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说:“无论是从社会改良主义者转变为坚定的民主主义者,还是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都体现了他敢于突破局限、不断自我革新的可贵精神。”材料中的“他”是( )
A.梁启超
B.孙中山
C.陈独秀
D.蒋介石
2、某班同学为-些地方设计“历史名片”宣传语,下列适用于井冈山的是
A.辛亥首义,吹响共和号角
B.五四中心,展开风云新征途
C.八一枪响,军旗迎风升起
D.两军会师,开辟革命新道路
3、1919年,中国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积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由此引发了五四运动。这次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4、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
A.英军
B.英法联军
C.日军
D.八国联军
5、1963年8月美英苏三国签署“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但中法都没有在条约上签字。正如周恩来总理在向来华谈判建交的法国代表富尔所说,双方事先并未交换过意见,但表现出来的行动却是一样的。这是因为两国都( )
A.主张禁止核试验
B.遵循和平共处的原则
C.具有相同价值观
D.奉行自主的外交政策
6、1915年,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要想救中国必须
A.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B. 进行积极的维新变法
C. 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共和制 D. 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7、“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一时成了我的楷模。”毛泽东提到的这本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杂志是
A.《申报》
B.《国闻报》
C.《民报》
D.《新青年》
8、他是我国近代一位抗日民族英雄,他在一次海战中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国威。”这位英雄是
A.林则徐
B.李秀成
C.邓世昌
D.关天培
9、19世纪中后期,新兴士大夫阶层“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由“洋务”逐渐演变为“时务”。这里的“时务”是指( )
A.西方的军事技术
B.日本的教育制度
C.西方的政治制度
D.中国的礼教制度
10、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定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A.关天培 B.琦善 C.林则徐 D.陈化成
11、某纪念邮票的票面上写着“反对内战,一致抗日”“双十二纪念”的字样。这张邮票是为了纪念( )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12、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史实( )
①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②西安事变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民族矛盾上升(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13、1895-1898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主张
A.驱除秘虏,恢复中华
B.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C.救国图存,变法自强
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14、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
15、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
B.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C.1860年前后,俄国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戊戌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是( )
A.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B.废除八股
C.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D.开办新式学堂
17、从八国联军侵华到日军侵华期间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8、我国能够成功地在1997年和1999年分别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A.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B. 国际地位的提高
C. 综合国力的增强 D. 军事力量的壮大
19、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大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杰出人物,人民分别给予了他们许多光荣的称号,下面图片中的人物与图片下的称号不相符的是:( )
A. 抗洪英雄 B. 人民的好战士 C. 两弹元勋 D.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20、原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张元济在1949年回忆说:五十多年前,因为朝鲜的事件,中国和日本开战,结果我们被日本打败了。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1、2012年11月,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刻阐述了的宏伟蓝图。他提出:“ ______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2、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_____。为了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实施了_____旨在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 行动,采取特殊措施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
23、所有加入“高级社”的社员都处在一个起点上,没有人再从合作社那儿收到土地和农具的租借费。富农和中农的财产实际上已被充公。在推进这一工作过程中,政府再一次举起了阶级斗争的旗帜。“社”指的是________。
24、1860年10月,________联军火烧________。
2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颁布: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________________》。
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________;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________;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________、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________,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影响: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________________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________制度和________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27、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1983年,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__________已基本在农村普遍实行。
28、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 》; 1984年,《 》颁布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史册。
29、在“感动中国”人物中,与“会战石油,艰苦创业”这一描述相符的是________。
30、新中国建立后,在国家的巩固和建设中涌现出了千千万万的英雄模范。如: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壮烈牺牲的是____
31、1840年,英国用鸦片和炮舰打开了中国大门,打破了中国与世隔绝的状态。而旧制度也开始走向了解体。各国侵略者纷至沓来,使中华民族陷入了痛苦的深渊,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苦难历史才宣告结束。
请回答:
(1)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各国侵略者纷至沓来,请列举这段时期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重大历史事件(至少列举2例)。
(2)《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该条约中哪一条款最能说明这一点?
(3)从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100多年间,中国是一个什么社会性质的国家?
32、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地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祖国大陆统一的标志是什么?洗雪百年国耻,祖国统一迈出重要一步的事件是什么?写出海峡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的事件。
(2)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针对台湾问题分别提出了哪些方针和政策?
(3)随着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你对两岸的统一有何认识?
33、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五四运动爆发于何时何地?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五四运动的前期和后期有什么变化?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34、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不断觉醒。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由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已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平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材料二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苹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习近平在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这以前,中国人民也发生过多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问的政治行动。可是它们或者是单纯的军事行动,或者是只有较少人参加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就大不相同了.它所牵动的社会面如此之广,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张皇失措。在严重民族危机的强烈刺激下,许多人忧愤填席。他们聚在一起倾畅谈国家面对的危局。一旦经历过五四这次大风暴的洗礼,在他们眼前便打开一个新天地,带来从来没有的思想大解放,完全改变了他们的生活道路.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直到现在……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晏阳初《农民抗战的发动》(1937年10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晴时期于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觉醒的重大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的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天地”的打开带来的主要影响。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战是如何推动“真正的新中国国家”走向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