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的建设需要你我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完成下面小题。
【1】小北、小梦谈论“诚实与保护隐私”的话题。你的观点是( )
A.同意小北,诚实要有一说一,隐私又被保护,二者无法共存
B.同意小梦,比如医生对重病患者描述病情使用“善意的谎言”
C.反对小梦,任何谎言都是不诚实,包括“善意的谎言”
D.都反对,解决生活中诚信的两难问题,只需坚守法律底线
【2】诚信中国的建设对中学生的要求是( )
①态度谦和,平等相待②慎重许诺,践行诺言
③珍惜自己的诚信记录④惩戒失信,维护秩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3年8月9日6时53分,我国成功将环境减灾二号06星发射升空;8月10日,西光壹号01星等七颗卫星顺利升空;8月13日凌晨,我国成功将陆地探测四号01星发射升空……这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是( )
A.增强了承担责任的责任感,不惜任何代价担负使命
B.激发了青少年成为航天员的梦想,不达目的不罢休
C.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扑在学习上,提高学习成绩
D.增强了自豪感,对祖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
3、2023年9月23日、杭州亚运会开幕。赛场内外随处可见亚运志愿者“小青荷”忙碌的身影,如语言翻译、交通引导、应急救助、维持秩序……他们用真诚与汗水为亚运会增添光彩。这启示我们要( )
A.热心公益活动,积极服务社会
B.投身社会活动,收获更多荣誉
C.承担社会责任,才能得到认可
D.放弃自己学业,参与社会生活
4、2023年3月5日是全国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为弘扬雷锋精神,某校开展了一些志愿活动。小明:我今天到科技馆的儿童乐园当志愿者,引导和照顾前来玩耍的小朋友;小丽:我今天参加社区组织的普法宣传活动,为居民普及法律知识解答法律疑惑。参与这些活动这有利于( )
①参与社会生活,积极融入社会②在社会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③在奉献中获得应有的报酬④培养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30年,为我国的核潜艇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他常说:“这辈子没有虚度,我的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无怨无悔!”这段话给你的感悟有( )
①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一致的 ②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③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个人利益高于国家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下列对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②能够融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③能够有利于我们人际交往的养成④参加社会实践能让我们主动关心社会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小军喜欢看法治类电视节目,对于节目中涉及的案件,小军常常会提出自己的维权建议。下列维权方式恰当的是( )
①李某被公司拖工资——寻求法律援助中心帮助
②赵某某遭遇家庭暴力——找居委会打官司
③钱某被高空抛物砸伤——与当事人沟通要求赔偿
④孙某遭遇了抢劫——及时拨打“110”报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这旨在说明( )
①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②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③人民利益只有反映国家利益,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④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3年4月15日是我国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维护国家安全没有“局外人”,每个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因此从公民的角度,维护国家安全需要( )
①努力提高防范能力,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力量
②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
③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为国家安全工作建言献策
④构建国家安全体系,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主席总结了新时代十年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以下属于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的是( )
①经济增长成就显著,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②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
③文化建设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④科技创新成就斐然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1、“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这段国家主席新年贺词内容表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在我国是( )
A.相互矛盾的
B.高度一致的
C.分轻重缓急
D.毫无关联的
12、工信部消息,截至10月份,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74亿元,同比增长10%。这表明( )
A.网络为科技创新的传播开辟了新路径
B.网络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C.网络丰富日常生活,推动社会的进步
D.网络为教育文化的发展搭建了新平台
13、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这是首次由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三种类型的航天员组成的“博士乘组”。其中桂海潮是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还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博士生导师。由此说明( )
A.取得的学历越高负责任的能力越强
B.航天员的责任比我们的责任更重要
C.承担责任需要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
