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校园生活场景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 )
A.常思已过懂尊重
B.文明有礼在行动
C.履行承诺讲诚信
D.校园生活须守法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以下名句及解读对应最合理的是( )
①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要自觉遵守规则
②不学礼,无以立——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学会换位思考,平等待人
④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要勤勉,及时行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2023年4月15日,我们迎来了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作为青少年应该( )
①积极学习有关国家安全的知识
②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③惩处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分子
④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尊重是一个微笑,尊重是一声招呼,尊重是一声“对不起”,尊重是一句“谢谢你”,下列对尊重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只有他人尊重我我才会尊重他人
B.尊重他人是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C.我们只需要尊重社会地位高的人
D.尊重是维系人际关系的唯一条件
5、鲁迅说“一个人想要离开社会而存在,那正像人拨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不可能”,这句话形象的说明了( )
A.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只有成年人是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的
C.人永远无法离开地球
D.社会离不开个人
6、了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如下图)。这一活动告诉我们要( )
发现 | 调查 | 建议 |
观察到“餐饮浪费”等现象 确定“节约为荣”研究主题 | 研究政策实施调查 了解情况做好记录 | 运用所学分析原因 提出建议形成报告 |
A.参加实践,培养亲社会行为
B.建言献策,在奉献中求得回报
C.努力学习,沉迷书本的知识
D.放弃学业,提前迈入社会生活
7、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人与人之间建立了各种社会关系。对下面图片理解正确的是( )
①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具有相同的身份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③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④每一个社会成员有可能同时具有多种社会身份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诗句所体现的社会关系类型是( )
A.地缘关系
B.血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亲戚关系
9、布茹玛汗·毛勒朵用双脚丈量祖国边境线58载。她说,祖国安定了,我们就能过上富裕好日子。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A.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是公民权利
B.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C.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D.维护民族团结是人民的共同愿望
10、网络平台不是法外之地,公民应当对自己的网络言行承担起责任。在网络上互相谩骂、发布低俗言语,或者作出其他扰乱社会秩序的言行,都必将受到法律的惩处。这说明( )
①法律旨在限制公民的自由②社会规则与自由互不兼容
③法律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④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希望和平,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决不放弃维护国家正当权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下列属于国家核心利益的有( )
①社会大局稳定 ②文化利益
③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 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荀子》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这体现了( )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文明礼貌是社会中最重要的行为规范
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④只要做到文明有礼就可以获得成功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3、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樊锦诗,坚守敦煌几十年,保护并修复文化遗产塞罕坝三代人,坚守林场近六十年,把荒漠改造成绿色森林;南仁东,为建设“中国天眼”,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这些人( )
①敢于承担责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②积极承担责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
③坚韧不拔,就是为了名利双收④值得我们学习,激励我们要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下面是小明同学在学习“违法与犯罪”时绘制的思维导图,请你帮小明将该图补充完整( )
A.①违法行为 ②应受刑罚处罚性 ③严重社会危害性 ④罚金
B.①一般违法行为 ②严重社会危害性 ③应受刑罚处罚性 ④附加刑
C.①严重违法行为 ②严重社会危害性 ③刑事违法性 ④拘留
D.①一般侵权行为 ②刑事违法性 ③严重社会危害性 ④剥夺政治权利
15、钱伟长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1948年,当他有机会重返美国工作时,面对签证申请表上的“若中美交战,你是否忠于美国”一栏,他毫不犹豫地填上“否”,放弃了赴美机会。这启示我们( )
①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
②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就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③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我们应以国家利益为重
④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维护国家安全,要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时代,党提出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其中提到本世纪中叶要完成的目标是( )
A.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
