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总暴动……工人阶级应时刻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的上述决议表( )
A.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
B.中国共产党正式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C.中国共产党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方针
D.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发生了根本变化
2、薛福成致力介绍西方科技政俗,曾盛赞欧洲君主立宪制“无君主、民主偏重之弊,最为斟酌得中”,主张效法西方国家发展工商实业。由此可知,薛福成的思想最接近于( )
A.林则徐
B.洪秀全
C.李鸿章
D.梁启超
3、“以一定人口的比例为基础,又适当照顾地区和单位,在城市与乡村间、少数民族与汉族间,作了不同比例的规定,使全国各阶层、各民族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相应的代表。”这反映了( )
A.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效显著
B.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C.制定宪法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首要任务
D.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
4、一些国外学者认为,这是对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模式的发展创新,是独特的“中国经验”。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共同繁荣 B. 民主改革
C. 尊重交流 D. 民族区域自治
5、“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这是毛泽东对当时形势的分析,随后( )
A.人民解放军发动三大战役
B.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C.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D.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
6、陈独秀等人领导了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他们倡导( )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
7、某学者认为,20世纪初,一些致力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进人物,就已经表现出追求资本主义,同时又向往比西方资本主义更合理的社会制度这样一种诉求。这些“先进人物”不包括( )
A.章炳麟
B.李大钊
C.邹容
D.陈天华
8、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5%。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A.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
B.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
C.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
D.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
9、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
A. 同盟会 B. 强学会 C. 兴中会 D. 国民党
10、“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共同作用是( )
A. 实现了民族独立 B. 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C. 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 D.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1、经过一年多的巨大努力和艰苦工作,我区所有学校都于去年通过了均衡发展的国家验收,学校的教学楼建起来了,实验室配齐了仪器,图书室充实了图书……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贯彻国家的哪一战略?
A. 科教兴国
B. 百花齐放
C. 百家争鸣
D. 扶贫攻坚
12、“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这首对联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状况,下列哪些是这一时期“是非”不分的表现( )
A.1971年9月13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1967年2月,中央“文革”小组指责一些老干部的行为是“二月逆流”
C.1976年清明节,人民群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开展“四五运动”
D.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领导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13、“若知袁之暴戾更甚于清,则又何苦膏血万户,以博一人皇帝之雄哉!所以宁死而不悔者誓与共和相始长耳。今袁背弃前盟,暴行帝制,解散自治会,而闾阎无安民矣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此文一出,爱国豪杰共同奋起,发动了( )
A.二次革命
B.北伐战争
C.辛亥革命
D.护国战争
14、如果你来编写《西安事变》课本剧,代表中共出现在西安谈判桌上的应该是
A.周恩来
B.杨虎城
C.张学良
D.毛泽东
15、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揭开了“文化大革命”后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它使人们认识到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6、右图是1926年12月广东国民党党员的职业构成情况表(据王奇生的《党员、党权与党争》整理而成),这一现象( )
A.促使孙中山改组国民党
B.说明土地革命成果显著
C.是国共合作推动的结果
D.表明国民党变成农民党
1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挺进敌后,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前线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 )
A.重庆
B.北平
C.延安
D.瑞金
18、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美国
B.俄国
C.日本
D.德国
19、孙中山赞誉黄花岗起义“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是因为它
①是最著名的武装起义
②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有利条件
③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加速了革命进程
④表现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0、下列诗句再现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历史事件,其中发生在长征期间的是( )
A.嘉兴鼓航帆,南昌建武装
B.金沙水泊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
21、辽沈、________、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22、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重视农业生产。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 ______。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开创了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 ______。
23、______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______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24、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_____________展开,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焕发出极大的生产积极性。
25、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______。
26、意义: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________、________带来了一线曙光。
27、中国近代发生的两次大规模农民运动是: 和 。
28、农业科学家()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突出贡献。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有效抵抗疟疾的(),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29、1905年,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并决定创办(_____)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30、1860年10月,主凶________联军火烧圆明园,________成为帮凶,趁火打劫。
31、阅读下列关于土地问题的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材料二: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
材料三:会议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材料四: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①)的土地政策改为(②)的土地政策。
(1)阅读材料一,说出“这个方案”指的是什么?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3)阅读材料三,指出“会议”的名称。说出这次会议毛泽东提出的著名论断。
(4)阅读材料四,补充①和②的内容。抗战胜利后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什么运动?
32、中国民族工业在20世纪初迎来“短暂的春天”。请分析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原因有哪些?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曲折受哪些因素的制约?20世纪初,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企业家有很多,请举出两个例子。
33、列举解放战争中战略大决战的三大战役。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材料二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础,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
(1)材料一是哪次会议发布的公报?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建立经济特区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