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生活有秩序,下列属于社会管理秩序的是( )
A.
B.
C.
D.
2、“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创造文明社会需要你我共同努力,以下对微行为点评正确的是( )
序号 | 微行为 | 点评 |
① | 小乐对引导候机的服务员说:“辛苦了” | 换位思考,体谅他人 |
② | 小云劝说在楼梯上推搡起哄的同学注意安全 | 及时提醒,维护规则 |
③ | 小芳向来访家中的客人问好并主动递上茶水 | 举止稳重,乐于助人 |
④ | 小娟把压岁钱和珍爱的书籍捐给贫困山区孩子 | 心怀善意,关注他人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3年1月1日起,全国铁路对儿童优惠票实行实名管理,儿童凭有效身份证件购买儿童优惠票。实名制购买儿童火车票以6周岁和14周岁为分界线,不再以身高为分界线。这体现了( )
①要坚定维护规则,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②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积极改进规则
③规则要根据社会生活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④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要自觉遵守规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以下威胁国家安全实例归类不正确的是( )
钓鱼岛事件 | ①国土安全 |
军事迷网络泄密 | ②军事安全 |
水资源短缺 | ③资源安全 |
中美间贸易摩擦 | ④政治安全 |
加拿大黄花入侵,生长繁殖能力极强 | ⑤海外利益安全 |
A.①④
B.②⑤
C.③④
D.④⑤
5、亲近社会,就是要有亲社会的情感和行为。下列不能体现亲社会的情感或行为的是(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6、《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已于2024年1月1日生效实施。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爱国行动,你认同的是( )
①在学校组织的升旗仪式上庄严肃立
②自觉同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③倡议大家坚决抵制所有的国外品牌
④利用网络平台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提供帮助时,一定要事先征求对方意见。要注意判断残疾人的残疾类别和伤残程度,按照对方的需要提供帮助。”上述关爱残疾人的提示语主要提醒我们,关爱他人要( )
A.尽己所能
B.讲究策略
C.换位思考
D.心怀善意
8、俗话说:“懂规矩,方能知礼节;行规矩,方能治国、齐家、修身、平天下。”在日常生活中,出行有交通规则、运动会有比赛规则、考试有考场规则……这表明( )
①规则制定让我们失去了自由②各种规则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③规则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运行④规则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下列对下图中游客行为的评价,你赞同的( )
A.乐于实践,证明自己
B.肆意放纵,破坏规则
C.积极探索,敢于尝试
D.无心之过,一笑了之
10、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11月,巴以冲突已致双方1万多人死亡,加沙地带己育超过30多万人无家可归。材料说明( )
①国家好,人民才会好②人民利益要高于国家利益
③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④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就会遭受欺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①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共产主义
D.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2、诚实守信既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更是我们个人的终身修为。下列做法践行了诚信这一品质的是( )
①考试前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并严格遵守要求②发现同桌偷拿他人物品,答应为同桌保守秘密
③与朋友约好打球,准时赴约④迟到被“抓”,权衡再三用“善意的谎言”蒙混过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这份优异的答卷是( )
A.基本实现现代化
B.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4、无须申请,名单保密。某高校通过分析餐厅一卡通消费数据,将餐费直接打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餐卡里。这种“隐形资助”启示我们,关爱他人要( )
A.尽己所能
B.讲究策略
C.不计代价
D.互谅互让
15、图示法有利于梳理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图示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6、见义勇为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然而,未成年人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不主张见义勇为,还是要求他们见义智为为好,因为未成年人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根本原因)( )
①容易鲁莽行事②体力不具优势③极易受到伤害④心智尚未成熟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7、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中,同学们积极构建知识网络。以下思维导图中a和b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一般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B.行政违法行为行政处罚性
C.犯罪违反法律规定性
D.犯罪应受刑罚处罚性
18、以下是小鸥学习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所做的笔记,因果推导正确的是( )
A.醉驾致人死亡的行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触犯行政法律法规
B.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以暴制暴→维护权利