D.所处环境改变我们的角色不会改变
14、下图这些最美逆行者( )
A.他们的责任主要来自职业要求和道德规范
B.如果回报小于代价,这种付出就不值得
C.对自己不负责任,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
D.他们付出了时间、精力,甚至生命的代价,一定会获得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回报
15、独臂外卖骑手王哲当选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的短视频,获得80万人次点赞,很多像他一样来自基层的代表通过媒体被公众熟知。这些“网红”代表出圈的同时也在认真思考,如何更全面了解职工群众的所思所盼,带动更多劳动者在岗位上成长成才。这启示我们做负责的人要( )
①真诚赞美他人②提升自身素质③让自己成网红④增强履责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甲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最后死亡。经法院审理,甲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从上述叙述中,归纳出犯罪的特征是( )
①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②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③触犯刑法④受到刑罚处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至2013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正式实施以来,国家对失信人员的打击力度逐步加大,例如,限制子女出国留学;限制乘坐交通工具:如不得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等。这启示我们( )
①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②诚信是一个人安生立命之本
③不讲诚信必然会受到法律制裁④树立诚信意识,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首诗启示我们( )
①要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
②在彼此欣赏中共同进步
③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④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下列行为中属于珍视自由的是( )
A.课堂上,有老师在时,就遵规守纪,自习课时交头接耳
B.表演结束向表演者鼓掌致谢,依序退场
C.车辆多时遵守信号灯,车辆少或没有车时随意闯红灯
D.想唱就唱,想跳就跳,只要我高兴,嗨到凌晨没问题
20、2023年8月18日起,柳州再添5条敬老爱老公交线路,不仅车辆的硬件设施对老年人很友好,还在服务提升方面优先安排经验丰富的驾驶员参与线路运营,关注老年群体乘车安全。关爱老人,开通敬老爱老公交线路( )
①给老年人带来温暖和希望②只是对老人道义上的支持
③有助于老人感受幸福生活④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某班学生阅读了刘盛兰老人的故事后,开展了“值”与“不值”的讨论,请你参与其中。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刘盛兰,从1996年开始,通过捡破烂,资助了一批批困难学生。多年来,他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得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为助学捐资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
你觉得刘盛兰老人的做法是“值”还是“不值”?说说你的看法。
22、在一次主题班会上,两名同学就“如何对待朋友”发表了如下观点。
甲说:“对待朋友要真诚,要坚持原则。不管朋友犯了什么错误,我们都不能容忍,否则就不是朋友。”
乙说:“对待朋友要宽容,要互相谅解。不管朋友犯了什么错误,我们都要支持他,否则就不是朋友。”
请你对甲、乙两名同学的观点加以评析。(4分)
23、法律保护公民一切隐私。隐私权是公民可以不公开一切个人信息和私事的权利。
24、
全国“最美孝心少年”许卓婧6岁时母亲身患重病,父亲在外打工,她便承担起买菜做饭、洗衣刷碗的责任。小小年纪的她总是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学习,坚持每天用琴声帮助妈妈入眠。她相信,只要有自己和小提琴的陪伴,妈妈就一定能战胜病魔。许卓婧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孝敬”二字恒久芬芳。
(1)许卓婧的责任来自哪里?
(2)对比材料中许卓婧的行为,想想我们身边有哪些不负责任的行为。
(3)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如何对自己负责,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25、陈某在网上通过搜索引擎,找到卖家,然后通过QQ与对方取得联系,用一分到两分的价格,买来“汽车车主信息、股民信息、毕业生信息”等个人资料,然后以1到2毛的价格,将这些信息卖给他人,通过差价赚取利润。最终,陈某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被法院判刑。
(1)陈某的行为侵犯了他人什么权利?(1分)
(2)该权利的内容是什么?(3分)
(3)假如此类行为发生在你身上,你应该怎么做?(3分)
26、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手捧宪法,心有宪法。请问:作为公民,我们该如何增强宪法意识呢?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有良好的规则。下面是一些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部分规则。
规则一 | 学校里主动向老师问好;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孕妇让座;家里主动孝敬父母,积极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向父母提过分要求。 |
规则二 | 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认真完成作业;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不骂人,不打架。 |
规则三 |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
(1)上述三个规则分别属于哪一类规则?
(2)如果生活中没有上述规则将会出现哪些问题?
(3)在实现良好社会秩序过程中,上述规则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28、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作出了多种重要阐述,让我们共同学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走近宪法,了解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
(2)材料表明党的根本活动准则是什么?
(3)宪法这么重要,我们应当如何树立宪法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