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辽源2025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有学者指出:某事变无洋不反,凡外皆仇,以中国(实际上是以华北、东北甚至是以京津一隅)对抗各国,致成了一个小型的“世界大战”。结果京师再陷,朝廷狼狈出亡。该“事变”是

    A.义和团运动

    B.九一八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卢沟桥事变

  • 2、据统计,2022年面临粮食安全问题的人口比例从2019年的25.3%增长至29.6%,全球饥饿水平仍远高于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的水平。面对日趋严峻的粮食安全问题,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减少粮食储备,发展冷链物流产业

    ②保护水土资源,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

    ③加强国际合作,协调粮食生产及供应

    ④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生产的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俄国无产阶级必须建立“巴黎公社式”的政府,实施由工兵代表苏维埃对社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监督等措施。这说明列宁主张(     

    A.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支持临时政府执政

    D.革命以城市为中心

  • 4、《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七三称:(元代)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据此可知,元行省

    A.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B.辖区广阔但权力不大

    C.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

    D.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 5、按罗兹曼的说法:“科举制度曾经是联系中国传统的社会动力和政治动力的纽带。由于它被废止,整个社会丧失了它特有的制度体系。”此后,新式学堂数量激增引发新型学生群体投身于社会各种运动中,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这说明科举制的废止(     

    A.导致了清政府的灭亡

    B.推动清朝开始改革选官制度

    C.推动了传统社会转型

    D.受到了外部列强压力的刺激

  • 6、公元前4世纪末,罗马修建了由罗马南下通往重镇卡普亚(今意大利境内)的第一条大道——“阿庇亚大道”。到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境内的大道已有372条之多,这些大道以罗马为起点,辐射向罗马帝国的各个方向。据此可知,古代罗马(       

    A.对外扩张促进了交通发展

    B.道路建设着眼于便利公民出行

    C.交通发展维系了帝国稳定

    D.经济联系的加强主导交通发展

  • 7、19世纪60年代,容闳、冯桂芬、王韬等都对传统经学教育进行批判,极力推崇西式教育。然而此后30年间,他们对全盘改革旧教育、建设新的现代教育闭口不提,仅提一些补缝堵漏的主意。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社会缺乏教育全盘变革的条件

    B.西方近代教育不适合中国需要

    C.知识分子的变革思想尚未成熟

    D.经济结构落后制约着人才需求

  • 8、钱穆称:“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是(     

    A.兼收并蓄

    B.绵延不绝

    C.博大精深

    D.丰富多彩

  • 9、据清《续通典·食货》:交子三年一届,始于宋代之铜钱与铁钱溷用而不便于携;迄神宗时,交子正式由官方所承认,熙宁初年将伪造交子等同于伪造官方文书。这说明宋代(     

    A.货币趋向单一

    B.政府规范了纸币的管理

    C.榷场交易频繁

    D.纸币成为单一流通货币

  • 10、顾炎武严厉批判魏末正始(240—248年)名士,认为他们“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导致“国亡于上,教沦于下,羌、戎互僭,君臣屡易,非林下诸贤之咎而谁咎哉”。这说明顾炎武意在(     

    A.否定魏晋玄学崇尚空谈

    B.捍卫传统儒家三纲五常

    C.重实践以恢复明朝统治

    D.借鉴历史解决现实问题

  • 11、袁世凯主政时期,恪守自由发展工商业的原则,为规范经济行为,曾指示工商部从速调查国人工商习惯,参考各国法律及成规,筹划办法,修订或完善多部经济法规。袁世凯的上述措施(     

    A.建立了资本主义法律体系

    B.推动了“短暂春天”出现

    C.标志着经济立法走向成熟

    D.有助于构建全国统一市场

  • 12、西方国家的文官一般特指在政府行政部门任职的事务官。他们既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也担负着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19世纪中后期,西方首先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 13、乌青镇地处江南水乡,与京杭大运河、太湖相通,“四方宾客及商贾,凡有事于浙者,率取径道,舳舻相望”。明成化、弘治年间,该镇“里人贾鬻他方,四时往来不绝”。康熙时乌青镇所产蚕丝,远销国内外,“财赋所出甲于一郡”。乌青镇的发展(       

    ①得益于发达的水运交通       ②体现了江南工商业市镇的繁盛

    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④表明朝廷已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1521年,马丁·路德面对皇帝、教皇使节和帝国议会各等级代表的指责,明确答复:“我既不信任教皇,也不信任宗教会议,因为他们经常出错和自相矛盾。只要我还不曾被圣经文字或清晰理性驳倒,我不能也不愿撤回任何话。”据此可知,马丁·路德 (     

    A.倡导理性主义

    B.主张社会公平

    C.否定教皇权威

    D.怀疑圣经权威

  • 15、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新济贫法,迫使多数贫民走上工作岗位。1946年《国民保险法》和1948年《国民救助法》通过后,英国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据此可知()

    A.英国济贫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B.维护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和社会稳定

    C.体现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D.标志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在英国确立

  • 16、“我军这一战略行动,恰似一把利剑插进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心脏……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这一战略行动”是指(     

    A.发动百团大战

    B.挺进大别山

    C.指挥三大战役

    D.发起渡江战役

  • 17、从如图地图的信息中可以判断是中国古代的

    A.大秦王朝

    B.西汉初年

    C.东汉政权

    D.南宋政权

  • 18、西周周成王、周康王在位年间,继承文王、武王的业绩,“民和睦,天下宁,颂声兴”,史称“成康之治”。这主要得益于(     

    A.政治制度适应社会状况

    B.嫡长子继承保障了政治稳定

    C.铁犁牛耕引发生产变革

    D.井田制提高了劳动者积极性

  • 19、周王室的常备军队有两支,即西周金文常提到的“西六师”和“成周八师”。西六师驻扎在都城镐京,宿卫宗周;成周八师也称“殷八师”,驻扎在成周洛邑,以震慑被强行迁移到洛邑一带的殷遗民。这种部署(     

