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袁世凯说:“我现在不怕国民党以暴力夺取政权,就怕他们以合法手段取得政权,把我摆在无权无勇的位置上。”为了解除这种威胁,袁世凯采取的手段是
A.建立同盟会,与国民党斗争
B.暗杀宋教仁,破坏责任内阁制
C.自动下台,取得国民谅解
D.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材料所反应的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公车上书
D.辛亥革命
3、1921年的中国没有一个正在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A.建立中国同盟会
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
C.领导工人运动
D.实现国共两党合作
4、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这种状况对革命运动的影响是( )
A. 城市工会组织得到很大发展 B. 农民运动疾风暴雨般地兴起
C. 北伐军打到珠江流域 D. 农民在根据地内打土豪分田地
5、下面的卡片是一位八年级同学整理的课堂笔记,根据卡片判断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
割地:香港岛 影响: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黄埔条约》 D. 《尼布楚条约》
6、很多人认为贵州省的旅游可以归纳为:“一栋房子(会址),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子(黄果树)。”其中“一栋房子”能够成为旅游景点是因为这里
A.标志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形成
B.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7、下图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A.清朝皇帝在历史上的消失 B.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D.践行三民主义,创建中华民国
8、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根据图片指出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事件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天京陷落
D.定都天京
9、观察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能力要求之一。如图军事行动
A.推翻了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使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0、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目的是
①促进东西部经济的协调发展
②促进民族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边疆的稳定
③开放西部的省会城市
④实现全面奔小康的战略目标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下图是豆豆家收藏的一枚银元,该银元发行年份发生了
A.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B. 上海工人武装起义
C. 黄埔军校创建
D.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12、《讨袁檄文》称:“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此后发生的“戮此民贼”的事件被称为
A.武昌起义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
1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A.建立人民公社
B.成立生产合作社
C.实行赎买政策
D.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4、某校举办“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图片展。下列图片反映的事件中,具有“开天辟地”意义的是
A. B.
C.
D.
15、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派的活动不包括
A.创办近代军事、民用企业
B.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C.改革清朝的官制
D.编练新式海军和陆军
16、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的对应不准确的是( )
A.1919-1927年——开天辟地,实现共和
B.1927-1937年——星火燎原,北上抗日
C.1937-1945年——统一战线,团结抗战
D.1945-1949年——国共对峙,战略决战
17、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又分地"的意义是( )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C.纠正了文化大革命错误 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8、关于南昌起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②发生在1927年8月1日
③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④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形势下发动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9、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请仔细观察下表,导致表格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农户 | 1914-1918年 | 减少1500多万户 |
耕地 | 1914-1918年 | 减少26000多万亩 |
荒地 | 1914-1918年 | 增加49000多万亩 |
军费 | 1916-1918年 | 增加5000多万元 |
A.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B.护国战争的爆发
C.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D.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20、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
A.宣扬人人生而平等思想
B.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借助神权重建等级制度
D.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21、意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_______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共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__________和人民解放奠定了基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2、太平天国希望建立理想社会而设计的土地分配方案是《______》;1912年,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______》,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23、割让台湾给日本的条约是_______。
24、“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________运动中青年学生的呼声。
25、【近代化的起步】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_____________;19世纪70年代起,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_____________。
26、1950年,颁布《________》,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1954年,通过了《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7、1894年中日黄海激战中,致远舰管带______壮烈殉国;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拉开了______运动的序幕。
28、填空题。
(1)新文化运动中,___(人名)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要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_________》,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2)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是___________,运动中起先锋作用的是青年学生,发挥主力军作用的是__________。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___________。
29、1950年的土地改革,废除了____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导致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事件是:________
(2)戊戌变法期间清朝的皇帝是:________
(3)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
(4)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的地点是:________
(5)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________
31、阅读下列有关周恩来的资料卡,回答问题。
(1)卡片一描述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什么影响?
(2)卡片二时间周恩来曾在哪一军校中担任政治部主任?该军校是谁创办的?
(3)卡片三涉及的是哪次事变?该事件是哪两位人物发动的?
(4)请你用一句话评价周恩来。
32、两次世界大战对战后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成了哪两种不同的政治格局?说说两次世界大战中重要的战役,各举一例。
(2)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至少2点)两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3)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应如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33、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让我们共同探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及思想引导。
(1)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吧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会议是?
(2)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这次会议是?
(3)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4)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次会议是?
(5)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哪次会议?
(6)中共十六大上,哪一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7)在中共十八大会议上,哪一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一次会议?
34、阅读下列材料: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协助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探究1 追根溯源
材料一:
(1)为展示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的奋斗历程,一位同学编制了时间尺。请依据给出的关键词,写出①处的事件名称。
探究2 制度变化
材料二: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永远铭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的标志是什么?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哪次会议确立的?
探究3 开放窗口
材料四: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邓小平《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域市》
(3)1980年,我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请写出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
(4)从经济特区作用的角度为上述材料中的“窗口”撰写一段解说词。
探究4 展望未来
材料五: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辰览时的讲话
(5)作为一名学生,应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哪些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