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代史上,一位日本企业家在苏州开办了纺织厂。你认为此事最早可能发生在( )
A.鸦片战争前
B.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辛丑条约》签定后
2、太平天国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都
A.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脱离了社会现实并流于空想
C.反映农民阶级的理想追求
D.受到了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
3、在三大改造后期,我国把大量无剥削的小手工业者和小商小贩卷入全行业公私合营中,混淆了劳动者和剥削者的界限。这说明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A.管理过松
B.要求过缓
C.改变过慢
D.工作过粗
4、孙中山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以下最能体现“民生主义”的一项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5、“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此歌谣反映出义和团的性质是( )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D.反帝爱国运动
6、国家主席习近平说:中华民族追求伟大复兴的第一步是能够摆脱屈辱站起来。回首往昔,“第一步”实现的标志是( )
A.南京解放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D.香港回归祖国
7、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例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这一宣言内容得以实现是在( )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后期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40年代
8、下列历史事件与其内容或意义搭配错误的是
选项 | 历史事件 | 内容或意义 |
A | 八七会议 | 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
B | 秋收起义 | 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
C | 三湾改编 | 决定攻打敌人的中心城市 |
D | 古田会议 |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
A. A B. B C. C D. D
9、毛泽东指出:“只有从全局看问题,才能看清楚大别山在粉碎蒋介石重点进攻中起到多么重大的作用。”他肯定的是
A.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
10、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施工建设的重点项目的行业分布统计图。由图可知“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A.形成了全国交通网
B.全面实现了工业化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以东北作为重心
11、人民英雄纪念碑镶有十块浮雕,其中与辛亥革命有关的是( )
A. 虎门销烟 B. 金田起义
C. 武昌起义 D. 五四运动
12、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道:“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民的最大感受。”这种“感受”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五四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3、辛亥革命从政治上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经济上废除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
A. 抗美援朝 B. 土地改革 C. 三大改造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14、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休闲生活。人们的生活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改革开放
B.三大改造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15、1920年,先进的知识分子陆续创办了《劳动者》《劳动音》等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帮助工人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了解。这些刊物的创办( )
A.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C.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D.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
16、“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对这句话这样理解的依据是鸦片战争导致( )
A.中国由闭关锁国转为开放
B.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了根本变化
17、在《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它是我见到的中国近代史上最要命的外交文件”。这句话中“最要命的外交文件”应该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18、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 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高潮,分别出现于1984年、1992年 和2001年。” 第三次创业高潮的直接动因是
A.国有企业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
B.加入世贸组织,积极走向世界
C.建立经济特区,引进先进技术
D.举办北京奥运会,增加就业机会
19、2017年初,教育部要求各级各类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学界部分专家认为,虽然海峡两岸此前都习惯称之为“八年抗战”,但从学术界根据史实的研究成果来看,“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更科学。从“八年抗战”到“十四年抗战”概念的转变反映出
A.历史认知具有主观性
B.史学研究成果推动认知的转变
C.历史史实的不确定性
D.历史概念在不同时代表述不同
20、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取得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大捷的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保卫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21、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
22、清政府割领土给沙俄面积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___》,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是《_________________》。
23、____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根植于心,研究出治理兰考“三害”的新路子,被称为“党的好干部”;1960年石油大会战开始,被称为“铁人”的____发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精神,为实现中国石油自给做出重大贡献。
24、1978年,在安徽省(_____)县小岗村实行的包产到户,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25、兴起:1895年,________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6、兴起:___________一文。
口号旗帜:___________”又称___________;
主要阵地: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主要阵地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__________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
(2)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是__________。
(3)1924年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成立,__________担任政治部主任。
(4)__________指挥了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条约名称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2)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条约
(3)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条约
(4)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29、请列举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名称及建立地点。
30、20世纪20年代,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青年们相信军队是国家的基石和支柱,为了参军救国,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源源不断地奔赴广州报考________。
31、毛泽东说:“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他们之间的努力有什么异同,尝试叙述先进的中国人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
32、《中共八七会议全体党员书》指出:“在严重的环境之下……我们要整顿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寻找新的道路。”请指出导致“严重的环境”出现的主要原因,并用有关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从中我们得到了哪些启示?
33、图片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李宏同学用A.B.C三张照片为素材办了一份历史手抄报,请你为这份手抄报拟定一个主题名称。
(2)分别写出A.B两位人物的重大贡献。
(3)图D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4)小明同学想参观图E中的“中共一大会址”,请问他应前往哪一城市?中共一大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
(5)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材料一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内容?内容中哪一条最能反映列强侵华的新特点?
材料二 日本海军司令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简单。……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导致的。(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2)哪一战役的失败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从材料看,伊东祐亨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何在?
材料三 甲午战争前,清政府每年从海军军费中挪用30万两建造颐和园,为西太后庆祝60大寿而耗费的大约1400-2000万两白银,可购买10艘“定远”型铁甲舰、20艘“致远”型战舰。海军军官都在基地附近兴建私宅,军官生活普遍奢侈,嫖赌乃常事。中国下层民众大多不关心战事,战争期间,各地仍发生多起乱事。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战败的原因。
材料四 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4)甲午战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严重影响?“大梦唤醒”后,哪次行动揭开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变法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