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球公转到丁位置时,我国正处于( )季节(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该日地球运行的位置大约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关于黄土高原地表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B.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C.地势低平、沙漠广布
D.雪山连绵、终年冰封
3、我国人口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B.人口出生率很高
C.计划生育政策落实不到位
D.人口基数大
4、我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占亚洲四分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海陆兼备,海陆交通便利②南北经度跨度大,热量结构丰富③农业多种经营条件好④临海国,全境降水条件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我国疆域辽阔,地区差异大,造成甲、乙两地同一时刻所示地理现象不同的原因是( )
A.离海洋远近不同
B.地形差异大
C.经度差别大
D.纬度差别大
5、读“小天鹅在我国境内的主要栖息地和迁徙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迁徙路线②在我国境内没有经过的地形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东北平原
6、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人口综合素质
B.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C.大幅度增加人口数量
D.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7、我国位置最靠南的工业基地是( )
A.辽中南工业区
B.京津唐工业区
C.长江三角洲工业区
D.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8、中华五岳中,现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是( )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9、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是
A.花生
B.大豆
C.油菜
D.甜菜
10、世界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是因为我国( )
A.季风气候显著 B.夏季普遍高温
C.气候复杂多样 D.大陆性气候强
11、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林地——西北多,东北少
B. 耕地——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C. 水资源——华北多,西南少
D. 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湿润地区
12、下列亚洲国家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 )
A.印度 B.中国 C.日本 D.泰国
13、下列地形区中,位于非季风区的是( )
A. 准噶尔盆地 B. 四川盆地 C. 东北平原 D. 云贵高原
14、下列地区与土地利用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
A. 内蒙古高原——草地 B. 塔里木盆地——耕地
C. 长江中下游平原——林地 D. 东北平原——荒地
15、下图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东南部和西北部的面积和人口比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是关于图中得出的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东南部面积比西北部大
B.我国西北部人口比东南部多
C.我国东南部人口密度大,西北部人口密度小
D.我国西北部人口密度大,东南部人口密度小
【2】上图2主要反映出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B.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C.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
D.人口分布呈“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16、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的是 ( )
A.太阳能
B.铁矿
C.森林
D.水
17、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甲地年平均气温曲线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冬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2】东北地区沼泽地广布的原因有( )
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②地下有冻土层,不利下渗 ③河流结冰期长 ④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⑤黑土广布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②我国东面的陆上邻国是朝鲜
③我国的行政区域分为省、市、乡三级
④共有36个省级行政单位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19、在某地美食一条街上,来自广州的小军看到挂着“鲁菜”“川菜”“湘菜”“粤菜”等招牌的餐馆。如果他想吃家乡菜,应该进挂着哪种招牌的餐馆( )
A.鲁菜 B.川菜 C.湘菜 D.粤菜
20、我国在土地资源方面的基本国策是:
A. 开垦草场、林地,多种粮食 B. 充分利用荒地资源
C. 尽量利用不可利用的土地资源 D.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1、中国位于 ________ 洲东部、________ 洋西岸,是一个 ________ 的国家.
22、北方地区位于___________、青藏高原以东, ____________以南, ___________以北,东临_________和黄海,地形多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主要粮食主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
23、我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份的简称是_____。
24、中国和俄罗斯之间最长的界河是_________
25、填空题:
(1)______和_____是等高线弯曲最大的地方。
(2)中国有两个简称的省份有_____个,面积最大的省的简称是_______。
(3)_______是傣族的新年,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
(4)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平原,_________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
(5)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它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可用_____________来表示。
(6)目前长江中下游以____________为基础,_________为骨干,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构成的工程防洪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7)全国的三大林区中,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个林区的大部分在长江流域,长江淡水鱼产量约占全国淡水鱼产量的___________。
(8)黄河的危害,主要在________,而造成其改造的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9)内蒙古自治区的_________和河南省郑州市的_________,是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处。
(10)_________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26、全国的行政区划,基本分为_________、县、_________三级。我国首都是______。
27、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28、中国四大地区中,最干旱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地区。
29、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________。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________ , 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差异________。
30、我国最大的岛屿是 .
31、金砖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26.46%,人口占世界总人口42.58%。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金砖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金砖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________。
(2)俄罗斯A处是_______山脉,其人口、城市、经济主要集中在B_______平原,流经俄罗斯的亚洲三大河流下游C地区几乎没有农田,原因是___________(任答一点)。
(3)图中D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该地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是____季风不稳定。
32、读下列西北地区相关材料,完成各题。
(1)第一幅图中,该区域是________盆地,该区域沙漠广布,降水稀少。请从海陆因素方面简要分析造成这里降水稀少的原因是________,由图可知,该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有________。
(2)据图说明绿洲和城市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
(3)图中所示为主要分布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古老引水工程--坎儿井,该工程解决了当地农业和生活用水问题,利用坎儿井引水的好处有________。
33、【关注气候安排生产生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022年春节刚过,我国多地开启“冷冻模式”,北京发布寒潮蓝色预警,某学校教学楼北侧大门进入冬季封闭模式,据此推断北京冬季盛行风向是____。
(2)为了解我国部分地区的气候,小明从地理书上找到图1和图2,在图2中代表海口气候的是____(填字母),其气候类型名称是____。能够代表五道梁气候的是____。(填字母),五道梁气候特征形成的主导因素是____。
(3)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4)从图1中景观图上可以看出西双版纳的屋顶设计成“人”字形,原因是什么?____
虽然受到寒潮的影响,北京市场上的蔬菜却仍然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这些蔬菜很多是来自遥远的南方。目前,作为我国最大的“南菜北运”生产基地,广西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冬菜篮子”,蔬菜输出范围辐射全国。每年冬春季节,南菜北运正当时。
(5)综合上述材料,广西成为我国最大的“冬菜篮子”,影响因素是____,广西发展冬季蔬菜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
34、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结合实例一、实例二和图甲、图乙,完成下面小题。
实例一: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
实例二: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表面。
(1)地球公转运动绕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方向是____,周期为____。
(2)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表面时,地球应位于图乙公转轨道上的____处(填数字),此时天津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
(3)当太阳直射图甲中A点所在的纬线时,南半球澳大利亚为____节气,南极圈内____(极昼\极夜)现象。
(4)图甲中我国的四大卫星发射中心,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____。
(5)当地球由公转轨道③处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天津由夏季向秋季过渡b.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c.天津昼短夜长d.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正由北向南移动
A.a、c
B.b、c
C.a、d
D.b、d
35、亚洲占世界陆地面积的30%,占世界目前人口的60%。读 “亚洲人口分布及三个城市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 亚洲人口数量 (多/少),截止2017年共有7个国家人口总数超过1亿,分别是①中国、②印度、③印度尼西亚、④巴基斯坦、⑤孟加拉国、⑥日本、⑦菲律宾,你认为其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中国吗? (是/否),请说明理由 。
⑵ 亚洲人口总体分布特点是 (均匀/不均匀),中部人口 ,从地形角度分析,这里地势 ,你的判断依据是 ;从气候角度分析,这里降水 ,这可以从 位置找到原因。
⑶ 读图可知,亚洲的人口稠密区主要是 半岛、中国东部、日本沿海等地,这里多位于河流的 ,为农业生产提供了 、 等自然条件,悠久的开发历史、临海便利的 条件,使这里成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亚洲北部河流中下游地区人口 ,原因是 。
⑷ 通过人口分布原因的探究我们发现 、 、 等地理信息是了解区域的基础,关注要素间的联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认识区域中的地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