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全是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的是
A.朝鲜、菲律宾、印尼
B.老挝、日本、马来西亚
C.印度、韩国、文莱
D.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
2、我国疆域辽阔,国上面积广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春节期间,当海南春意盎然时,北国哈尔滨仍白雪飘飘,该现象说明我国( )
A.南北跨纬度广
B.东西跨经度多
C.我国国土面积狭小
D.我国东西距离长
【2】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区与最迟“送走晚霞”的地区是( )
①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②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③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处④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诗人余光中《乡愁》)
材料二:南海地域图。
【1】诗中所指海峡在图中的(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2】诗中海峡两岸相望的两省简称是( )
A.闽、台
B.粵、台
C.粤、琼
D.桂、琼
【3】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其位于( )
A.东海
B.南海
C.黄海
D.渤海
【4】2012年7月17日,正式成立海南省三沙市。三沙市管辖的国土最南端是( )
A.黄岩岛
B.永兴礁
C.马欢岛
D.曾母暗沙
4、香港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是( )
A.加工工业
B.农业
C.服务业
D.旅游业
5、黄土高原地区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信天游”是这里特有的民歌形式
B.安塞腰鼓曾经在北京奥运会上表演
C.窑洞是这里的传统民居
D.这里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
6、从行政区划上来看香港属于( )
A.省级行政单位 B.县级行政单位 C.乡级行政单位 D.地级行政单位
7、我国南方地区旧式民居的建筑材料多用砖瓦、竹木,屋顶坡度大,注意通风防雨。这是因为( )
A.我国南方居民喜欢清凉
B.我国南方河流众多
C.我国南方居民区都在平原上
D.我国南方气候夏季炎热多雨
8、人们把山地、丘陵、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为我国的四大高原,其中辽阔坦荡、草场广布的是( )
A.①高原
B.②高原
C.③高原
D.④高原
【2】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山脉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B.乙山脉北侧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C.丙山脉是南岭
D.丁山脉西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9、我国的“鱼米之乡”和“天府之国”分别是指( )
A.华北平原、宁夏平原
B.东北平原、塔里木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宁夏平原
10、一位网友结合省区的自然和人文特色,给各省区设计了生动形象的图形文字标志。读四省图形文字标志,图形文字标志与省区简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川 B.②-甘 C.③-闽 D.④-鲁
11、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上面四幅图是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按草地、林地、水田和旱地的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②①③
D.③④①②
【2】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应该大力扩建城市建设用地
B.大力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C.类型多样,耕地、林地比重大,是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D.在西部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12、中华旋齿鲨化石在珠穆朗玛峰上发现,说明( )
A.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 B.人类活动填海造陆的结果
C.地壳运动的结果 D.海平面上升的结果
13、东北三省工业中心布局及工业结构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靠近资源产地
B.消费市场广大
C.科技实力雄厚
D.劳动力丰富
14、下面不属于东南亚的经济作物的是
A. 葡萄 B. 椰子 C. 天然橡胶 D. 油棕
15、从北至南,可以将我国划为5个温度带( )
A.暖温带 寒温带 中温带 亚热带 热带
B.寒温带 暖温带 中温带 亚热带 热带
C.暖温带 寒温带 亚温带 中热带 热带
D.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16、下列地理分界线中,通过“秦岭——淮河”一线的有( )
A.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D.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17、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以下记载:“诸越(泛指两广地区)则桃李冬实,朔漠(泛指西北地区)则桃李夏荣,此地气之不同也。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先芽;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此人力之不同也。岂可一切拘于定月哉?”据此,这段文字表明( )
A.同种作物,各地同时收获 B.不同地域,收获季节不同
C.增施水肥,改变作物种类 D.适当晚播,提前收获作物
18、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生存,主要原因是
A. 雨热同期 B. 季风区广大 C. 夏季普遍高温 D. 气候复杂多样
19、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山脉北侧地区的作物熟制是( )
A.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B.一年两熟
C.一年三熟或两年三熟
D.一年三熟
【2】“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①山脉以南常见的活动是( )
A.跑旱船
B.赛龙舟
C.摔跤
D.扭秧歌
【3】图中②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一段,由此可判断( )
A.甲区域比乙区域地势高
B.乙区域比甲区域地势高
C.甲、乙两区域海拔一样高
D.无法估计两地海拔差异
【4】下列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上游断流严重
B.上游有凌汛现象
C.中游有凌汛现象
D.下游流域面积大
【5】山脉①南侧常见的景象是( )
A.冬日银装素裹
B.水牛稻田小憩
C.沙漠戈壁广布
D.大豆高粱飘香
20、世界这么大,谁不想去看看?以下哪个行程规划明显不合理( )
A.春季到青海湖赏油菜花
B.夏季到拉萨避暑
C.深秋到巫山看三峡红叶
D.冬季到台北去看雨
21、在我国华北平原一般容易发生______旱,伏旱一般发生在________地区。
22、以下六幅图为我国六省轮廓图,根据要求填表。
23、长江发源于____高原上的____山脉,注入____海。
24、我国的“水”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
25、(题文)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26、青藏地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27、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7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个百分点;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1.20个百分点。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图如图所示。
(1)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我国0~14岁人口比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政策的实施。
(2)通过阅读材料,你能获取的信息有哪些?任写两点即可。(如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我国0~14岁人口比重上升)①____;②____。
(3)据图可知,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相对分散,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____地区。
28、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 、 、 三级。
29、下图是四个省级单位的基本轮廓根据题意填空。
(1)①是________省、④省的简称是________、③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
30、从整体上看,我国地势______高______低,大致呈___________状分布。
31、读“西气东输线路图”,回答问题:
(1)西气东输西起我国_________________自治区中的轮南油气田,通过管道输往东部,最后到达_________市。
(2)新疆地区的主要地形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新疆因地制宜,发展了__________农业,灌溉水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年9月18日上午,习近平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材料二:下图。
(1)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请列举黄河对人类的贡献。(至少两点)
(2)古诗“黄河落尽走东海”中“东海”现在应改为_____海。
(3)黄河干流水电站主要集中在河流的_____游,这里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4)黄河输沙量最大河段是_____游,流经_____(生态问题)严重的黄土高原。
33、读我国省级行政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和数码序号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A____(全称)、B____(简称)。
(2)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____,我国省区中民族种类最多的是____省。
(3)我国领土的最南端在____,最北端在____。
(4)北回归线穿过了我国的4个省区,其中位置最东的是____。
34、读“我国温度带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温度带名称A_____B_____C_____D_____E_____。
(2)F成为高原气候区的原因是_____。
(3)开江所处的温度带是_____,冬季气温在_____℃以上,年降水量在_____㎜以上,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
3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_______海,A是_________高原,其主要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严重,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2)北京所处的经纬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 。
(3)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但纬度偏高,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差,农作物只能____________(作物熟制)。
(4)5月16日,京城再次遭遇昏黄的雾霾天。空气中的污染物得不到及时扩散,浓度迅速上升,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已达六级严重污染。市环保监测中心发出提醒:所有市民减少户外运动。雾霾天气是空气质量恶化造成的,试说出一项产生大气污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应的有效治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