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世纪以来,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从凭票证购买到用手机扫码在无人货架自助购买。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消费习惯
B.收入提高
C.经济发展
D.互联网普及
2、改革开放中,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的是( )
A.实行公私合营
B.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
C.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D.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3、为了改变社会经济发展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的状况,俄国彼得一世与亚历山大二世都进行了改革,其改革的相同点是( )
A.都进行了行政机构改组
B.都受到了农奴制的严重阻碍
C.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
D.都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
4、美国的自由女神,向右手高擎火炬,左手紧握一铜板,上面用罗马数字刻着日期:1776年7月4日,这一日期是( )
A.约克镇战役发生的时间
B.《独立宣言》发表的时间
C.萨拉托加大捷发生的时间
D.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的时间。
5、有学者分析某一经济政策时说:“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对列宁来说,这一政策只是暂时的退却。”这一政策指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罗斯福新政
6、标志着祖国大陆完成统一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解放南京
B.开国大典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7、下列史实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淮海战役 ②转战陕北 ③解放南京 ④挺进大别山
A.④①③②
B.②④①③
C.①②③④
D.④②③①
8、新中国成立伊始,面临着两方面任务:一是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彻底解决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矛盾,巩固政权:二是动员全国人民努力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破败不堪的国民经济。下列事件中属于完成第一任务的措施是( )
A.政协一届会议
B.西藏和平解放
C.三大改造
D.重返联合国
9、在19世纪末,大众传媒发展迅速,报纸和文化出版机构相继出现,当时上海最著名的报纸是1872年创办的
A. 《时务报》 B. 《国闻报》 C. 《申报》 D. 《民报》
10、某学校决定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根据所学知识,他们选择的正确路线应该是( )
A.瑞金——遵义——吴起镇——金沙江
B.瑞金——金沙江——遵义——吴起镇
C.瑞金——遵义——金沙江——吴起镇
D.瑞金——吴起镇——金沙江——遵义
11、在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涌现出一批英雄模范人物,下面这些人物属于( )
A.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D.1978年至今,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2、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以后,孙中山想了很多办法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下列属于限制袁世凯权力的措施的是( )
①清帝必须退位 ②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③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 ④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中外纪闻》的发行
B.强学会的成立
C.保国会的成立
D.公车上书
14、下图是两本连环画的封面。它们表现的共同主题是
A.列强侵略
B.民族抗争
C.近代探索
D.国家复兴
15、在谈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法国海军上尉巴吕直言不讳:“野蛮战争的邪恶,必然导致这些与我们自诩的文明格格不入的种种行径。”他评说的史实是
A.旅顺大屠杀
B.割占台湾岛
C.火烧圆明园
D.镇压义和团
16、接受和平改编的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是( )
A.李宗仁 B.赵登禹 C.张学良 D.傅作义
17、三大战役是“一场中国战争史上空前的,也是世界战争史上早见的大次战……为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其中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18、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西藏地区的建设,下列哪项是在“一五”计划期间完成的( )
A. 西藏和平解放 B. 建成青藏、川藏、新藏公路
C. 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D. 在西藏建立开放城市
19、下图企业创办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解放战争时期
20、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的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之一。下面关于戊戌变法的线索中,对应错误的史实是( )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21、_____起源于古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22、改革开放是在________会议上提出的,城市改革的重点是________。
23、读《三大战役示意图》,①处为_____,解放东北全境;②处为_____,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③处为_____,使华北基本解放。(填写战役名称)
24、建国后,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__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25、请回答:指出图中A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两处的事件名称,
26、
(1)图一的人物是___________,他指挥了___________战役,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图二的人物是____________,1915年底,他与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______爆发。
(3)图三的内容与____________有关,该事件在___________年发生的。
(4)图四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它和我国的_____________节有关。
(5)图五的人物是__________,他是中国_______________思想传播的先驱。
27、新中国成立后,科技领域硕果累累:
(1)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2)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_________.
(3)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____________。
(4)1986年,我国发展高新科技的计划纲要是_________。
28、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________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1907年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______在绍兴准备策应,被捕遇难。
29、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__乘坐“______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30、匹配题,将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
A.南昌起义_____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八七会议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三湾改编_____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D.秋收起义_____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E.古田会议_____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F.国民党一大_____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
31、走近楷模,学习楷模。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人民是如何称颂他的?
(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他被誉为什么?
(3)图三中的航天员是谁?他乘坐的飞船的名称是什么?
(4)你从这些人物身上学到了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
32、如下图,请将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地点 B.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
3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其中有许多第一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记忆,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
(2)西方列强第一次攻入北京的战争:
(3)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4)第一次政治制度的探索改革:
(5)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6)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
(7)第一次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人物:
(8)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
(9)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
(10)号召“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工人运动推向顶峰的罢工:
34、阅读读表,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会议节选
时间 | 会议名称 | 主题或内容 | 意义 |
A | 一大 |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 | 中国共产党诞生 |
1922年 | 二大 | 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 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
1923年 | 三大 | 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 为实现国共合作做了充分准备 |
1935年 | B | 在长征过程中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 标志我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
1945年 | 七大 | 确立 C 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并写入党章 | 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
1949年 | 七届二中全会 | 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提出了革命胜利后党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 |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作了充分的准备。 |
(1)请将A、B、C两处内容填写完整。
A: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格内容,围绕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地位和贡献,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提炼完整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