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洋务派是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力量。下列事件与洋务派有关的是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鸦片战争中抗击英军的侵略
C.领导了公车上书
D.推翻了清朝统治
2、以下是《中国共产党简史》的部分目录,其中第六章的题目应为( )
A.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
B.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和曲折发展
C.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
3、与之前签订的条约相比《马关条约》出现了列强侵华的新特点是
A.开通商口岸
B.割让领土
C.设立租界
D.在中国投资设厂
4、太平天国不承认清朝与外国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加上禁止鸦片进口,损害西方国家的利益,因此英、法两国跟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后随即支援清军对付太平天国。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是( )
A.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B.湘军围困
C.内部矛盾
D.武器落后
5、某同学以“歼5型飞机”、“东方红一号”、“第二炮兵部队”、“辽宁舰”为研究学习材料,他学习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
A.探索时期建设成就
B.现代国防的空间技术
C.中国空军体系变迁
D.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
6、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主要原因是( )
A.侵略国以扩大侵略权益为目的
B.侵略国仍以武力迫使清政府屈服
C.侵略国继续割占中国领土
D.侵略国仍强迫清政府增加赔款数额
7、这场运动试图将外国人全部驱走,却导致了更大规模的入侵;试图扶助大清,却遭到清政府的绞杀;试图挽救民族危亡,却使中国面临空前危机。这场运动指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8、2012年是中国共产党建91周年。91年来,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不断进行探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三大
9、“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头看书。万出来了,风息了,我站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年)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 )
A.《狂人日记》
B.《文学改良刍议》
C.《庶民的胜利》
D.《子夜》
10、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内容的是( )
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毛泽东在谈到台湾问题时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邓小平也说,“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必须统一。”由此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九二共识”
C.“三不”政策
D.坚持“三通”
12、1919年,发表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系统介绍的是( )
A.蔡元培 B.康有为 C.李大钊 D.孙中山
13、“子弟兵,别故乡。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这是长征组歌中的《送别》。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送别”的发生地是
A.并冈山 B.中央革命根据地 C.遵义 D.百色
14、1860年的秋季,狡猾的俄国外交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两面讨好,又替入侵的联军献计,又替中国卫国者出谋划策。俄国最终从中国得到的“利益”是( )
A.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B.中国赔款2亿两白银
C.割占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15、下列四幅图片中,与其中三幅图片所反映主题不同的一幅是( )
A.
B.
C.
D.
16、下列作者与作品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齐白石——《寒鸟》
B.徐悲鸿——《愚公移山》
C.郭沫若——《屈原》
D.冼星海——《义勇军进行曲》
17、下面图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颁发的证书。这张“证书”可以用来说明( )
A.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反攻
C.中国人民解放军兵种不全装备落后
D.解放战争得到了人民群众大力支持
18、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这“四个全面”不包括
A. 全面深化改革
B. 全面依法治国
C. 全面从严治党
D. 全面建成四个现代化
19、下列这四幅画反映的主题是( )
A.人文主义
B.新航路开辟
C.人和世界被发现
D.基督教统治世界
20、1935年1月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说明军事失利的原因在于进攻时的冒险主义,防御时的保守主义,突围时的逃跑主义,而且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以下说法与这次会议相关的是( )
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D.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21、1945年,国共双方签署了“_________”。1947年,_____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
22、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_,期间形成了以_________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23、《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中①处是__________(地名);《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1937-1940年)》中②处是__________(地名)。
24、______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5、__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________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26、被誉为“两弹元勋”的中国科学家是________。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是________年10月16日爆炸成功的。
27、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_________ 道路。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开辟了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正确革命道路。
28、1840年爆发的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937年爆发的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9、1949年9月,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上通过了《________》;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通过了《________》。
30、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的会议是___________,召开时间___________年。
31、列举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和全民族抗战爆发的标志。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结束了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20世纪50年代,世界舞台上出现了哪些“中国声音”?是由谁代表中国政府发出的?
(3)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进入崭新的阶段,请列举这个阶段我国外交成就三例。
(4)进入21世纪,我国举办了哪些重要的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列举三个)。
(5)纵观新中国的外交,你有何感悟?
33、三民主义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近代以后,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时代发展步伐,鸦片战争则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材料二 在距“1894年中日事件”120年后的2014年4月2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
材料三 清国之败,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变通所致也。夫取士必考试,考试必由文艺,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岂足济实效乎?……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
材料四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1)鸦片战争后签订了什么条约?“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1894年中日事件”指什么?用一句话概括“1894年中日事件”对中国造成的重大影响。
(3)材料四的内容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什么条约的内容?
(4)从这部屈辱的历史中,作为一名爱国者,你看到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以史为鉴,你认为目前我国政府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