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洋舰队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直接导致它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A.威海卫战役
B.黄海战役
C.辽东战役
D.平壤战役
2、近代某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据此判断该条约( )
A. 客观上引发了义和团运动
B. 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
C. 导致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D. 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近代中国有一位从福州走出来的伟大民族英雄,他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禁绝鸦片,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如一座丰碑,矗立在人们心中。“他”是( )
A.林则徐
B.奕䜣
C.李鸿章
D.左宗棠
4、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 )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5、1990年,有一份提交给中共中央的报告这样说:……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张是
A.要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必须融入经济全球化
C.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认清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6、下列资料可以作为研究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手史料的是
A.圆明园遗址
B.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
C.《火烧圆明园》电影
D.雨果的《致巴特力尔上尉》
7、19 世纪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爱国仁人志士奔走呼号,称“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他们倡导变法的首要目的是( )
A.挽救国家危亡
B.维护封建统治
C.发展资本主义
D.引进西方学说
8、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如图可以用于研究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A.辽沈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战役 D.百团大战
9、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国民革命获得了巨大的成就。“革命的火焰”是指
A.北伐战争
B.二次革命
C.红军长征
D.护国战争
10、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对应不准确的是( )
A.1919~1927年——开天辟地,实现共和
B.1927~1937年——武装割据,北上抗日
C.1937~1945年——统一战线,团结抗战
D.1945~1949年——国共对峙,战略决战
11、大大推动全国革命运动发展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12、下图四位历史人物是
A.戊戌变法的推动者
B.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C.辛亥革命的领导者
D.洋务运动地方代表
13、太平军击毙洋枪队的头目华尔是在:( )
A.金田 B.慈溪 C.天京保卫战 D.天津
14、在 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药学家是
A.钟南山
B.屠呦哟
C.莫言
D.李兰娟
15、从“雾月政变”“民法典”“滑铁卢惨败”这几个词中,你能联想到的人物是( )
A.克伦威尔
B.华盛顿
C.拿破仑
D.罗伯斯庇尔
16、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属于我国1978﹣2018年的建设成就( )
A. 三峡水利工程 B.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C. 京九铁路 D.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7、下图是杨之光在1954年创作的一幅美术作品《一辈子第一回》(画中老人手捧“选民证”)。该作品反映了
A.土地改革之后农民的喜悦
B.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成就
C.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D.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改变
18、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忠诚的合作者。与此相关的是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北伐战争
D.西安事变
19、有关20世纪初的四位中国人工作、生活情况的表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李立在重庆外国人的工厂上班
B.吴常目睹外国军队驻扎在山海
C.钱钟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D.田美在广州的一家洋行里做买办
20、徐来军曾在《调笑令》中说:“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材料描写的生产工具是( )
A.
B.
C.
D.
21、______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______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2、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名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地点
B.形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部队的地点
23、经过:________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封锁珠江口后,直趋天津,威胁清政府;英军于1841年初强占________;英军进攻虎门炮台,________等战死;1841年秋,英军再次北上;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________率众抵抗,力竭牺牲;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24、三民主义中的______就是“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国家根据核定地价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实现土地国有;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25、1839年,__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1900年,________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但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26、我国于____________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______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7、______(1956年),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8、___________年5月,黄埔军校在___________成立,___________任校长,___________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9、鲁迅的《________》,深刻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________》,有力地驳斥了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伦”的错误观点,为抗战指明了方向。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历史事件。
(1)为戊戌变法拉开序幕的事件_______。
(2)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事件_______。
(3)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事件_______。
31、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32、写出建国初期起到巩固政权作用的事件三例。
3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列举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和全民族抗战爆发的标志。
(2)请从国内、国际两方面来说说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学习完中国近代史之后,应该有很多感悟,请你谈谈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该如何去做?
3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今日策中国者,必兴民权。”“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
材料四:谭嗣同临刑前的壮语
材料五:维新运动只是少数人的运动。他们不仅不接近广大的劳动群众,而且与广大劳动群众对立,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只依靠这样一个无权无力的皇帝(光绪帝)下命令,其失败是必然的。
——摘编自荣孟源《中国近百年革命史略》
(1)根据材料一、二,李鸿章和梁启超对中国贫穷和落后原因的分析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三所述,梁启超认为中国应该作出怎样的改变?
(3)材料四中“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表现出什么样的精神?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维新运动“其失败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