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哈密七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2023年杭州亚运会中,有许多志愿者加入服务亚运会的行列,其中很多大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做志愿者,积极做各种服务工作。他们的行为(     

    ①是为了追求个人名利②有助于他们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③是服务社会的亲社会行为④会影响学习,得不偿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2、深圳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政策变动告诉我们(     

    ●2011年5月,深圳交警发出“禁电令”,在深圳主要区域24小时禁止电单车上路行驶。当年6月底改为“对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单车开放路权并实施限速”。

    ●2022年8月,深圳正式启动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工作,实名备案的电动车从此有了合法性,限行区域也是越来越少。

    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变化时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③规则的调整应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④智慧应对规则,不符合自己需求的规则可以不用遵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2023年成都大运会,既是竞技者的圆梦舞台,也是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沃土。本届大运会上,20000多名赛会志愿者、11000多名城市志愿者倾心服务、倾力奉献,为成都大运会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作为志愿者应该(     

    ①掌握过硬的本领                      

    ②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

    ③学会谦让、分享和帮助他人     

    ④先考虑好自己的得与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4、扬州交警微发布“停车入格,文明归位,让城市交通井然有序”。对于社会秩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B.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无序化状态

    C.社会秩序大大降低社会运行效率

    D.交通秩序就是日常生活的社会秩序

  • 5、为引导人民群众缅怀先烈先贤,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各地纷纷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采取更文明、更绿色、更健康的祭奠方式。关于“网上祭英烈”活动,你的看法是(     

    A.赞同。传播了网络正能量,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B.赞同。人民群众可以沉迷于网络,缅怀革命先辈

    C.不赞同。网络具有虚拟性,这是对逝者生命的蔑视

    D.不赞同。祭扫方式的变化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内容

  • 6、小芳第一次参加校团委举办的“爱心天使”义卖活动。活动结束后,小芳感慨地对伙伴们说:“参加这次活动,既帮助了他人,自己也得到了锻炼。“这是因为(     

    ①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

    ②服务社会能够培养我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及人际交往的能力

    ③人生价值都是通过参加义卖活动来实现的

    ④服务社会能够不断提高我们的道德境界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7、“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一定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肩负起历史使命。这要求青少年(     

    ①为世界和平作出重要贡献

    ②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于奉献

    ③勇做时代的学习者、奋斗者

    ④关心国家发展,为祖国成就自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下面与“信任”有关的名言警句是(       

    ①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②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信者行之基,行者人之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9、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对于炎黄子孙来说,文明有礼能体现出民族的教养和品位,很多礼仪规范早已在我们心灵的历练中深入骨髓,浸入血液,成为民族秉性。下列名言能够体现文明有礼的有(     

    ①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②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周官辨非》

    ③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孔子

    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 10、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     

    A.犯罪的本质特征

    B.犯罪的法律标志

    C.犯罪的法律后果

    D.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 11、随着《长津湖》的热映,抗美援朝烈士宋阿毛的绝笔诗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下列名句与这一主题相符的是(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③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④金瓯无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 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不断地暴露出来。以下属于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有(     

    ①经济发展成就显著,科技创新成就斐然        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世界排名还不高

    ③不可持续发展问题仍然突出                         ④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观察下图漫画《五行山下》,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住房、医疗、教育问题仍比较突出

    B.部分群众生活还面临着一些困难

    C.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民生问题

    D.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

  • 14、2023年7月9日19时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20万亿元,同比增长3%;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内需规模继续扩大,经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看到这些成就,同学们纷纷发表感言,其中恰当的是(     

    ①小美:我为祖国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②小智:我国科技发展实力足以称霸世界

    ③小敏:我对祖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④小强:我们要为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共同奋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5、心理学研究表明,除了至亲好友之外,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安全距离约为一米。社会生活中的文明“一米线”能够(     

    ①避免混乱,保障社会秩序②规范行为,优化生活环境

    ③约束自由,限制合法权利④尊重权益,彰显社会文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6、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以下属于维护国家安全的正确方式的有(     

    ①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②观察、拍摄国家军事重地

    ③为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建言献策④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2023年3·15晚会曝光了“香精大米”事件。安徽某食品有限公司往本地产的大米里滴香精,冒充“泰国茉莉香米”。对此,以下点评正确的是(     

