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地革命时期,在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在解放区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这两次土地改革
A.为争取全民族抗战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B.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C.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D.完成了旧民主主义革命任务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九一三事件”
B.“四五运动”
C.“二月抗争”
D.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3、以下是洋务派开办的企业,其中属于民用工业的企业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轮船招商局
4、刘大年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写道:“太平天国期间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突出的是农民和地主的矛盾。”这说明( )
A.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旧式农民革命
B.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C.太平天国运动是封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D.太平天国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5、节日往往是一段历史、一段让我们永远铭记、不忘过去的记忆。下列节日的起源与重大历史事件对应有误的是( )
A.五四运动----青年节
B.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
C.南昌起义----建军节
D.解放战争胜利----9·3胜利纪念日
6、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7、近几年来,人们开始追逐“绿色产品”,各大超市的“绿色产品”更是琳琅满目,品种繁多。对这种现象理解错误的是( )
A. 说明“绿色产品”等科学卫生的饮食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B. 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C. 人们喜爱绿颜色的食品
D. 反映了人们在饮食方面从“吃饱”到“吃好”的变化
8、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 )
A.北伐军全军覆没
B.天京事变
C.安庆陷落
D.天京陷落
9、“文革”后,在邓小平的支持下,全国进行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978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他又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实际上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这说明当时工作的突破口在( )
A.思想方面
B.政治方面
C.组织方面
D.经济方面
10、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国民党一大
11、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杰出人物”不包括
A.李鸿章
B.曾国藩
C.洪秀全
D.左宗棠
12、下列图片可以归纳为一个学习主题,最准确的表述为( )
A. 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B. 发展变化的国共两党关系
C. 人民军队的成长历程
D.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13、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正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 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下列组织能够“附托”中 国革命的是
A.中国同盟会 B.兴中会 C.中国国民党 D.中国共产党
14、“洪王首义于金田,建制于永安,定京于建康。”下列封王称号与人物对应错误的是
A. 杨秀清—东王
B. 石达开—西王
C. 冯云山—南王
D. 韦昌辉—北王
15、他盛赞十月革命“是世界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热烈欢呼“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他”指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鲁迅
16、它是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它是
A.戊戌变法 B.义和团运动 C.护国战争 D.新文化运动
17、南京临时政府在经济方面的法令规定:“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这反映出资产阶级发动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
A.平均地权
B.推翻清政府
C.建立民主共和国
D.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18、许多史学家认为:从实力上看,孙中山与洪秀全相比,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秀全,却亡于孙中山,这主要原因是孙中山提出了顺应时代要求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纲领。这纲领是( )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自强、求富 C. 三民主义 D. 民主与科学
19、如下图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政治形势示意图,该图所反映的历史时期中国政局的特点是( )
A.政局统一,民主有望
B.社会稳定,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C.军阀割据,国家分裂
D.经济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20、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袁世凯( )
A.解散国民党
B.刺杀宋教仁
C.解散国会
D.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21、【危机·应对】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__________、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___”。
22、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_____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_____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23、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交接入列。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即东部战区、南部战区、_______、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24、根据下列会议的主要内容,请列举出会议的名称
(1)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
(2)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的会议是 。
(3)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会议是 。
(4)习近平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会议是 。
25、1895年,______轰动京、沪,拉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1911年4月,黄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起义,历史上称为“______”,起义虽然失败,但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26、______年8月,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__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27、抗争:东北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______________,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共派________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中共领导____________,与日军战斗。
28、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______年10月,毛泽东派遣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次年,______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30、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_____),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_____),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和民主自由原则。
3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建立新中国。请结合所学知识,了解一下共产党成长的历程。
【建党和大革命时期】
(1)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2)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北伐战争中有一支以共产党员为主的队伍。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其所在军队赢得了铁军的称号。这是哪支队伍?
【土地革命时期】
(3)土地革命时期,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4)同年,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请说出它的名称。
(5)在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请说出这是哪次会议?
【抗日战争时期】
(6)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并派人去调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
(7)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请说出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赢得了首次胜利。
(8)抗战胜利前,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会议上确立了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解放战争时期】
(9)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到了战略反攻阶段,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的是哪次战役?
(10)1949年4月23日,南京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22年久的统治结束。哪次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感悟树立爱国之心,行爱国之举】
(11)2020年年初,我国多地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打好防治疫情的攻坚战。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在这场攻克疫情的战斗中能做些什么呢?
32、五四运动后期,哪一群体成为运动的主力?五四运动的哪些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简述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
33、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
34、“强国梦”是先进中国人不断求索、自主践行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出任直隶总督后,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义》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自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四:6月3日,北平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等人为实现富强而创办了哪些企业?
(2)材料二中的变法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陈独秀等人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为此掀起了什么运动?该运动后期的宣传内容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6月3日”前后,运动的主力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