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互联网,我们能够获取来自全球的信息与世界交流。借助手机,我们能够与外界保持联系。采用卫星导航,能够准确定位。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已形成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见图),有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三大区域自北向南依次是辽中南、长三角、珠三角产业基地
B.高新技术产业对矿产资源的要求大,所以图中区域矿产资源丰富
C.图中区域科技力量雄厚,经济基础好
D.这三大区域发展的产业可能是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工程和化工产业
2、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四省区轮廓图名称对应错误的是( )
A.甲——云南
B.乙——陕西
C.丙——黑龙江
D.丁——广西
【2】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壮族位于图中的( )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3、下列农作物中最有可能分布于张掖市的是( )
A. 小麦、玉米 B. 水稻、柑橘 C. 高粱、甘蔗 D. 油菜、香蕉
4、形象的图像有利于记忆。下图甲、乙、丙、丁四组图像分别是( )
A.赣、鄂、黑、闽
B.湘、鄂、苏、陕
C.浙、新、豫、晋
D.京、黔、渝、琼
5、2009“秦汉文明展”在洛阳开幕,从广州乘火车到洛阳参观展览,需经过的铁路线是( )
A. 京广线、焦柳线 B. 京广线、陇海线
C. 京沪线、焦柳线 D. 京沪线、陇海线
6、山西的小明同学暑假时乘坐火车去新疆旅游,到达新疆后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
B.
C.
D.
7、近年来,中国科学家在双季稻产区种植出了“巨型稻”。与传统双季稻相比,“巨型稻”具有高大、不易摧折、耐淹涝等突出特点。在水田里还可养鱼和青蛙,利用蛙吃害虫、鱼粪肥田,形成互利共生的生态环境。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双季稻产区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①低纬地区为主,热量足②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③降水较丰沛,雨热同期④地形平坦,黑土肥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右图中a界线西段向西南延伸,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土壤条件
D.地形地势
【3】“巨型稻”不易摧折、耐淹涝的特点,增强了该作物对南方地区常见灾害性天气的抵御能力,如下列天气中的(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8、我国位于五带中的
A.南温带和南寒带
B.热带和南温带
C.北温带和北寒带
D.热带和北温带
9、敦煌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读图“敦煌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敦煌所在省区描述正确的是( )
A.湿润区占比最大
B.位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C.山西与该省为邻
D.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2】敦煌壁画历经千年仍保存完好,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气候高寒,温差较大
B.人们经常修性保护
C.风沙掩埋,气候干燥
D.当地人烟稀少无破坏
10、现在很多人不在居住的城市工作,而是每天往返于不同的城市。这种生活方式主要得益于( )
A.便捷的交通
B.人性化的服务
C.发达的农业
D.丰富的资源
11、我国第三级阶梯上的地形主要是( )
A.高原、盆地
B.平原、丘陵
C.山地、高原
D.盆地、平原
12、读我国某省区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省区北部地形区的突出特征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D.崎岖不平,峰岭众多
【2】下列关于该省区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黄河在该省自南向北流
B.该省区的简称是陕和陇
C.秦岭是重要的地理界线
D.位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13、发展和建立新型高科技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 )
A.自然资源丰富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气候条件优越
D.科技力量雄厚
14、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地区表示的地形是平原。
A.正确 B.错误
15、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山区
B.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和丘陵地区
C.西北干旱地区
D.青藏高寒地区
16、下国家与我国相邻的内陆国是( )
A. 缅甸 B. 越南 C. 老挝 D. 朝鲜
17、我国主要聚居在“世界屋脊”上的少数民族是
A.维吾尔族 B.壮族 C.高山族 D.藏族
18、我国三大平原的共同特征是( )
A. 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 B. 山清水秀,鱼米之乡
C. 高温多雨,一年两熟 D. 土壤肥沃,农耕发达
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因素是
A. 冬季寒冷少雨 B. 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
C.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D. 乱砍滥伐,过度开垦和放牧
20、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喜欢住竹楼,着短衣长裙,是因为要适应( )
A.高温多雨的气候
B.炎热干燥的气候
C.地表崎岖
