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桂林七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一名成年男人可以同时具有多种社会身份,如儿子、父亲、丈夫、老师、学校的领导、社会的普通一员等,这些身份要求他赡养老人、养育后代、关心妻子、教书育人、管理好学校、做一个好公民等。这段话说明(     

    ①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②每个人都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③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④每个人都是被迫地在承担责任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2、2023年的3·15晚会以“J诚信之光照亮消费信心”为主题,晚会曝光了苦情直播间“儿子们”专骗老人买“神药”、不可注射的美容针、水军操盘直播间诱导跟风下单、APP有猫腻、多种用户个人信息被“偷走”等多种乱象。这些被曝光企业和个人的做法(       

    ①只是道德问题,没必要大惊小怪                  ②带来了丰厚利润,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③违背了诚信原则,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④应被依法惩治,规范市场的运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某中学生在网上查询资料时发现有人正在利用国际互联网泄露国家重要的经济情报,他及时将此事报告了有关部门。这名中学生履行了(     

    A.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B.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C.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D.维护国家秩序的义务

  • 4、暖心动作传递真情。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①以礼待人的美好品德②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③勇担责任的高尚品格④尊重他人的内在修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5、“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看,歌词表明(     

    A.社会是个人的有机组成部分

    B.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C.个人的发展决定社会的进步

    D.我们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 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国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下列能表现我国是“礼仪之邦”的有(     

    ①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②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③不学礼,无以立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7、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期间参加服务的有3.1万余名志愿者,总服务时长达775万小时。每个志愿岗位散发的微光汇聚成耀眼夺目的光源,为成都大运会增添了亮丽的色彩。由此可以看出(       

    ①服务社会需要掌握过硬的本领

    ②社会进步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③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人的身份在社会中确定

    ④个人是社会的一个“结点”,我们要积极奉献服务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关山极寒处,四面临深谷;三季雪齐腰,十级狂风怒。”,一不小心就掉入雪坑,连宣誓都要放低声音,这是西藏日喀则军分区某边防团标沙拉错哨所官兵的巡逻路,一群20出头的小伙子们把清澈的爱灌注在祖国边防。这样的画面让无数人为之感动,并用各种方式对他们表达敬意。上述故事告诉我们(     

    ①国家利益必须依靠人民才能得到真正实现

    ②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③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④维护国家利益必须要牺牲个人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 9、谎报险情属于(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不违法

  • 10、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小强在电视里看到这则新闻时,感到非常自豪,对中国航天人的进取和奉献精神感到由衷敬佩。这说明(     

    ①个人是社会的一个“结点”

    ②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③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④我们要主动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发展,并为祖国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近日,杭州师范大学信息学院研究生周鑫的文言文毕业致谢语引发网民关注点赞。致谢里,他用“晓仆以批郤导瘀之诲语,诱仆于春风甘霖之诲教”来感谢导师对自己生活和学习的关心;用“哀哀父母,生我劳瘁”来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大家为他点赞的理由不仅是因为其文言文写得好,更是因为文字背后的(     

    A.平等意识

    B.渊博知识

    C.责任意识

    D.文明素养

  • 12、重庆八中准备进行一次2023年典型法律案例解读大赛,解读正确可以给小组积分。以下是部分选手的解读,可以得分的是(     

     

    案例

    解读

    A.

    3月15日,某餐饮店未在就餐区张贴反食品浪费标识,被市场监管局作出警告的处罚。

    这是民事违法行为,承担了民事责任

    B.

    3月27日,汪某梅非法收集、处置危险废物,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这是行政违法行为,应受到相应的处罚

    C.

    12月21日,法院审理了一桩英烈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法院判定被告依法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这是一般违法行为,违反了民事法律规范

    D.

    陆某某盗割楠木板料出售,导致有2600年树龄的“古楠木王”严重受伤,7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死亡,最终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这是行政违法行为,有社会危害性

    A.A

    B.B

    C.C

    D.D

  • 13、掏出手机,随时随地叫车出发;从买菜到大件商品消费,点击手中小屏即可交易;视频会议重构了办公与教学方式;工厂无须开灯,也可以承载精密的设备制造……这让我们感悟到(       

    ①网络创造了人类生活的新空间

    ②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③网络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

    ④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对漫画《班干部成了“烫手山芋”》中这位同学的言行,你的看法是(     

    A.当班干部容易得罪人,明哲保身为好

    B.当班干部必然会对学业产生负面影响

    C.做人做事要有责任感,应该敢于担当

    D.和同学相处不必讲原则,要做和事佬

  • 15、2023年4月中旬苏丹发生武装冲突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外交部、中国军队等全力以赴,周密组织撤离行动,将1500余名同胞安全撤出战火纷飞的苏丹,在15个昼夜里演绎了一场现实版“万里归途”。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②人民利益依靠国家工具才能真正实现

    ③党和政府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

    ④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 16、经调查发现,举止文明、动作优雅、仪表端庄、着装得体的人,更受人欢迎。这说明(  )

