阳侯身陷监牢时,张汤敏捷地抓住了机会向其示好,后来得到了的回报,结识了许多显贵。

    B.张汤对主上刻意逢迎。因为汉武帝推崇儒家学说,张汤在判案的时候,会根据皇帝的意愿,调整自己的判案方式。

    C.张汤性情刚烈耿直。在死前的谢辞中,充斥着对君主的感激,对朝廷的一片赤血丹心,同时表明了自己的清白。

    D.张汤廉洁奉公。他死后,家产总共不足五百金,家中所有的东西,全部来自自己的俸禄,没有任何其他的产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汤数行丞相事,知此三长史素贵,常陵折之。

    (2)吾所为,贾人辄知,益居其物,是类有以吾谋告之者。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国人民正在进行一场特别的考试:疫情防控。而作为高三学生的你,又迎来另一场特别的考试——深圳市2020年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线上统一测试。是的,这场考试有着很特别的地方:居家、线上、没有老师监考……

    因为特别,你会有特别的应对,崭新的思考,深刻的启发。

    今后的人生中,还会有许多特别的考试,而你,就是那答卷人。

    有人说: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有人说: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请你针对其中一个看法写一篇驳论文。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