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河源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筹建海军

    D.废除科举制

  • 2、2017年3月5日--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等六个报告,还审议通过了民法总则草案等。1954年9月,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致通过了(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 《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此目标的时间是到(     

    A.2021年

    B.2035年

    C.2045年

    D.2049年

  • 4、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时间,史学界有三种说法:1931 年说、1937 年说、1939 年说。提出“1931 年说”的主要依据是( 

    A.1931 年日军占领南京

    B.1931 年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

    C.1931 年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开始全民族抗战

    D.1931 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 5、1956年'恒源祥'创始人沈莱舟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是因为

    A.恒源祥被国家无偿没收了

    B.恒源祥创始人毫无事业心

    C.国家对恒源祥进行了赎买

    D.恒源祥拥有了自主经营权

  • 6、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做这样的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

    A.百团大战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台儿庄战役

  • 7、“张学良先生是伟大的爱国者,堪称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张学良先生获此赞誉,是因为他发动的西安事变( )

    A.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B.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历史上光辉的一页

    C.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D.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的序幕

  • 8、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假如你生活在当时的上海,你不可能经历( )

    A. 乘火车、轮船出行旅 游   B. 拜访上司时行跪拜礼,称呼“老爷”

    C. 阅读《申报》,了解国内外大事   D. 发电报问候亲友,与朋友看电影

  • 9、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这段纲领性材料出自

    A. 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   B. 洪仁玕《资政新篇》

    C. 梁启超《变法通议》   D. 孙中山 平均地权

  • 10、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所说的“解放”是指

    A.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

    B.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路线

    D.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 11、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是中国国近代史的开端

    B.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这次运动的主力是学生

  • 12、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目标是(     

    A.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日伪据点

    B.夺取日军在华北的大中城市

    C.消灭日军有生力量,展开大反攻。

    D.将日军赶出华北

  • 13、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海疆英魂》一书的第四章第五节有“巍巍铁甲威风尽”“悲怆千古刘公岛”“无可奈何花落去”“一片降幡出威海”几行字。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节记述的史实发生在下列哪场战争期间(  )

    A. 中英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4、1964年的秋天,中国打破了超级大国核垄断与核讹诈的事件是(   )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近程导弹

    C.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

  • 15、“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这句话出自(       

    A.“两弹元勋”邓稼先

    B.“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C.“铁人”王进喜

    D.“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 16、龚书铎教授说:“在他(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编者注)手上打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 17、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一期以“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主题的资源包,下列选项中不能放进主题资源包的是

    A.论文:《“实业救国”为何没能挽救民族危机》

    B.电影片段:《阿Q正传》中剪辫子

    C.图片:《申报》报道京张铁路通车

    D.文件:《论持久战》《愚公移山》

  • 18、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彪炳青史的民族英雄。得出此结论依据的史实是(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收复新疆

    D.黄海海战

  • 19、“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清政府的腐败

    B.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

    C.贪官恶霸横行乡里

    D.贫苦农民富有斗争精神

  • 20、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的志愿军将士们以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谱写了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邱少云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在记者对其事迹进行报道时,最恰当的标题是(     

    A.《托起炸药炸碉堡》

    B.《烈火中的永生》

    C.《舍身堵机枪射口》

    D.《解放军好战士》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宣传维新变法,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是________;1872年创办的_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 22、文学艺术的成就

    (1)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成就突出,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鲁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郭沫若的《___________》、茅盾的《___________》、曹禺的《___________》、巴金的《___________》、老舍的《___________》等。

    (2)徐悲鸿创作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宏篇巨作,在中国画技法和意境上开辟了新时代。

    (3)抗日救亡运动中,聂耳创作的《___________》《毕业歌》等名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其中___________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冼星海作曲的《___________》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饶的拼搏精神。世纪初,西方发明的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年拍摄的京剧《___________》,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___________》。

  • 23、目的:

    国民党

    一方面为________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意和平的罪名强加到____________身上

    共产党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________

     

     

  • 24、策略:利用有利地形,构筑工事,______,消耗敌人。

     

  • 25、战略:制定了以________为主要方式,以歼灭________为主要目标,_________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

     

  • 26、抗日故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______的土地政策;______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 27、________(会议)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________(会议)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 28、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错误:   订正:

     

  • 29、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______”、“求富”的洋务运动;1895年春,康有为等人发起的______轰动京、沪,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 30、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____________社会。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

  • 32、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82年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什么?

    (2)1987年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的会议是什么?

    (3)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分别是什么?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什么?是在哪次会议上然研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

    (5)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得到什么启示?

  • 33、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某校八年级同学以“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的变化”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

    【政策回顾】 

    (1)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了《   》,大规模的   运动在全国开展。

    (2) 1953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对农业实行  

    (3) 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

    【分析对比】

    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5) 1952年底,我国彻底废除了________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6)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____化的高潮,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农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7)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产生了严重的失误,农业生产遭受到严重破坏。

    (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劫了中国农业的犬发展。

    【历史认识】

    (9)从这几次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在制定土地政镱时的依据是什么?你从中能碍到什么结论或启示?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不断侵略中国,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使中华民族遭受种种屈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那片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西方大炮带给中国社会的耻辱和创伤毕竟太深了。因此,痛定思痛之后,庙堂众的策论已多见“制敌在乎自强,自强必无练兵。比者抚局虽成,而国威未振,宜亟图振兴,使彼顺则可以相安,逆则可以有备”。自强以图御侮开始成为自觉意识,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刺激的结果。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清国之败,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变通所致也。夫取士必考试,考试必由文艺,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岂足济实效乎?……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

    ——摘自1895年《大日本海军总司令官伊东佑亨致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书》

    材料四: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种危机感促成了人们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了当时最紧迫的要求。

    ——摘自《山东大学精品课程》

    (1)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英国人能将“香港海湾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

    (2)根据材料二,为了“亟图振兴”“自强以留御侮”,清政府掀起了什么运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该运动兴起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指出伊东祐亨认为哪一弊端造成了“清国之败”。并用史实说明中国人如何尝试改变这一弊端?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这一时期的中国拟定一个主题。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