    A.与人交往要注意别人的态度和心情

    B.与人交往要注意文明有礼,举止端庄、落落大方

    C.与人交往要注意别人的仪表

    D.与人交往要只注意自己的形象

  • 17、某班召开主题班会,以下是班会上同学们交流分享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千名交通大学师生员工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告别上海来到西安,建设祖国大西北。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每到毕业季,到西藏边疆、海岛边关、大漠戈壁的分配名额都成了“香饽饽”。

    投身基层机关、投身乡村教育、投身社区卫生事业……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走进基层,在基层服务中建功立业。

    此次班会的主题,最有可能的是(       

    A.维护国家安全,履行法定义务

    B.关心国家发展,增强创新能力

    C.规划职业生涯,挖掘自身潜能

    D.国家利益为重,投身国家建设

  • 18、贵阳警方近日成功破获一起贩卖毒品案件,当场缴获毒品大麻2.23公斤。中学生面对毒品等不良诱惑,正确的做法是(     

    A.抵御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

    B.坚守道德底线,不做犯罪的事

    C.保持强烈好奇心,试试也无妨

    D.坚持严格执法,加大打击力度

  • 19、2023年12月1日,人民网启动了2024年度“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社会各界可借助网络客户端,聚焦国计民生,积极建言献策。这体现了(     

    A.网络给政府工作带来负担

    B.网络加速了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

    C.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D.网络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 20、八年级学生小城在放学骑车回家途中,不小心刮蹭路边的一辆汽车,导致车漆和车灯损坏严重。下列小城的做法和评价都正确的是(     

    序号

    小城的做法

    评价

    主动留下字条,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并表达歉意

    这是勇于承担责任的表现

    为避免爸妈担心,决定不告诉他们

    中学生要克服对父母的依赖

    见车主不在,听取路人意见趁机离开

    这是虚心听取他人意见的表现

    与被撞车主商量赔偿问题

    这是用实际行动弥补过错的表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判断说理,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说明理由。

    (1)小福同学学习刻苦,经常利用眼保健操时间做作业。

    判断:

    理由:

    (2)学校鼓励同学在校内的“道德银行”存入诚信“资产”,争当诚信标兵。

    判断:

    理由:

  • 22、《一次隆重的法律家族大聚会》

    时间:2020年12月4日

    地点:某校道德与法治课堂

    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感悟习近平法治思想

    成员:宪法、刑法、民法典、刑事诉讼法、立法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

    争论:如图

    最后,课代表归纳出一个结论:宪法=刑法+民法典+立法法+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请你对这个结论的观点进行辨析。

  • 23、辨别分析,感悟明理!

    背景材料:2018年11月7日至9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大会期间,乌镇智慧化应用不断提升,构建了五大智慧应用场录(人脸识别、智能翻译、智能机器人、新零售、智慧旅馆),设立了“乌镇峰会”互联网应用体验中心,成为展现数字经济最新科技成果的“全方位体验场”。

    请你辨析:有同学认为,网络推动社会进步,所以不存在任何的弊端。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云: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尊重应从你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1)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什么?

    (2)尊重他人就要学会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有哪些表现?(一点即可)

    材料二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践行诚信?(两点即可)

  •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第一条规定:“为了维护国歌的尊严,规范国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十五条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你是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地位?

  • 26、材料:徐某在中学时期本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的一些游手好闲的“朋友”,逐渐染上了一些不良行为。长大成人后,仍不思悔改。徐某自2020年1月至2月,不服从疫情管理相关规定,先后5次辱骂、威胁工作人员,拒绝登记、检测体温、强行冲撞警戒带,并致一人轻微伤,严重扰乱了疫情防控工作秩序。另查明,2020年2月4日被告人徐某某在沂水县沂城街道唐家庄子路边,因挪车问题与沂城街道大梨行村芦某某发生争执,用斩骨刀捅刺、砍砸芦某某腹部、颈部致其轻微伤。还查明,被告人徐某某因被沂水县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制止过违法行为而心生不满,2020年1月17日,为泄私愤将该局停放在中心医院路边的执法车左侧车门踹坏,损失价值约400元。徐某寻衅滋事事实清楚,2020年3月6日山东沂水县人民法院作出判处被告人徐某有期徒刑三年的判决。

    (1)根据《做守法的公民》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法院判处徐某有期徒刑三年的理由。

    (2)徐某的结局给予我们哪些警示?

  • 27、材料一、在我国,电脑像电视、手机一样迅速普及到平民百姓家,健康上网已成为一种时尚。

    材料二、据报载,某中学生经常逃课上网,借钱挥霍,聚众打架,他母亲泣求高人相救:谁能救救我的孩子?我愿为他当保姆!

    1你认为健康上网有何积极作用呢?举出3例)(3分

    2沉迷于网络会给青少年带来哪些危害?答出3点即可)(3分

    3请你回答网络交往和现实生活中的交往需要共同遵守的规则。2分

     

  • 28、八年级学生刘杰,是出了名的“好事者”。星期日,他骑着自行车赶往医院看望病危的爷爷,当他路过十字路口时,看见一个女孩骑电动车闯红灯,被公交车撞到,倒地抽搐。瞬间围上来一群看热闹的人,拍照发微博,就是没有一个人伸手救援。

    如果你是刘杰,你会做出何种选择?为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