    ①诚实、守信用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②要守住法律的底线,依法经营

    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要诚信经营④诚信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人工智能对话聊天机器人ChatGPT,不仅能流畅地与用户对话,还能进行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等任务,为商业和民生带来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也暴露出存在技术漏洞、虚假错误信息、学术欺诈和剽窃、跨境数据泄露、网络AI诈骗、被黑客们用于策划网络攻击等风险。这说明(     

    A.网络超越时空限制

    B.个人隐私慎重保密

    C.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D.远离网络防止侵害

  • 19、一位盲人夜晚总是提着灯笼走路,许多人都不理解甚至嘲笑他。他说,我提着灯笼,一方面照亮了别人,另一方面也使自己不被他人撞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要关心帮助弱势群体

    B.帮助他人就一定能得到回报

    C.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

    D.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 20、连日来,一张“医生跪着做手术”的照片,刷爆了河南新乡市不少市民的微信朋友圈,感动之余,有人将之称为“最美姿势”。原来,当地一名54岁的医生在操作一台历时两个小时的手术时,以跪姿一直坚持到了结束。对此,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B.不言代价与回报,我承担、我无悔

    C.我们要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D.人们在社会中生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相应的责任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涉及面之广、来势之凶猛可谓空前。然而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有些人却抱着侥幸心理,违反疫情联防联控规定,顶风在城区聚集、闲逛,给疫情防控埋下了隐患。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靠规则不如靠自己。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信自由不如守规则。

    请你对以上观点进行辨析。

  • 22、革命战争年代,为保一方平安、守护国家利益,无数英雄们舍小家为大家,不惜流血献身。虽身处和平年代但我们身边仍不太平,20206月,中印边境冲突,4名解放军官兵英勇牺牲,他们坚定的捍卫了我国的国家利益。

    有人说,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对立的,维护国家利益就必须牺牲个人利益,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 23、2020128日,一则“男子高铁上为充电强迫女子换座”的视频火了,视频中的男子要求换座遭拒后,大声指责邻座女子。这一幕被其他乘客拍下来并传到网上后,引发网民广泛关注。有人认为:换座需要双方都同意才行,强迫他人换座是侵权行为。也有人认为:做人要心怀善意,能帮人处且帮人。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对此进行辨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品学兼优的陈某结识了社会上的朋友后,便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开始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老师和父母,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务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仍不悔改。为了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之内多次作案,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1)这警示我们:预防犯罪,需要我们__________________不良行为。

    (2)陈某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刑罚又称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_________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的_________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

    (3)请你说说我国刑罚的种类有哪两类?

  • 25、宪法的生命在于 _____,宪法的权威也在于 【2】。维护宪法权威需要我们保障宪法实施。如果宪法得不到充分、有效实施,受到漠视、削弱甚至破坏,那么,国家权力的行使将会违反法治的要求,我们的幸福生活就不能真正实现。

    (1)根据所学知识,将材料补充完整。

    (2)作为中学生,增强宪法意识,需要我们怎么做?

  • 26、2016年“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10月29日在北京举行。10位年度最美孝心少年受邀登台,接受全社会的致敬和礼赞。本届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今年4月启动,经过了全国征集、人物事迹展播、官网公示、推选委员会推选几个阶段,最终从800多位少年儿童事迹中推选出10位最美孝心少年和20位特别关注孝心少年。相关人物事迹短片在央视展播,通过致敬孝亲美德弘扬核心价值观,社会反响热烈。

    (1)结合教材所学知识,请谈谈子女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2)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动,由中央电视台举办,全社会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举办、关注和支持有什么意义?

     

     

     

     

     

    (3)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与父母会产生代沟,父母有些想法和做法子女不能理解,子女有些要求也难以得到父母的支持。针对这种情况,你对子女和父母分别有哪些建议?

     

     

     

     

     

     

  • 27、2019年1月16日晚,“感动海南”2018十大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海口举行。他们当中,有难以忘怀的舍生取义者;有涓涓善举的奉献大爱者;有平凡岗位的朴实劳动者…….这一晚,我们被肖爱国的承诺所打动,为李少萍的执着而落泪……这一夜,道德的启明星穿云破雾,再一次照亮前路,指引着我们奋斗的方向。

    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向他们学习,为社会作贡献?

  • 28、【增强宪法意识保障宪法实施】

    2020年2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强调: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1)我国宪法的地位如何?

    (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3)列举宪法规定的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3例?

    (4)为了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国家采取的重要举措及公民个人可参加的活动有哪些?

    (5)公民应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