B.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C.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D.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7、“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以及千千万万的劳动者,还在辛勤工作,我们要感谢这些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每一年,习总书记都会在新年贺词中深情关切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上奋斗打拼的劳动者,为他们点赞鼓劲。总书记重视劳动者、礼赞劳动者是因为( )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②无数劳动者艰苦奋斗成就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③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
④劳动比知识学习更加重要、更有意义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8、2023年5月,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圆满完成。几代航空人百折不挠、拼搏进取和不断创新,用智慧和汗水扛起了大国重器,终于使中国人的大飞机梦成为现实。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 )
①源于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和实干精神
②表明实现中国梦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
③有利于我们增强民族自豪感及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
④说明劳动可以创造一切,只要付出劳动就能梦想成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下面是某班开展的班级活动记录(摘录):
3月1日 | 我班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去学校劳动区开垦、种菜、浇水。 |
4月20日 | 我班同学去附近社区调研垃圾分类情况,为社区建言献策。 |
5月15日 | 我班同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为偏远地区儿童捐款捐物活动。 |
结合这些活动,同学们纷纷在班会上谈感想与体会。你赞同下列哪些同学的说法( )
①小明: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我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
②小志:在参加劳动和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快乐
③小高:我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应将精力都放在课堂学习上
④小童:只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就一定能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发布的首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开设“乡村振兴怎么干”专栏。开设此专栏说明( )
A.网络让我们每个人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B.网络是我们处理国家政务的最重要途径
C.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会疏离现实的人际关系
D.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拓宽了民主渠道
2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执行以来,截至2019年9月,全国法院已公布失信被执行人759万人次,限制689万人次购买机票,286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15%以上的失信被执行人摄于威力主动履行义务。国家对失信人严厉惩戒,让他们寸步难行。诚信社会的建设需要你我共同参与、共同努力。
22、在一次“权利与义务”的讨论会上,小宇说:“权利与义务如影随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小玉说:“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对等的,我享受国多少权利,就应履行多少义务。”
请结合材料,运用教材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相关知识进行辨析。
23、判断说理
(1)虽然我是一名在校学生,还没走上社会,但我不能脱离社会而生活。
判断:
理由:
(2)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我们有着绝对的自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判断:
理由:
24、【国家利益 国家尊严】
人民日报2019年11月18日评论员文章:绝不允许任何人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要低估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安全、统一,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试图触碰挑战“三条底线”、干扰破坏“一国两制”注定是妄想,注定是徒劳,也注定是会彻底失败的。
(1)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哪些内容?
(2)我们应如何正确表达我们的爱国情感?
(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应该怎么做?
25、 材料一:列车奔驰要受轨道的约束,飞机飞行要受航线的约束,大河奔腾要受河岸的约束,体育竞技要受规则的约束……最终,人类的生产、生活无时无刻不受到自然的、社会的、自身的方方面面的约束。
材料二:“在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哪里的生活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反之,哪里没有规则,哪里就没有秩序,哪里的生活和工作就不能顺利进行。”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材料所蕴含的道理。
(2)一天中,你曾经历或直接感受到哪些有关衣、食、住、行、学习、文体活动等方面的规则?(两方面即可)
(3)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自觉遵守规则?
26、[增强宪法意识]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范权力运行有利于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请你谈谈,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
27、增强宪法观念 弘扬宪法精神
2019年春季研学旅行,小华和同学们走进济南市历下区的宪法主题公园,开展“知宪法、学宪法、用宪法”主题教育活动。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逐一参观了公园里铭刻着我国宪法内容的石刻和展板,面向石碑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宣誓誓词,还自发地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庄严行礼,表达了对宪法的崇敬之情。
返校后,班里组织了《学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的主题班会,请你也积极参与其中。
(1)请你为学校设计两种宪法宣传活动形式
(2)请列举两例国家加强宪法意识的重要举措。
(3)学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要落实到平时的生活学习。请你向同学们发出几点倡议。
28、 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发生森林火灾。尹某在网上发布了多条侮辱救火英雄的言论,引发网民的强烈愤慨。尹某的行为已涉嫌寻衅滋事罪,4月2日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上述案例对我们合理利用网络有什么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