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吐鲁番七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以下是中学生小魏的“微行为”。对其相应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A

    参加社区举行的禁毒宣传活动

    善于与违法作斗争

    B

    耐心细致解答同学的学习困惑

    践行诚信

    C

    学习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

    寻求法律援助

    D

    点赞并转发“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的视频

    传播网络正能量

    A.A

    B.B

    C.C

    D.D

  • 2、一网友乘坐地铁时,看到一名男子赤脚躺在座椅上玩手机,霸占了4个座位,该网友看不下去,“默默”地把该男子的鞋踢出车厢,让“脱鞋霸座”男乘客成功实现了“人鞋分离”。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脱鞋霸座”展现了自我独特个性

    ②“脱鞋霸座”有违社会公德和文明

    ③踢鞋出车厢是尊重他人、以礼待人的表现

    ④我们需要共同营造出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诚信可赢天下,守信方得人心。在下列四位同学的做法中,符合诚信做人要求的是(     

    A.甲同学在他人向自己询问好朋友的家庭信息时,委婉地加以拒绝

    B.乙同学为获得“校园优秀歌手”的称号,进行假唱

    C.丙同学本来答应朋友周末去看电影,因临时不想去,就没有赴约

    D.丁同学没有做暑假作业,欺骗老师说忘带了

  • 4、在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实干”是一个始终不变的主题。“撸起袖子加油干”这句直白响亮的号召,饱含了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我们“坚决干”“抓紧干”“同心干”的深意。这要求我们(   

    ①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②为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

    ③做一名踏踏实实的体力劳动者

    ④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

    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 5、下列是几位同学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其中你不认同的是(     

    A.小悦:到科技馆当志愿者,一天下来虽然累但很有成就感

    B.小明:和同学在网吧通宵玩游戏,感觉周末的生活真惬意

    C.小刚:观看影片《水门桥》时,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D.小华:回老家跟爷爷到菜园里除草、采摘蔬菜,体会劳动的乐趣

  • 6、一女子赵某原打算从乌鲁木齐到广州的,为了省下车费,只买了到兰州的车票,并将兰州的兰字损毁使其看不清,谎称是买到广州。结果被识破,民警对此事件进行了严肃处理。这主要告诉我们,遵守社会规则需要(     

    A.只模仿他人的行为习惯即可

    B.严于律他,不断指责他人

    C.只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

    D.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7、某同学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搜集了如下素材,据此推断他的演讲主题最可能是(     

    我国数字政府建设步伐持续加快,90%以上的政务服务实现网上可办,90.5%的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实现网上受理和“最多跑一次”。

    观众在故宫数字博物馆不仅可以观看馆藏的7.5万幅书法,还可以网上临摹;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体验走进养心殿、批阅奏折、跟大臣对话……

    我国网络零售行业发展迅速,截止2023年上半年,网络购物用户达8.84亿人,网上零售额71621亿元,同比增长13.1%。

    A.网络便利日常生活

    B.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C.网络丰富民主形式

    D.网络促进人际交往

  • 8、据统计,2010年末中国GDP总量达到5.8万亿美元,超过日本5.4万亿美元的GDP总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由此能够看出(     

    A.近年来中国经济在持续增长

    B.中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

    C.社会主义制度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制度

    D.世界经济完全依靠中国的经济力量

  • 9、乘坐公交车时主动让座,参观游览时自觉排队,在图书馆不大声喧哗,参加社交活动时衣装整洁。上述行为表明的观点有(     

    ①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③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④遵守社会规则只需要自律,不需要他律

    A.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

  • 10、“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下列属于感受社会生活途径的是(     

    ①小华国庆期间和父母一起到北戴河旅游②王亮观收看电视节目并与爸爸交流看法

    ③王琦国庆期间在家闭门学习,哪都没去④赵灿独自在公园里锻炼,呼吸新鲜空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科学立法、____、公正司法、____。(     

    ①依法治国②以德治国③严格执法④全民守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2、2023年7月底北京、河北遭遇严重暴雨洪涝灾害,来自山西、河南、江苏、山东以及河北省各地的各类救援组织,带着各类救援船只和物资抵达这里。他们(     

    ①大难面前显担当,服务社会促文明

    ②不爱惜自己的生命

    ③积极参与,可以获得金钱和荣誉

    ④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人生最大的快乐,是自己的劳动得到了成果。农民劳动得到了收获,工人劳动生产出了产品,医生劳动治好了病人,教师劳动教好了学生,其他工作也是一样。”这段话启示我们(     

    A.每个劳动者都是兢兢业业的

    B.生活因劳动而精彩

    C.劳动有高低贵贱之分

    D.每一次劳动都能获得成果

  • 14、漫画《伸脚打的》告诉我们(  )

       

    A.迎合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B.不尊重他人的人也得不到他人的尊重

    C.一个没有自尊的人就得不到他人尊重

    D.语言文明是与人交往的必备素质

  • 15、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就是世事复杂多变,不容易把握。把世事悟通了,比把自然弄明白了更不容易。因为,社会世事没有明白的文字记载,只能靠悟性,而悟性要有强大的阅历和经历做基础,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和不断的总结。这段话告诉我们(     

