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废除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等新礼节;取消“老爷”“大人”等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这些变化体现出当时的
A.教育程度提高 B.崇洋逐新趋向 C.民族风情特征 D.自由平等风尚
2、周恩来曾指出:“在新解放区约三万万人口中实施土地改革,这是紧接着人民解放战争而来的中国第二场最激烈的阶级斗争。”这说明土地改革
A.具有反封建的政治性
B.有利于农业生产恢复
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D.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
3、在学习《新文化运动》一课时,如果你想更多的了解当时的情况,下列刊物中你该首选査阅的是
A.
B.
C.
D.
4、下列有关抗日战争期间两个战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B.两个战场都实行了全面抗战的路线
C.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D.敌后战场成为后来的主要战场
5、1851年,在广西桂平县发动武装起义的农民领袖是( )
A.洪秀全 B.洪仁玕 C.杨秀清 D.石达开
6、1936年12月19日,刘湘致电张学良:“(西安事变)无非欲促成抗敌救国之伟业,以求我国家民族之生存。”下列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B.是国共两党由对立到合作的转折点
C.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D.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
7、很少有哪场历史事件,像1919年的“五四”运动那样,将历史如此清晰明澈地划为两个时代,它既是一个崭新时代的开端,也是一个没落时代的终局。如此评价“五四运动”是因为( )
A.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以实现,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胜利
B.五四运动以革命性、进步性、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
C.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8、1856年导致太平天国从此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
A. 北伐 B. 西征 C. 天京事变 D. 东征
9、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哪些是他的丰功伟绩( )
①建立民国②制定三民主义革命纲领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④创建黄埔军校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召开。大会认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工业、农业之间,东西方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
C.计划与市场,国营与私营经济发展不均衡矛盾
D.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矛盾
11、下图中所示人会证书颁发于( )
A.1911年 B.1912年 C.1913年 D.1914年
12、下图是某书第二十章的目录,下列选项中最合适做该章标题的是( )
第二十章? (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350页 (二)辛亥革命………………355页 |
A.军阀割据
B.维新图强
C.走向共和
D.思想启蒙
13、这是一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民谣最能说明
A. 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 B. 解放战争的进程
C. 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D. 解放战争的影响
14、法国《人权宣言》提出,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其中没有( )
A.立法 B.行政 C.司法 D.军事
15、1866年,京师同文馆开设了“算学”馆,学员兼学医学、机器制造、西洋史地和万国公法等科。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洋务运动的兴起
B.辛亥革命的爆发
C.科举制度的废除
D.百日维新的推行
16、2019年巴黎圣母院遭遇大火,损失惨重。159年前,英、法殖民者用放火焚烧的方式摧毁了当时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圆明园。当时的侵略者在中国已获得的特权有
①协议关税
②领事裁判权
③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④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瓦解的历史
D.中国近代化不断推进的漫长过程
18、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产生了两次理论飞跃,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其中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 )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工业化的道路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曾经一位老者在2010年动情地写下了这样一首诗:“一声惊雷震九天,南湖八十九年前。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红旗温卷映河山。”这首词赞颂的历史事件是
A. 五四运动爆发 B. 中国共产党诞生 C. 黄埔军校创建 D.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20、太平天国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但最终失败。下列关于其失败原因的叙述中,不恰当的是( )
A.内部斗争严重削弱了战斗力
B.缺乏切实的革命纲领
C.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
D.对清政府存有幻想
2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文艺工作者。
(1)杂交水稻之父是 。
(2)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 。
(3)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是 。
22、1938年3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____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____,这场战役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23、1895年,______轰动京、沪,拉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1911年4月,黄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起义,历史上称为“______”,起义虽然失败,但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24、(1)中国近代史开端:______(年份)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______
(3)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条约是:______
(4)《北京条约》中的割地项目:______
(5)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的标志是:______
(6)太平天国为巩固政权颁布的纲领性文件:______
(7)19世纪70年代,率领清军收复新疆的人物是:______
(8)平壤战役中牺牲的清军将领是:______
(9)义和团运动的口号:______
(10)抗击八国联军中天津保卫战牺牲的清军将领是:______
25、“大人”“老爷”等称呼改为“______”“_____”。
26、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接着,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 )运动。1966年夏,( )全面发动起来,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
27、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_____壮烈殉国,天津失陷。
28、每年的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和新时期比较完善的一部宪法分别颁布于_____________年和_____________年。
29、1935年1月,长征途中召开的___________,是中共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中共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0、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重要贡献;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____领导科研团队在极其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由于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她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1、中国近代史上有许多以“2”结尾的年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1842年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名称。
(2)写出1872年创办的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3)写出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重要成果1例。
(4)1922年召开的哪一会议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5)1932年伪满洲国建立见证了日本侵略者对东北的奴役侵略,写出在东北地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爱国将领一位。
(6)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汇演上发表重要讲话中提出怎样的方针?
(7)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的感悟。
3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儿女,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了一条什么革命道路,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请举一例这条革命道路中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事件。
(2)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是什么力量把中华民族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聚集在一起,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奔向一个目标?这种力量就是永存的长征精神。请概括“长征精神”有哪些内涵?
(3)国共两次合作的历史经验是深刻的,合则双赢、分则两害,是国共合作的宝贵经验。为了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先后两次和国民党合作。国共初次合作创立的第一所革命军校叫什么?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什么样的成果?什么事件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4)结合以上问题和所学的知识,你认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3、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无尽黑暗指?一道闪电指?迎来曙光指?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太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当时学界组织游行的目的是什么?据此指出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
材料二 如图:
(2)图中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简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列举从1927年到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进行的“阶级斗争”的史实。
材料三 毛泽东在文家市主持召开前委会议,否定了“取浏阳直攻长沙”的主张,……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
(3)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三中毛泽东为什么否定了“取浏阳直攻长沙”的主张?“向农村进军”开辟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材料四 毛主席发言的主要内容是说,当前首先要解决军事路线问题,批驳了用敌强我弱的客观原国为第五次反“围剿”做辩护的观点。
(4)材料四是哪次会议?说出这次会议的时间、内容和影响?
材料五 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真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5)材料五中的这场军事政变指什么事件?其解决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六 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战的彻底胜利。
(6)全民族抗战始于什么事件?说说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材料七 在这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
(7)材料七中这次战役是谁指挥的什么战役?这次战役有什么影响?
(8)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你认为中国军民在抗战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