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云林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NBA莫雷涉港言论发生后,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NBA蓝网老板许崇信公开发声:中国主权不容侵犯,“中国人对任何试图分裂中国领土的企图,……感到强烈的屈辱和愤怒”。历史上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 2、下图是杨之光在1954年创作的一幅美术作品《一辈子第一回》(画中老人手捧“选民证”)。该作品反映了

    A.土地改革之后农民的喜悦

    B.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成就

    C.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D.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改变

  • 3、下图是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蒋介石、毛泽东的合影。本次谈判讨论的核心问题是

    A.联合进行北伐战争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和平问题

  • 4、新中国的成立,使已解放的广大地区实现前所未有的统一。国家成为统一的整体,在全国范围内可以通盘筹划,可以一直贯彻到基层,密切协作,一致行动。材料强调新中国的成立(     

    A.实现了国家主权独立

    B.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C.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5、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中属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

    C.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

    D.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 6、有历史学家在评价党的历史上某次重要会议时指出:它起到了“承抗战胜利之果、起建立新国家之端”的作用。该会议指的是(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 7、作为鸦片战争的胜利者,英国人很失望,因为中国人不愿与他们接触,通商口岸并没有带来所期望的贸易扩张。英方认为,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获得更多的租界。为此,英国认为有必要

    A.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B. 在北京划定使馆界

    C. 要求英商进出口货物关税中国需与英国商定

    D. 在中国开设工厂

  • 8、李鸿章晚年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洋务运动“虚有其表”的根本原因是(     

    A.缺乏人才

    B.主要引进西方设备

    C.资金匮乏

    D.没有触及封建制度

  • 9、中国无产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开始于

    A.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10、在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涌现出一批英雄模范人物,下面这些人物属于( )

    A.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D.1978年至今,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 11、这部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权的组织形式,其实践意义在于在中国第一次开创了以法治国的先河。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在于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是(       

    A.《中华民国约法》

    B.《资政新篇》

    C.《天朝田亩制度》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1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    ·

    A.英国

    B.沙俄

    C.日本

    D.法国

  • 13、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在

    A. 九一八事变   B. 四一二政变   C. 西安事变   D. 卢沟桥事变

  • 14、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说过“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其中的“它”指的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 15、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时间及标志是(     

    A.1949年南京解放

    B.1949年开国大典

    C.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D.1952年第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 16、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列强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体现的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17、我国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最大区别在于(  )

    A.主权归属不同 B.外交政策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经济政策不同

  • 18、太平天国的下列诸项活动中,符合当时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A.反对封建统治

    B.颁布农民革命纲领

    C.严惩外国侵略者

    D.洪仁玕写出《资政新篇》

  • 19、“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关门。”这首打油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 20、把握时代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1956—1976年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阶段特征突出表现为

    A.遇到了1949年以来最严重的困难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并存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________”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________”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 22、中国近代最大新式出版企业是________;它创办的时间是______

  • 23、1953年中国提出的___________,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2001年中国加入___________

  • 2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和平共处。

  • 25、1927年,周恩来、贺龙、叶挺等人领导革命军发动了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______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26、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

     

  • 27、战略进攻:________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________,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________的序幕。

  • 28、在老师指导下,某历史小组围绕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这一主题进行探究。下图是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请你帮助他们在图中方框内填上未完成部分的内容。

  • 29、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成立的革命团体是_____。1912年,_____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

  • 30、________的指挥下进行的“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根据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建立新中国】

    (1)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请写出它的具体时间。

    【巩固新中国】

    (2)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的领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中国军队进入朝鲜作战的目的是什么?

    (3)彻底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是什么事件?它依据哪部法律文献进行的?

    【建设新中国】

    (4)为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实施了哪一计划?主要任务是什么?

    (5)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国家对哪几个方面的改造?请写出一条它的作用。

    【发展新中国】

    (6)我国对外开放首先是从建立经济特区开始的,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里?请再列举一个经济特区。

    (7)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重新走向辉煌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 32、试分析辛亥革命的成与败。

  • 33、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20世纪30年代的长征,红军表现了英雄气概,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前进。

    (1)简析红军长征的原因和目的。

    (2)长征途中召开的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什么?

    (3)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是什么?长征胜利有什么意义?

    (3)从红军的长征历程来看,红军身上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创办报刊,开放言论;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废除八股文,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训练新式军队……

    材料三:

    材料四: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内容分别出现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哪个时期?请将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材料一_________;材料二_________;材料三_________;材料四_________。

    (2)简要写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