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校园欺凌”对于被欺凌学生造成的伤害通常是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创伤,如果你遭遇欺凌,可以寻求国家法律的救济机关是( )
①律师事务所 ②公安机关 ③法律援助中心 ④人民法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截至2023年10月,我国公布中的失信被执行人达840余万人,人民法院可以对失信被执行人发出限制高消费令,限制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出行,不得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等场所消费等。这警示我们( )
①树立诚信意识,珍惜诚信记录②善用诚信智慧,尊重他人隐私
③不诚信难立足,讲诚信显美德④撒小谎无所谓,做大事讲诚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八年级(2)班的同学们在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课上。就“诚信的智慧”交换了自己的理解。下列关于“诚信的智慧”的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好朋友因为打游戏而未完成作业时,作为课代表的你帮他遮掩,维护你们的友谊
B.小丽发现好朋友带了学校禁止带的危险品来上学后,陪好朋友一起将危险品交给了老师
C.无论如何,医生都要遵守职业道德,如实向病人说出真实病情
D.“善意的谎言”是出于维护个人私利,本身违背诚实守信的道德要求
4、“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完成下面小题。
【1】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A.追求自由,体味美好人生
B.与人为善,学会换位思考
C.认清角色,积极承担责任
D.改进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2】下列人物事迹与上述古语寓意相符的有( )
①“最美教师”马丹,扎根基础教育,用爱心与耐心浇灌孩子
②钱学森在一次考试后,主动向教授指出自己满分试卷中的一个微小错误
③邓清明经过24年10个月的执着坚守,终于圆梦太空
④“大国工匠”赵天杨,连续19年奋战在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一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地贯穿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由此可见国家安全( )
①是国家所有工作的中心②涉及到国家生活的方方面面
③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④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李跃,曾在巡湖过程中,不惜被打断三根肋骨,也要坚持守好候鸟栖息的一片净土,为保护生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生态英雄”。这体现了( )
①不言代价自觉承担责任 ②承担责任意味不要回报
③服务社会要从大事做起 ④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做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树立回报社会的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关注、了解社会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②同情和关心遭遇挫折、不幸的人
③增强忧患意识,优先考虑个人前途命运
④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下面选项中能体现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的是( )
①蔬菜大棚里农民大爷正在采摘有机草莓 ②百货公司里琳琅满目的商品
③在电视里观看“天舟一号”成功发射 ④在新华书店寻找《中华好诗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北京的地铁上,两位农民工大爷担心自己衣服脏了座位,选择坐在地上。好心大哥得知情况以后,对两位农民工大爷说道,你们为北京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你们应该有一个座位。看到这一幕,车内其他乘客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这件事给我们的启发是( )
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②只有他人尊重我,我才会尊重他人
③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④尊重有利于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中学生小林在一条偏僻的街道上看见一群社会青年拿着匕首,正围着一个大爷进行抢劫。小林正想大声喊叫,突然想到政治老师讲过保护自己的方法,顿时冷静下来,立刻找个地方躲起来悄悄报了警,最后这群社会青年全部被警方抓获。这则案例告诉我们面对违法犯罪行为( )
①要保持冷静,保护好自己②要及时报警,请警方帮助
③要见义智为,不鲁莽行事④要敢于搏斗,牺牲也无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小华和同学在放学回家途中发现一校外男子正在勒索本校低年级学生。于是,他一边让同学打电话报警,一边大声向过往群众呼救,该男子被迫停手。这启示我们( )
①要懂得自我防范,见义智为 ②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③时刻关注身边事,打击犯罪 ④要明辨是非,维护社会正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目前,西藏地区仍然存在部分分裂势力,妄图破坏中国的领土完整。西藏问题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由此可见,在这个问题上,我国的核心利益是( )
A.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B.国家政治制度
C.国家安全
D.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13、小童每周都抽空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老人读书读报,陪老人聊天,坚持两年不间断。学校号召同学们向小童学习。下列同学的说法你赞同的是( )
A.小光说:我不相信他能一直坚持下去
B.小刚说:他做志愿者是为了能评上劳动之星
C.小美说:做志愿者是服务他人,幸福自我
D.小明说:做志愿者会影响学习,我才不做呢
14、某高校航天领域研究生常某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接受境外人员提供的“经费”20多万元,向境外人员发送情报资料60多份,派露了国家秘密,被依法批准逮捕,判处有期徒刑7年。这警示我们( )
①要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②要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④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北京市大兴区天宫院泽众社会工作事务所党支部书记、志愿服务队队长宗呈裕,10年关爱邻里,为社区打造温暖家园。他筹建“课后时光儿童之家”,义务为1200多名中小学生提供接送、托管、辅导服务;他为社区孤寡、残疾、空巢、低保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成立“便民联盟”解决老人的切实需求。他的善举( )
