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是 ( )
A. 时务学堂 B. 京师同文馆 C. 京师大学堂 D. 福州大学堂
2、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了不同的救国思想,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其中属于新文化运动核心主张的是( )
A.自强求富
B.君主立宪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3、洋务派是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力量。下列事件与洋务派有关的是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鸦片战争中抗击英军的侵略
C.领导了公车上书
D.推翻了清朝统治
4、1939年7月,7000多箱故宫文物南迁运抵峨眉。1943年峨眉县一家鸦片馆起火危机文物,士兵与当地人一起阻断火源,保全了文物。由此可知,国宝的保全得益于( )
A.政府的计划周详
B.武汉大学的西迁
C.故宫专家的随行
D.军民的团结合作
5、这个世界上最先发明火药的民族,这个100年来屡受欺负却又不甘沉沦的民族,终于走进核时代的大门,迎来让所有炎黄子孙都扬眉吐气的时刻,这个时刻是( )
A.潜艇部队的建成
B.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6、“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抨激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这是作者对哪本(篇)著作的自我评价:
A.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B.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C.鲁迅《狂人日记》 D.李大钊《庶民的胜利》
7、19世纪60年代在浙江慈溪一带流传着一首民歌,其中说:“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红头军”指的是
A.禁烟运动是的中国军民
B.英勇斗争的太平军
C.甲午中日战争时的清军
D.义和团运动中的群众
8、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武昌起义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
9、1971年9月13日,哪个集团的主要人物乘机出逃,在蒙古境内机毁人亡( )
A.江青
B.王洪文
C.林彪
D.姚文元
10、英国驻汉口的代理总领事法磊斯曾说:“(《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须向全国征收,但由于祸乱所及各省已被联军洗劫一空,实际上这些省应出之款项仍须由那些忠诚的,并已付出自己份额的省份来额外负担。”法磊斯口中的“祸乱”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性质( )
A.是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B.是一次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是一次西方列强的联合侵华战争
D.是一次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11、握手是世界上通行的一种礼节。它是一种常用的“见面礼”,有时候又具有“和解”、“友好”等重要的象征意义。将下列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握手瞬间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abc
B.acb
C.bca
D.bac
12、王斯德在《大学世界史》中说,与东方早期的小国相比,蔚蓝色的地中海世界孕育出众多的希腊城邦,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这种“鲜明的个性”主要体现在( )
①从小国分立走向中央集权 ②保持着小国寡民的状态
③航海业和海外贸易发达 ④居民都有充分的政治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如表是两个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他们的共同点是( )
①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②开放了中国内陆的通商口岸③加重了中国百姓的负担④允许外商在中国境内开工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4、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包括( )
①民族 ②民权 ③民生 ④民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近来国家的喜事接二连三的来,真是令人喜不自禁。日本投降,抗战胜利,是一喜;中苏订约,结为盟好,是一喜;毛泽东先生翩然到渝,又是一喜。”报道中的第三“喜”反映了
A.和平建国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
B.国共双方正式签署《双十协定》
C.国共爆发内战的可能已完全消除
D.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基本完成
1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共同纲领》
B.《民法通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民国约法》
17、下表是中国近代前期商办企业统计表:( )
统计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②海外华侨竞相投资
③辛亥革命的推动④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激励措施。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图表法是梳理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下列表格内容反映的是( )
时 间 | 开展地区 | 涉及人口 | 主要意义 |
1950~1952年冬 | 新解放区 | 3亿多 | 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
A.西藏和平解放
B.土地改革运动
C.抗美援朝战争
D.人民公社运动
19、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
B.外国传教士的活动十分猖獗
C.清政府承认义和团的合法地位
D.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加深
20、沙皇彼得一世推行向西方学习的改革,其中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措施包括( )
①派遣留学生
②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③开办学校
④创办报纸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1、在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______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2、2001年是中国外交成就突出的一年:中国上海承办了___________(组织全称)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加入___________(组织全称),我国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
23、____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清政府颁布“____”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24、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_____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发现青蒿素,并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是____。
25、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____________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______在新加坡会面,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6、识图一,填空:
(1)此人物图是_________
(2)写出他的革命事迹一项_____________
27、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
(2)党的好干部:______。
(3)解放军好战士:______。
28、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民族同仇敌忾,顽强抗争,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英雄人物,请把他们的姓名分别填在相关事件后的横线上:
(1)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禁烟英雄是___________;
(2)坚守虎门炮台,壮烈殉国的广东水师提督是___________;
(3)年逾六旬,却“亲自舆榇”出关,收复新疆的陕甘总督是___________;
(4)1894年,平壤战役中奋起反击日军,最后中炮牺牲的清军将领是___________;
(5)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的“致远”号管带是___________。
29、1842 年,____国强迫中国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_____国侵占中 国北方大片领土。
30、新中国成立后,科技领域硕果累累:
(1)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2)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_________.
(3)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____________。
(4)1986年,我国发展高新科技的计划纲要是_________。
31、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变法成功,进行了哪些宣传组织工作?戊戌变法的经济和文教方面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32、与时俱进是中国人的风采,也是中国人的追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的运动是什么?代表人物一例?
(2)“敢为变法流血牺牲的”谭嗣同是哪次运动的人物
(3)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最大功绩是什么?
(4)高举“民主”“科学”运动是什么?什么思想开始传入中国?
(5)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什么感悟?
33、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开辟的井冈山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世纪中国的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三位世纪伟人先后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1)材料中的“三位世纪伟人”分别是指谁?
(2)材料中为实现“救国之梦”,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在实现“建国之梦”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确定的国旗、代国歌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4)材料中使我国实现“强国之梦”,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事件是什么?
(5)为实现“我的中国梦”,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