    A.是为了实现对地方辖区的直接统管

    B.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说明王室从军事上加强对诸侯管控

    D.与周初的形势和政治格局密切相关

  • 20、中华民国建立后,国民党、进步党等政党纷纷登场。国民党骂进步党为“官僚党”,喋喋不休;进步党骂国民党为“暴民党”,没完没了。两党议员在国会开会时经常大打出手,国会大厅成了党人斗殴的场所。这体现了民国初年(     

    A.责任内阁制的弊端暴露

    B.民主政治的不成熟性

    C.政党政治的名存实亡

    D.军阀势力的盘根错节

  • 21、17世纪初,在东亚海域商业活动中最活跃的是葡萄牙人,然而他们必须面对来自各方的竞争,首先是荷兰与英国两国东印度公司的联合袭击。这段材料可以用来探究(     

    A.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B.英荷殖民争霸的兴起

    C.东方没落和西方崛起

    D.欧洲海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拓展

  • 22、它创新之处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其最大合理性“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这种古代选官选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

    B.科举制

    C.察举制

    D.九品中正制

  •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中指出:“手的操作所要求的技巧和气力愈少,换句话说,现代工业愈发达,男工就愈受到女工的排挤。对工人阶级来说,性别与年龄的差别再没有什么社会意义了。”由此可见,工业革命使(     

    A.性别差异和社会角色发生改变

    B.女性的政治地位逐渐提高

    C.资本主义的经济剥削大大减弱

    D.社会分化和社会矛盾加剧

  • 24、1941年1月,中共中央北方分局认为《晋察冀边区统一累进税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中的税收免征点(起征点)太高,并强调免征点的规定一般应迁就生活水准较低的地方;同年3月,修正后的晋察冀边区统一累进税征税办法公布,同年7月起征,8月顺利完成征收。这表明晋察冀边区的税制调整(     

    A.旨在强化中共的政治权威

    B.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有利于各阶层税负合理化

    D.与减租减息运动背道而驰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________

  • 26、苏格拉底提出________的思想,指出了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他又提出了________思想来批驳智者学派忽视道德。

  • 27、战国时期法家思想主要内容君主_______君主_______君主_______建立_______

     

  •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现代化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同质”的文明,已在全世界站稳脚跟。但现代化在任何一个社会内部的启动,都意味着对这个社会所长久维持的传统进行重新评价,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传统,哪怕最“原始”的社会,也必然扎根在深厚的传统基础上。事实上,无论是先行国家还是后进国家都存在一个对待传统的问题,并不是只有后者才需要。

    ——据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整理

    根据材料和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现代化与传统”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29、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______

     

  • 30、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________.把企业搞活。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体制。

  • 31、抗战胜利后,为了争取和平,避免内战,毛泽东赴_________与国民党谈判,国共双方签署___________19466月,国民党军队悍然进攻__________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全面进攻受挫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___________、陕北两个解放区。1947年,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拉开了战略___________的序幕。经过19489月到19491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被歼灭,随着南京的解放,国民党统治宣告结束。

  • 32、_____时,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

  • 33、代表人物及作品

    (1)代表人物:高尔基。

    (2)高尔基于1906年发表的《________》,被公认是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刻画了俄国工人阶级不畏强暴、坚持革命斗争的大无畏精神。

     

  • 34、提倡“为政以德”

    (1)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___________【4】”教化百姓(德治)

    (2)以“礼”治国,逐步改良政治。

    B:哲学思想: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___________【5】放在优先的位置。

    C:教育思想

    (1)教育原则:主张“___________【6】”。

    (2)教育方法:主张“因材施教”。

    (3)学习方法:主张学与思结合,坚持正确意见。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指出要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 36、   进入20世纪,我国有几次重大的理论创新。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什么。

    (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各举一例来说明该特点。

    (3)到了世纪之交的中国,指导思想、理论方面又有了怎样的发展?它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问题?写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项理论创新各是在党的哪次代表会议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4)从我国20世纪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创新,有什么启示。他们所选择的共同道路是什么。

  • 3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鲜卑族部落首领)说:“漠北人能捕捉六畜,善骑马奔驰,随水草迁移,哪有什么可以做将领的人。”

    材料二:当代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材料三:原有之田地纳贡办法,一律作废;并规定于地契调查完毕后,按土地价格取其百分之三,作为地税。原有地方厅官或各乡各村就地征收之税目,亦一并按照土地价格征收之,但所征金额不得超过地税金额三分之一。此次改正地税之事,举办非易。因土地情况之不同,改正亦有缓急难易之差别。……原有税法,于地税改正实施之前,继续有效。改正之后五年以内,土地价格因土地买卖而生增减,均按照最初核定之土地价格。

    ——明治六年《地税改正条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孝文帝改革对国家的再度统一有何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明治时期地税改革的历史意义。

    (3)从社会发展进程的角度说明孝文帝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对两国各自的影响。

  • 38、2019年国庆七十周年群众游行环节,有“关键抉择”方阵,游行群众簇拥着邓小平巨幅画像和“坚持邓小平理论”大字走过天安门广场。结合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相关史实,说明邓小平是如何实现“关键抉择”的。

  • 39、党和国家努力创造各族人民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目标。

    (1)结合上述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思想原则,分析应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