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德与法治课上的时政播报环节,同学们分享了以下案例:
2023年8月15日,贵州省毕节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陈某胜等人,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系列案进行二审公开宣判。法院依法对该集团40余人分别判处十九年至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对犯罪集团首要分子及主犯分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对各被告人并处罚金共计人民币500万余元,责令各被告人退赔各被害人经济损失。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陈某胜等人的行为触犯了刑法
②罚金500万余元属于行政处罚
③法院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作出宣判
④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九年属于主刑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用图示法表示所学概念间的关系是我们的学法之一,下列图示描述的概念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3、2023年的“双十一”,小李在某网络直播间购买了一台电脑,不到一周就出现了故障,无法正常使用,小李要为自己讨回公道。完成下面小题:
【1】小李想采用以下方式,其中可取的是( )
①通过法律服务机构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②加强与直播间客服的沟通,通过协商解决问题
③与网络黑客联手攻击该直播间服务器,导致平台巨大损失
④遵守正当程序,善用法律武器维权,必要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小李与客服多次沟通,但未得到合理解决。对此,小李可以采取的最正规、最权威的维权手段是( )
A.通过仲裁机构维权
B.向工商行政部门投诉
C.寻求法律援助中心援助
D.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东林书院外的千古绝对。下列与对联相符的亲社会行为有( )
①每天自己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②经常阅读报纸了解时事政治
③利用假期去博物馆当宣讲员 ④为社区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下列表格中违法行为与之相应的违法类型及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 违法行为 | 违法类型 | 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 |
① | 小明的爸爸因早上上班赶时间开车闯红灯 | 行政违法行为 | 扣分、罚款 |
② | 某照相馆未经本人允许,将其顾客的艺术照用于广告宣传 | 民事违法行为 | 停止侵害、赔礼道歉 |
③ | 王某勾结境外反华势力,煽动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 | 行政违法行为 | 行政拘留、罚款 |
④ | 某酒店雇佣两名15岁未成年人从事重体力劳动 | 刑事违法行为 | 拘役、罚金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方位落实“双减”政策和教育部“五项管理”工作要求,某地多所中小学调整了原定作息时间。这一举动体现了( )
A.规则的调整需要与时俱进
B.原有的规则总是不合理的
C.遵守规则只需要敬畏规则
D.建立规则是为了限制自由
7、陈某为了逃避交通违章抓拍,故意遮挡汽车牌照,结果被交警当场抓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陈某受到罚款200元,驾驶证记扣9分的处罚。陈某的行为( )
①没有遵守社会规则 ②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③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④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8、全国劳动模范李志强拼搏奉献勇担当,尽责守职做贡献,在工作中他努力钻研、勤于思考、善于学习,练就了过硬的技能,成为行业的能工巧匠。李志强的事迹说明服务和奉献社会要( )
A.善于学习,从关心时事做起
B.规范自己的言行,遵守社会公德
C.热爱劳动,爱岗敬业,追求卓越
D.从实际出发,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9、服务社会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实现人生价值。为更好地服务社会,我们可以参加以下哪些社会公益活动?( )
①校团委举办的“爱心天使”义卖活动②商场打折促销活动
③“走进敬老院,关爱老年人”活动④环保宣传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早晨,晓明乘坐公交车上学,发现站台上大家都在排队上车;公交车行驶到人行横道时停车礼让行人;到了学校门口,乘坐私家车的同学也早早下车步行到校门口……,这让晓明想到了一句话:“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有了良好的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
②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只有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人民的生活才能更美好
④社会秩序指的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尊敬师长、认真学习;孝敬父母,主动承担家务;外出遛狗时规范使用牵引绳;课余时间经常参与志愿者活动……初中生小华的行为说明( )
A.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B.作为社会一员,每个人首先要对他人负责
C.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D.责任就是学会感恩和关心,体验快乐与回报
12、下列图中,对知识间相互关系示意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
C.③
D.②③
13、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这体现服务社会能够( )
A.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B.体现人生价值
C.主动承担责任
D.获得丰厚回报
14、下列四则图片,目的在于告诉我们要( )
A.可以在公共场所随意所为
B.注重友好交往,无需考虑社会和谐
C.环保之事是国家的事,与我无关
D.尊重社会规则,践行道德规范
15、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人们喜欢在自己的朋友圈晒美食、晒旅游、晒自己与家人的合影等,在朋友们点赞的同时( )
A.为了保护隐私,不要发朋友圈
B.应充分利用网络,多搜集信息
C.要增强安全意识和保护隐私意识
D.加强网络监督,完善监管体系
16、不学礼,无以立。以下是部分同学的生活片段:
①早晨,在校门口遇到老师和同学,兰兰主动问好
②课间,凯凯进办公室请教问题,自觉轻轻地敲门
③下午,龙龙一回到家就躺在沙发上自顾自玩手机
④晚饭时菜刚上齐,思思就自己先拿起筷子夹菜吃