    ①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②社会是险恶的,要小心谨慎

    ③要学会从社会这本书中获取知识④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6、“人在外遇到困难是难免的,本店免费提供晚餐,不求回报,只希望在你有能力的时候再去帮助他人。”北京的一家餐馆承诺为困难人士提供免费晚餐,只要告诉店员点“套餐A”,找个地方坐下,吃完可以直接走。这则材料体现了( )

    ①关爱他人要讲究原则                 ②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

    ③关爱他人要全力以赴                 ④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下图生活场景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欣赏他人懂尊重

    B.常思己过担责任

    C.相互问候讲礼仪

    D.帮助他人要热心

  • 18、近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稳步增长,高铁等“大国重器”走出国门,让中国自豪,让世界惊叹。这表明我国(     

    A.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富有的国家

    B.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已经不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科技实力远远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

  • 19、全国劳动模范李志强拼搏奉献勇担当,尽责守职做贡献,在工作中他努力钻研、勤于思考、善于学习,练就了过硬的技能,成为行业的能工巧匠。李志强的事迹说明服务和奉献社会要(     

    A.善于学习,从关心时事做起

    B.规范自己的言行,遵守社会公德

    C.热爱劳动,爱岗敬业,追求卓越

    D.从实际出发,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 20、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删除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改为“会自护懂求救”。这表明(     

    A.中小学生守则限制了中小学生的自由

    B.规则需要结合实际加以调整和完善

    C.中学生要积极参与制定和改进规则

    D.社会规则是经常变化的、不稳定的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2022年12月13日,是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2022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并讲话。他表示,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可以告慰遇难同胞和先烈的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奋斗拼搏,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民过上了全面小康生活,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看到这则新闻,班上的同学讨论起来了,

    小红说:今天我们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小明说:我不这样认为,我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父母辛勤劳动带给我的,和国家关系不大。

    你赞同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 22、判断说理题

    (1)生活中,有些人以爱国为由,砸某国品牌汽车甚至打伤车主。

    判断:

    理由:

    (2)有人说:“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对立的,当二者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放在第一位。”

    判断:

    理由:

  • 23、联系材料,判断分析。

    请用所学知识评析上面两个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小荣和小肖是好朋友,小荣将自己的日记给小肖看,并要求她保守秘密,但小肖却公开了小荣的日记内容,小荣为朋友的不守信用很气愤。

    1如何评价小肖的行为?2分

    2生活中你有过类似的行为?你当时的心情如何?2分

    3请大胆设想一下,小荣会怎么做?2分

     

  • 25、材料一   在亚太信合会外长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一贯致力于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坚决维护自身在南海的主权和相关权利。”“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必要时我们将以武力捍卫领土主权。”

    (1)国家核心利益指的是什么?

    (2)你是如何认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

    材料二   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为保障国家安全,中国人民解放军守护祖国每一寸土地。

    (3)说一说在我国,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什么?

  • 26、11案例分析 明理导行

    泉州晚报报道:1月2日0时两位16岁的少年酒后经过市区温陵路动力酒吧时,尿急在楼下小便,却被酒吧老板等管理人员当作小偷殴打并拘禁两个多小时,逼其中一个少年喝机油。3月9日,鲤中派出所抓获被列为网上在逃人员的酒吧老板及管理人员,他们已被执行逮捕。

    1[法律在线]酒吧老板等管理人员侵犯了两位少年的什么权利?4

    2[维权论坛]如果遇到类似的侵权行为,你认为该如何维权? 至少两点)(4

    3[风采展示]两少年想就如何避免学生权利被侵犯写份倡议书,请你帮他们罗列要点。至少三点)(3

     

  • 27、小芳的周记摘录:

    星期一:因为学习好,守纪律,我被选为本周学校晨会的升旗手,我感到无比自豪。

    星期二:上学路上,因为扶一位行走困难的老奶妈过马路耽误了时间,为了不迟到就闯了红灯,结果被交警叔叔批评。

    星期四:在公交车上,看到有小偷在偷东西,我悄悄地提醒失主,并请求司机赶快报警。

    老师的评语:

    你果然品学兼优,心中有爱有法,真是个好孩子!不过,你还可以做得更好呦!

    (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小芳的行为是如何体现老师所说的是个好孩子的?

    (2)你怎么理解老师所说的更好

     

  • 28、阅读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从借口“站不起来”的高铁霸座男到我国公民在卢浮宫水池泡脚,从迟到女博士掌掴机场地勤人员到教导主任拦阻高铁准时发车,从广场舞扰民到男司机路怒暴打女司机,“熊孩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现如今,部分社会成员公共意识缺失而引发的不文明现象层出不穷。在价值多元化背景下自我意识觉醒,越来越多的人更关注自身诉求与个人欲望能否得到满足,而并不关心是否有损他人权益、扰乱正常秩序、破坏和谐稳定。公共意识的缺失实则是权利义务观念淡薄,权利义务关系不清。

    (1)请你列举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至少各两项。

    (2)结合材料,请你简要阐述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