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动物类群和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线形动物——有口无肛门
B.扁形动物——体壁有两个胚层
C.软体动物——身体有外套膜
D.节肢动物——身体里有脊柱
2、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当玉米苗长到一定程度时,要进行间苗,而且要保持一定的间距和行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可以少上肥料,降低成本
B.更好的接受光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C.玉米植株高大,太密不容易劳作
D.便于内部空气流通,使玉米更好地呼吸
3、下列不属于鸟类适于飞翔的结构特点是( )
A.身体呈流线型
B.前肢变成翼
C.陆地产卵
D.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中空
4、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 )
A.骨、关节、肌肉
B.骨骼、关节、肌肉
C.骨、肌肉
D.关节、肌肉
5、罗华同学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了观察。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①是反光镜,当环境光线较弱时,应选用凹面镜对光
B.图乙是给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染色,所用的液体是碘液
C.要想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图丙中的②③
D.若要把图丁中观察到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玻片应向右下方移动
6、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四个视野,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是细胞伸长最快的部位,细胞中出现了大液泡
B.乙细胞向外凸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有机物最活跃的部位
C.丙细胞排列疏松,对根尖起到保护作用
D.丁细胞细胞核较大,具有旺盛的分裂增生能力
7、早春时节,玉兰树的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时就开满娇艳的花朵。开花过程中所需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是( )
A.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
B.花瓣光合作用合成的
C.树皮光合作用制造的
D.植物体上一年制造并储存的
8、对于麦田中的小麦,“环境”是指( )
A.杂草、蚜虫、蝗虫、老鼠等生物
B.阳光、空气、水、温度等非生物
C.瓢虫、蚯蚓、蜘蛛、人类等生物
D.以上因素的总和
9、我们日常食用的玉米淀粉主要是从种子某一部分提取的,这部分对应图中的( )
A.①
B.②
C.④
D.⑤
10、先天愚型患者21号常染色体多一条,则此女患者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是( )
A.47条+XX
B.23对+XX
C.22对+XX
D.45条+XX
11、下列能够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 )
A.筛管
B.导管
C.韧皮部
D.树皮
12、如图是短道速滑运动员加速时的动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B.运动员右臂后摆动作中,肱三头肌处于舒张状态
C.运动员左臂前屈动作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的相互配合
D.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
13、下面是关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子代白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B.子代中女性体细胞核中的基因,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C.人的卵细胞中23条染色体在形态和大小上都是不同的
D.子代体细胞中的每一个基因,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14、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 )
A.阳光
B.水
C.温度
D.空气
15、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其脑容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
B.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C.南方古猿、智人、能人、直立人
D.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能人
16、含羞草展开的叶片受到碰触时会合拢下垂,这是( )
A.生物的生长
B.生物的发育
C.生物进行呼吸
D.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17、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下列有关实验的步骤中操作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 实验名称 | 实验步骤 |
A | 练习使用显微镜 | 用洁净的纱布擦拭目镜镜头 |
B | 观察草履虫 | 在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 |
C |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
D | 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迅速盖在水滴上 |
A.A
B.B
C.C
D.D
18、下列不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
B.海洋生态系统
C.森林里所有动物
D.一块草地
19、在生物体中,有的细胞长到一定的程度就会进行分裂,植物细胞是如何进行分裂的呢?请将以下说法正确排序( )
①细胞核一分为二;②细胞质分成两份:③形成新的细胞壁;④遗传物质复制;⑤形成新的细胞膜
A.①④②③⑤
B.①④②⑤③
C.②③⑤①④
D.④①②⑤③
20、蝴蝶和蜻蜓是两种不同的昆虫,要弄清楚这两者之间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习性上有哪些差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同时积极思考
B.只用肉眼观察,不能借助任何观察工具
C.要实事求是,全面、仔细观察,无需与他人交流
D.要合理制定调查方案,有计划的进行全面调查
2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四个部分.
22、内分泌腺________(填有或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叫激素。
23、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除______和_____ 的因素外,还有 __________、隔离、迁徙和人种混杂等因素的作用。人类祖先制造、使用 ______和进行_______,既是人类求得生存的手段,也是人类进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说,_________ 创造了人类本身,也选择了人类本身。
24、哺乳动物靠四肢支撑起身体,骨在_____的牵引下围绕______运动,使躯体能够完成个中动作,从而具有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觅食和逃避敌害,以适应复杂多变的______。
25、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_____构成的。
26、在观察鸡蛋结构的演示实验中,按要求将卵壳膜剪破,把其中的内容物倒到培养皿内,你可以看到在黄色球状的疑胶物体上,有一个白色的小点,这是________, 里面含有________。
27、阅读下面有关塞卡病毒病的资料,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世界卫生组织发现,塞卡病毒病在巴西爆发后,当地患小头症的初生婴儿数字急剧上升,较过去平均每年多20倍,初步估计与塞卡病毒有关。
资料二:塞卡病毒病主要由带有塞卡病毒的蚊子传播,约3至7天的潜伏期后,开始发病。防患塞卡病毒病的最佳保护方式是防止蚊子叮咬。
(1)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塞卡病毒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__,传染源是_____________,传播途径是_____________。
(2)为防止塞卡病毒病疫情扩大,巴西防疫人员在公共场所喷洒杀虫喷雾,这种预防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怀孕期间患塞卡病毒病可能导致新生儿患小头症,专家推测原因可能是塞卡病毒通过母亲的_______感染子宫内的胎儿,该结构是母体与胎儿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
(4)医务人员正在研制预防塞卡病毒病的疫苗,将来人们可以通过注射疫苗预防塞卡病毒病,这种免疫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免疫过程是抗原(塞卡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______________产生抵抗抗原的______________,该物质与抗原结合,使其失去致病性。
28、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性体内发育,通过__________从母体获得营养,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从母体中产出,这种生殖方式叫做胎生。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_________。另外,哺乳动物还具有高度发达的__________系统和感觉__________,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做出反应。
29、蚂蚁通过触角的触觉和嗅觉功能交流信息._____。
30、生态系统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1、请将下列微生物与其作用相匹配:
32、害虫为了适应大量施用农药的环境,产生了高抗药性的变异_____。
33、阅读下列文字,分析回答问题.
5月1日,小王作为前去参观远通国际车展的2000多名观众之一,有幸拿到了沂蒙晚报和市文明办联合发放的“爱心拒酒贴”.当天中午,当小王开车返家正常行驶时,突然发现有行人横穿马路,他立即踩制动将车刹住,由于刹车及时,避免了一场车祸.小王对“远离酒精珍爱生命”有了更深的体会.
(1)请判断这一“急刹车反射”属于简单反射还是复杂反射?______.
(2)完成该反射的结构称为______,它由五部分组成.参与该反射的感受器是眼球中的______.
(3)从看到行人到将车刹住,这一系列动作的完成,都是在______的调节下,多系统配合共同作用的结果.
(4)我国交通法规明确规定禁止酒后开车,原因是酒精对人的______有麻痹作用,使动作不协调,不准确,以至影响行车安全.
34、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林、格雷格塞门扎以及英国科学家彼得拉特克利夫,以表彰他们在“发现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动物需要氧气才能将食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请观察并比较下列动物从外界获取氧气的器官,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一蚯蚓的呼吸靠________。
(2)氧气进入身体,最终到达细胞的________里,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细胞利用。鱼除了呼吸系统外,还需要________系统参与运输才能完成这项生命活动。
(3)家鸽的呼吸作用旺盛、心跳频率快,体温________,增加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分布范围。
(4)家鸽飞行时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请写出家鸽吸气时,气体进入家鸽体内的路径________(用图三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