C.学习法律→树立法治意识→做法治的忠实崇尚者
D.态度谦和,用语文明→仪表整洁,举止端庄→做文明有礼的人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何某借朋友的钱逾期不还,朋友多次索要无果——行政违法行为
B.刘某在大街上聚众打架,造成对方轻伤——刘某应受拘役处罚
C.周某多次偷盗名贵商品,价值数千万元——周某会受到刑罚处罚
D.黄某在开车过斑马线时不礼让行人被扣三分——民事违法行为
20、2023年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你校打算开展关于国家安全的宣传教育活动。为此,几位同学以“中学生如何维护国家安全”为主题展开了讨论。下列同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虎:中学生要树立个人安全高于国家安全的观念
B.小丽:中学生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
C.小梅:中学生要严厉打击破坏国家安全的违法行为
D.小文:中学生要与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殊死搏斗
21、 2018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22、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副秘书长、发言人傅莹说,《立法法》是规范所有立法行为的法,被称为“管法的法”。
有人认为:《立法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你赞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5分)
23、 2019年7月14日,3名乘客在明知高铁已停止检票的情况下,强行冲闸闯入站台。其中一女性乘客拍打列车玻璃,吼叫工作人员开门,不顾阻拦,强行将腿伸入列车和站台之间的空隙阻止列车开动,造成列车晚点7分钟。而她的理由是要赶回去上班。广州铁路警方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9日的处罚。
对这名女性乘客的行为,下列同学各自发表了看法。请你评析。
24、有人说:“自由和限制是一对孪生兄弟,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两方面的兼顾,才可以获得更好的自由。”一个人的自律,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同时自由必须还要有制度保障,一个自由的国家必定是一个法治的国家。
(1)束缚自由的是法治,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是怎样的?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党和政府为什么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5、 某中学学生丁某,七年级时经常旷课逃学,屡教不改。升入八年级后,又沉迷于网络,为了去网吧上网,他由偷家里的钱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甚至把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偷去卖,结果被行政拘留。等到九年级,他在网上结交了一些坏朋友,一起在社会上滋事生非。一天,他参与打群架,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手刺致重伤,最终丁某受到刑罚处罚。
(1)上述行为分别是什么行为?
(2)丁某的演变,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6、【1】某校8年级(1)班学生通过“崇尚法治精神”这一单元的学习,开展了一次探究活动,请你参以其中,共同探究,完成以下题目。
材料一 平等是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1)【我思考】请将上述材料补充完整。
材料二 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公平正义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一直是党和政府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
(2)【我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对公平正义问题如此重视?
材料三 唐山市路北区某烧烤店发生涉嫌寻衅滋事、暴力殴打他人事件,监控视频记录下了这一光天化日之下的恶行。黑恶势力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社会毒瘤,如果不彻底铲除,就会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对滋扰伤害人民群众平安生活的黑恶势力不可姑息。扫黑除恶必须持之以恒、彻彻底底,不能存在盲区、留有死角!只有依法严惩不贷,才能给受害者和公众一个公平正义的交代!
(3)【我践行】请从个人角度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怎样守护正义?
27、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讲解有关法律知识,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某班召开了一次以“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维护合法权益”为主题的班会,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对学生进行法治安全教育。
(惊险一刻)初中生彤彤和同学龙龙正骑着自行车一同行进在上学的路上。突然,一辆轿车为躲避前方来车拐进自行车道,将彤彤碰倒在地。轿车司机下车后发现被碰倒的是一名学生,便驾车飞奔逃走。
(1)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你认为同学龙龙应该如何机智灵活地去做?请写出你的建议。
(明辨是非)在等待的时候,针对这一事故,路人议论开了。
路人1:“被车撞了,司机又跑了,就自认倒霉吧!”
路人2:“如果能够找到肇事司机,就把他的车给砸了。”
路人3:“交警找到肇事司机后,应依法要求对方赔偿损失。”
(2)请你对以上路人的看法分别进行辨析。
28、江西最美乡村老师李雨才:再苦再累也要让山里孩子有未来。李雨才,鹰潭市龙虎山景区上清
镇城门小学高阳教学点的一位山区教师,今年58岁的他以顽强意志和惊人毅力,为家乡的教育事业,穿梭
在来去乡村的路上。辛勤耕耘了30余年。2004年,因胃癌做过胃切除手术的他,仍常年带病坚守在三尺讲
台上。2015年,李雨才当选江西省2015年度“最美乡村教师”。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李雨才被授予江西省2015年度“最美乡村教师”的原因是什么?
(2)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打算如何与老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