D.民族风俗
21、我国的第二大高原是_________。
22、________是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________ 是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23、填空题。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例如华北地区人口约占全国的 ,耕地约占全的 ,农业生产发达,水资源的需求量很大,但是,水资源的总量仅占全国的 .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是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是 。
24、填图一中国普速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
东西铁路干线(自北向南排列):
(1)E____、F____;
(2)G____、H____;
(3)K____、L____、M____、N____。
南北铁路干线(自东向西排列):
(1)A____、B____、C____、D____;
(2)北同蒲-太焦-焦柳线;
(3)I____、J____。
我国海拔最高的铁路线:O____。
我国铁路网分布特点:东部地区____,西部地区____。
25、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点是总量 ___________,人均 ____________。
26、我国人口分布________,人口地理界线是黑龙江的________到云南的________,这条线________部人口密度大,________部人口密度小。
27、世界人口分布是(______)的,亚洲的(_____)和南部、(_____)洲和北美洲的(_____)等中低纬度的(_____)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
28、台湾省大部分属于 气候,只有南部沿海属于 气候。
29、在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洲是 ,面积最小的洲是 。
30、长江、黄河的分水岭是________。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是________。
31、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环渤海经济圈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城市群、经济群和工业群,带动北方经济迅速发展。材料二:渤海沿岸拥有我国最大的盐场,当海水蒸发后,海水中的盐就会结晶出来。蒸发面积越大、气温越高、风速越快、蒸发速率就越快。
(1)请在下面的思维导图中,将渤海沿岸拥有我国最大盐场的原因补充完整。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2)左图中两个阴影部分是我国著名的两个工业苯地,据图分析这两个基地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是____(写出两点)
(3)图中的山脉M是____山脉,该山脉东侧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
(4)据右图可知,环渤海地区的城市主要沿____分布。近年来,在冷空气的不断袭击下,黄、渤海海水冬季结冰现象不断发生,该现象带来的影响有____。
32、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之间镶嵌着高原、盆地和平原。图中A-E为山脉,看图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下列山脉的名称:A:____________ C:
(2)A南侧的地形区是 ,B北侧的地形区是 。
(3)D是 ,是中国和 (国家)的界山;E是中国和 、 (国家)的界山。
(4)B山脉和淮河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写出该分界线的两条地理意义。
。
(5)a地形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 。
33、读中国某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的河流干流就像一个巨大的“____”字,该河流是____(名称),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2)该河流发源于____省,沿途接纳许多支流,如图中的A为____(支流),最后流入____海,成为我国的第____长河。
(3)该河流在上游干旱地区,塑造了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平原①:____和平原②:____。
(4)该河流中游流经____(地形区),此地形区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进入下游____(地形区)后,水流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形成举世闻名的“____”。
(5)受纬度位置影响,该河①②③④河段中容易发生凌汛现象的是____(填代号)。
34、如图示意海南省的产业园区分布及三亚市的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海南省地形以____为主;受地形影响,产业园区分布在____地区,这样分布的优势是____。
(2)海口北临____海峡;三亚全年分为旱、雨季,____月份是雨季,属于____气候类型的分布区。
(3)受地形和气候影响,海南省河流呈____的流向特点,河流具有____、____等的水文特征。
35、读 “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绕_____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为____。
(2)①球太阳直射在_____ (填写纬度),这一天北半球节气为_______ ,这一天漳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南极圈以南出现________现象。
(3)元旦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和_______之间(填字母①/②/③/④),而后太阳直射点将继续往______移动。
(4)上图为同一位置不同时间,玲玲的身影长短变化情况示意图.假设玲玲身高不变,在不考虑方向的情况下,请比较判断:
A.在一天中,更接近中午的是_________(甲或乙)图。
B.在一年中,更接近冬至日的是_________(甲或乙)图。