上述行为属于文明有礼的是( )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17、关于国家安全,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①国家安全仅指国家主权、领土不受侵犯
②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③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④国家安全与我们中学生没有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8、近些年,不少高校都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分析学生每月的就餐金额和消费金额,判断学生的基本生活水平,对学生进行“隐形资助”,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补助公平和学生尊严之间的平衡,因而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这说明( )
A.关爱他人就一定要倾其所有,奉献全部
B.将贫困生置于大众目光下才能帮助他们
C.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考虑他人的感受
D.关爱他人,精神关怀比物质帮助更重要
19、傍晚放学的时候,由于接孩子的家长太多,某中学门口混乱不堪:有的家长不顾禁止掉头 标志随意掉头;有的家长着急上火狂按喇叭,完全不顾学校路段禁止鸣笛的法律规定……班会课上,同学对这一现象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只有大家有序地按照指示标志和相关法律规定行车,才能避免混乱
B.社会正常运行需要大家形成交通秩序,这样可以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C.家长们为了提高效率、接到孩子,在学校路段偶尔鸣笛,情有可原
D.校门口需要呈现一种有序化的状态,这样我们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
20、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我国的国家利益主要包括( )
①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②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
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④其他国家的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既可以拥抱社会,也可以脱离社会。
判断:
理由:
22、依据所学,判断说理
(1)8月1日,齐齐哈尔市公安局依法对参与在网上散布谣言,谎称警察打人的王某和张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有人说:公安机关重拳打击网络谣言限制了公民享有的言论自由权。
判断: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
(2)中学生小秦经常看到邻居将垃圾倒入河中,小秦对其行为进行劝阻。
判断: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
23、辨析题
在我国,国家机关的权力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因此权力不需要制约。
请说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4、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被誉为“高温合金之父”的师昌绪院士不仅是我国高温合金研究的奠基人、材料腐蚀领域的开拓者,更是参与国家科技政策制定的战略家,为中国的材料科学作出了巨大贡献。师老曾说过,现在提倡“科教兴国”,就必须培养年轻人对科学感兴趣,对科学有好奇心,长大了才能从事科学研究。科技的发展,就要靠年轻一代。”
(1)师老的话说明好奇心与科技创新有什么联系?
(2)有了好奇心就一定能有所发明创造吗?谈谈你的看法。
25、 法不可违,预防犯罪
10月5日,小仙收看中央台《今日说法》栏目报道,某校15岁学生林某,结识几个游手好闲的"朋友"后,变得无心学习,迷恋网络游戏,经常逃学旷课,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后因盗窃财物被公安机关拘留。至此李某仍不思悔改,又因持刀绑架一名小学生致其重伤,林某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
请运用《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林某的行为中哪些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
(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预防犯罪?
26、材料一:2017年9月4日,金砖五国领导人在中国厦门举行第九次会晤,协商一致通过《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自2017年9月4日起实施。宣言强调了人文交流在金砖国家合作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宣言表示,金砖国家将致力于弘扬多元文化,促进人文交流,为金砖合作奠定更广泛的民意支持基础。促进各国文化和文明的互学互鉴,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让金砖伙伴关系的理念深植于民心。
材料二:2017年4月18日,第16届中国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开幕,许多海外嘉宾相聚扬州,以节会友。据了解,约有4000名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
阅读上述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这启示我们应如何对待不同文化?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位志愿者,你认为我们与国际友人交往中应如何做?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后,广大医务工作者第一时间挺身而出,以“最美逆行”奔赴疫区。张培忠和许锋的《千里驰援》、李绿璐的《我来自北京》等作品分别记叙了广东、北京等地第一时间派出援鄂医疗队,紧急赶赴抗疫前线参与教治的事迹,体现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其中《千里驰援》是以钟南山在武汉封城前数天的行程和活动、“团圆夜亦是出征时”、春节正是医疗队“战时”等的散点速写和病区改造、危重病患抢救等镜头的特写,展现了广东“逆行者”的效率和仁爱。
(1)我们责任的来源是什么?
(2)我们如何践行奉献社会?
(3)我们为什么要服务社会?
28、【维护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雕刻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价值坐标,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积淀传承的精神基因。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平正义是人民群众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保障。
(1)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谈谈公平和正义的价值。
(2)在生活中遇到不公平和非正义的行为时,我们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