①是一种亲社会行为②体现了他关爱家人、孝敬双亲
③为少年儿童提供了家庭保护④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6、漫画《网络问政》可以反映出( )
A.网络确保公众建议都被采纳
B.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C.公众可以随心所欲表达意愿
D.人们都能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17、2023.年6月,八中学子走出校园,在“行走中的课堂”感受社会。他们前往大足、忠县、永川等地开展研学活动。同学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学习大足鲤鱼灯、东菜、忠州腐乳的制作方法,感受着重庆的文化底蕴;还走进了大足区乡村振兴示范地,体验采摘茶叶、直播带货、花园搭建等职业活动,在实践中切实感悟劳动之美。此外,同学们还开展了国防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国防意识,培养组织纪律观念和顽强意志。请依据此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这次“行走中的课程”( )
①有利于同学们在劳动实践中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让同学们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
③是为了让大家掌握课本知识,通过各类考试
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除了上述研学活动,同学们还可以通过下列哪些方式,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
①两耳不闻窗外事,只要成绩好就行
②参加社团活动,向同伴和老师学习
③广泛阅读,在经典作品中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④观察社会,为社区、学校的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妇弱优先,壮者靠后”的规则有序撤离。这说明( )
A.男士比女士更具有规则意识
B.全体公民的规则意识都很高
C.社会秩序维护社会规则
D.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19、“授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话告诉我们( )
A.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B.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
C.关爱他人会收获幸福
D.关爱他人使社会和谐
20、八年级学生小晋通过画思维导图(如下图)助力期末复习。图中“?”处应填入( )
A.预防犯罪
B.学法守法
C.法不可违
D.善用法律
21、 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我们每个公民平等地适用法律。围绕着平等这个话题,有人认为,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还有人认为,特权损害平等,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
22、 初中生小伟经常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编造的信息,别人说他,他却振振有词:“在网络中每个人都有自由发表见解的权利,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23、2019年“感动中国人物”王继才,三十二年驻守海岛,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他坚信岛再小也是国土,家未立也要国先安,我们应做到急国家所急,把国家利益和社会责任放在首位。
王继才的事迹在同学中间引起强烈反响,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请你对以下同学的说法进行辨析——
24、材料一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包括批评意,主动接受社会和與论监督,认真听取人民的意见。
材料二网民有所呼,“两会”有所应。“两会”不仅是代表委员参政议致的舞台,也是网络民意集中反映的平台。网民从热传“打虎拍蝇”成绩单到热议以民为本的“民事权利宣言书”,从收集“国家账本”到点赞“中国式民主”,,网民认为,全国“两会”蕴含很高的政策“含金量”,让他们“获得感满满”。
(1)国家机关应怎样行使国家权力?
(2)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3)作为“两会”之一的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机构)和宪法之间是什么关系?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全球互联网使用量最新预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2018年中国网络普及率将达90%,中国网民规模达7.7亿,其中青少年学生是我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谣言、网络陷阱容易裹挟青少年群体。
中学生该怎样参与网络生活?
26、明明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以下是他们近期开展的几项活动:
活动一:探访老人。在社工的带领下探访老人,为老人表演文艺节目,陪老人聊天等。
活动二:清洁社区卫生。在社工的组织下一起清理社区的卫生,如社区公园内捡矿泉水瓶等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三:指挥交通。和交警合作,在红绿灯处指挥交通,营造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氛围。阅读上述材料。
回答以下问题:
(1)明明参加的这些活动属于什么行为?
(2)养成这种行为有什么重要意义?
(3)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向明明学习,养成亲社会行为?
27、2013年2月27日早晨,湖北省老河口市秦集小学发生一起因拥挤引起的踩踏事件,导致11名学生受伤,4名学生因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赶到现场处置,组织抢救工作。当天下午相关责任人立即被依法处理。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校园踩踏事件侵犯了学生的什么权利?
(2)、结合材料说说我国法律为什么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
28、 中学生杨某,七年级时被评为“三好学生”,升入八年级后,由于长期与社会上的小混混交往经常旷课逃学,进营业性网吧,屡教不改。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为了去网吧上网,他由偷家里的钱发展到对同学实施敲诈勒索,甚至把学校的财物偷去卖,结果被行政拘留。一天,他与混混小张一起拦路抢劫下班回家的刘某,并把刘某打成重伤,最终杨某受到刑罚处罚。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犯罪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2)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应该如何远离违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